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8 07: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七章,是在学完上册认识中国整体和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后进行的。从内容上来讲突出与前面内容的承接性又注重中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体现核心素养中对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从结构上来说,本章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具有相似性,都是先认识区域整体,再选取有代表性的具体区域,每个区域又有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时时贯彻因地制宜的思想,是对人地协调这一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教材中活动题经常从学生生活中实际情景出发,注重让学生分析各种地理要素的联系,提升综合思维。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六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了中国整体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加上内容上基本是学生平时较容易接触的中国地理知识,所以在接受程度上还是比较高的。那么课上的重点就不再是各种知识点的传输,而是提高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七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知识储备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说、好动,因此还是以图片、视频等直观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且问题设计要低密度、小步子,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领悟道理。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其优越性。
2.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
3.结合材料让学生感悟人地协调的思想,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利用地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自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播放视频《烟雨唱扬州》,问学生知道是南方的哪个区域吗?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开启一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学之旅” 二、新授: 1、让学生结合学案从定位置、备行李、定路线等方面为研学之旅做准备。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后上台展示。 2、第一站苏州探究“鱼米之乡”的成因。让学生结合地图从地形、气候、河湖等方面来说原因。 (锻炼学生读图、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第二站上海探究“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的优越性。职业体验: ①如果你是世界 500 强企业的老板,要在中国沿海地区投资建厂,你会选择在哪呢? (用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说出长三的位置及优越性) ②要从重庆进一批货物,怎么运输呢?加工好的产品可以销往哪里呢? 画一下货物流转路线图。 (动手画一画,加深对“江海交汇”的理解。) 总结梳理长江对下游的作用。 4、第三站成都平原让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题部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成两大组,让学生扮演“河流观察员”,讨论河流对上游、下游的影响。两组比赛。 (比赛的形式,对比上下游河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观看都江堰视频,了解它的设计之妙,感悟先人的智慧和“天人合一”的理念。 5、走进大汶河出示两段材料,让学生提炼河流对家乡发展的作用,理解绿色发展的理念。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三、练习:让学生做学案的《高频考点》部分,复习运用本节所学。 四、总结:让学生说一说本次研学的收获,教师总结。 感受长江三角洲的水乡之美,激发向往之情。 自学位置、气候等相关知识,上台展示。 学生先自主思考,同桌讨论,后上台展示。 先自主学习 52 页“江海交汇”的位置及优越性,后小组讨论,最后上台展示。 任务驱动,学生自学。两组比赛。 观看视频,了解都江堰的防洪设计,感悟先人的智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用信息。增强信息提取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练习巩固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长江三角洲地区 “鱼米之乡”的成因 “江海交汇”的优越性 河流之用
德育融合: 1、观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视频,了解其设计原理,感悟先人的智慧及“天人合一”、人地协调的理念。 2、乡土地理:走进家乡的大汶河,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高频考点如图为 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该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完成 1—2题。 1.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 H是() A.珠江三角洲 B.京津唐地区 C.黄河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H地区东部濒临的海域是( ) A.东海   B.渤海   C.北海   D.南海 3.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沪、苏、赣  B.苏、皖、浙   C.沪、苏、浙  D.沪、闽、浙 4.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下列关于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 ②河网稠密 ③水运发达 ④湖泊众多 ⑤“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 ①充足的灌溉水源②便利的航运条件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④良好的淡水养殖条件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后反思: 总体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需要改进的是提问还需要更精准,具有启发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还需要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