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壹
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
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
贰
赋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也有特色。
叁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思考: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梗概及作诗缘由,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遣”、“逼”两字,集中表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围绕这两字展开营造了一种“伤”的悲剧氛围,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序言思索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典叙事诗的代表作品。它以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脉络清晰地叙述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悲剧。
主要内容
1
2
3
托物起兴(1) (引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兰芝被休(2-6)(开端)
(“兰芝自请遣归,仲卿向母求情,终不获允。”)
夫妻暂别(7-12)(发展)
( 刘兰芝辞别焦家。)
4
兰芝抗婚(13-23) (高潮)
(兰芝归家,官府托媒,兰芝抗婚。)
5
6
双双殉情(24-31) (结局)
(焦仲卿、刘兰芝的诀别殉情。)
魂化鸳鸯(32) (尾声)
(焦、刘两家合葬已经逝去的子女。)
情节梳理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一个词,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另一个字词义弱化的情况,叫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公姥(姥)
昼夜勤作息
作息(作)
我有亲父兄
父兄(兄)
我有亲父母
父母(母)
逼迫兼弟兄
弟兄(兄)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等。
相(xiāng)
⑤ 登即相许和
(代“你”,指焦仲卿)
(代“我”,指刘兰芝)
(代“你”,指刘兰芝)
(代“她”,指婆婆)
(代“他”,指媒人)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 还必相迎取
④ 好自相扶将
副词,表示互相、彼此。
相(xiāng)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黄泉下相见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黄泉下相见
名词,相貌;宰相,丞相。
动词,察看,仔细看;选择;辅助,辅佐
相(xiàng)
①儿已薄禄相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
②相夫教子
见
区区
①相见常日稀
②君既若见录
③渐见愁煎迫
①何乃太区区
②感君区区怀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则区区与诸君
⑤然秦以区区之地
(见面)
(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愚拙凡庸)
(真情挚意,诚挚)
(形容自己的私情)
(自称的谦词)
(形容小)
适
谢
①始适还家门
②处分适兄意
③适得府君书
①谢家来贵门
②阿母谢媒人
③多谢后世人
(出嫁)
(适合)
(刚才)
(辞别)
(辞谢)
(告诉)
《孔雀东南飞》擅长通过多种方式来塑造人物,请同学们选点研读,通过品读文本,品悟和把握人物形象。
深度探究
知识迁移——天色记时法
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 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夜晚23时和0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凌晨1时至2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早上3时和4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上午5时和6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7时和8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上午9时和10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11时和12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午后1时和2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下午3时和4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下午5时和6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傍晚7时和8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晚上9时和11时)。
知识迁移——“严妆”在中国古代文学语境中的意蕴
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自言“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
“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香风拂拂,光采照人”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悉心“严妆”的行为,正是她们对自身尊严的维护,同时也是她为重新证明自身价值而内心挣扎的过程。在离开的最后一刻,她要求自己是庄重而体面的,这里的“严妆”描写,是女性自尊自强性格的深层表现,是她对不公、对封建伦理制度的无声反抗。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知识迁移——“赋”写乐景,强化悲情
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1)极言聘金之重、聘礼之丰,喜事之豪华排场,集中反映了汉乐府诗长于铺陈的特点,照应前兄“足以荣汝身”说法。
(2)反衬刘兰芝不慕富贵、不移情志的品德和节操
(3)以乐景衬悲情,太守家的喜与刘兰芝悲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悲剧效果。
忠于爱情
善良孝顺
懦弱拘谨
焦仲卿
理想爱情捍卫着
封建礼教抗争者
刘兰芝
年轻美貌
多才多艺
勤劳能干
坚强自重
忠于爱情
外柔内刚
识礼仪
有教养
封建家长制
封建礼教化身
矛
盾
冲突
焦家
刘家
焦母
刘兄
蛮横无理
独断专行
见利忘义
尖酸刻薄
人物形象总结
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永远的生活。东汉末年,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悲剧根源?
兰芝没有生育 ?(子嗣问题)
门不当户不对?(门第观念)
于礼不和?(三从四德)
婆媳矛盾尖锐?(寡母恋子)
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礼记·本命》“七出”之罪 :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礼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相关拓展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但本诗结尾却是 “化鸟双飞”,这符合现实吗?你认为该怎么理解?
本诗可以说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佳作,在前文现实主义的叙述后,结尾则充满想象地化写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经典语录。以超脱现实的结尾来寄托反人们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封建专制的抗议和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