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2022·乐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2.(2023八下·玉州期中)如图报纸发表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C.总结了新中国建国后的发展历史
D.为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3.(2023八下·沛县期末)如图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这一讲话( )
一是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二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
三是向后看为的是向前看
四是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
A.推动伟大历史转折的到来 B.标志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体现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2023八下·石嘴山期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转折”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
C.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我国开始正式融入世界市场
5.(2023八下·梁平期末)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6.(2023·甘孜) 下表所示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49年 1978年 1998年 2018年
中国粮食总产量(单位:亿吨) 1.13 3.05 5.12 6.58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公斤) 209 317 411 471
A.封建制度的废除 B.改革开放的推进
C.欧美国家的援助 D.福利政策的推行
7.与下面时序结构图中”?”对应的选项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8.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9.(2023·广州二模)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以及唐山、天津等地视察并发表“北方谈话”,提出“要走出去,引进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次战役不能永远搞下去”等许多观点。他本人形象地称谈话为“点火”。“点火”的含义是( )
A.为党工作重心转移奠定基础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C.拉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D.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10.某网站征集“中华大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其中,“ 1978年的足迹”部分的解说词应当是( )
A.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C.拨乱反正,思想解放 D.经济改革,生活富足
11.有人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下列关于两次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
④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九上·子洲开学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主要指( )
A.由建立计划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
B.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D.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3.(2023八下·黄埔期末)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总结的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4.(2023八下·重庆期中)《人民日报》于1978年12月24日在第一版刊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问你下列观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一句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C.立即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5.(2023八下·新都期末)1978年底,北京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会议,在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下·长丰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一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选自歌曲《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 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2) 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3) 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任选你感触最深刻的“一个春天”,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以判断出来,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C符合题意;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情况,材料明确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排除B;
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即可作答。
2.【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故选D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史,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等信息可以得出,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A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结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准确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准确认识。
4.【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C项正确;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项;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尽快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排除B项;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开始正式融入世界市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5.【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说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因此此后经济建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D项正确;
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提出,排除A项;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是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之后,排除B项;
经济特区最早建立是在1980年年,排除C项;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是在1990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6.【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表格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有明显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B项正确;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制度逐渐被废除,排除A项;
欧美国家的援助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福利政策的推行不是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C.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符合题意;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其中的时间和关键词“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8.【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B项正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属于第一阶段,排除A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属于第二阶段,排除C项;
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属于第二阶段,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78年9月”可知,这次谈话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根据材料“要走出去,引进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次战役不能永远搞下去”可知,表明邓小平要推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停止政治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这为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排除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5年,排除C;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考查的重点知识,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信息。
10.【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拨乱反正,风清气正符合题意,C项正确;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与新中国的成立有关,排除A项;
“ 十年动乱,经济停滞”与“文化大革命”有关,排除B项;
“ 经济改革,生活富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都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所以①④是正确的,B项正确;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则确立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故②不正确,排除AC项;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而遵义会议没有此项内容,当时中国正处于革命时期,也不可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③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现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项正确;
八七会议使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排除A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排除B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3.【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78年12月”“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可知其强调的是解放思想,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认识论,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D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依据时间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内容去理解与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可能出现在公报中,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意义。
15.【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不符合题意;
C.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不符合题意;
D.习近平,十九大以来的党中央核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6.【答案】(1)“大救星”是毛泽东。“老人”是邓小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选择歌词序号: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选择歌词序号:②。(若答“1992 年的春天”)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 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毛泽东,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根据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老人”是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歌词序号: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选择歌词序号:②。(若答“1992 年的春天”)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 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故答案为:
(1)“大救星”是毛泽东。“老人”是邓小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选择歌词序号: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选择歌词序号:②。(若答“1992 年的春天”)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 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毛泽东、邓小平的功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经济特区的设置与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知识。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2022·乐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以判断出来,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C符合题意;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情况,材料明确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排除B;
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即可作答。
2.(2023八下·玉州期中)如图报纸发表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C.总结了新中国建国后的发展历史
D.为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故选D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史,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关史实。
3.(2023八下·沛县期末)如图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这一讲话( )
一是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二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
三是向后看为的是向前看
四是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
A.推动伟大历史转折的到来 B.标志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体现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等信息可以得出,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A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结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准确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准确认识。
4.(2023八下·石嘴山期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转折”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
C.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我国开始正式融入世界市场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C项正确;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项;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尽快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排除B项;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开始正式融入世界市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5.(2023八下·梁平期末)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说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因此此后经济建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D项正确;
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提出,排除A项;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是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之后,排除B项;
经济特区最早建立是在1980年年,排除C项;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是在1990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6.(2023·甘孜) 下表所示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49年 1978年 1998年 2018年
中国粮食总产量(单位:亿吨) 1.13 3.05 5.12 6.58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公斤) 209 317 411 471
A.封建制度的废除 B.改革开放的推进
C.欧美国家的援助 D.福利政策的推行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表格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有明显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B项正确;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制度逐渐被废除,排除A项;
欧美国家的援助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福利政策的推行不是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与下面时序结构图中”?”对应的选项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C.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符合题意;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其中的时间和关键词“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8.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B项正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属于第一阶段,排除A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属于第二阶段,排除C项;
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属于第二阶段,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
9.(2023·广州二模)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以及唐山、天津等地视察并发表“北方谈话”,提出“要走出去,引进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次战役不能永远搞下去”等许多观点。他本人形象地称谈话为“点火”。“点火”的含义是( )
A.为党工作重心转移奠定基础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C.拉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D.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78年9月”可知,这次谈话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根据材料“要走出去,引进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次战役不能永远搞下去”可知,表明邓小平要推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停止政治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这为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排除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5年,排除C;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考查的重点知识,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信息。
10.某网站征集“中华大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其中,“ 1978年的足迹”部分的解说词应当是( )
A.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C.拨乱反正,思想解放 D.经济改革,生活富足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拨乱反正,风清气正符合题意,C项正确;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与新中国的成立有关,排除A项;
“ 十年动乱,经济停滞”与“文化大革命”有关,排除B项;
“ 经济改革,生活富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
11.有人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下列关于两次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
④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都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所以①④是正确的,B项正确;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则确立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故②不正确,排除AC项;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而遵义会议没有此项内容,当时中国正处于革命时期,也不可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③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2023九上·子洲开学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主要指( )
A.由建立计划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
B.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D.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现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项正确;
八七会议使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排除A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排除B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3.(2023八下·黄埔期末)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总结的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78年12月”“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可知其强调的是解放思想,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认识论,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D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依据时间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内容去理解与分析。
14.(2023八下·重庆期中)《人民日报》于1978年12月24日在第一版刊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问你下列观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一句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C.立即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可能出现在公报中,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意义。
15.(2023八下·新都期末)1978年底,北京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会议,在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不符合题意;
C.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不符合题意;
D.习近平,十九大以来的党中央核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下·长丰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一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选自歌曲《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 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2) 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3) 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任选你感触最深刻的“一个春天”,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1)“大救星”是毛泽东。“老人”是邓小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选择歌词序号: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选择歌词序号:②。(若答“1992 年的春天”)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 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毛泽东,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根据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老人”是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歌词序号: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选择歌词序号:②。(若答“1992 年的春天”)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 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故答案为:
(1)“大救星”是毛泽东。“老人”是邓小平。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选择歌词序号:①。(若答“1979年的春天”)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选择歌词序号:②。(若答“1992 年的春天”)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 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毛泽东、邓小平的功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经济特区的设置与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