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19: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你对杜甫有哪些了解?生回答。
2、出示杜甫的资料。(指名读)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甫的古诗,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把这首古诗仔细读上几遍,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读准字音,而且要注意诗句内容的停顿,做到读有节奏。生自由朗读。
2、哪位同学想来读一读这首诗?生起立读。
(同学们太棒了,不仅字音读的准确,还读得那么有节奏。)
指导读“即”字,“立即”的“即”
3、老师还想听一位同学来读,点名读
4、现在谁最有自信地说:“我的朗读是这个班里最棒的。”比赛读。
(了不得,咱班同学真实藏龙卧虎)
5、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准确,读好停顿。)
(三)细读古诗,赏析古诗
1、诗读到这,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预设:开心 欣喜
2、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3、看到 “喜欲狂”,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善于学习的孩子善于提问)
预设:诗人为什么喜欲狂?
狂到什么程度?
狂的表现在哪里?
4、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同桌交流诗人为什么会“喜欲狂”?
学生汇报“安史之乱”的资料。
课件出示:“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至763),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战争,占领了河北河南,皇帝和大臣们纷纷出逃,百姓也跟着逃亡,诗人杜甫就在其中,开始了长达七年的逃难生活。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下了《春望》这首诗,请同学们来欣赏。播放影音资料《春望》。
安史之乱使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度过了七年,80多个月,2600多个日日夜夜,杜甫都在盼望着什么?
预设:收复河南河北、平定战乱、国家统一
盼啊盼啊,杜甫的头发都白了,这天突然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你能不能解答诗人为什么“喜欲狂”了?
预设:收复河南河北,国家重归统一
5、刚才我们联系了背景资料,知道诗人为什么“喜欲狂”,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紧扣诗中的字词,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看看从诗中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诗人“喜欲狂”呢?
在诗句中理解词语:
预设:
(1)“漫卷”:随意的、胡乱的把诗集和书稿卷起来。
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居然无心再读书了,你从他反常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
杜甫回过头来看到七年来和自己同辛苦共患难的妻儿子女,看到他们喜笑颜开,这让诗人更加“喜欲狂”。
(3)“放歌”、 “纵酒”:放声歌唱,开怀畅饮
杜甫52岁的时候写下的这首诗,52岁的杜甫饱受战乱之苦,他没能放声高歌、开怀畅饮,可是现在他既要放歌,还需纵酒,真是“喜欲狂”啊。
(4)“涕泪满衣裳”:泪水打湿了衣裳
你认为这洒满衣襟的是怎样的泪?
惊喜-为国家统一而喜
激动-为自己能重返故乡而泣
悲伤-想到这七年来历经的种种艰辛
(5)“青春作伴好还乡”:正好在明媚的春天启程返乡
这是诗人的想象,在妻儿子女的陪伴下,欣赏着一路的春光返回故乡,这让杜甫“喜欲狂”
(6)他还想象着回家的路线,是一条怎样的路线?
预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既要行水路,还要走陆路,如此漫长的旅程,他要多长时间才能返回故乡啊?可是诗人的感觉和我们截然不同,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两句诗。
说说你的感受:
诗人用了很短的时间很顺畅的返回了故乡。
最后两句诗中的哪几个词让你感受到他很快的返回了故乡?
预设:“即从”、“便下”、“穿”、“向”
诗人想象着从哪儿出发?
从巴峡出发到巫峡,狭窄而险、舟行如梭,他用了一个什么字?“穿”
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他用了一个什么字?“下”
从襄阳到洛阳,这时候已经是陆路了,他用了一个什么字?“向”
这几个字把这两句诗串起来,让我们感到极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的从我们的眼前闪过,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杜甫归心似箭,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四)展开想象
刚才同学们紧扣字词,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很好的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进一步走进这首诗,更好地感受这首诗,我们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用我们丰富的想象来再现当时的情景。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某一句诗,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先给你的同桌说一说。生交流,后汇报。
(五)教师小结
1、刚才我们联系背景,紧扣字词、再现情景,走进了诗人的心灵世界。公元763年的春天,这应该是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春天。这个春天,山峦叠翠,草长莺飞,柳绿花红。在这个春天,杜甫听到了收复蓟北的喜讯。这个春天,杜甫即将返回离别了七年的故乡,诗人欣喜若狂,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师朗诵
2、一首好诗值得我们用心灵去感受,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生自由读。
诗人杜甫深深地爱国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始终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被人尊称为诗圣,请同学们起立,一起来背诵诗圣的“生平第一快诗”。
3、同学们,杜甫在战乱期间还写下了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荐同学们诵读这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六)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为什么?
喜欲狂
表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