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为了卖泥塘所做的努力,感受泥塘的新、美,体会小动物的感受。
3. 通过对泥塘的生动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生活向往,体会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小动物的感受,体会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说图意)
2.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新地方,看,就快到了。出示课件:一片看上去荒凉、呆板的泥塘。看看谁能睁大明亮的眼睛,把这里以前美丽的景色给找出来。(学生自由说图意)
3. 哦,这里以前是一块美丽的土地。(板书:青蛙卖泥塘)谁来读读这个故事?大家注意听,故事听完了,要想想你有什么想说的。
4. 各自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5. 分组交流图意,相互补充说。
6. 集体交流图意。先说说青蛙为什么要卖掉这个泥塘?它是怎么卖掉泥塘的?最后又为什么收回来了?(先小组交流,再选派代表全班交流)
7. 青蛙的泥塘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它发生了这些变化?(指名说)
(结合理解词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枝叶茂密。)
8. 泥塘曾经是美丽的,现在要卖掉,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学生找出相关词语)
9. 自由读课文有关句子。(出示课文句子:到了春天,草儿绿了,叶儿茂了……到了夏天,树枝绿了,叶儿更绿了……)
10. 读读想想,小青蛙为什么高兴不起来?(体会词:呆呆的)你有什么感受?(孤独、寂寞)你从哪里能感受到它的孤独、寂寞?(从“大声吆喝”中能感受到)它为什么吆喝“谁来买泥塘呀?”(它迫切想把泥塘卖掉)你能不能学学青蛙迫切的样子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11. 泥塘要卖掉了,小动物们会来买吗?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分组讨论、交流。(理解“垂头丧气”、“惋惜”)
12. 小青蛙见没人来买泥塘感到很失望,但出乎它的意料的是不但有人来买泥塘还把它买下了,你们猜猜可能是谁?(小青蛙有没有想到是小麻雀把泥塘买下来了)为什么是小麻雀呢?(学生理解“又……又……”)为什么小麻雀来买泥塘会出乎它的意料呢?(因为它以前常来捉绿头苍蝇蚊子,平时在井里觉得很无聊、寂寞的)我们来看看小青蛙万万没想到的是不但来了买泥塘的小麻雀,还来了好多好多小动物。大家自己轻声读一读5—7自然段,想想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13. 学生交流从中知道了什么。(小动物们都帮着干活,泥塘被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动物们玩得多开心呀!)
14.讨论:这个泥塘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在讨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词语和句子。如:“青蛙认为不干净,不漂亮,没人要买。”加上提示语:“青蛙一看,哎呀,这个池塘真是又脏又乱!(配上动作),还有青蛙的话外之音吗?“一遇下雨天和晴朗的夜晚。”为什么不直接说成“一逢下雨天和晴朗的夜晚”这样不好体现它的变化呢?
15.学生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小鸭说小青蛙你不出售池塘吗?”再加上提示语:这时青蛙急忙叫起来:“出售出售太有吸引力了!“鸭妈妈的带领以及小鸭、小鸟等这些小动物们的支持使这个破烂不堪的池塘变化成了人人喜欢的去处。”
16.通过以上的分析理解句子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并体会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以及这个泥塘的变化过程。
17.再如:还有许多小动物都来买池塘……这句话省略了什么?(许多小动物也来买池塘时大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通过朗读体会小动物们的热情和泥塘的新变化。“青蛙想:这么好的地方,这么美丽诱人的地方,怎能再卖掉呢?”从中体会青蛙自己也不想再卖掉自己的家了。
18.体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把学生带入一个大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19. 这么美的小泥塘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愿意来读读课文中的描写?(指名读)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0. 图文结合:(课件出示)大家看看这五幅图美不美?美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还要不要继续卖泥塘呀?(生齐说:不卖)那咱们就别做那个愚蠢的卖泥塘的小青蛙了。
21.想想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个泥塘呢?大家可以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9. 全班交流:结果青蛙没有把泥塘卖掉,它是多么愚蠢啊!看看它现在的生活多么多么的快乐。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突破了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首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让他们自己想明白一个脏乱不堪的泥塘为什么变成一个景色诱人的地方的原因是什么?并让他们自己当小青蛙、小鸭、小鸟等小动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