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席诗词 传承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说课稿
《七律·长征》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专题,我遵循“依课标,据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的原则开展教学。
一、说目标
课标中对高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结合本次思政教育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诵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诗歌。2.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的英勇无畏和乐观智慧。3.传承长征精神,受到思想熏陶。
二、说学情:
由于是革命题材的诗歌,离学生生活遥远,对红军长征中英勇事迹缺乏切身感受,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教学重点定为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的英勇无畏和乐观智慧。把教学难点定为传承长征精神,受到思想熏陶。
三、说教法学法:
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呢?教学中我采用借助背景资料(包括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朗读想象、朗读感悟等方法展开学习。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共分五个环节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一、走近伟人 感受长征历史
首先出示照片,引导学生认识毛主席是我们的开国领袖,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大气磅礴,催人奋进。然后解释题目,七律,即七言律诗,是诗歌的体材;长征是题目,反映诗歌的内容,中间用间隔号隔开。接着走进长征:关于长征,学生了解哪些信息,谈一谈。最后交代背景:红军一路跋山涉水,艰难前行,终于赢得了胜利,教师顺势结合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了解长征。回顾这段历程,毛主席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七律 长征》。
古人说“知人论世”,这在诗歌的学习中尤为重要。以上设计一开始便抓住了学生的心,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带动、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做好铺垫。
二、初读诗歌 把握诗歌韵律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生命,学生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朗读是诗词教学的基础。教学中,我抓住读这根主线,提出不同的读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先自读读通顺,再通过学生交流七言律诗的特点,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音韵美,这样潜移默化地在读中感受是的美,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诗歌 理解长征精神
文有文心,诗有诗眼。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远征难”和“只等闲”,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背景资料、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红军的英勇无畏和乐观、智慧,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读得入口、入耳、入心、入情,体现高年级读与悟的有机结合。
例如学习颔联时,我抓住“逶迤”“磅礴”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想象五岭和乌蒙山的特点,想象“假如你就是红军战士中的一员,要翻越这样的崇山峻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在学生充分感知“远征难”之后,再与“腾细浪”、“走泥丸”对比,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又如,在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领悟上,抓住“暖”和“寒”两个关键词借助资料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轻松地体会背后隐含的不同情感,学生在润物无声中促对长征精神的深刻理解,在反复品读中收到感染和启迪。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穿插了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领几万大军在此突围,结果被清军重重围困,全军覆没的历史旧事,引导学生感受22位勇士挺身而出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秉承统编教材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教学过程中关注前后知识的衔接与运用,关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解读新的内容。例如,在引导学生学过的夸张手法和对比手法去解读新的诗句,化难为易。在借助朗读加深体会水到渠成。
四、链接时代 提升思想境界
罗曼罗兰说:“其实并没有人读书,人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引导学生带着至诚、恭敬、感恩的心,带着对红军精神的理解背诵这首诗!并分成两组,一边是破我执组,希望学生忘掉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我;一边是在状态组,希望学生融己于境,随时随地在状态。先练习一下,看看哪一组背得好,开展诵读比赛,感受长征精神,并为他们点赞。
链接时代生活,使学生了解长征胜利之后,我们党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军事领域,歼20翱翔蓝天,航空母舰遨游四海,长征系列火箭把宇航员发送到太空,现在我们头顶上还有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执勤,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80多年过去了,习总书记对长征有着精彩的评价: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
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最后通过背诵《七律·长征》,追溯历史的足迹,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五、升华境界 传承长征精神
课下,请同学们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阅读习近平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阅读一部关于长征的书籍,写出读后感。
最后我把自己写的阅读心得分享给同学们:
风雨飘摇旧社会,志士仁人挽狂澜
前赴后继续薪火,长征精神耀心间
民族复兴担大任,后起诸君齐奋进
建功立业新时代,追随先辈勇向前
让我们传承长征精神,奏响时代强音。
整节课环环相扣,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出层次、读出境界,辅以资料补充、发挥想象、感受方法,理解为根,领悟为魂,熟读成诵,如芣苢采摘般渐入佳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相通,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新时代长征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