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7 20: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第1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观世间之象而成汉字,察汉字之象以晓中华。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汉字,也是中国人使用的汉字。它不仅在点画、构件、整字的静态层面展示出中华文化精髓,也在书写形式、排列方式呈现样式等动态层面显现出传统思想和民俗智慧。

在讨论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时,一般认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而汉字在记录汉语、传递和交流信息时,不仅是被动地以字符载录汉语,还可以通过形体结构的创造性变化,为语言表达、信息传播和艺术创作营造充裕的空间。以汉字分合变幻的形体,济语言之意趣。
以诗词创作为例,人们经常利用汉字字形的拆分组合,通过充满智巧和趣味的手段,实现游戏娱乐与语言文字的凝聚。
黄庭坚《两同心》词中有一句:“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从词意看,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和爱人团聚的期望。仔细看,“好”“闷”二字被拆解隐于词句中。冯金伯《词苑萃编》斥之:“鄙俚不堪入诵。”殊不知人之情爱肆意洒脱、自然真切,亦是可爱,这正显示出作者的语言艺术。而将汉字拆分后引大诗词创作,“字妆入词,始此”
除了拆解汉字,在诗词创作中还可以对汉字字形进行特殊处理,包括字形的大小、长短、正反,笔画构件的增損、拆借、离断,位置的高低、颠倒、侧,等等。这种将诗歌、谜语、图画综合表现,达到“以意写图,令人自悟”效果的诗歌,就是“神智体”,也称“形意诗”“谜象诗”。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苏轼所创的《晚晚》,东坡自述“赋诗亦易事,观诗稍难耳”。全诗字面仅十二个字,有长写,有短写:有横写,有倒写;有反写,有倒写,解出来却是一首七绝:“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幕,曲江倒蔽倒山峰。”
这些奇巧的创造与设计,正是利用了汉字“以形会意”“见形知义”的特点,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加以强化和延伸,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激发出更为多元的文化样式。

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诞生就是“象”与“意”的抽象化合。“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汉字漫长的发明和演化历史,就是不断观物而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过程。
如“喜”字,《说文》解说:“喜,乐也。从喜,从口。”“査”是“鼓”的初文,听到鼓声人便会产生快乐之感,欢喜的情绪表现在笑口之中,故从口。在汉代的隶书中,“喜”或写作上下重叠的两个吉”字,或写作上“吉”下“古”的形。后来的“双喜”就是此形的左右繁复。
“喜”意为“喜乐、喜庆”,在文献中常见。《诗经》中有“即见君子,我心则喜”的诗句。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喜”字的喜爱尤胜。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会将“喜”字作为日常生活的装饰符号。明定陵中,皇后的“万寿福喜”礼服上绣有多个“喜”字。康熙年间的《万寿盛典初集》记录了十四贝子进献的“万寿双喜鼎”“双喜祝寿玉杯”“四喜汉铜炉”等。而在婚庆中常见的“囍”,更是作为一种象征标识,成为中华传统的民间喜庆习俗,长久地流传下来。
除了“喜”,还有"福”“寿”等汉字,凭借其形体以及异体和异化字形,创制了装饰形态各具特色的艺术品,如百寿图、万寿屏、福寿碑等。人们通过视觉、知觉将汉字形体内化为认知、理解和感受,进而上升为志气意念,甚至是精神气象,也成为汉字所尽之“意”,“从心察言而知意”的诠解。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是仓颉造字说。《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二是八卦说。《周易·系辞下》和《说文解字叙》记有八卦与文字的关联。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作八卦的目的包括“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以垂宪象”(《说文叙》)。无论何说,都给原始汉字赋予了上通天神、下伏鬼魔的神力,这是人们推崇汉字的原因。而汉字记录着世间万物的方方面面,正所谓“字里乾坤”。这就使得人们在使用汉字时,会产生源于汉字形体结构的联想和猜测。带着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畏惧,对祖先、圣贤的礼敬与尊奉,汉字逐渐被赋予神圣化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避讳缘起于原始禁忌层面的避害。《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至孔子编暴删定《春秋》,提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原则和态度,避讳被注入了儒家思想的元素。秦汉以后,人名避讳逐渐专有化、制度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约。通过书写形成的文字避讳,要求在视觉上所讳之字不直接出现,故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避讳方法,如改字、缺笔、空字、分析、墨圈、说明等。从表面看,书面避讳就是对汉字字形的更改。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前提下,有意利用字符形体的区别,造成似是而非的效果,以避讳尊亲、贤者的名字。
(摘编自尹洁《汉字民俗的象与意》)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先从静态层面展示中华文化精髓,之后再从动态层面显现传统思想和民俗智慧
B.黄庭堅拆解文字,冯金伯视之通俗,并认为黄庭坚的拆字颇具趣味,自然可爱。
C. 汉字是“象”与“意”的抽象化合,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是汉字产生和演化的规律。
D.人们推崇汉字,所以赋予汉字上通天神等神力,也给汉字的起源增添神话色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但汉字可以增添语言的趣味
B. 凭借形体创制装饰形态各具特色的艺术品,这是汉字所独有的功能。
C. 明清时期,人们对“喜”字的喜爱更加突出,帝王百姓都用它来装饰。
D. 秦汉以后,人名避讳才逐渐制度化,秦汉以前,人们不一定遵守规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一部分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门》)
B.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春雁》)
C.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
D.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
4.神智体诗在民间被广为流传,下面是相传古代潮州才女尤孟娘用神智体写的一首思念情郎的诗。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这首神智体诗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提示:开,繁体写作“開”;来,繁体写作“來”)
A.图(一),可以解读为“长夜横枕意心歪”
B.图(二),可以解读为“月斜三更门半开”
C.图(三),可以解读为“短命到今无口信
D.图(四),可以解读为“肝肠望断有人来”
5.《语言文字报》杂志准备刊载本文,小刚作为编辑,给三个板块补充了标题:一为“尽言”,二为“尽意”,三为“尽神”。请结合文本,解释这三个词语的含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酿 酒 师 陈春成
陈春醪在烧柴时打了个盹。碧粳米在锅里煮着,水已成浅绿,咕嘟咕嘟。童子用一条带叶的竹枝轻轻搅动,让水和来染上竹叶的清香。昨天夜里,陈春醪做了个漫长的梦,醒来后就忘了梦的内容,但梦的气味仍在,缭绕在屏风和枕席之间。他一整天都神思不属,这会儿打了个盹这片刻的睡眠接通了昨夜的梦境,像小水池接通遥远的湖泊。他想起梦中自己是个童子,跟随师父去黄河的源头取水。可他明明就没有师父啊,真是奇怪。河道两岸土色如丹砂,空中有白鹤飞鸣。师父白须飘飘,凝视着水面。后面就记不清了。
陈白堕,字春醪。世称春醪先生、大白堂主人、壶中君。二十岁开始酿酒,无师自通,当世莫及,人都说他得自天授。三十岁不到,就研制出名酒昆仑蜂,名动常京。
秘制的麦曲饼研磨成粉后,已在玉泉山寒松润担回来的水中浸泡了三天。再取出沥干,放进瓮中,倾入北及岭百年以上的积雪煮成的清水。这日午后水面开始冒出极细的气泡。陈春沐浴更衣后,开始投米。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时间。这是陈春醪最不喜欢的部分。他常常悔自已不当个画工或木匠,整个作品从头至尾,都是自己一笔一刀弄出来的,不假外物。酿酒师和工相似,最后一步要么交给时间,要么交给火焰,无法亲自掌控,真是令人焦躁。他认为酿好酿坏是自己的事,不喜欢别人插手。
开瓮那天,诗宗李若虚来了,陈春醪请他第一个品尝。酒名老春,酒色青碧透亮,滤过一遍仍是极稠,盛在杯中如柔嫩的碧玉,微微颤动。李若虚小心地捧起,喝下。闭眼沉许久后,他说,好像有月光在经脉中流淌,春风吹进了骨髓。他说自己平生游宦海内,所历风霜苦楚无数,此时仿偏都被洗涤一空。酒是试酿,只有几坛,当下被嘉宾分酌殆尽。陈春醪自己留了一坛。宾客中有一位是海外万忧国来的客商。问他感受如何,他想了一会说,明明让人发愁的事全都还在,却觉得没什么好愁的了。心上像脏桌子被抹布抹了一遍似的,干干爽爽。他生平第一次哼起歌来,蹦跳着扬长而去。
众人纷纷向陈春醪祝贺杰作的诞生。陈春醪心中却想,这还不是最好的酒,应该还有更好的。苦思月余之后,他开始着手研制新酒。这种酒他造了两坛,酒名真一,色如琥珀。其中一坛被进贡给圣上。圣上已年近花甲,满伙一杯后,白发纷纷脱落,顿时青丝满头,红光生频,恢复了盛年面目。圣上大真,说朕只能统领壶外的江山,壶中的天地尽归你管。这就是壶中君称号的由来。圣上将御用的紫霞杯和九龙玉壶赐予春醪先生。
领了赏赐回到家宅,陈春醪在院中步月良久,心中琢磨,老春酒能抹去烦忧,真一酒能抹去岁月,但总觉得未尽其妙。他呆立了半夜,直到鬓边衣上都沾染了浓霜。第二天就病倒了,在昏速和呓语中熬过了冬天,春天病愈之后,他来到酒客,又开始研制新酒。这次他依然用寻常的材料,全部随心而为。没有法度,他自己就是法度。过往岁月中的经验凝成了锋锐的直觉,除了直觉他无所凭依,任意直行。对面坐着的李若虚急不可耐,端起碗来一伙而尽。制那间,一种纯激的欢乐流遍他体内,过了一会儿,他若有所失,才发觉已记不起自己的名字。但他并不觉得苦恼,反而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后来李若虚在南方创立了一个没有名字的教派,但也不叫无名教,教义宣称名字是人生烦恼的根源。教众日多,数年后被官府剿灭。此后一年,陈春醪足不出户。家人也不知他每日在酒客中忙些什么,只觉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浓香。童子每次进去扫地,见他也只是呆坐。这天夜里,陈春醪叫童子到自己房中来,童子见桌案上摆着五只酒体、一个空坛。陈春醪说,这些年师父光顾着自己钻研酒道,没教你什么东西。最近我悟出了一些道理,这就说给你听。有个故人,我忘了名字,说酒是水酿出的诗,该不欺我。你知道诗有起承转合,酒亦同此理。我这里有昆仑绛、老春、真一、大槐,还有一种没名字的酒。酒分五色,青红白黑费,暗合五行。现在我要试着将它们调和起来。
陈春醪缓缓揭开封口,将坛口慢慢倾倒。一些透明的物质,与其说流出不如说飘出了坛子。
非水非气,注入杯中,近乎空虚。隔着这物质看杯子,像空气的涟漪。陈春醪毫不思索,端起杯一饮而尽。童子紧张地端详他的脸。片刻后,他的皮肤透明了,内脏清晰可见。再过片刻,内脏也随即消失了。童子在一瞬间明白:这酒林去了他师父的存在。下一瞬间,他忘了他有个师父看着面前空空的酒具,不明所以。
(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春醪的酒是天下绝艺,陈春醪将麦曲饼研磨成粉浸泡后,沥干并倒人清水后投米,但是他并不喜欢把酒交给时间去精工细作。
B.陈春醪的杰作开瓮,众人纷纷祝贺新酒的诞生,诗宗李若虚尝后,感觉所经历的痛苦都烟消云散,感到十分轻松。
C.陈春醪获得了圣上的御用酒杯和玉壶后回到家,担心圣上对自己酿制的美酒不满意,于是酝酿着研制新的美酒。
D.陈春醪一年都足不出户,只是家中呆坐,夜里叫童子到房中悟道,听取言,并将暗合五行的五种酒试着调和起来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写诗宗李若虚饮陈春醪酿造的美酒后“好像有月光在经脉中流淌,春风吹进了骨髓”,这种感受与李若虚的身份相契合。
B. 小说写陈春醪随心而为、不按法度酿造新酒,而李若虚急不可耐饮了陈春醪酿造的新酒,以此反衬陈春醪的从容淡定。
C. “酒”在小说中不仅指陈春醪酿造的美酒,更象征着人生的各种境界和体验,如老春酒象征忘记烦恼,真一酒征恢复青春,等等
D.小说结尾部分引出了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酒后陈春醪的消失正是一种高尚酒脱的人生追求,这样结尾提升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8.小说中刻画了陈春醪鲜明的人物形象,请对此简要分析。(5分)
9.小说第一段从陈春醪的一个漫长的梦写起,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百 丈 山 记 朱 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洞,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客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库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洞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洞、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
(有删改)
材料二: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
【注】河伯:黄河之神。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庵才A老屋B数间C卑库D迫隘E无足F观G独其西H阁为胜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乃,文中意思是“才”,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乃”字含义不同。
“出山门而东”与“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两句中的“东”字用法相同。
“日光烛之”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秦山记》)两句中的“烛”字含义相同。
殚,文中意思是“尽”,与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殚精竭虑”中的“殚”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丈山记》是一篇游记散文,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写涧水、瀑布、远山、日光和云气等景物,有详有略,引人人胜,
B. 朱熹向东游览,遇到一条小溪和石桥,石桥旁边满是青藤和古木,很凉爽,溪水清激,水从高处流下;润水之景反映出百丈山的幽美。
C. 为了凸显石台及其周围景色之美,朱熹多次运用了恰切而生动的比喻,如说瀑布飞沫“如散珠喷雾”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朱熹的(百丈山记》留意对重点景观进行介绍、描写,对景物不带感情地进行客观描写,而《庄子·秋水》写景主要是为了说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齐穷矣。(4分)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分)
14.材料一最后一段,作者一行写诗或记游的目的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水调歌头 · 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①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 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③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矾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誓中流。
【注】①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此年遭弹动回芜湖(古属楚地)赋闲、喜闻好友虞允文在采石矶水战,大败金兵,即赋此词。②燃犀处,指消灭敌人的地方,这里指采石矶。③香囊,《晋书·谢玄传》中有谢玄“少年时好佩罗香囊”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洗虏尘静”写出了词人为好友于采石矶战胜敌军而欢欣舞的喜悦心情
B. “风约楚云留”写出了词人在楚地赋闲,无法亲自参与抗战的无奈
C. “剩喜”表达了词人对战胜的无限喜悦,“骇浪与天浮”实写了战场的环境D. “击楫誓中流”借祖逖中流击水之典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愿望。16. 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用了“小乔初嫁”这一历史典故,但用意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在说自己的志向时,说自己不擅长礼教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他谦辞。
(2)韩愈《师说》对人们的学习态度提出疑问,“或师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或不焉”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3)秦观《鹊桥仙中,写牛郎织女在秋风短暂相会胜过尘世夫妻长相守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表演活动“盛唐密盒”风靡全网,组成火遍全国的现象级IP,离不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媒体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全媒体的传播优势日益显现。传统主流媒体对大唐不夜城的宣传报道让全国人民注意到这个神奇的地方,而大唐不夜城的公众号以及游客们自发拍摄并传播的短视频则让这里持续火爆、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人被① 的、搞笑的“房谋杜断”组合吸引,对“盛唐密盒”既严肃又诙谐的表演产生兴趣,对大唐不夜城充满向往。
正是文旅与媒体传播的有机结合,激发了文旅宣传工作的新活力。
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旅局局长的武侠装扮,到诚意满满且配备专列的“淄博烧烤”。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实习基地入驻伏尔加庄因,用镜头展示北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文旅宣传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化的框架,展现出各有千秋的新景象:各地巧妙利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平台特点,结合当地的文旅资源特色,发挥创意,打造② 且亮眼出彩的文旅形象,提升传播力和竞争力,为景区引流,设计有当地特色的文旅体验项目,让游客游玩后可以感受到当
地的独特魅力,觉得③ 。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作上述新闻的标题的一项是(3分)
A.媒体融合,激发文旅宣传新活力 B新媒体引流助推旅游市场复苏
C发挥全媒体优势,讲好地方故事 D.全媒体时代典型宣传创新策略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题。
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达24.02%。“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 13.84%,为我国北疆筑起万里绿色屏障。从一点点绿长成一片片绿,植树造林的科学门道可不少。
科学植树造林,①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种植后苗木难以成活,浪费种苗、劳力和资金; ② ,后来生长不良,也难以成林,提高不了应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的造林地多种多样,南方、北方,平原、山地,东部湿润地、西部干早地,肥沃地、贫瘠地,③ 。因此,适地适树是植树造林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与遗林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相适应。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落子无悔”是下棋的一条重要规则,说的是棋子一旦落下,就不许反悔。面对这一规则,有的下棋者瞻前顾后,顾虑重重,结果却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了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答案解析
C(A 项,汉字静态和动态展现的精神,没有先后之分。B项,“并认为黄庭坚的拆字颇具趣味,自然可爱”错,这是作者认为,不是冯金伯的观点。D项,因果关系颠倒)
2.B(“汉字所独有的功能”错,于文无据)
3.A(第一部分观点是“利用了汉字'以形会意’见形知义’的特点,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加以强化和延伸”,A 项将“闪”“闷”拆解)
4.D(应解读为“肝肠望断无人来”)
5.①尽言:汉字不仅以字符载录汉语,还以形体结构的变化为语言表达营造空间。②尽意:汉字漫长的发明和演化历史,就是不断观物而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过程。③尽神:带着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畏惧,对祖先、圣贤的礼敬与尊奉,汉字逐渐被赋予神圣化的意义。(每点2分)
6.C(“担心圣上对自己酿制的美酒不满意”于文无据)
7.B(“以此反衬陈春醪的从容淡定”错,应是正衬,不是反衬)
8.①勇于创新。陈春醪即使已经成了酿酒大师,仍一直在寻找更好的酿酒方法,不断尝试酿造酒的过程,反复尝试探索,最终酿造出了更好的酒。
②独立自主。陈春醪不喜欢别人插手自己的酿酒过程,遵循自己的感觉和直觉。③超然物外,追求自我。陈春醪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对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通过酿酒忘却自我,不断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
①小说第一段通过描述陈春醪的梦境,成功营造了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2 分)
②小说第一段陈春醪的梦具有象征意义,黄河源头象征了酒的纯净,白鹤象征了陈春醪高尚的志向,而师父则象征了他内心的导师,使陈春醪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2分)
③小说第一段梦境中的内容在后文的情节中得到了呼应,前后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2分)
CEG [(原文标点)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
11.D(“殚精竭虑”中的“殚”字含义也是“尽”)
12.D(“对景物不带感情地进行客观描写”与原文不符,如“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等带有感彩)
13.(1)害怕危险的或许不敢来到这里。然而百丈山值得一看的地方,到这里也就穷尽了。(得分点:“度”“可观”“穷”各1分,大意1分)
(2)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得分点:“殆”“见”“大方”各1分,大意1分)
14.给一起游山的各位同伴欣赏,(1分)以及写给那些想攀登百丈山而又未能有幸亲历的人观看。(2分)
15.C(“'骇浪与天浮’实写了战场的环境”分析错误,这里是虚写,是词人想象采石矶鏖战的激烈战况)
16.①张孝祥词中用“小乔初嫁”这一历史典故,意在歌颂主将虞允文的勋业,表达词人意欲大建功业的雄心壮志。
②苏轼词中用“小乔初嫁”这一历史典故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每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
18. ①一本正经(郑重其事)
②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独出心裁、独具匠心)
③不虚此行(不枉此行、实至名归)(每处1分)
19.A(媒体融合是文段的语境,文旅宣传是主要内容,根据文中提到的“正是文旅与媒体传播的有机结合,激发了文旅宣传工作的新活力”“文旅宣传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化的框架”,可以推知文段主要讲的是新媒体助推文旅宣传,故选 A项)
20.表演活动“盛唐密盒”风靡全网,成为火遍全国的现象级 T,离不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媒体的宣传。(改对一处得2分,意思修改正确即可。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组成火遍全国的现象级 IP”搭配不当,可将“组成”改为“成为”;二是“离不开……媒体的”后面缺宾语,可加上“宣传”)
21.①树种选择是关键 ②即便一开始成活 ③自然条件明显不同(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一片片的绿相连,犹如在北疆筑起的万里屏障,护住了我国北疆的水土,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植树造林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案,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
23.【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以下棋为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落子无悔,因此,落子前要慎重,落子时要果断,别犹豫;该放弃的时候,别不舍。落子后不要懊悔,不管结果如何,别让自己遗憾。如果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反而会对自己更不利。
参考立意: ①人生如棋,走好每一步;
②无悔人生,落子有痕;
③拈棋深思,落子无悔;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