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5课 三大改造)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期末)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图中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分析:
A: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标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束,排除A项。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
C: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故选C项。
D: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
2.(2023八下·海南期末) 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创始于1907年,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销售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结合所学
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资本丰义工商业讲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赎买的政策,实行公私合营,走集体化道路,材料反映的就是公私合营现象,故选B项。
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
1958年,政府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一大二公”,排除C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
3.(2023八下·运城期末) 中国革命和建设都经历了一个从“学苏联的道路”转变为“走自己的道路”的过程。我们没有采用苏联办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建立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政策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D项正确;
AC是我国对三大行业改造的方式,不是改造中的创举,排除AC项;
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4.(2023八下·阜新期末)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迈入工业化道路,排除A项;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B项;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
5.(2023八下·梁平期末) 如表是北京同仁堂从1948年到1959年的变化图。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导致同仁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职工人数 秘制丸药 水泛丸 虎骨酒 产值
1948年 190人 140万丸 4000斤 3万斤 16万元
1959年 539人 6864.2万丸 31.38万斤 30.5万斤 1251.9万元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B.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革命推动生产力提升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公私合营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公有制人转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说工业化,排除A项;
材料说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是手工业、农业,排除BC二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的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6.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分别是( )
A.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B.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C.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D.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A
【知识点】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C.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D.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1966-1976年的 “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2023八下·昌平期末)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的政策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
C.赎买政策 D.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赎买政策,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C项正确;
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土地所有制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公有,排除A项;
农业合作化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
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以及创举。
8.(2023八下·西安期末)如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9%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56年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都有了大幅提高,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不符合题意;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不符合题意;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是在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发生的变化,在结合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回答。
9.(2023八下·黄埔期末)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题时联系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去分析判断。
10.(2023八下·晋安期末)如图是福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一时期的股票证书,该证书可以用于研究( )
A.国家工业化建设 B.家族控股企业运营模式
C.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福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一时期的股票证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赎买、公私合营等方式,使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D项正确;
一五计划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
题干主要强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未涉及家族控股企业运营模式,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未体现国有企业改革,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认识。
11.(2023八下·仓山期末)《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迈进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确立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所以“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迈进,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确立,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12.(2023八下·莲湖期末)“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赎买政策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私人占有工厂交给国家管理,私人收取股息,这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对农业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农业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D.乡镇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乡镇企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一定要理解赎买政策的含义。
13.(2023八下·德庆期中)如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中“在国民收入中,公有经济占92.9%,在商品零售额中,公有经济占95.8%,工业总产值是100%”及题干中的“1956年”可知,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C项;
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14.(2023八下·西城期末)以下统计图中所示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
A.1949年底 B.1956年底 C.1978年底 D.1992年底
【答案】B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统计图分别反映了我国进行三大改造的历史信息,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正确;
三大改造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2023八下·海淀期末)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工业布局的调整
【答案】A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农民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反映的史实是三大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北京市民迎接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奠定基础,故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A项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都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
推广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和新中国第一次普选,没有涉及工业布局的调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措施以及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等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下·长沙期末)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的历史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通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材料三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国民经济比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什么 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案】(1)事件:开国大典。
特点: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一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内政外交结合一内
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了五四宪法)。
(3)赎买政策。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开国大典;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可知,“‘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开国大典。依据材料一“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们、《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可以得出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可以得出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比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同时,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历史性转变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建设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建设。
故答案为:
(1)开国大典。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2)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4)经济建设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相关史实。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5课 三大改造)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期末)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图中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A B.B C.C D.D
2.(2023八下·海南期末) 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创始于1907年,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销售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3.(2023八下·运城期末) 中国革命和建设都经历了一个从“学苏联的道路”转变为“走自己的道路”的过程。我们没有采用苏联办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建立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政策
4.(2023八下·阜新期末)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5.(2023八下·梁平期末) 如表是北京同仁堂从1948年到1959年的变化图。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导致同仁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职工人数 秘制丸药 水泛丸 虎骨酒 产值
1948年 190人 140万丸 4000斤 3万斤 16万元
1959年 539人 6864.2万丸 31.38万斤 30.5万斤 1251.9万元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B.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革命推动生产力提升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公私合营
6.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分别是( )
A.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B.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C.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D.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2023八下·昌平期末)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的政策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
C.赎买政策 D.国有企业改革
8.(2023八下·西安期末)如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9%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9.(2023八下·黄埔期末)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0.(2023八下·晋安期末)如图是福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一时期的股票证书,该证书可以用于研究( )
A.国家工业化建设 B.家族控股企业运营模式
C.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
11.(2023八下·仓山期末)《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迈进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确立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2.(2023八下·莲湖期末)“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赎买政策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乡镇企业的发展
13.(2023八下·德庆期中)如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14.(2023八下·西城期末)以下统计图中所示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
A.1949年底 B.1956年底 C.1978年底 D.1992年底
15.(2023八下·海淀期末)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工业布局的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下·长沙期末)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的历史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通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材料三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国民经济比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什么 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分析:
A: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标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束,排除A项。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
C: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故选C项。
D: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结合所学
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资本丰义工商业讲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赎买的政策,实行公私合营,走集体化道路,材料反映的就是公私合营现象,故选B项。
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
1958年,政府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一大二公”,排除C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D项正确;
AC是我国对三大行业改造的方式,不是改造中的创举,排除AC项;
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4.【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迈入工业化道路,排除A项;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B项;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
5.【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公有制人转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说工业化,排除A项;
材料说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是手工业、农业,排除BC二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的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6.【答案】A
【知识点】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C.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D.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1966-1976年的 “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赎买政策,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C项正确;
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土地所有制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公有,排除A项;
农业合作化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
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以及创举。
8.【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56年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都有了大幅提高,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不符合题意;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不符合题意;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是在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发生的变化,在结合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回答。
9.【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题时联系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去分析判断。
10.【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福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一时期的股票证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赎买、公私合营等方式,使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D项正确;
一五计划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排除A项;
题干主要强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未涉及家族控股企业运营模式,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未体现国有企业改革,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认识。
11.【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所以“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迈进,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确立,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12.【答案】B
【知识点】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私人占有工厂交给国家管理,私人收取股息,这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对农业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农业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D.乡镇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乡镇企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一定要理解赎买政策的含义。
13.【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中“在国民收入中,公有经济占92.9%,在商品零售额中,公有经济占95.8%,工业总产值是100%”及题干中的“1956年”可知,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C项;
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统计图分别反映了我国进行三大改造的历史信息,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正确;
三大改造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答案】A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农民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反映的史实是三大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北京市民迎接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奠定基础,故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A项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都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
推广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和新中国第一次普选,没有涉及工业布局的调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措施以及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等知识。
16.【答案】(1)事件:开国大典。
特点: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一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内政外交结合一内
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了五四宪法)。
(3)赎买政策。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开国大典;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可知,“‘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开国大典。依据材料一“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们、《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可以得出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可以得出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比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同时,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历史性转变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建设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建设。
故答案为:
(1)开国大典。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2)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4)经济建设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相关史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