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国土开发与保护课后限时训练(含解析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4春高中地理第4章国土开发与保护课后限时训练(含解析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8 07:41:43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一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知识点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知识点3:长江经济带)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2年河南郑州期末)协同视角是一种打破平衡状态的开放性视角,通过与外部区域进行物质或能量方面的交换,推动各区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多维度的有序结构。协同视角应用于京津冀,可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视角下,该区域医药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完成第1~3题。
1.协同视角下,各区域(  )
A.各子系统互相排斥 B.竞争激烈化
C.产业类别减少 D.利于优势互补
2.对京津冀医药行业协同分工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京以研发为主 B.天津提供原料
C.河北主导销售 D.京津主营医疗服务
3.协同视角的应用可以帮助京津冀医药企业(  )
A.减少劳动力 B.扩大市场范围
C.降低生产成本 D.增强竞争力
[知识点2]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作出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读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 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5.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1、2]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40%。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图。读图,完成第6~8题。
6.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能源短缺 B.内部发展不平衡
C.环境污染严重 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7.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传统产业衰落
C.交通联系不便 D.产业联系较弱
8.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
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C.建设城市新区,推进产业转移升级
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
[知识点3](2023年北京西城区期末)长江经济带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长江经济带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下图是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对比。读图,完成第9~10题。
9.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各项承载力指标来看,(  )
A.上游城市环境承载力均有较大承载空间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为“可载”状态
C.下游城市整体处于“临界超载”状态
D.上中下游城市承载力短板均为资源
10.要提升整个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应(  )
A.大力推进上游地区矿产等资源的开发
B.发挥上游对下游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
C.中游地区减少并停止发展资源型产业
D.改善中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知识点3]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读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相对来看,四川省在经济带中的发展优势较弱,主要原因在于(  )
A.对外联系不便 B.科技水平低
C.生态保护要求高 D.劳动力廉价
12.目前,湖北省接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应采用的合理措施有(  )
①吸引长江三角洲劳动力迁入 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2]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第13~15题。
13.图中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1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15.若要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合适承接的城市是(  )
A.廊坊 B.承德
C.张家口 D.保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湖北黄冈月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之一。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地区的优势是(  )
A.人才 B.土地资源
C.环境质量 D.科技
17.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省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土地资源广阔 B.水资源充足
C.矿产资源丰富 D.气候优越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年四川乐山期末)下表为2019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率(与2012年相比)及经济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3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率/% 3.4 -1.7 4.5 2.6 4.2
经济规模/万亿元 99.08 5.02 51.1 21.9 20.5
进出口总额/万亿元 31.5 1.22 25.4 2.17 2.77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9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0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区产业发展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低 B.乙地区第一产业规模小
C.丙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好 D.丁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2.甲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条件 ②经济结构 ③人口政策 ④生育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乙地区进出口总额巨大,首要原因是(  )
A.交通便捷 B.经济规模大
C.政策优惠 D.人才众多
二、综合题
4.(2023年广西百色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结构等均较2010年有所变化。下图为2010、2020年五大城市群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 “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
(1)与其他城市群相比较,概括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突出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流动人口涌入对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县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上海打造大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 第一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知识点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知识点3:长江经济带)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2年河南郑州期末)协同视角是一种打破平衡状态的开放性视角,通过与外部区域进行物质或能量方面的交换,推动各区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多维度的有序结构。协同视角应用于京津冀,可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视角下,该区域医药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完成第1~3题。
1.协同视角下,各区域(  )
A.各子系统互相排斥 B.竞争激烈化
C.产业类别减少 D.利于优势互补
2.对京津冀医药行业协同分工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京以研发为主 B.天津提供原料
C.河北主导销售 D.京津主营医疗服务
3.协同视角的应用可以帮助京津冀医药企业(  )
A.减少劳动力 B.扩大市场范围
C.降低生产成本 D.增强竞争力
【答案】1.D 2.A 3.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协同视角“推动各区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多维度的有序结构”可知,在其协调下,各区域产业由无序变为有序,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区域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良性发展,D项正确。各区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地区间产业同构、恶性竞争。各区域产业类别没有减少。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首都地区,作为区域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临床、科研资源及创新主体,医疗研发技术先进,应该以研发为主,A项正确。原料来源应很广泛,不只来源于天津。北京和天津应该主要侧重于新医药产品以及设备的研发工作,河北主要是辅助京津。天津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与医药制造业的产值关联较大,所以天津应该在医药制造产品的销售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河北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及新增固定资产方面占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侧重于传统医药产品的制造以及医药设备的制造。第3题,由材料可得出,协同视角能优化区域医药产业结构,促进规模效应,增强竞争力,提高发展质量和速度,D项正确。减少劳动力、扩大市场范围、降低生产成本是增强竞争力的表现。
[知识点2]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作出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读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 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5.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根据北京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西城区古老院落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象征,不能大量拆除;东城区位于市中心,地价高,不适宜扩建物流仓储设施;密云山区为北京市的水源地,发展现代制造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故A、B、D项错误。海淀区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是科学合理的措施,C项正确。第5题,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主要是治理北京的城市问题,可以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①③正确,故B项正确。对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影响不大,并且不能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②④错误。
[知识点1、2]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40%。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总GDP比较图。读图,完成第6~8题。
6.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源能源短缺 B.内部发展不平衡
C.环境污染严重 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7.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传统产业衰落
C.交通联系不便 D.产业联系较弱
8.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
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C.建设城市新区,推进产业转移升级
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
【答案】6.B 7.D 8.C
【解析】第6题,根据主要城市的GDP产值,京津冀城市群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京津冀城市群资源能源较丰富,A项错误;工业区都有环境污染严重问题,C项错误;内部差异大,经济发展后劲充足,D项错误。第7题,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产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联系较弱,不能发挥大城市带动作用,D项正确。区域内经济基础较好,A项错误;传统产业衰落不是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B项错误;该区域位于平原地区,交通联系比较便利,C项错误。第8题,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移升级,C项正确;城市产业转型是发展新兴工业或第三产业,A项错误;应合理控制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B项错误;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是基础条件,不是最主要措施,D项错误。
[知识点3](2023年北京西城区期末)长江经济带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长江经济带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下图是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对比。读图,完成第9~10题。
9.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各项承载力指标来看,(  )
A.上游城市环境承载力均有较大承载空间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为“可载”状态
C.下游城市整体处于“临界超载”状态
D.上中下游城市承载力短板均为资源
10.要提升整个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应(  )
A.大力推进上游地区矿产等资源的开发
B.发挥上游对下游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
C.中游地区减少并停止发展资源型产业
D.改善中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答案】9.C 10.D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下游城市各个指标整体处于临界超载状态,C项正确。第10题,读图可知,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社会经济均为其城市承载力短板,故要提升整个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改善中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D项正确。
[知识点3]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读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相对来看,四川省在经济带中的发展优势较弱,主要原因在于(  )
A.对外联系不便 B.科技水平低
C.生态保护要求高 D.劳动力廉价
12.目前,湖北省接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应采用的合理措施有(  )
①吸引长江三角洲劳动力迁入 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1.A 12.D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对外交通不便,货物运输成本高,发展优势较弱,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第12题,长江中上游地区接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知识点2]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第13~15题。
13.图中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1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15.若要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合适承接的城市是(  )
A.廊坊 B.承德
C.张家口 D.保定
【答案】13.B 14.A 15.A
【解析】第13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中,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第14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不符合因地制宜进行产业转移,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第15题,批发和物流业一般占地大,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之处,同时分散北京的相关产业,不应距离北京太远。图中廊坊与北京联系紧密,距离较近,较合适。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湖北黄冈月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之一。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地区的优势是(  )
A.人才 B.土地资源
C.环境质量 D.科技
17.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省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土地资源广阔 B.水资源充足
C.矿产资源丰富 D.气候优越
【答案】16.AD 17.AC
【解析】第16题,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京、津地区高校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A、D项正确;京、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存在城市环境问题,土地资源和环境质量不具有优势,B、C项错误。第17题,京津冀三地中,河北是资源型区域,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是土地廉价广阔、矿产资源丰富,A、C项正确。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年四川乐山期末)下表为2019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人口增长率(与2012年相比)及经济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3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长率/% 3.4 -1.7 4.5 2.6 4.2
经济规模/万亿元 99.08 5.02 51.1 21.9 20.5
进出口总额/万亿元 31.5 1.22 25.4 2.17 2.77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9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0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区产业发展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低 B.乙地区第一产业规模小
C.丙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好 D.丁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2.甲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条件 ②经济结构 ③人口政策 ④生育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乙地区进出口总额巨大,首要原因是(  )
A.交通便捷 B.经济规模大
C.政策优惠 D.人才众多
【答案】1.C 2.D 3.B
【解析】第1题,甲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水平较差,且第一产业比重全国最高,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应该是东北地区;乙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产业结构较优,经济规模最大,应该是东部地区;从人口增长(丙地区小于丁地区)与产业结构看,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高,工业发展较快,经济规模总量比丁地区高,说明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丁地区好,且与丁地区相比,丙地区没有沿边优势,进出口总额较小,故丙地区为中部地区,丁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传统工业起步较早,故甲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应较高,A项错误;乙地区虽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但乙地区经济规模总量大,不能判断乙地区第一产业规模小,B项错误;丙地区是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优势区位,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与东部地区距离近,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基础好,C项正确;丁地区为西部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D项错误。第2题,根据上题可知,甲地区应该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条件差,可能会导致人口迁出,①正确;东北地区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减少甚至枯竭后,就业机会减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②正确;人口增长为负值是与2012年对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时间早于2012年,且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是负值,2016年采取了“二孩”生育政策,人口生育政策有所放宽,但人口仍然出现负增长,说明不是人口政策因素导致,③错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转变,不愿意多生,可能会造成人口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④正确。第3题,乙地区是我国的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巨大,首要原因是经济规模大,经济发展速度快,B项正确;交通便捷有利于进出口货物,但不是首要原因,A项错误;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而其他地区进出口总额却仍较小,说明政策优惠不是首要原因,C项错误;人才众多与创新发展环境有关,与进出口贸易发展无关,D项错误。
二、综合题
4.(2023年广西百色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结构等均较2010年有所变化。下图为2010、2020年五大城市群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 “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
(1)与其他城市群相比较,概括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突出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流动人口涌入对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县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上海打造大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答案】(1)特征:与五大城市群比较,当前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分布比例最少,外围县市流动人口分布比例最大。原因:外围县市乡镇企业发展好,就业岗位多、基础设施较完善等。
(2)人口大量涌入,带动消费,促进商贸发展;劳动力数量增加,缓解劳动力不足,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人才聚集,带动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科技发达;人口素养高;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第四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知识点2:我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知识点3:海洋权益与发展战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3年山西阳泉开学考试)无害通过权是指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他国领海的权利。下图为各类海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属于领海范围海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海域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点3](2023年湖北黄冈月考)海洋权益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物和海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个国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范围不包括(  )
A.领海主权 B.岛屿的主权
C.限制外国船舶通行权 D.海洋污染管辖权
4.日本在距离本土1 700多千米的岩礁“冲之鸟礁”四周筑成堤防设施,并设有气象观测装置,其主要目的是(  )
A.获得其周围广阔的海域,扩大海洋权益
B.扩大国土面积,增大人口容量
C.向外移民,缓解本土人口压力
D.转移污染产业,实行产业升级
[知识点1、3](2023年云南开远开学考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权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从而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了规范化道路。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关于相关区域含义及其空间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权益范围由内水和领海构成
B.国际海底区域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C.公海受到国家主权的管辖和支配
D.专属经济区是从内水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
6.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
[知识点2、3]南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还包括各种矿产资源。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据此完成第7~8题。
7.我国在南海开发油气资源所行使的权益属于(  )
A.海洋经济权益 B.海洋文化权益
C.海洋政治权益 D.海洋生态权益
8.近年来,海洋权益争端不断,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坚决用武力解决一切侵权行为 ②着眼于本国海洋环境治理,忽略他国海洋污染 ③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 ④严格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履行国际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2022年河北唐山期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此次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第9~10题。
9.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海洋权益主要包括(  )
A.领海的管辖和开发权
B.在别国领海的开发权
C.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
D.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无害通过权
10.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纳入国家大战略,主要依赖于我国(  )
A.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B.陆地资源的分布
C.拥有较长的海岸线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知识点2]11.(2021年吉林长春期末)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南海诸岛属于我国的 (  )
A.领土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知识点3](2022年浙江绍兴期末)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目前部分岛屿遭受别国各种侵权行为,根据相关国际、国内法及国家实践,我国必须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在该海域有海上航行、飞越、捕捞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任何国家都不拥有主权和管辖权。“该海域”属于(  )
A.领海 B.毗连区
C.公海 D.专属经济区
13.下图为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底地形剖面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自然原因有(  )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②早在明朝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③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④在清朝时我国渔民就在钓鱼岛上采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3](2021年天津河东区期末)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我国海洋开发能力
B.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D.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已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5.近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D.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3](2023年云南期末)中国海军为维护国际重要水道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迄今,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安全护送1 500多批次7 100余艘船舶通过高风险海域,其中外籍船舶超过50%。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中国海军为维护国际重要水道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其意义包括(  )
A.积极推动了全球海洋事业发展
B.可无限制地利用世界海洋资源
C.展示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D.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
17.下列举措中,符合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B.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C.坚决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 D.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北部湾(如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中越在该海域已划界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读图,完成第1~2题。
1.北部湾最宽处仅180海里,中越两国在此处专属经济区重叠的范围有(  )
A.156海里 B.180海里
C.168海里 D.6海里
2.我国在北部湾专属经济区享有(  )
A.与领土同等的权利 B.完全排他的主权
C.管理、勘探、开发等权利 D.与领海同等的权利
3.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包括(  )
①有利于解决对陆地的压力 ②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 ③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披露: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2019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5 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下图为中国海洋产业集聚中心布局图。
(1)指出北方海洋产业集聚中心共有的主导产业。目前该产业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南方海洋产业集聚中心主导产业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哪些?
(3)促进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有哪些?
第四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知识点2:我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知识点3:海洋权益与发展战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3年山西阳泉开学考试)无害通过权是指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他国领海的权利。下图为各类海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属于领海范围海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海域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12海里的水域是我国的领海,它和陆地领土一样都是我国的领土。结合图示信息可得,②属于领海范围海域,故B项正确。第2题,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 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因此领海以外的海域,外国非军用船舶可以通过,①海域属于内海,故不能通过,故C项正确。
[知识点3](2023年湖北黄冈月考)海洋权益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物和海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个国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范围不包括(  )
A.领海主权 B.岛屿的主权
C.限制外国船舶通行权 D.海洋污染管辖权
4.日本在距离本土1 700多千米的岩礁“冲之鸟礁”四周筑成堤防设施,并设有气象观测装置,其主要目的是(  )
A.获得其周围广阔的海域,扩大海洋权益
B.扩大国土面积,增大人口容量
C.向外移民,缓解本土人口压力
D.转移污染产业,实行产业升级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海主权、岛屿主权、海洋污染管辖权均属于海洋权益的范畴,A、B、D项不符合题意;外国船舶在领海中享有无害通过权,即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有通过领海的权利,C项正确。第4题,日本在岩礁四周筑成堤防设施并设气象观测装置,是为了获得其周围广阔海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权,扩大海洋权益,A项正确。
[知识点1、3](2023年云南开远开学考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权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从而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了规范化道路。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关于相关区域含义及其空间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权益范围由内水和领海构成
B.国际海底区域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C.公海受到国家主权的管辖和支配
D.专属经济区是从内水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
6.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B项正确。第6题,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国家海洋经济产业等,属于海洋经济权益,B项正确。
[知识点2、3]南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还包括各种矿产资源。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据此完成第7~8题。
7.我国在南海开发油气资源所行使的权益属于(  )
A.海洋经济权益 B.海洋文化权益
C.海洋政治权益 D.海洋生态权益
8.近年来,海洋权益争端不断,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坚决用武力解决一切侵权行为 ②着眼于本国海洋环境治理,忽略他国海洋污染 ③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 ④严格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履行国际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属于海洋经济权益,所以我国在南海开发油气资源所行使的权益属于海洋经济权益。海洋文化权益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海洋政治权益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生态权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第8题,针对海洋权益争端,可以建立综合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但不能单纯地依靠武力解决,①错误,③正确;受洋流影响,海洋污染的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所以应加强国际合作,治理跨境海洋污染,②错误;严格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海洋领域的合作,履行国际义务,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④正确。
[知识点2](2022年河北唐山期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此次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第9~10题。
9.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海洋权益主要包括(  )
A.领海的管辖和开发权
B.在别国领海的开发权
C.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
D.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无害通过权
10.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纳入国家大战略,主要依赖于我国(  )
A.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B.陆地资源的分布
C.拥有较长的海岸线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9.C 10.A
【解析】第9题,海洋权益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C项正确。第10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更多地与国际沟通,海洋的地位更加重要,需要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纳入国家战略,A项正确。
[知识点2]11.(2021年吉林长春期末)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南海诸岛属于我国的 (  )
A.领土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均指海域,南海诸岛属于陆地,是我国的领土, A项正确。
[知识点3](2022年浙江绍兴期末)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目前部分岛屿遭受别国各种侵权行为,根据相关国际、国内法及国家实践,我国必须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在该海域有海上航行、飞越、捕捞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任何国家都不拥有主权和管辖权。“该海域”属于(  )
A.领海 B.毗连区
C.公海 D.专属经济区
13.下图为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底地形剖面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自然原因有(  )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②早在明朝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③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④在清朝时我国渔民就在钓鱼岛上采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C 13.B
【解析】第12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在该海域有海上航行、飞越、捕捞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任何国家都不拥有主权和管辖权,该海域属于公海,C项正确,A、B、D项错误。第13题,据图可知,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并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从自然原因角度来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①③正确。早在明朝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在清朝时我国渔民就在钓鱼岛上采药,属于历史角度的原因,②④错误。
[知识点3](2021年天津河东区期末)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我国海洋开发能力
B.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D.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已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5.近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D.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可以提高我国的海洋开发能力,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设立航海日可以合理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设立航海日可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和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的实施,我国近海局部海洋污染有所缓解,但污染问题还是存在,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第15题,“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制度,其规定在每年三伏季节,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该制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护海洋渔业的再生能力,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3](2023年云南期末)中国海军为维护国际重要水道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迄今,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安全护送1 500多批次7 100余艘船舶通过高风险海域,其中外籍船舶超过50%。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中国海军为维护国际重要水道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其意义包括(  )
A.积极推动了全球海洋事业发展
B.可无限制地利用世界海洋资源
C.展示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D.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
17.下列举措中,符合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B.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C.坚决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 D.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答案】16.ACD 17.ABC
【解析】第16题,中国海军致力于维护周边海洋权益的同时,推动完善国际海洋安全秩序,推动了全球海洋事业发展,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同时也展示了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A、C、D项正确。第17题,为了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坚决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A、B、C项正确;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不符合我国海洋发展战略,D项错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北部湾(如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中越在该海域已划界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读图,完成第1~2题。
1.北部湾最宽处仅180海里,中越两国在此处专属经济区重叠的范围有(  )
A.156海里 B.180海里
C.168海里 D.6海里
2.我国在北部湾专属经济区享有(  )
A.与领土同等的权利 B.完全排他的主权
C.管理、勘探、开发等权利 D.与领海同等的权利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领海宽度是12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宽度是200海里。北部湾最宽处180海里,180海里减去两国的领海宽度共24海里,就是两国在此处专属经济区重叠的范围。第2题,沿海国对于本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管理的权利。
3.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包括(  )
①有利于解决对陆地的压力 ②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 ③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海洋是我国国防的前沿阵地,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国家的安全和核心利益;海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我国具有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优势,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维护海洋权益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的压力(但无法解决对陆地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
二、综合题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披露: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2019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5 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下图为中国海洋产业集聚中心布局图。
(1)指出北方海洋产业集聚中心共有的主导产业。目前该产业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南方海洋产业集聚中心主导产业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哪些?
(3)促进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有哪些?
【答案】(1)主导产业:海水利用。主要方式: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
(2)海洋生物;海洋空间;海洋动力;海洋旅游。
(3)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做强优势产业;扩大品牌效应;保护海洋环境。第四章 第三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南海诸岛。知识点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我国某岛屿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附近地区,该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千米、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据此完成第1~2题。
1.有关该岛屿环形礁盘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部分被海水侵蚀而成
B.海底火山口被海水淹没而成
C.珊瑚遗体堆积形成
D.河流携带泥沙堆积形成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下列关于该岛屿开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充分利用周围海域的油气资源,发展炼油及石油化工
B.利用潟湖发展海洋航运业
C.利用海域及岛屿发展天然捕捞及海水养殖业
D.利用岛屿风光及海域风光,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1]黄岩岛是珊瑚岛,是由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它的形成与海平面或地壳的升降有关。右图为我国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作用与黄岩岛岛礁的形成有关的有(  )
①海平面下降 ②地壳上升 ③生物的沉积 ④海水的侵蚀 ⑤洋流的搬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关于黄岩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夏秋季节容易受台风影响
C.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D.附近海域秋冬季节为休渔期
[知识点2](2023年河北衡水开学考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的东北侧,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有关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仅指单个岛屿 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③地处东海海域 ④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钓鱼岛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附近海域自然资源丰富 ②是中国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 ③战略地位重要
④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点2]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由海水环绕而成的岛,也专称海岛。图甲为钓鱼岛附近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完成第7~8题。


7.钓鱼岛成因类型是(  )
A.冲积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珊瑚岛
8.钓鱼岛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知识点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近些年南海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探明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每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据此完成第9~10题。
9.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降低我国能源消费成本
10.我国选择在6—7月在南海海域休渔的原因是这一时段南海(  )
A.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B.海水温度高,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幼鱼比例最大,保护渔业资源
D.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知识点1]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三沙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右图示意永兴岛位置。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1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2012年8月以来,我国钓鱼岛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作业渔场,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读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完成第13~15题。
13.钓鱼岛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部高,西部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部高,南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
14.下列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礁组成 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③总面积约为5.69平方千米 ④钓鱼岛地处南海大陆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近年来,我国维护钓鱼岛权益的重要措施是(  )
A.加强钓鱼岛定期巡航 B.设立钓鱼岛管理机构
C.加快向钓鱼岛移民 D.到钓鱼岛海域捕鱼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江苏徐州月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其中钓鱼岛面积约为3.91平方千米。下图为我国钓鱼岛附近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证据包括(  )
A.最早发现 B.最早命名和利用
C.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D.当地居民意愿
17.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A.扩大资源保有量和保护海洋环境
B.巩固国家安全
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扩张国家领土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江苏盐城期末)2020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南海诸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00多年历史 ②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③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④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A.改善南海诸岛居民的生活条件 B.加快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3.下列不属于国际社会解决岛屿争端基本原则的是(  )
A.最先发现原则 B.历史习惯原则
C.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原则 D.武力解决原则
二、综合题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自2012年9月11 日起,中央气象台在国内城市预报中发布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国家海洋预报台每天也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未来24小时海况、海浪和海温等海洋要素变化情况进行预报。下图为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1)简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
(2)说出钓鱼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3)说明钓鱼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我国政府在钓鱼岛及附属岛屿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意义。
第四章 第三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南海诸岛。知识点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我国某岛屿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附近地区,该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千米、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据此完成第1~2题。
1.有关该岛屿环形礁盘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部分被海水侵蚀而成
B.海底火山口被海水淹没而成
C.珊瑚遗体堆积形成
D.河流携带泥沙堆积形成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下列关于该岛屿开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充分利用周围海域的油气资源,发展炼油及石油化工
B.利用潟湖发展海洋航运业
C.利用海域及岛屿发展天然捕捞及海水养殖业
D.利用岛屿风光及海域风光,发展旅游业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环形礁盘位于岛屿周围,故不属于大陆部分;火山口四周高、中间低,而该岛中间为岛屿,四周为环形礁盘;从题中所给的经纬度可以判定该岛屿位于我国南海地区,属于热带海域,礁盘为珊瑚礁,是由珊瑚遗体堆积形成;环形礁盘位于岛屿周围,内部有潟湖,故不是泥沙堆积形成。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岛屿位于南海,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南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及石化工业会导致海洋污染,不利于岛屿的可持续发展;潟湖面积较大,水较深,适合发展海洋运输;该岛屿位于热带海域,鱼类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污染较小,且利于经济发展;热带岛屿风光秀丽,利于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1]黄岩岛是珊瑚岛,是由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它的形成与海平面或地壳的升降有关。右图为我国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作用与黄岩岛岛礁的形成有关的有(  )
①海平面下降 ②地壳上升 ③生物的沉积 ④海水的侵蚀 ⑤洋流的搬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关于黄岩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夏秋季节容易受台风影响
C.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D.附近海域秋冬季节为休渔期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黄岩岛属于珊瑚岛,是珊瑚遗体堆积而成,后由于海平面下降或地壳抬升,露出水面。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岩岛位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容易受台风影响;岛屿面积小,故河流年径流量较小;附近海域夏季为鱼类产卵繁殖时期,故夏季为休渔期。
[知识点2](2023年河北衡水开学考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的东北侧,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有关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仅指单个岛屿 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③地处东海海域 ④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钓鱼岛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附近海域自然资源丰富 ②是中国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 ③战略地位重要
④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钓鱼岛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也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统称,①错误、③正确;自古以来,钓鱼岛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②④正确。第6题,钓鱼岛附近海域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重要,①②③正确;钓鱼岛的科学研究价值较小,④错误。
[知识点2]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由海水环绕而成的岛,也专称海岛。图甲为钓鱼岛附近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完成第7~8题。


7.钓鱼岛成因类型是(  )
A.冲积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珊瑚岛
8.钓鱼岛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分析,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海区,是板块碰撞边界隆起而形成,故属于大陆岛。冲积岛一般位于河口,受泥沙沉积而形成;火山岛是火山活动形成;珊瑚岛是由大量珊瑚礁沉积作用而形成,明显与钓鱼岛的特征和分布不符。第8题,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
[知识点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近些年南海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探明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每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据此完成第9~10题。
9.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降低我国能源消费成本
10.我国选择在6—7月在南海海域休渔的原因是这一时段南海(  )
A.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B.海水温度高,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幼鱼比例最大,保护渔业资源
D.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我国是全球首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因此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可燃冰产业的开发能够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可燃冰的应用能够优化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目前,可燃冰开发成本较高,如果大规模开发会增加我国能源的消费成本。第10题,休渔是为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为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捕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知识点1]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三沙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右图示意永兴岛位置。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1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A 12.B
【解析】第11题,由图及材料可知,永兴岛面积较小,四面环海,所以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地表水不易存储,水资源短缺。第12题,读图可知,永兴岛位于热带海洋中,降水丰沛,可通过收集雨水和节约用水、循环用水以及海水淡化等措施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因此②③正确;岛屿面积小,不能存储充足的地表水,因此岛内跨流域调水不现实;岛屿降水丰富,不适合人工降水,①④错误。
[知识点2]2012年8月以来,我国钓鱼岛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作业渔场,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读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完成第13~15题。
13.钓鱼岛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部高,西部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部高,南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
14.下列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礁组成 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③总面积约为5.69平方千米 ④钓鱼岛地处南海大陆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近年来,我国维护钓鱼岛权益的重要措施是(  )
A.加强钓鱼岛定期巡航 B.设立钓鱼岛管理机构
C.加快向钓鱼岛移民 D.到钓鱼岛海域捕鱼
【答案】13.D 14.D 15.A
【解析】第13题,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该岛屿南部高、北部低。第14题,钓鱼岛地处东海大陆架。第15题,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在钓鱼岛的定期巡航,有效地维护了钓鱼岛的权益。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江苏徐州月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其中钓鱼岛面积约为3.91平方千米。下图为我国钓鱼岛附近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证据包括(  )
A.最早发现 B.最早命名和利用
C.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 D.当地居民意愿
17.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A.扩大资源保有量和保护海洋环境
B.巩固国家安全
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扩张国家领土
【答案】16.ABC 17.ABC
【解析】第16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A、B项正确;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这均是其属于我国领土的证据,C项正确;钓鱼岛上无人居住,且当地居民意愿不是决定因素,D项错误。第17题,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可以扩大资源保有量和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家安全,C项正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身就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不属于扩张国家领土,D项错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江苏盐城期末)2020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南海诸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00多年历史 ②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③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④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A.改善南海诸岛居民的生活条件 B.加快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3.下列不属于国际社会解决岛屿争端基本原则的是(  )
A.最先发现原则 B.历史习惯原则
C.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原则 D.武力解决原则
【答案】1.B 2.C 3.D
【解析】第1题,我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领土主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经营南海诸岛及周围海域。第2题,南海的面积广大,岛屿分散,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有助于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C项正确。第3题,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为解决岛屿争端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即最先发现原则、 历史习惯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原则、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原则以及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武力解决原则不属于国际社会解决岛屿争端基本原则,D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自2012年9月11 日起,中央气象台在国内城市预报中发布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国家海洋预报台每天也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未来24小时海况、海浪和海温等海洋要素变化情况进行预报。下图为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1)简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
(2)说出钓鱼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3)说明钓鱼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我国政府在钓鱼岛及附属岛屿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意义。
【答案】(1)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后抬升形成岛屿。
(2)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
油气资源成因:地质时期大量的海洋生物遗体在海底被泥沙掩埋,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或渔业资源成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
(3)纬度较低,四面临海,水热条件较好,适宜生物生长繁衍;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加上岛上植被覆盖率高,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人类活动较少,自然环境优良。
(4)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领土完整;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或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的意识。第四章 第四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知识点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知识点3:三维数字地球平台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2年广西南宁期末)某同学计划在院子中种植花卉。他对院子的通风、光线、空间等情况进行了测量,经处理后绘制成图甲。据此完成第1~2题。
1.院子中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若种植兰花(喜阴),则最适宜布置在图乙中的(  )
A.Ⅰ处 B.Ⅱ处
C.Ⅲ处 D.Ⅳ处
[知识点2](2023年山东多校开学联考)街景地图导航软件是一种可以显示真实街景的地图导航软件。下图示意某街景地图导航软件的画面。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传统电子导航相比,街景地图导航(  )
A.定位准确 B.直观方便
C.成本低廉 D.功能单一
4.除交通外,街景图像还可能用于(  )
A.环境保护 B.公共安全
C.旅游开发 D.城市规划
[知识点1、2、3](2022年辽宁大连期末)2021年11月6日,大连市气象台发布消息:11月7日至9日,大连市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明显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幅度10 ℃到14 ℃,最低温度降至0 ℃到2 ℃)。11月9日辽宁省气象台宣布,11月7日到11月9日的这场大雪是1905年沈阳市气象台设立以来的最强暴雪过程。11月8日,内蒙古通辽市也连续发布3次暴雪红色预警,短短12小时内,通辽最大积雪深度达50厘米,堪称百年不遇。据此完成第5~7题。
5.此次天气过程可能带来(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洪涝灾害 D.干旱灾害
6.本次各地气象台发布气象预报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不包括(  )
A.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7.推测此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②有利于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的更新 ③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④温室大棚等遭受损害,造成农业损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知识点1、2](2022年吉林长春期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行业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地从严防范疫情输入,对所有进入公共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以及出示健康码等多项措施。据此完成第8~9题。
8.健康码的生成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IS、AI B.GNSS、GIS
C.RS、GIS D.RS、GNSS
9.影响口罩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能源
[知识点1](2022年浙江部分学校期末联考)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利用多源信息地图,构建统一的“地下测、网上控、平台管”灌区综合监管“一张图”,实现智能感知、自动控制、智能监视、智能管理,促进灌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智能化灌区管理流程简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为构筑智能灌区“一张图”,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应重点增加(  )
①灌区土地地价图 ②灌区水雨监测分布图 ③灌区人口密度图 ④灌区水系分布图 ⑤灌区水利工程分布图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下列关于智能化灌区管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BDS获取灌溉面积信息
B.借助RS实现流量自动监控
C.运用GIS采集土壤含水量信息
D.通过GIS实现精准灌溉调度
[知识点1、3](2023年福建莆田期中)2023年7月28日,强台风“杜苏芮”登陆中国福建晋江市,其残余环流更在中国北方引发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严重灾情。截至8月11日台风“杜苏芮”导致我国77人死亡,35人失踪、114人受伤,经济损失超过11 052亿元。下图为台风“杜苏芮”的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获取台风“杜苏芮”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13.救灾决策部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土壤类型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植被类型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2022年陕西渭南期末)2020年7月,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后,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地面上空运行的北斗卫星至少有(  )
A.4颗 B.5颗
C.2颗 D.3颗
15.下列人类活动可以使用北斗三号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是(  )
A.预测农作物的产量 B.监测汽车行驶速度
C.规划城市商业网点 D.设计高铁建设线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1、2](2023年广东肇庆期末)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是由金属打造、分为上下两层沿街排开的停车架。下图为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共享单车运营商在本区域内建设立体停车位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用户数量 B.增加车辆供应
C.降低取用难度 D.节省占地空间
17.共享单车运营商在回收和规划单车投放位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 B.GNSS
C.GIS D.数字地球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1月浙江选考)为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的某网络平台,吸引了众多菜农加入。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蔬菜的播种、施肥、采摘和运送等信息。下图示意菜农、物流公司、消费者与网络平台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传统产销相比,该蔬菜产销模式中显著变化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技术 B.交通、劳动力
C.政策、技术 D.政策、劳动力
2.该网络平台高效运行主要得益于(  )
A.遥感技术为物流公司提供蔬菜品质信息
B.地理信息系统为菜农提供蔬菜长势信息
C.遥感技术为网络平台提供蔬菜种子来源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蔬菜运送信息
二、综合题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专家认为,“数字国土”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下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反射波谱特征示意图。
(1)通过分析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反射波谱特征,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第四章 第四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知识点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知识点3:三维数字地球平台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2年广西南宁期末)某同学计划在院子中种植花卉。他对院子的通风、光线、空间等情况进行了测量,经处理后绘制成图甲。据此完成第1~2题。
1.院子中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若种植兰花(喜阴),则最适宜布置在图乙中的(  )
A.Ⅰ处 B.Ⅱ处
C.Ⅲ处 D.Ⅳ处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各图中的“1”分别代表通风、明亮、空间充足,因此要想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把三幅图重叠后观察,都是“1”的区域有2处,B项正确。第2题,根据兰花(喜阴)的习性,图乙中Ⅱ、Ⅲ、Ⅳ地满足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种植空间是否充足,排除Ⅲ、Ⅳ地。故B项正确。
[知识点2](2023年山东多校开学联考)街景地图导航软件是一种可以显示真实街景的地图导航软件。下图示意某街景地图导航软件的画面。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传统电子导航相比,街景地图导航(  )
A.定位准确 B.直观方便
C.成本低廉 D.功能单一
4.除交通外,街景图像还可能用于(  )
A.环境保护 B.公共安全
C.旅游开发 D.城市规划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街景地图导航软件是一种可以显示真实街景的地图导航软件。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与传统电子导航相比,街景地图导航能直观显示街景,方便用户找到目的地,B项正确。第4题,街景图像可以直观显示真实景观,可用作旅游开发,让人们足不出户体验旅游的乐趣,C项正确。
[知识点1、2、3](2022年辽宁大连期末)2021年11月6日,大连市气象台发布消息:11月7日至9日,大连市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明显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幅度10 ℃到14 ℃,最低温度降至0 ℃到2 ℃)。11月9日辽宁省气象台宣布,11月7日到11月9日的这场大雪是1905年沈阳市气象台设立以来的最强暴雪过程。11月8日,内蒙古通辽市也连续发布3次暴雪红色预警,短短12小时内,通辽最大积雪深度达50厘米,堪称百年不遇。据此完成第5~7题。
5.此次天气过程可能带来(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洪涝灾害 D.干旱灾害
6.本次各地气象台发布气象预报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不包括(  )
A.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7.推测此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②有利于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的更新 ③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④温室大棚等遭受损害,造成农业损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5.B 6.D 7.C
【解析】第5题,由材料信息“11月7日至9日,大连市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明显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过程(降温幅度10 ℃到14 ℃,最低温度降至0 ℃到2 ℃)”可知,该天气系统的推进过程为西北向东南,说明冷气团占主导地位,雨雪过程源于锋面天气,因此整个天气过程中受冷锋影响,可能带来寒潮灾害,B项正确;台风灾害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A项错误;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雨季,C项错误;因有明显的雨雪天气,不会出现旱灾,D项错误。第6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本次各地气象台发布气象预报,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拍摄卫星图像;运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定位、导航;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数字地球是指信息化的地球,即将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本次各地气象台发布气象预报运用的地理信息不包括数字地球。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雨雪天气会使交通受阻,积雪会损毁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相关设施;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同时不利于日光温室安全生产,使温室大棚等遭受损害,造成农业损失;大风天气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可改善空气质量,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与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的更新关系不大,②错误。
[知识点1、2](2022年吉林长春期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行业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地从严防范疫情输入,对所有进入公共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以及出示健康码等多项措施。据此完成第8~9题。
8.健康码的生成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IS、AI B.GNSS、GIS
C.RS、GIS D.RS、GNSS
9.影响口罩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能源
【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健康码的生成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主要是通过行程交通信息和手机定位,手机定位要运用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即GNSS;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分析和表达信息(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故B项正确。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无须使用AI(人工职能),且人工智能不是地理信息技术,排除A项;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不会直接运用遥感技术(RS),排除C、D项。第9题,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市场上对口罩的需求大增,口罩紧缺现象突出,因此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中国口罩生产量迅速增加,因此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市场,C项正确;原料、技术、劳动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口罩生产量,但在疫情之前,我国口罩生产的原料、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具有优势,但生产量并不大,因此这些因素不是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排除A、B项;能源对口罩的生产影响不大,D项错误。
[知识点1](2022年浙江部分学校期末联考)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利用多源信息地图,构建统一的“地下测、网上控、平台管”灌区综合监管“一张图”,实现智能感知、自动控制、智能监视、智能管理,促进灌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智能化灌区管理流程简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为构筑智能灌区“一张图”,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应重点增加(  )
①灌区土地地价图 ②灌区水雨监测分布图 ③灌区人口密度图 ④灌区水系分布图 ⑤灌区水利工程分布图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下列关于智能化灌区管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BDS获取灌溉面积信息
B.借助RS实现流量自动监控
C.运用GIS采集土壤含水量信息
D.通过GIS实现精准灌溉调度
【答案】10.C 11.D
【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构建统一的‘地下测、网上控、平台管’灌区综合监管‘一张图’”可知,需要检测灌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现有的水资源利用情况,②④⑤正确;灌区土地价格、灌区人口密度与智能灌区相关性不高,①③错误。第11题,BDS为北斗导航系统,不能测量灌区面积,A项错误;RS技术不能实现流量自动监控,B项错误;GIS不能采集土壤含水量信息,C项错误;可以通过GIS实现精准灌溉调度,D项正确。
[知识点1、3](2023年福建莆田期中)2023年7月28日,强台风“杜苏芮”登陆中国福建晋江市,其残余环流更在中国北方引发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严重灾情。截至8月11日台风“杜苏芮”导致我国77人死亡,35人失踪、114人受伤,经济损失超过11 052亿元。下图为台风“杜苏芮”的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获取台风“杜苏芮”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13.救灾决策部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土壤类型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植被类型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2.A 13.B
【解析】第12题,遥感是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因此获取台风大范围的图像信息需要运用的是遥感技术,A项正确。第13题,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水系分布、植被覆盖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救灾决策部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水系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②③正确;与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分布关系无关,①④错误。
[知识点2](2022年陕西渭南期末)2020年7月,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后,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地面上空运行的北斗卫星至少有(  )
A.4颗 B.5颗
C.2颗 D.3颗
15.下列人类活动可以使用北斗三号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是(  )
A.预测农作物的产量 B.监测汽车行驶速度
C.规划城市商业网点 D.设计高铁建设线路
【答案】14.A 15.B
【解析】第14题,我国北斗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理论上3颗卫星就可以确定静态位置,实际上卫星与接收设备之间存在时间误差,所以动态位置的确定至少要用4颗北斗卫星进行精确定位。故选A项。第15题,利用遥感,可以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而预测农作物的产量,A项错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的功能进行多次定位,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速度,B项正确。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和设计高铁建设线路需要结合不同的图层,选取最佳位置和线路,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C、D项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1、2](2023年广东肇庆期末)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是由金属打造、分为上下两层沿街排开的停车架。下图为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共享单车运营商在本区域内建设立体停车位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用户数量 B.增加车辆供应
C.降低取用难度 D.节省占地空间
17.共享单车运营商在回收和规划单车投放位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 B.GNS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16.BD 17.BC
【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形成上下两层停车架,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节省占地空间,也可以增加车辆供应,满足市场需求,B、D项正确;共享单车立体停车对于用户数量增加影响较小,A项错误;共享单车立体停车增加了取用难度,C项错误。第1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享单车运营商在回收和规划单车投放位置过程中,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分析处理,合理规划,同时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对单车进行回收,B、C项正确;该过程没有利用遥感技术(RS)和数字地球技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1月浙江选考)为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的某网络平台,吸引了众多菜农加入。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蔬菜的播种、施肥、采摘和运送等信息。下图示意菜农、物流公司、消费者与网络平台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传统产销相比,该蔬菜产销模式中显著变化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技术 B.交通、劳动力
C.政策、技术 D.政策、劳动力
2.该网络平台高效运行主要得益于(  )
A.遥感技术为物流公司提供蔬菜品质信息
B.地理信息系统为菜农提供蔬菜长势信息
C.遥感技术为网络平台提供蔬菜种子来源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蔬菜运送信息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蔬菜产销模式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的某网络平台,拓宽了市场,并且技术水平较高,A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蔬菜的播种、施肥、采摘和运送等信息”可知,主要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蔬菜进行精准定位,为消费者提供蔬菜的运送信息,促进平台的高效运行,D项正确。
二、综合题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专家认为,“数字国土”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下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反射波谱特征示意图。
(1)通过分析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反射波谱特征,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答案】(1)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通过遥感技术获得某地冬小麦某一生长阶段的波谱数据并与正常年份比较,即可判断出冬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而对产量进行预测,为后一阶段的生产活动提供资料。
(2)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预测旱涝,提高抗灾能力;进行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
(3)全球温室效应监测;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监测、生产结构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