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二单元
5 鲁迅自传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著述。
2.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及杂文集《坟》《二心集》,译著《毁灭》等。 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写作初稿时作者尚住北京,修订时则在上海。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一、读一读厦门 ??皖南 学籍 乞食
彷徨 衰败 亲戚 诬蔑?XiàWǎn jí qǐ pánɡ shuāi qi miè 筹划办理。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原指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
学生的资格。
要饭。
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二、记一记筹 办:衰 落:学 籍:乞 食:生 计:彷 徨:1.本文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传记。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从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3.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1.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逝世,家境败落下来也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总”字写出了家人或亲友屡次劝他去走那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的现实和他屡次坚决拒绝的态度。作者厌恶做官老爷的师爷,不齿做商人。 1.“……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什么? “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2.鲁迅选择学医,后来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士。3.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第四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鲁迅自传个人生活、求学、工作经历创作和著述情况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