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8 15: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下册《7.4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橡皮膜向左凸出
B. 水“悬空”在塑料管中
C. 用吸管喝饮料
D. 吸盘被压在光滑墙壁上
2.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B.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 此装置在不同地区测出的水银柱高度是一个固定值,均为
D. 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
B. 拔火罐
C. 高压锅煮饭
D. 吸盘紧贴在墙面
4.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B. C. D.
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中必须将形管内抽成真空
B. 若将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 右边液体的密度
D. 右边液体的密度
6.大气压无处不在,且很大.那么我们的一个大拇指指甲盖所受到的大气压力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
A. B. C. D.
7.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 保持不变
B. 稍微下降一些
C. 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 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8.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
A. 受水浮力的作用 B.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C.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 受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9.把装满水的量筒的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之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
A. 充满
B. 有水,但不满
C. 没有水
D. 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
D. 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1.中医博大精深。如图,火罐下端开口,使用时先对火罐中的气体加热,然后将火罐开口迅速按到人体皮肤上,自然降温后,火罐紧紧吸附在人体皮肤上,这说明了______的存在;拔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罐内外的______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选填“温度差”或“气压差”,治疗某些疾病。
1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情况时,查阅到如下资料:
海拔高度
大气压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海拔处的大气压值与______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在海拔处,水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是______。
13.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和,其中插管是输液管。插管的作用是利用______ 使液体流入人体血管内。
14.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其原理如图所示,中空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玻璃管中水柱上方密封部分空气,用玻璃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大气压不变,被测物体温度升高时,水柱会______。当被测物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时,水柱会______。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5.在某星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大气压约为。假设能在该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则经实验测出的约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6.如图是小明利用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利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______;
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 ______;
考虑到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缓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刚要到筒内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则大气压值 ______用题中出现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17.某同学通过覆杯实验探究大气压:
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如图甲所示,硬纸片不会掉下,这因为水对硬纸片的压强______大气压;若在杯子的底部开一个小孔,硬纸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掉下。
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硬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气体对硬纸片的压强______,水对硬纸片的压强______,最终硬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硬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
若换用高度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乙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抽气的时间会______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8.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
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脱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______,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______、______写两点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 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______进行测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橡皮膜左右两侧液体密度不同,橡皮膜向左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纸外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内受到管中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管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不合题意;
D、使用吸盘时,首先将吸盘内的气体挤出,盘内不存在气体,气压几乎为零,在盘外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吸盘压在墙壁上,这是应用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故选:。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橡皮膜左右两侧液体密度不同,橡皮膜向左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故A符合题意纠错:橡皮膜左右两侧液体密度相同,如果不相同,无法比较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问题,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2.【答案】
【解析】解: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的原理是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槽液面受到的大气压强等于玻璃管中水银柱对水银槽液面的压强。
A、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故A错误;
B、如果把玻璃管倾斜放置,只要玻璃管内没有空气进去,竖直高度足够,管内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变,故B错误;
C、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此装置在不同地区测出的水银柱高度是不同的,只有在标准大气压时,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才是,故C错误;
D、外界大气压的大小不变,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液面升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故D正确。
故选:。
此装置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下,测出的大气压强为汞柱高;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
本题考查在托里拆利实验的实验依据和实验中注意的事项,以及哪些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答案】
【解析】解:、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拔火罐、吸盘紧贴在墙面这三项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完成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高于外面大气压,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高于,高压锅不是利用大气压,故C符合题意。
故选:。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来工作的。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问题,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
4.【答案】
【解析】解:、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是因为大气压支持着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正确;
B、橡皮膜向下突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力,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错误;
C、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
D、图中,手指同时压铅笔的两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左手和右手受到压力相同,由于右端受力面积小,铅笔对右边压强大,所以右手感到更疼,但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
大气压非常大,其相当于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压的知识,但涉及到液体压强,连通器等知识,但仍然不难,关键是将课本知识记忆清楚。
5.【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与理解,注意分析题意。在整个状态平衡时,利用平衡关系分析解决是能力的考查重点。
用抽气机对形管向外抽气后,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根据液体压强和压力平衡角度进行分析解决。
【解答】
用抽气机对形管向外抽气后关闭阀门,管内气体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两管中压强平衡:,,
A.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没必要将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错误;
B.若将形管倾斜,液柱高度减小,所以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形管中空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中液体的深度减小,由于,,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可知,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故B错误;
由,可得,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答案】
【解析】解:一个标准大气压,而人的大拇指指甲盖面积估测在,故压力.
故选A.
要估测大气压力可以利用公式来计算.
本题也可以反过来利用逐一算出四个选项中大气压力所对应的受力面积,再把此面积与手掌大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答案.
7.【答案】
【解析】解: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则玻璃管内外都与大气压相通,构成了连通器,则管内的水银液面将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故选:。
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则管内外构成连通器,液面将会相平。
本题考查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搞懂实验原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强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
故选:。
从大气压与瓶内压强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一开始瓶内封闭部分气体的压强瓶内水的压强大气压。
随着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如此反复。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9.【答案】
【解析】解: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得,,所以大气压能支持约高的水柱,量筒中的水当然还是满的;如果量筒中进入了部分空气,才可能出现“有水,但不满”的情况。
故选:。
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我们可以通过公式的变形求出,结果表明,大气压能支持约高的水柱,所以一只量筒的水当然就可以轻松被托住,而不会流出了。
用水来代替水银模拟托里拆利实验要至少以上的玻璃管才有可能在顶端出现真空,如果管子的长度小于,而管中的水又不满,只能说明里边的空气可能没有被排干净。
10.【答案】
【解析】解:气压计的原理是利用内外压强差使细管内液柱上升或下降来判断气压的改变,当大气压发生改变时,瓶内压强与外部压强不同,则细管内液柱将发生改变。由图可知,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液体的压强等于瓶内的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故AB不符合题意;
C.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由于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玻璃管内的液柱会上升,故C符合题意;
D.水柱升高使得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大,压强会减小,因而上升的水越少,影响越小,则更细的玻璃管更精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气压计的原理是利用内外压强差使细管内液柱上升或下降来判断气压的改变;当大气压发生改变时,瓶内压强与外部压强不同,则细管内液柱将发生改变。
本题考查了简易气压计的工作原理、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1.【答案】大气压;气压差
【解析】解:火罐紧紧吸附在人体皮肤上,这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火罐下端开口,使用时先加热罐中气体,气体受热排出,然后迅速按到皮肤上,气体温度不断降低,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火罐在内外气体压力差作用下。
故答案为:大气压;气压差。
根据大气压的存在分析;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有温度、体积。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实例,难度不大。
12.【答案】减小
【解析】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海拔升高时,大气压是减小的,即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海拔处的大气压值为;
根据可知,产生这么大压强的水柱的高度为:;
在海拔处的大气压为:;
根据可知,压力的大小为:。
故答案为:减小;;。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根据海拔处的气压,利用求出水柱的高度;
根据求出压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难度不大,要掌握。
13.【答案】大气压
【解析】解:加个管后,当瓶内液体流出使得瓶内压强减小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空气就能从管中进入,以保障输液的顺利进行,加管的目的是利用大气压。
故答案为:大气压。
输液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瓶内液体流入较细的输液软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流入静脉。但当瓶内液体流出时,瓶内气压却变小了,这就会阻碍瓶内液体的流出,故需要加个管使输液能顺利进行。
输液瓶的原理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它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在分析时要抓住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能理解的要理解,涉及我们知识以外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但不要纠缠于哪些我们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上。
14.【答案】下降 下降
【解析】解: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
当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变小,而玻璃管内的气体由于被封闭可以视为气压不变;所以玻璃泡内外气压差变小,能够支撑的水柱高度变低,水柱下降;
故答案为:下降;下降。
要解答本题首先应了解:气体有着较突出的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会有明显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压强跟温度、体积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一道中档题。
1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较为简单。
已知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根据公式计算深度。
【解答】
由得内外液面高度差:。
故答案为:。
16.【答案】 偏小
【解析】解: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容积为,长度为,则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
由题意知,设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为,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为,第一次活塞被拉出注射器时,活塞受力情况为:,第二次活塞退回注射器时,活塞受力情况为:,则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为,故大气压值为;
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则所需拉力偏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所测大气压值就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圆柱体积公式求得受力面积的大小;
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压强大小;
由题意知,考虑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时,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为,根据压强公式求得压强的表达式;
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则所需拉力偏小,所测大气压值就偏小。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测量实验,要求学生会应用公式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并能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评估,难度较大。
17.【答案】小于 会 减小 不变 变短
【解析】解: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此压强很大,大于杯内水产生的压强,能够支撑杯中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纸片不会掉下来;
若在杯子的底部开一个小孔,杯中水的上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水由于受到重力会向下流,所以硬纸片会掉下来。
空气被抽出前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大于杯内的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硬纸片不会掉下,空气被抽出后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减小,当气压小于杯内的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硬纸片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会掉下来。
抽气时容器内的气压逐渐减小,设纸片刚好脱落时容器内的气压为,
纸片受向下的重力、向下的水的压力和向上的气体压力,
则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
因为杯子的高度不变、杯口面积变小,所以容器内的气压变大,则抽气时间应变短。
故答案为:小于;会;减小;不变;变短。
空气受重力,具有流动性,存在压强,本题的覆杯实验就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托住了塑料片以及杯中的水,且大气压大于杯内水的压强;
比较空气被抽出前后纸片受到的大气压和杯内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即可得到答案;
杯口大小变化后,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不变,根据分析回答。
本题是考查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一道创新题,分析清楚实验操作及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气压计或托里拆利实验
【解析】解: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压强的计算公式分析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操作中吸盘内的气体不可能挤干净,利用估测来得出拉力的大小也有较大偏差;
利用此方法得出的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
吸盘与地面之间不可能完全密封,四周沾上水是为了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这种方法毕竟有较多的不足之处,准确测量时仍需要选择气压计.
故答案为:;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气压计或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实验的主要思路是测出拉脱吸盘的力和吸盘的面积实验中,吸盘内的空气不可能完全挤出,估测也很难保证准确,这是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原因,要想准确测量,气压计仍是最好的选择.实验操作中需要测量的量主要有拉力和吸盘的直径,因此,表达式应利用测量的量来表示.
利用各类吸盘测量大气压,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这类方法虽然操作简便易行,但测量时的准确度却较差.对这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要点、误差分析等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