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2年山西吕梁月考)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重庆中央公园依托重庆山水风貌特色,由300亩的草地、一个湖泊和占地2万平方米的喷泉群组成,是重庆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据此完成第1~3题。
1.重庆中央公园用地的来源最可能为( )
A.旧城改造用地 B.中心商务区用地
C.城市荒山、湖泊湿地 D.废弃工业用地
2.与一般的城市建筑相比,城市公园( )
A.可实现城市生态自我修复 B.减少城市土地的浪费
C.布局较随意,区位性不强 D.居民活动量小,维修成本低
3.重庆中央公园建设后,周边明显增多的城市功能区是( )
A.政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2023年海南高考地理)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2023年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调研考试)受户籍制度的影响,衡量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两种口径,一种是以常住城镇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口径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里面包括了常住城镇的外来流动人口,另一种是以户籍登记为非农业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口径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图3示意1990—2020年我国两种城镇化率差距的演变情况。两种城镇化率的差异会带来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制定争取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的目标。读图,完成第6~7题。
图3
6.2014—2015年两种统计口径之差降低幅度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家政策积极推动 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小
C.户籍人口自然增长 D.常住人口数量减少
7.缩小两种城镇化率之间差距的有效措施有( )
A.增加绿地面积 B.严格户籍管理
C.振兴乡村经济 D.加大医疗投入
(2023年湖南部分学校月考)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各具特征,1994年,天津市政府提出加快滨海新区建设的战略部署,2006年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区中的塘沽城区已发展成为天津第二个中心城区,天津“双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图4示意1949—2012年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据此完成第8~9题。
8.与①时期相比,导致②时期2功能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价 ②历史 ③环境保护 ④行政规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天津形成“双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文化
C.政府规划 D.交通变化
(2022年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月考)胡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开放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图5示意北京某胡同空间布局,其道路转折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据此完成第10~12题。
图5
10.与现代城市多数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 )
A.土地利用率较低 B.基础设施更完善
C.绿地面积比重大 D.公共活动空间小
11.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
A.邻里隔离 B.道路分级
C.人口较少 D.居住分散
12.目前我国正倡导建设开放型住宅小区。胡同街区启示我国新建开放型住宅小区时应注重( )
A.增加绿地面积,扩大活动空间 B.限制机动车道,增加步行道路
C.优化内部结构,构建私密空间 D.分隔居住单元,完善安保设施
(2022年北京丰台区期中联考)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表1为某年份上海市与山西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3~14题。
表1
项目 上海市 山西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 3.14 4.99
城镇人口比重/% 89.6 53.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9.7 3.5
三次产业结构/% 0.5∶34.7∶64.8 6.2∶49.7∶44.1
13.衡量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城镇人口比重
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
14.导致山西与上海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人口规模
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
(2023年河北邯郸开学考试)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部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维吾尔族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族人世代聚居。高台民居内的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到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又不影响楼上人居住)、半街楼(占街面一半)随处可见。高台民居院内将葡萄架连成回廊状,葡萄藤依架爬上回廊顶。图6示意高台民居局部景观。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6
15.高台民居出现过街楼、半街楼的主要原因是( )
A.遮雨避风 B.抵御洪水
C.人口增加 D.加固原有房屋
16.高台民居院内将葡萄架连成回廊状的目的是( )
A.防火 B.遮阳
C.防蚊虫 D.防盗
(2022年广东茂名五校联考)明初,统治者在贵州、云南一带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屯堡据点——屯堡村落,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贵州安顺一带屯军据点村落最为密集,现已成为安顺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图7示意安顺屯堡村落景观。据此完成第17~18题。
图7
17.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
①坚固防火 ②冬暖夏凉 ③美观大方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8.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能保存至今,关键在于( )
A.国家政策的支持 B.当地屯堡规模庞大
C.屯堡人思想保守 D.地形封闭交通不便
(2022年广东湛江月考)“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忧愁之感。以竹为骨,以纸为盖,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再刷上桐油晾干……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油纸伞文化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 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 D.纵沟横壑,骤雨纷纷
20.与“撑着油纸伞”的别样忧愁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
A.西双版纳高脚屋 B.豫西地坑院
C.北京四合院 D.皖南高墙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辽宁丹东阶段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新城建设的国家。哈罗、米尔顿凯恩斯是伦敦市郊的两座卫星城,卫星城与伦敦市区之间通过市郊铁路连接。表2示意两座新城规划基本信息。图8示意两座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用地功能及占地面积比例演变。
表2
城市 规划人口/万人 新城占地面积/公顷 距伦敦的距离/千米 车站距新城中心距离/米
哈罗新城 8 2 500 37 900
米尔顿凯恩斯新城 25 8 870 80 <300
图8
(1)伦敦最初建设两座新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
(2)描述两座新城车站周边用地功能变化的共同点。(4分)
(3)与哈罗新城相比,米尔顿凯恩斯新城车站周边原先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几乎都替换为商业用地,试分析其原因。(4分)
(4)推测英国伦敦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周边村镇的主要原因。(8分)
22.(2023年陕西咸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由于人类向城市上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在时间和空间上需要经历有条件地转移和扩散过程,因此使城市上空的温室气体浓度远高于周围环境。在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上空像形成了一层玻璃罩,形成一个温室环境,表现出外冷里热,影响着低层大气的热量向空间的辐射和转移进程。
图9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热岛效应增强的过程。(6分)
(2)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雨水天气较郊区多,形成“雨岛效应”。简述“雨岛效应”的成因。(6分)
(3)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8分)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2年山西吕梁月考)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重庆中央公园依托重庆山水风貌特色,由300亩的草地、一个湖泊和占地2万平方米的喷泉群组成,是重庆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据此完成第1~3题。
1.重庆中央公园用地的来源最可能为( )
A.旧城改造用地 B.中心商务区用地
C.城市荒山、湖泊湿地 D.废弃工业用地
2.与一般的城市建筑相比,城市公园( )
A.可实现城市生态自我修复 B.减少城市土地的浪费
C.布局较随意,区位性不强 D.居民活动量小,维修成本低
3.重庆中央公园建设后,周边明显增多的城市功能区是( )
A.政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答案】1.C 2.A 3.B
【解析】第1题,由材料“重庆中央公园依托重庆山水风貌特色,由300亩的草地、一个湖泊和占地2万平方米的喷泉群组成”可知,该中央公园用地粗放,且具有自然风景,占地面积广,故其用地来源于城市荒山和湖泊湿地的可能性最大,C项正确。第2题,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游览等文化活动的同时,可以作为城市的蓄水池、温度及湿度的调控器,实现城市生态功能的自我修复,A项正确;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建设城市公园,与减少土地的浪费关系不大,B项错误;城市公园需要依托山水,故区位性较强,C项错误;有大量居民活动,维修成本高,D项错误。第3题,城市公园环境优美,具有休息、游览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优势,拥有较好的宜居环境,故城市公园周边地区布局高级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B项正确。
(2023年海南高考地理)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该村落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A、B项图中聚居地比较集中,不具备散村聚落结构特点;C项图中有较多水稻田,该村落以桑基鱼塘为主,并未大面积种植水稻,C项错误;D项图聚居地较分散,且符合“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D项正确。第5题,该村落地处滨水低地,水流不畅,多洪涝灾害,因此水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C项正确。
(2023年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调研考试)受户籍制度的影响,衡量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两种口径,一种是以常住城镇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口径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里面包括了常住城镇的外来流动人口,另一种是以户籍登记为非农业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口径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图3示意1990—2020年我国两种城镇化率差距的演变情况。两种城镇化率的差异会带来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制定争取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的目标。读图,完成第6~7题。
图3
6.2014—2015年两种统计口径之差降低幅度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家政策积极推动 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小
C.户籍人口自然增长 D.常住人口数量减少
7.缩小两种城镇化率之间差距的有效措施有( )
A.增加绿地面积 B.严格户籍管理
C.振兴乡村经济 D.加大医疗投入
【答案】6.A 7.C
【解析】第6题,材料“我国制定争取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的目标”说明两种统计口径之差明显下降受到我国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正确。第7题,振兴乡村经济有利于农村人口就地就业,减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有利于缩小两种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C项正确。
(2023年湖南部分学校月考)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各具特征,1994年,天津市政府提出加快滨海新区建设的战略部署,2006年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区中的塘沽城区已发展成为天津第二个中心城区,天津“双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图4示意1949—2012年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据此完成第8~9题。
8.与①时期相比,导致②时期2功能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价 ②历史 ③环境保护 ④行政规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天津形成“双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文化
C.政府规划 D.交通变化
【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与①时期相比,②时期2功能区由居住、工业混合区变为住宅区,工业区外迁,其原因是地租的升高及工业污染,使得工业区外迁,①③正确;未体现历史和行政规划对其影响,②④错误。第9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塘沽成为天津第二个中心城区是由天津市和国家规划建设的,C项正确;经济因素、历史文化、交通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但不是主导因素,排除A、B、D项。
(2022年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月考)胡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开放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图5示意北京某胡同空间布局,其道路转折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据此完成第10~12题。
图5
10.与现代城市多数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 )
A.土地利用率较低 B.基础设施更完善
C.绿地面积比重大 D.公共活动空间小
11.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
A.邻里隔离 B.道路分级
C.人口较少 D.居住分散
12.目前我国正倡导建设开放型住宅小区。胡同街区启示我国新建开放型住宅小区时应注重( )
A.增加绿地面积,扩大活动空间 B.限制机动车道,增加步行道路
C.优化内部结构,构建私密空间 D.分隔居住单元,完善安保设施
【答案】10.A 11.B 12.C
【解析】第10题,由图示可知,胡同社区内各等级道路较多,且贯穿其中,活动空间分散在各片区,土地利用率低,A项正确;与现代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的基础设施较差,B项错误;图中没有专门的绿地布局,绿地面积比重比现代社区小,C项错误;公共活动空间较大,D项错误。第11题,结合图例可知,胡同社区内既有机动车道,也有步行道及次一级步行道,道路多种多样,由于多为步行道,通行能力有限,产生的噪声相对较少,对居民的影响小,所以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环境,B项正确。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胡同社区既有大型的公共活动空间,穿插在各房屋聚落之间,也有小型的公共活动空间,且机动车不能直接进入小型活动空间,所以在布局开放性住宅小区过程中应该注重优化内部结构,实施组团封闭,C项正确。
(2022年北京丰台区期中联考)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表1为某年份上海市与山西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3~14题。
表1
项目 上海市 山西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 3.14 4.99
城镇人口比重/% 89.6 53.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9.7 3.5
三次产业结构/% 0.5∶34.7∶64.8 6.2∶49.7∶44.1
13.衡量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城镇人口比重
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
14.导致山西与上海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人口规模
C.工业发展规模 D.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13.B 14.D
【解析】第13题,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项正确。第14题,导致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越大,城镇化水平越高,D项正确。
(2023年河北邯郸开学考试)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部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维吾尔族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族人世代聚居。高台民居内的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到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又不影响楼上人居住)、半街楼(占街面一半)随处可见。高台民居院内将葡萄架连成回廊状,葡萄藤依架爬上回廊顶。图6示意高台民居局部景观。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6
15.高台民居出现过街楼、半街楼的主要原因是( )
A.遮雨避风 B.抵御洪水
C.人口增加 D.加固原有房屋
16.高台民居院内将葡萄架连成回廊状的目的是( )
A.防火 B.遮阳
C.防蚊虫 D.防盗
【答案】15.C 16.B
【解析】第15题,由材料可知,维吾尔族人依恋家和故土,世代聚居。随着家族人口增多,在原有房屋旁增建房间,便出现过街楼、半街楼的现象,C项正确。第16题,民居内将葡萄架连成回廊状,葡萄藤依架爬上回廊顶,夏季可遮蔽阳光,降低气温,防火防盗和防蚊虫的效果差,B项正确。
(2022年广东茂名五校联考)明初,统治者在贵州、云南一带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屯堡据点——屯堡村落,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贵州安顺一带屯军据点村落最为密集,现已成为安顺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图7示意安顺屯堡村落景观。据此完成第17~18题。
图7
17.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
①坚固防火 ②冬暖夏凉 ③美观大方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8.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能保存至今,关键在于( )
A.国家政策的支持 B.当地屯堡规模庞大
C.屯堡人思想保守 D.地形封闭交通不便
【答案】17.D 18.B
【解析】第17题,屯堡作为军事据点,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石头坚固防火,可以抵御敌人的撞击和火烧,①正确;石头建筑比热容小,室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不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并且门窗开口较小,夏季不易通风散热,②错误;从图中景观可看出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并非为了美观大方,③错误;屯堡建筑位于云贵高原,当地石灰岩广布,所以建筑原料丰富,④正确。第18题,从古至今,屯堡文化并非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故A项错误;屯堡建立之初分布广、数量多,但只有安顺保留下来,主要在于其规模较大,生命力顽强,自成体系,经历几百年依然能保留下来,故B项正确;屯堡人思想保守、地形封闭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屯堡文化保存,但不是主要原因,其他地方的屯堡亦是如此,C、D项错误。
(2022年广东湛江月考)“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忧愁之感。以竹为骨,以纸为盖,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再刷上桐油晾干……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油纸伞文化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 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 D.纵沟横壑,骤雨纷纷
20.与“撑着油纸伞”的别样忧愁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
A.西双版纳高脚屋 B.豫西地坑院
C.北京四合院 D.皖南高墙院
【答案】19.A 20.D
【解析】第19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 000多年。其以竹条为骨架,以涂刷桐油的纸为伞面,可以防水。所以油纸伞作为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的雨具,其基础功能是防雨,应该是在气候湿润和竹林繁茂的区域使用,A项正确。第20题,材料中勾勒出的场景是窄窄的雨巷,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景观应是南方徽派建筑的高墙窄巷(如皖南高墙院),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辽宁丹东阶段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新城建设的国家。哈罗、米尔顿凯恩斯是伦敦市郊的两座卫星城,卫星城与伦敦市区之间通过市郊铁路连接。表2示意两座新城规划基本信息。图8示意两座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用地功能及占地面积比例演变。
表2
城市 规划人口/万人 新城占地面积/公顷 距伦敦的距离/千米 车站距新城中心距离/米
哈罗新城 8 2 500 37 900
米尔顿凯恩斯新城 25 8 870 80 <300
图8
(1)伦敦最初建设两座新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
(2)描述两座新城车站周边用地功能变化的共同点。(4分)
(3)与哈罗新城相比,米尔顿凯恩斯新城车站周边原先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几乎都替换为商业用地,试分析其原因。(4分)
(4)推测英国伦敦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周边村镇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1)疏散伦敦市区的人口和工业 改善伦敦市区的环境
(2)用地种类增多;商业服务性用地面积增大。
(3)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离伦敦较远,受伦敦的商业辐射影响较小;新城城市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城市发展较快,拥有足够的消费人群和购买能力;车站距离新城中心较近,土地价格上涨较快,更适宜演替为商业用地。
(4)城市中心推力:环境恶化;地价升高;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周边村镇拉力:环境优美;地价便宜;交通条件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汽车普及;城乡差距趋于接近。
22.(2023年陕西咸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由于人类向城市上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在时间和空间上需要经历有条件地转移和扩散过程,因此使城市上空的温室气体浓度远高于周围环境。在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上空像形成了一层玻璃罩,形成一个温室环境,表现出外冷里热,影响着低层大气的热量向空间的辐射和转移进程。
图9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热岛效应增强的过程。(6分)
(2)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雨水天气较郊区多,形成“雨岛效应”。简述“雨岛效应”的成因。(6分)
(3)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8分)
【答案】(1)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城市建筑物密集,温室气体不易扩散;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温室气体吸收的热量大部分通过大气逆辐射作用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导致热岛效应增强。
(2)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产生对流雨;城市的下垫面建筑物密度大,对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了城区降雨时间;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有助于促进成云致雨。
(3)增加绿地面积(绿化楼顶、种植树种草等);增加水域面积;建设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分散城市中心的人口、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