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 讲义
近几年全国及地方高考命题统计:
主要内容提纲:
考点1:中国古代农业和经济重心南移
命题分析:
高考主要通过文言文等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先秦诸子的思想主张,其中儒学的思想内涵、发展演变和影响,以及与其他学派主张的联系与区别是高考考查重点。
儒家的历史观、法制观的理解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先秦、汉、宋、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仍是高考的命题重点。多以新情境、新材料的形式出现。、
备考建议:
(1)知识角度: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主张特点和影响,秦汉、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思想发展的表现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仍是高考的命题重点。
(2)综合考查:
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以思想为切人点综合考查其出现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以及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素养价值:
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关注价值观的引导。
考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特点与价值
一、主干知识整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1.演变历程:
知识拓展: 对儒、道、墨、法家思想的认识
综合归纳: 儒家思想的演变
补充:近现代的儒家思想的演变
(1)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减小变法阻力。
(2)新文化运动:受到猛烈抨击,正统地位动摇
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逆流;
②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解放人们的思想。
(3)“文革”时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对儒家文化进行全民的、规模最大的破坏,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4)文革结束至今:儒学焕发新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儒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化的内涵:
二、核心考点突破: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2.主要派别的救世方案及现实意义
(1)救世方案:
①儒家“以德治国”:
强调“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
②道家“以道治国”: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破坏。
③法家“以法治国”:
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地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④墨家“以爱治国”:
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以保证“兼爱”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
(2)现实意义:
①儒家:有利于培养当今公民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法家: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等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1)特点:
①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②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③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吸纳外来文化。
④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⑤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①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现实价值: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4.儒家思想经久不衰的原因
(1)政治因素:
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
②独尊儒术的结果。
(2)经济因素:
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3)教育因素:
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4)儒家自身:
①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
②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
5.中华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
(1)中华文明的责任伦理,有助于激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和担当。
中华文明以共同体为本位,强调家国,推崇责任伦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中华文明的包容精神,有助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和谐相处,为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
中华文明的“和合”思想,恰好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和谐相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一方面是和而不同,包容差异。另一方面是和而不流,坚持原则。
(3)中华文明的天下观念,有助于推进以“共同发展”为宗旨的世界新秩序,优化全球治理体系。
中华文明的天下观念是尊重差异、共同发展、共同维护天下和平的智慧。只有在天下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反思和超越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同质化的平等观。
(4)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有助于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
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性、差异性,更注重兼采中西文明之所长。
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
1.(2022·湖南高考)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解析】考点:百家争鸣。
材料反映了思想的传播,思想的传播伴随着人才的流动,依据所学可知,诸侯国君出于争霸需要,大量吸收人才,“士”阶层随之崛起,从而冲击了当地旧有贵族(依靠血缘获得官位)对政治的垄断,C项正确。
2.(2023·全国新课标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思想,治国理政要“隆礼”“重罚”,以此达到天下有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A项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A项正确。
3.(2022·广东高考)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解析】考点:儒学的复兴。
由材料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
4.(2023·全国甲卷)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虽然自己为了利益去行商,但是有自己的原则,即利己又利人,不害己害人,这样能做到就是圣贤有道德的人。,把“百姓”和“圣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读经和做生意不违背,亦儒亦商,儒商是也,A项正确。
考点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命题分析:
从命高考题形式上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涉及。史料形式多样,引人了大量的经典史料。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艺术的特点以及文学作品的时代特色等,题量相对较少。
备考建议:
(1)知识角度:
该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发扬传统文化“五育”并举的现实背景下,科技、文学、艺术等仍是考查的重点,尤其侧重在时代背景下理解其发展过程、特点和影响。医学考查相对冷门。
(2)综合考查:
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理解文化发展的背景以及对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反映。
(3)素养价值:
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分析文化发展成因培养唯物史观。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掌握中华文明外传的史实,认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培养家国情怀。试题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干知识整合:
(一)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的四大发明
古代的文学艺术
核心考点突破:
古代科技的特点、领先于世界及后衰落的原因
(1)特点:
①服务于农耕经济;
②实用性、经验性;
③总结性、轻理论创新;
④西学东渐。
(2)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政治: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②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政策:政府为巩固统治对科技给予政策支持。
④交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及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⑤主观: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奉献精神。
(3)衰落的原因:
①经济:明清统治者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科技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从根本上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②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腐朽。
③思想: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⑤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
1.(202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解析】考点:古代书法。
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楷书盛行,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
2.(四川达州统考一模)钱币既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书法的载体,从以下古代钱币图中可知
A.图①书体为金文(钟鼎文),是秦朝的文字
B.图②书体为真书(正书),开始产生于唐代
C.图③书体以“颜筋柳骨”为其代表
D.图④书体与国画的写意画风格相似
【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④书体为草书,与国画的写意画风格相似,D项正确;图①书体为小篆,排除A项。
3.(2022·湖南高考)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解析】考点:中国绘画。
本诗的意思是: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么艰难。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作者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D项正确。
4.(贵州黔西高三统考)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文人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如欧阳修提出表现萧条淡泊的情怀,陈与义主张“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一系列见解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主要表明
A.文人画理论日臻成熟
B.古代的绘画多为士大夫画
C.宋代的绘画学派众多
D.宋代绘画出现多元化特征
【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欧阳修、陈与义和苏轼等人在文人画理论方面见解,据所学可知,文人画的特点是追求“意境”,三者的观点反映了文人画理论日臻成熟,A项正确。
考点3: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命题分析:
本考点是新增加的内容,考查相对较少。中外交流主要考查交流的内容、途径、方式和影响,中华文化传承主要考查书籍和学校教育等。高考多以数据表格、地图等形式考查。
备考建议:
(1)知识角度: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表现、方式(商贸、人口迁移、战争等)以及载体(书籍、学校、图书馆等)等是考查的重点,同时关注文化交流方式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认识文化传承中不同载体的历史作用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2)综合考查:
注意分析不同阶段的文化交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注意从时代背景人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一系列文化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及深远影响。
(3)素养价值:
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多样性等价值导向。
一、主干知识整合:
(一)交流与交往概况
传承与保护
1.学校教育
(1)官学:
汉朝设立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2)私学:
春秋时期产生,孔子“有教无类”;唐朝以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朝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2.印刷书籍:
(1)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2)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3)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
3.图书馆:
(1)官府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2)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
二、核心考点突破:
1.佛教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1)思想领域: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吸收、借鉴佛教和道教理论,使其发展到理学阶段。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完成本土化的佛教与印度佛教差异较大,传入朝鲜、日本的佛教都是中国本土化的佛教。
(2)文化领域: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文化领域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3)建筑风格: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建筑风格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4)消极影响: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宋代书院教育兴盛的特点及影响
(1)主要特点:
①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不仅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②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
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
④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
(2)历史影响:
①丰富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
②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各种载体
(1)文字:自从秦朝书同文以后,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虽书写方式有变化但是字形基本没有改变,使我们阅读古代典籍毫无障碍,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2)语言:各朝代语言类型虽然不同,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3)服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4)书籍:在传承文化方面,只要文字语言不断,就能发挥功效。
(5)建筑:是区别不同文化的典型特征。我们从存在的历史古建筑中能够直观地品味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看到辉煌灿烂的文化。现代博物馆、博物院等同样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6)宗教:佛教对中国影响深远,然而在文化传承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儒家学说和作为国教的道教。
(7)教育:中国自古重视教育,尤其是科举制度施行以来,教育成了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渠道。
(8)活动:重大文化活动是凝聚民心,提升国家荣誉感最有效的方式。春节、端午、重阳、元宵、中秋等节日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
基础知识体系:
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
1.(2021·重庆高考)如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C.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
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
【解析】考点:对外交往。
根据材料可知,在公元一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埃及以及大月氏和中国的洛阳都出土了古罗马的历史文物,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一时期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
2.(2023·湖南高考)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析】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D项正确。
3.(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解析】考点:文化的传承。
清政府是少数民族政权,康熙年间注重吸纳山林隐逸、博学鸿儒,同时编修明史,修撰儒经传注,这些举措集中在文化领域,在本意在于以传承华夏文化传统自居,A项正确。
4.(2023·全国乙卷)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
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解析】据材料“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及所学知识可知,书籍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南宋时期书籍的流行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