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必考点解析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必考点解析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8 17: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物体重3N,力F为2N.物体放置情况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各图中,受力面受到压力为1N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击打下面的棋子,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却没有飞出,而是落了下来.对这个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是因为有惯性
B.上面的棋子落了下来,是因为惯性
C.下面的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有惯性
D.下面的棋子由于受到惯性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
3、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的重力和杯子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5、人在骑自行车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后,后轮的摩擦力也向后
B.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后,后轮的摩擦力向前
C.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前,后轮的摩擦力也向前
D.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前,后轮的摩擦力向后
6、如图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B.人先对车有力的作用,车才对人有力的作用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增大水平推力但车仍没动,此时地面对车的摩擦力也增大了
7、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8、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9、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其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丙
C.只有甲、丙 D.甲乙丙均有可能
10、在空气中飞行的足球受力情况是(  )
A.受重力和阻力 B.只受重力
C.受重力和向上升的力 D.受重力和向下落的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练习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但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铅球受到    的作用;铅球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在空气中    (受/不受)重力作用,其直径小于等于    m,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    (“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3、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闻的摩擦是   (选填“静”、“滑动”或“滚动”)摩擦;用10N的水平推力使重力为5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如图所示,小红喝水时手握杯子,有时会因为手上有水造咸杯子滑落掉在地上,杯子会落地是因为它受到   的作用。
4、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   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A、B两物体的重力之比是3:1,则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若mA=60千克.mB=   千克.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小明从超市里买回一袋水果,袋子上标有水果的质量为“1.5kg”。求:
(1)这袋水果的重是多少N?
(2)能否用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这袋水果的重力?
2、如图所示,一座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现有一辆自重为4000N的大卡车,装了质量为17t的货物,求:(g取10N/kg)
(1)货物的重力。
(2)通过计算判断这辆装货物的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
3、在平直的马路上,一个人用200N的力向前匀速拉车,问:车子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骑共享单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其相关数据如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云迪同学的质量为50kg,求他在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力?(g取10N/kg)
5、2019年12月1日备受瞩目的商合杭高铁商合段正式通车逾经豫皖渐三省的商合杭高铁线是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重要交通干线:也是安徽境内最长的高铁线,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设计时速为350km/h.商合杭高铁线路在我省境内有两大重点控制性工程,分别是太湖山隧道和芜湖公铁两用斜拉桥,
(1)太湖山隧道为面合机铁路最长隧道,全长3618米,为单润双线随道,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速度保持216km/h不变,司机在鸣笛5s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求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340m/s,列车鸣笛后为直线行驶)
(2)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该桥单根斜拉索最大拉力相当于1000辆小轿车的重量,若按照每辆小轿车1.6吨计算,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有多大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等;为此,小明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对比实验   是为了验证猜想①;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在把木块   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有关/无关)。
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表中数据是该同学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记录的实验数据。(g=10N/kg)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8 10.8 12.0
(1)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拉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弹簧的伸长量等于总长减去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
(2)当弹簧长度为8cm时,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质量为   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在图中受力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即是3N;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受力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力F减去重力,即是3N﹣2N=1N;故B符合题意;C、图C中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而且受到外力F,压力也由F和G共同产生,由二力合成的规律可知,垂直作用在受力面上的力肯定大于F,压力比2N大,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受力面受到的压力和重力无关,大小即力F的值,是2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压力和重力无关,有时压力等于重力,有时小于重力,有时大于重力.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没有飞出,故A正确.
B、迅速击打下面的棋子,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受重力作用落了下来,故B错.
CD、下面的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尺子施加的力的作用,不是因为惯性,更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CD错.
故选A.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上面的棋子落了下来,是因为受重力作用;(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答案】B
【解析】【解答】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杯子的重力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这两个力性质不同,作用物体不同,不能说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A不符合题意;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B符合题意;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的重力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作用物体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杯子的重力和杯子对桌子的压力作用物体不同、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不在0刻线的要调零.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可以沿竖直方向使用,也可以沿水平或其它方向使用.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其最大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挂钩不要与外壳摩擦.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认清弹簧测力计上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测量值.
(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4)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一致,不可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久受力,以免损坏.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运动员骑自行车加速前进,后车轮相对地面做向后运动,因此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
前车轮被动向前运动,因此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后.
故选B.
【分析】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这一知识点去分析即可.后轮是动力轮,后轮与地面接触处,后轮相对地面向后运动,所以地面相应给后轮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前轮受到向后的摩擦力而转动.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力平衡,此时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故A错误;
B、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故B错误;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作用的物体也不完全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明增大水平推力但车仍没动,此时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与推力平衡,推力增大,静摩擦力也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始终静止,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锯条变扁,说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是改变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要求;
C、汽车从静止起动,汽车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故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减小摩擦力,故正确;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即变滑动为滚动,即可以减小摩擦力,故错误;
C、火车在高速行驶时带动内侧的空气运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人的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小,故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就可以被推向火车,发生危险,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
D、鞋底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所以D也是错误的.
故选A.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甲图拉力向左,如果此时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并且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因此甲图的物体可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拉力向右,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只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其拉力F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丙图拉力向上,当拉力F和物重相同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若水平方向受平衡力的作用,则物体可能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分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个图中,如果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使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该选项即符合题意;
需要注意,已知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即确立了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在空气中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作用,还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二、填空题
1、【答案】重力;形状
【解析】【解答】解:(1)运动员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铅球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阻力与铅球的运动方向相反,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铅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最终落到地面;(2)铅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一个坑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重力;形状.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答案】受;2.5×10﹣6;不属于
【解析】【解答】解:PM2.5在空气中受到重力作用,其直径小于等于2.5×10﹣6m,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的颗粒物,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是由无数的分子组成的,所以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故答案为:受;2.5×10﹣6;不属于.
【分析】①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②1μm=10﹣6m;
③分子的直径一般在10﹣9m左右.
3、【答案】滑动;10;重力
【解析】【解答】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力,因为钢笔的笔尖在纸上滑动。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摩擦力和推力,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摩擦力和推力是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为10N。
杯子会落地,说明受到了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
【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与地面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当物体与地面发生相对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4、【答案】科学推理;改变
【解析】【解答】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答案为:科学推理;改变.
【分析】伽利略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伽利略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推论出: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5、【答案】3:1;20
【解析】【解答】解: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 ;所以mB= = =20kg.
故答案为:3:1;20.
【分析】已知物体的重力之比,根据公式G=mg可求物体的质量之比,进一步求出物体B的质量.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这袋水果的重力:G=mg=1.5kg×9.8N/kg=14.7N
答:这袋水果的重力是14.7N
(2)解:∵14.7N>10N
∴不能用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水果的重力。
【解析】【分析】(1)利用 G=mg 求得 这袋水果的重力 .
(2)比较水果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可得解.
2、【答案】(1) 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为
(2)卡车的质量为,
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400kg+17×103kg=17.4×103kg=17.4t<20t,
所以可以通过。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质量可以计算重力的大小;
(2)利用重力可以计算质量,根据质量限定值进行比较。
3、【答案】解:因为人用200N的力向前拉车,并使车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所以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200N.
答:车子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解析】【分析】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据此对车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4、【答案】(1)解: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
车架的密度是
答:车架的密度是 ;
(2)解:在水平路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即
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力为600N
答: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力为600N。
【解析】【分析】(1)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的大小;
(2)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
5、【答案】(1)解:设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是 ,那么由题意可知
而列车的速度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答: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是1000m
(2)解:每辆小轿车的质量是
该桥单根斜拉索最大拉力相当于1000辆小轿车的重量,那么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是
答: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是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总路程结合回声计算距离;(2)根据质量计算重力,结合拉力和重力关系计算拉力大小。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匀速直线
(2)甲、乙
(3)②
(4)侧或立;无关
【解析】【解答】(1)要使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相等,木块必须处于平衡状态,使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要匀速直线拉动木块。(2)要验证猜想①,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符合要求的是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3)由甲和丙两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材料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对比实验甲和丙,可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即可以验证猜想:②。(4)要验证猜想③接触面积的大小,应控制物体间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接触面面积不同,可以把木块侧放或立放,并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分析】(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摩擦力;
(2)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改变压力,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3)同理,探究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改变接触面,控制压力相同;
(4)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控制压力和接触面此粗糙程度相同。
2、【答案】(1)如图所示:
(2)50
【解析】【解答】(1)由数据表格可知每次的拉力和每一次相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
F1=m1g=0.03kg×10N/kg=0.3N,x1=L1-L0=7.2cm-6.0cm=1.2cm;
F2=m2g=0.06kg×10N/kg=0.6N,x2=L2-L0=8.4cm-6.0cm=2.4cm;
F3=m3g=0.09kg×10N/kg=0.9N,x3=L3-L0=9.8cm-6.0cm=3.8cm;
F4=m4g=0.12kg×10N/kg=1.2N,x4=L4-L0=10.8cm-6.0cm=4.8cm;
F5=m5g=0.15kg×10N/kg=1.5N,x5=L5-L0=12.0cm-6.0cm=6.0cm;
采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2)当弹簧长度L=8cm时,伸长量x=L-L0=8cm-6cm=2cm,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所挂钩码的重成正比;
,拉力F=G===0.5N,
故所挂钩码的质量为m===0.05kg=50g.
【分析】(1)采用描点法画出图象,由数据表格用公式F=G=mg分别计算出每一次的拉力,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弹簧的原长L0=6cm,再分别计算出每一次相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x=L-L0;
(2)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关系,求出弹簧受到的拉力F=G,再根据公式m=可以计算出所挂钩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