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9: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赤壁赋》同步练习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 ”,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苏轼,字 ,号 ,开创 词风。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 ”,又与另五人 同列为“ ”。
一、翻译下列加点字词;补齐句子;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翻译:
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兮溯( ) 流光( )。渺渺兮予怀 翻译: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翻译: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
苏子愀然,正( )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翻译: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 )其( )破( )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翻译: 况吾与子( )渔( )樵(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翻译: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翻译: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翻译: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 )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翻译: 盖( )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翻译: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 )枕藉乎( )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举起、端起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端正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2.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B.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C.凌万顷之茫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D.杯盘狼籍;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下列四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引申为劝酒)客 纵(任凭)一苇之所如
B.苏子愀(忧愁凄怆)然 正襟危(危险)坐
C.舞(使……跳舞)幽壑之潜蛟 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D.则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 相与(交错)枕藉乎舟中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听课时会感到苦不堪言,正襟危坐,只盼着快点下课结束煎熬,甚至一上这门课就头疼。
B.初听昆曲,我们难免觉得冗长,但越听越觉得有味道,越听越觉得心灵在江南丝竹的余音袅袅中变得清明澄澈。
C.这一顿酒席,吃了五六个小时,桌上杯盘狼藉,客人醉得东倒西歪。
D.谈及转型做导演的原因,某艺人慨叹再红的演员也只是时代的沧海一粟,演艺圈的繁华热闹并不能使演艺青春永驻。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④击空明兮溯流光⑤顺流而东也⑥舞幽壑之潜蛟⑦下江陵⑧侣鱼虾而友麋鹿⑨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①⑤⑦/②③/④/⑥/⑧/⑨ B.①③/②④/⑥⑦/⑤/⑨/⑧
C.①③/②⑤⑦/④/⑥/⑧/⑨ D.①③⑤/②/④/⑧/⑥⑨/⑦
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本文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三、理解性默写。
1.《赤壁赋》中作者用精炼的笔墨描写游览赤壁时风平浪静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用“ , ”两句写出了江上水光与月光水气浑然一体的景象。
3.《赤壁赋》中,连用四个比喻写出箫声的哀怨与悲切的语句是:“ , ”。
4.《赤壁赋》中“ , ”两句描写出客人吹箫尾声凄切,婉转修长,绵绵不绝。
5.《赤壁赋》中“ , ”两句写曹操在赤璧之战中于江边饮酒赋诗、踌躇满志的场景,尽显豪迈伟壮的英雄之气。
6.《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写在攻破荆州后曹操水军南下时阵容盛大,气势非凡。
7.《赤璧赋》中客人想到,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他们只是以鱼虾麋鹿为友,驾着扁舟举杯相属的小人物,于是发出了 “ , ”的感叹。
8.《赤壁赋》中客人感受到生命短暂,个体渺小,于是感伤道“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 , ”极写“客"对自己
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感叹。
10.《赤壁赋》中,作者以月亮作比,表现月亮虽有盈亏却又无所增减的两句是“ , ”。
11.《赤壁赋》中,苏轼以主客互答的形式,借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人生感悟,抚慰了客人的悲思,其中变的角度是:“ , ” ;不变的角度是:“ , ”。
12.《赤壁赋》中写客人听了苏子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极尽赏饮之乐:“ ”以桌面餐具之情景衬饮酒之乐;“ ” 以酣睡之场景衬超然之乐。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二篇。
B.望:农历每月十五。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
C.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D.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悲伤的心情。
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了作者无限伤感的心绪。
C.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本文与《前赤壁赋》的结尾都写到作者游完赤壁睡去了,一个是很快沉沉睡去,一个则是进入梦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赤壁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派 苏洵 苏辙 三苏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本题涉及“赋”的文体常识和“苏门三学士”。赋是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问题,讲究词采和铺陈。苏门三学士中苏轼的成就最大,苏轼,字子詹,号东坡居士,开创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又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一起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翻译
壬戌之秋,七月既(已经、......之后)望(农历十五),苏子与客泛舟游于(在)赤壁之下。清风徐(缓缓、缓慢)来,水波不兴(兴起)。举酒属(通“嘱”此次译为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横贯、笼罩)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翻译: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乎如冯(通“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在这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光下的清波)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渺渺兮予怀 翻译:我的心里想得很远,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翻译:有会吹洞箫的客人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箫声)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正(整理 )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被 )周郎者乎?方(当)其(他)破(攻占)荆州,下(攻下)江陵,顺流而东(东下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翻译: 然而现在在哪里呢?况吾与子(你)渔(打渔)樵(砍柴)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翻译: 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片刻、一会儿),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翻译: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翻译:知道上面这种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流逝的水)如斯(这样),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翻译: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盖(句首发语词 )将( 如果)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表让步,竟然、连.......)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况且、再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翻译:
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再次饮酒)。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一起)枕藉乎( 于、在)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选择题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正”,使动用法,“使……正”,意译为“整理”。句意:(他)整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向客人问道。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斗牛,古义:天上的星宿,斗宿和牛宿;今义:斗牛赛。
B.足下,古义:指脚下;今义: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平方,古义:平并且呈方形;今义:常用为数学名词。
C.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实词含义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选项中,B项,“正襟危坐”中的“危”,应该解释为“端正”。考生可以联系成语“危言危行”记忆。
4.A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句中用来形容“学生听课时就会感觉苦不堪言”,不符合语境。
B项,“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连绵不绝,也比喻诗文隽水,令人回味无穷,句中形容昆曲,符合语境。
C项,“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句中形容宴席的情况,符合语境。
D项,“沧海一粟”,大海里的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句中行人人在时代潮流中的渺小,符合语境。
5.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
本题: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译为: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清之上,译为: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译为:月明星稀,乌鹊向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译为: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月光下的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顺流而东也,译为:顺长江东下的时候。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流;
⑥舞幽壑之潜蛟,译为: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⑦下江陵,译为:攻占江陵。下,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⑧侣鱼虾而友麋鹿,译为: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⑨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译为:整衣端坐问客人说。正,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由以上分析①③是名词作状语,②⑤⑦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⑧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⑨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6.B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说法错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的诗。
三、理解性默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4.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0.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11.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2.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
四、阅读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本句“今者薄暮”表时间,不能断开,排除BD;“状如”意为“形状像”不能断开,“状如松江之鲈”是主谓宾结构,应在宾语“鲈”后断开;“顾”,副词,一般用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C。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分析错误,苏轼第一次游览赤壁是在“既望”(农历十六日)。故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分析错误,文中“问其姓名”,但是道士却“俯而不答”,“顾笑”,最后竟是不见了,结合前文内容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理解出这鹤或者说这道士也知道苏轼并没有获得超脱,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富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不知在哪里,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苏轼迷惘了,所以选项“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错。故选D。
(1)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解析】“划然”,象声形容词,可以译为“大声”;“谷应”,深谷响起了回声;“草木震动”,被动句。
(2)于是我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解析】“反”,通“返”,返回;“听”,听凭,任凭;“所止”,停的地方,止,动词,前面加“所”构成所字结构,使动词名词化,即小船停止的地点;“休”,休止、结束;“焉”,兼词,于此,在那里,在那个地方。
5.《前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有了本质的飞跃:“相与枕藉乎舟中”——忘记了空间;“不知东方之既白”——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超然之“乐境”。本文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无,正表现出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记时间和空间,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超然之境界。
本文结句“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是写梦醒后的现实,在自然的实有与幻想的虚无之间,作者有此游仙思想,宛然忘怀了一切世间的烦恼、争逐,累累创伤的心灵也得以安抚,刹那间超脱了,而梦醒来什么也看不见,其幻想又觉其虚无,所以作者表现出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