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 中东 单元 3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中东地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这里,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使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作为区域地理的重要内容,《中东》这一节教材并没有着重介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地区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重点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的文化”,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一些地理常识,运用课本和相关资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2022年新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主要国家。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 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4. 运用地图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认识中东“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战略位置。2.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运用地图找出中东的主要产油国,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区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综合思维】分析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如果在课前能指导学生收集相关中东的图片和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增加一些间接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通过读图来分析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 1. 运用地图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2. 运用地图找出中东的主要产油国,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区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 分析中东的一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
难点 认识中东“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战略位置,了解波斯湾石油输出的三条航线。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以及水资源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材料准备 教师查找最新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阿拉伯学校男女生分班独立教学图片;穆斯林教徒前往圣城麦加朝觐图片;沙漠中的油井图片。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伊斯兰教严格的性别隔离制度,认识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板书】 中东三洲五海之地(1)中东的地理位置【教师】刚才我们观看了关于阿拉伯地区的一些图片,现在来学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展示中东地形图。【教师】大家一起看课本图8.3“中东的地形”,找出本区几个面积较大的国家:伊朗、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思考:这些国家全部都位于亚洲吗?【学生】不是,土耳其是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学生】还有,埃及是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教师】正确,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现在我们想一想,该如何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呢?注意观察中东与亚洲、非洲的空间位置。【学生】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它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教师】正确。看了中东地图,我们都觉得与西亚地图相似度很高,对吧?【学生】对。【教师】我们来比较中东和西亚的地图,看一看它们的范围是不是一样。展示中东和西亚的地图。【教师】注意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学生1】中东的西南部比西亚多了一个国家——埃及。【学生2】中东的东部比西亚少了一个国家——阿富汗。【教师】说得很好,方位也很准确。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中东和西亚的范围有些不一样,实际上,中东的范围 = 西亚 - 阿富汗 + 埃及,是这样吗?【学生】是的。【板书】 (2)中东的范围 = 西亚 - 阿富汗 + 埃及【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看是哪一条特殊的纬线穿过中东的中部?据此分析它位于五带中的哪个温度带?本区以什么气候为主。【学生1】中东的纬度范围大约在15°N—45°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中南部,在地球五带中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学生2】本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教师】从地形图上看,中东主要包括哪些地区?【学生】中东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教师】这些地区都有哪些国家?【学生1】阿拉伯半岛有沙特、也门、阿曼等国家。【学生2】小亚细亚半岛有土耳其。【学生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有伊拉克和科威特。【教师】认识了地区和国家,我们还要认识中东地区的枢纽位置。课本第一个小标题“三洲五海之地”,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三洲”指的是哪些洲?“五海”又是哪些海?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板书】 (3)三洲五海之地【学生1】“三洲”是指亚、欧、非三大洲。【学生2】“五海”是指本区周围分别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学生3】本区的亚欧分界线: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学生4】本区的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教师】提示这些洲界线分别位于哪些国家?【学生】①大高加索山脉位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②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③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课堂练习】看课本第45页“活动题”填写下表。【教师】为什么中东地区时局动荡会导致世界油价上涨呢?【学生】因为中东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板书】世界的石油宝库中东石油分布特点和重要产油国【教师】请同学们看图8.4中东石油产区,思考:本区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重要产油国?【学生】波斯湾沿岸,重要的产油国有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承转】中东产油国靠出口石油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富裕国家。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都在思考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教师】进入21世纪以后,中东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取得可喜进步,具体表现在:旅游观光业、海外投资、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我们思考一下,这些产业对中东有什么益处?【学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小结归纳)【课堂活动】下面请大家读图8.6和世界地图,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航线所经过的地区,并填写下表。思考问题1:A、B、C三条航线分别运住哪里?经过哪些海洋、海峡和运河?问题2:哪条航线输出石油最多?问题3:亚洲哪些国家需要大量进口中东石油?为什么?说明理由。问题4:比较航线A和B,运住欧洲的航线A最近,为什么运量却最小?【板书】 (2)石油输出航线【学生】……(回答略)【承转】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东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东地区以什么气候为主?这种气候有什么特征?【学生】中东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燥少雨,河流稀少,有的国家是无流国。【教师】回答正确,这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哪些影响呢?【学生1】缺乏饮用水(生存危机)。【学生2】缺乏农业灌溉用水,只能种植耐旱作物。【学生3】依靠海水淡化,水比油贵。【教师】同学们读图8.7中东的水资源,看看河流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多地区都是几个国家共享一条河流。【承转】由于人口、工农业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的差异,各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同,因而由于用水分配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就比较突出,成为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板书】匮乏的水资源【教师】思考一下,中东地区的国家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呢?【学生1】海水淡化【学生2】开采地下水【学生3】发展节水农业【教师】回答很好。哪位同学能举例一下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学生】推广滴灌、喷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土豆、玉米等。还有发展畜牧业,饲养骆驼。【承转】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中东文化。【板书】 4.多元的中东文化【教师】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目前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回忆一下,以上三大宗教把哪座城市奉为圣城?位于哪里?【学生】耶路撒冷。【学生】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教师】对,这是英国殖民主义留下的祸根,名义上说两国共管,实际上被以色列控制。正因如此,使得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中心。【教师】我们再看课本图8.11,比较中东地区多元的宗教文化,各有哪些特色?【学生】……(回答略)【课堂活动】分组探究,完成课本51页“活动题”,讨论三段材料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回答略) 读图8.3,组织语言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观察地图,比较中东和西亚的异同。观察中东的纬度位置和气候分布找出部分国家的地理位置找出“三洲五海”及洲界线对照图8.3填表,既动脑又动手。读图、分析、讨论并回答。小组探究,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读图分析读图分析小组探究交流学生讨论、分析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学会描述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认识中东的纬度位置和五带位置,认识主要的气候类型,为后面讲解匮乏的水资源作铺垫。认识中东主要的地形区和国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加深对中东枢纽位置的理解。课堂练习有利于巩固知识,提升识图析图能力。学会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既要独立思考,也要讨论交流,锻炼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气候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探究节水农业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宗教矛盾的根源
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第45页“活动题”认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完成课本第47页“活动题”认识中东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完成课本第51页“活动题”讨论三段材料描述的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教学用两个课时,第1课时讲“三洲五海之地”详细叙述了中东的地理位置、范围、国家,比较了中东与西亚在范围上的差异;在介绍“世界的石油宝库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究石油输出航线上,这个环节处理得比较恰当。第2课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介绍“多元的中东文化”,学生的兴趣比较高,课堂设置的小组合作探究也能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板书 中东三洲五海之地中东的地理位置中东的范围=西亚-阿富汗+埃及(3)三洲五海之地2. 世界石油宝库(1)中东石油分布特点及主要产油国(2)中东石油输出航线3. 匮乏的水资源4. 多元的中东文化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多么精心的设计,课后总会留下一些遗憾。本节内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挖掘上还不够深刻,比如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应该设置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和平的设想,针对这类问题,在以后教学中应不断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