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 热点筛选·十大传统文化考点解析·中医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题 热点筛选·十大传统文化考点解析·中医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09:02: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热点筛选·十大传统文化考点解析
中医
(解析版)
【知识介绍】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8%A5%E7%A7%8B%E6%88%98%E5%9B%BD%E6%97%B6%E6%9C%9F / 8896721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F%A9%E5%8C%BB%E5%AD%A6 / 634787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8%B4%E9%98%B3%E4%BA%94%E8%A1%8C / 782340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C%9B%E9%97%BB%E9%97%AE%E5%88%87 / 127080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94%E8%84%8F%E5%85%AD%E8%85%91 / 382786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经络关节、气血津液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94%E8%A1%80%E6%B4%A5%E6%B6%B2 / 6753208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8%8D%AF / 295975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针灸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2%88%E7%81%B8 / 505004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推拿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E%A8%E6%8B%BF / 2933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按摩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C%89%E6%91%A9 / 37162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拔罐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B%94%E7%BD%90 / 331024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气功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94%E5%8A%9F / 27754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食疗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A3%9F%E7%96%97 / 102671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96%E7%95%8C%E5%8D%AB%E7%94%9F%E7%BB%84%E7%BB%87 / 483426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考点解读】
随着疫情的发展,科学界在对抗疫情中发现了中医的重要作用,中医也在抗疫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中医是人类发展的医学结晶,是我们治疗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相似观念”也是辩证的哲学观点。对中医的考察,大多以中医为本,察基础知识为体。
【热点题型】
例1:中医知识介绍,考察基础知识。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______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近百年来,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______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______;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让中医药根深叶茂,让岐黄之术生生不息,让中医药永远姓“中”,这是中国人______的责任和使命。
A.彰显 背离 正本清源 责无旁贷 B.蕴含 违背 固本培元 责无旁贷
C.蕴含 背离 正本清源 义不容辞 D.彰显 违背 固本培元 义不容辞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空:“彰显”的意思是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蕴含”意思是包含在内。结合句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中包含了中华文化,因此这里应填“蕴含”;
②空:“背离”的意思是离开,违背。“违背”的意思是违反,不遵守。结合句子“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可知,这里应填“背离”;
③空:“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固本培元”的意思是巩固基础。结合句子“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从源头上整顿和清理的重要性,因此这里应填“正本清源”;
④空:“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结合此空后面的内容“责任和使命”可知,“责无旁贷”已经包含了责任,因此不能填入此空,因此这里应填“义不容辞”;故选C。
【知识巩固】
1.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七⑴班正在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 医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示例,从“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中任选一则, 进行赏评。
示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 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答案】(1)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2)示例一:(节能广告)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于节能减排的大事,有很强的警示效果。
示例二:(节水广告)运用了拟人手法。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
【详解】(1)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妙手回春”“灵丹济世”均为主谓短语,结构对应;
“医”与“百病”组合构成动宾短语,与“乐”“千家”组成的的动宾短语相对应;
“妙手回春”说明医术高超,医生能治很多病,可与“医百病”搭配;
“灵丹济世”说明医生医术高超,悬壶济世,造福万家,可与“乐千家”搭配;
“病”为四声,为仄声;“家”为一声,为平声;要符合“仄起平收”原则,故“妙手回春医百病”为上联,“灵丹济世乐千家”为下联。
(2)本题考查对广告语的分析鉴赏,可以从内容和修辞上来鉴赏本则广告语的妙处。
①“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这一广告中“一小步”和“一大步”形成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与“节约能源”这一大事有重大关系,有很强的警示效果。“随手关灯”与“节约能源”,“一小步”与“一大步”又相对应,这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句式工整流畅,增强了表达效果。
②“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意思是“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要关紧水龙头,做到节约用水。”这里用“水声”来“呼唤你”,赋予“水声”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手法。“轻轻一拧”就是提醒你要把水龙头关紧。这个词语起到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作用。这句广告语情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易于被人们接受。
3.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贵财富,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
活动一:下面是中药的煎煮方法,请排出正确的顺序。
①将一付中药放入容器中浸泡,加水量以刚没过药材边缘两横指为宜,浸泡时间一般大于45分钟。
②将煎出的3份药液兑在一起,分成3份,早、晚各一份服用。
③再次向砂锅中倒入少许水,用文火慢煎30分钟,取出药液200ml。
④将容器中的中药和水一同倒入砂锅中,盖好盖子,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用文火(小火)慢煎30分钟,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材2﹣3次,取出药液200ml,约多半小碗。
⑤向砂锅中倒入少许水,用文火慢煎30分钟,取出药液200ml。
(1)排序:
活动二: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药名也常常出现在一些诗词作品中,请从下面辛弃疾《满庭芳 静夜思》的节选文字中找出2味中药药材。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2)中药名:
(3)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医药文化的赞美之情。
【答案】(1)排序:①④⑤③②。
(2)中药名:连翘、半夏、钩藤。
(3)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根银针,因而。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排列句子顺序。这是一个句群,意在表明中药的煎煮方法。
①句根据“将一付中药放入容器中浸泡”可知,重要煎煮应先加水浸泡,明显排在第一,根据“将容器中的中药和水一同倒入砂锅中,盖好盖子,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用文火(小火)慢煎30分钟”可以看出④街接在①句后面;根据“向砂锅中倒入少许水,用文火慢煎30分钟”可以看出⑤句紧接在④句“取出药液200ml”后面;根据“再次向砂锅中倒入少许水”可以看出③句紧接着⑤句;根据“将煎出的3份药液兑在一起,分成3份,早、晚各一份服用”可以看出放在最后。
因此该文段排序为:①④⑤③②。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药名的把握。
根据辛弃疾《满庭芳·静夜思》的节选文字中找出2味中药药材。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新婚不久辞别妻子奔赴抗金前线,一日夜深人静,以中药名填词一首,遥寄娇妻:“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从中可以找出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多味中药,这些药名本身的语义共同构筑了词的内容,而且使之与词意有机地融为一体。
因此此句中出现的中药药材: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任选其中两个填写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达对中医药文化的赞美之情。作答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语言要有文采,语意要连续即可。
示例:中医文化,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
3.按要求完成任务。
疫情结束返校后,我校开展“在疫情中遇见”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在端午节开展“疫情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有同学讲到疫情期间社区把预防新冠的暖心中药发到千家万户。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许多对联巧妙地运用了中草药名传播中药知识。请选用下面所给的中草药名将下联补充完整,中草药名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______,插金簪,戴_____,比牡丹芍药胜____,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中草药名: ①胖大海 ②银花 ③红娘子 ④蜈蚣 ⑤五倍 ⑥虎杖
A.①④⑤ B.③⑥② C.③②⑤ D.①⑥②
【答案】C
【详解】(2)考查拟写对联。
第一空:“白头翁”可对“白娘子”,同是人,偏正结构。
第二空:“海马”可对“银花”,同为偏正式名词。
第三空:“百合”可对“五倍”,同为数量词。故选C。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最佳渠道。特别是在应对疾病、获取健康这一人类的共同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共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1月1日)
材料二: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管理者过于商业物质利益化,将医生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无论是在医疗水平、医生资源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大打折扣。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很有必要,以防“莆田系医院”事件再次发酵。
其次,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让人才(医师专家、馆长、技术人员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所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
最后,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虽然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那么直白单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摘编自搜狐网《浅谈中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材料三: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现代前沿医学强调系统科学、精准医疗、预防医学、组合药物,而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有文字记载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保健、复方治疗。他坦承,中医落后的是技术,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瓶颈。
张伯礼说:“我们启动中药现代化战略到现在20年了。20年前,我们就提出来中药走向国际。当时信心满满,没有想到举步维艰。但是,20年来一天也没有停止前进。国外对中药的兴趣越来浓,但是对中药的标准丝毫不降低。因为我们完全是两种文化。国外对中药的复方,多个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关注,他关注的是如果作为一个药,怎么控制它的品质和质量,怎么保证批次间的一致性。”
张伯礼指出,中西医观点碰撞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目前中成药在国际注册研究中取得进展,已有五种药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他说:“这些中药都是国内比较好的药,但到了国外,评价的方法比我们要苛刻,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来要求。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但是非常有益,推动了我们中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把中药复方的理念,把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带到了国外。国外同行也学习我们,美国药典委员会、美国FDA也说,他们对于植物药的评价很多借鉴了中国人的一些方法,例如指纹图谱技术、指纹图谱分析等等。”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台国际报道在线《中医名家罗浮山论道共商中医药发展前景》)
5.下列对中医现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但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商业化怪圈。
B.中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经验的“老中医”更受广“大患者欢迎,而年轻中医大夫们,则不大受人欢迎。
C.中医诊治疾病,运用的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医生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进行诊断,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
D.中医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跟随网络发展潮流,引进了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营造出“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6.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医目前的现状。
7.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中医药发展将有怎样的前景。
【答案】5.D 6.①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但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商业化怪圈。②中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经验的“老中医”更受广大患者欢迎,而年轻中医大夫们,则不大受人欢迎。③中医诊治疾病,运用的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医生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进行诊断,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 7.①与现代技术的进步融合将促进中医药发展。②中医行业人才吃香,中医行业人才大量涌现。③中西医观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使中成药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
【解析】5.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D.根据材料二“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内容可知,所以原文指的是“医疗机构”而不是“中医”,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的内容可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但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商业化怪圈;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让人才(医师专家、馆长、技术人员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的内容可知,中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经验的“老中医”更受广大患者欢迎,而年轻中医大夫们,则不大受人欢迎。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的内容可知,中医诊治疾病,运用的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医生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进行诊断,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
7.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第四段“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的内容可知,与现代技术的进步融合将促进中医药发展;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的内容可知,中医行业人才吃香,中医行业人才大量涌现;
根据材料三第三段“中西医观点碰撞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的内容可知,中西医观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使中成药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
(二)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问题。
镇堂之宝
揭方晓
①归源村,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村口有家药堂,名叫“德济堂”,代代医术高超,又不欺穷谄富,不当外来户看。
②德济堂现在这位掌柜名叫陈须浮,尽得祖辈真传,三根手指轻轻一搭,拣几样自己炮制的中药,吩咐病人拿水一煎。
③这德济堂有些古怪,至少在陈须浮儿子陈小浮看来是。古怪之处就在神龛上面不供奉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天下公认的中医祖师爷,也不供奉陈家列祖列宗,黄铜钥匙一直挂在陈须浮腰上,无论寒暑、夜昼,他人根本甭想摸一下。
④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不过,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⑤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人称“建昌帮”,其源于东晋,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药技流传赣闽四十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
⑥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遣散众婢仆及学徒,金银细软啥都没带,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用祖上传下来的医术及中药炮制技艺,混口饭吃。
⑦豚刀及雷公创,陈小浮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豚刀亦称建刀,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又称药刨,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
⑧用刀,是最考验药工手艺的。有一回,陈须浮酒后兴起,塞进豚刀之口,左手操刀,刀前的箩筐里便铺了一层薄薄的药片。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
⑨陈小浮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从此沉下心来,寒来暑往间,各种技艺突飞猛进。
⑩老人,仿佛都有预知百年之事的能力。这不,一天晚饭后,告诉他说,自己腰上的这把黄铜钥匙,须得等自己百年之后才能打开,历代陈家人都是这规矩。
陈小浮觉得好好地说这话太不吉利,将父亲好一通埋怨。不料第二天早上,陈须浮竟然真的没有醒过来,无疾而终。含泪料理完父亲后事,陈小浮拿过父亲那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只一个鼓鼓囊囊的黄纸包,如寻常中药般。再打开那黄纸包,鼻子凑上去一闻,土腥味扑鼻。
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
多年以后,当陈小浮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唱着戏曲段子,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问那里装有什么时,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任宝贝孙子怎样撒娇,也缄口不语。
风,穿堂而过。陈小浮腰间那把黄铜钥匙碰到桌沿犄角,哗哗作响。
8.阅读小说,完成下表。
阅读策略 内容 思考
故事线索策略 (1)从“悬念→结局”的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语言形式不要求一致)①   →镇堂之宝的来历→②    运用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语境策略 (2)第④段: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揣摩加点词“吝啬”“慷慨”在语境中的意思。
关注重复策略 (3)第④段: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第 段: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 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下面方框中内容节选自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你认为本文能不能编入这个单元?请结合导语内容,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要阐述。
第四单元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答案】8.(1)①镇堂之宝是什么②理解“镇堂之宝”的意义
(2)“吝啬”指陈须浮对“白铁皮盒子里有什么”的回答过于简单笼统,知道详情却遵循家规不予细说;“慷慨”指陈须浮对家族和手艺的来源介绍详细具体、内容丰富,乐意细说。
(3)重复部分描写了陈家父子回答“白铁皮盒里装有什么”时的态度(表情)与答案,两者的高度一致,也暗示出父子间的一脉相承。 9.本单元所选课文着眼于主人公的成长,用少年的视角观察人世间的百态,供奉在神龛上,也寄托着前人对后代能牢记本源。小说介绍了“建昌帮”的历史与影响、中药加工技艺,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因此,适合编入这个单元。
【解析】8.(1)本题考查情节概括。
已知信息:“镇堂之宝的来历”对应文章第⑥段“金银细软啥都没带,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用祖上传下来的医术及中药炮制技艺,混口饭吃”;
第①空:根据第④段“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可概括为:镇堂之宝是什么;
第②空:根据第 段“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可概括为:理解“镇堂之宝”的意义。
(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结合第④段“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可知,“吝啬”一般指小气的意思,这里指陈须浮对“白铁皮盒子里有什么”的回答十分小气,不舍得多说,介绍得过于简单笼统,知道详情却遵循家规不予细说;结合“不过,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可知,“慷慨”是大方不吝啬的意思,这里是指陈须浮对于自己的家族和手艺的来源介绍详细具体、内容丰富,十分乐意细细说来。
(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第④段“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第 段“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分析可知,内容上,重复部分描写了陈家父子回答“白铁皮盒里装有什么”时的态度(表情)与答案,父好俩对镇堂之宝的秘密都是“微微一笑”, 秘而不宣,两者的反应高度一致,暗示出父子间的一脉相承,体现了家族的代际传承;结构上,形成了前后照应,加深读者对镇堂之宝的思索与对文章主题的思考。
9.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结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内容可知,本单元的小说着眼于少年的成长,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 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加深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结合第③段“这德济堂有些古怪,至少在陈须浮儿子陈小浮看来是”,第④段“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第⑤段“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第⑥段“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特别是药帮中人大都外出逃难”,第⑦段“豚刀及雷公创,陈小浮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第⑨段“陈小浮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从此沉下心来,勤学苦练,寒来暑往间,各种技艺突飞猛进,隐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第 段“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可知,本文从年少的陈小浮写起,借陈小浮视角观察,写陈家人把“家乡之土”当“作镇堂之宝”,供奉在神龛上,既表达了他们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也寄托着前人对后代能牢记本源、传承家风的原望。我们从陈小浮的成长过程中,看到父亲陈须浮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并了解了“建昌帮”的历史与影响、中药加工工具、中药加工技艺、药材等对陈小浮的影响,并进而引发我们对“乡土情结”“中医文化”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责任与担当的思考。据此可知,这篇文章符合单元导语的要求“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因此可以编入这个单元。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其后在《神农本草经》《大观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1972年8至10月,开展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同年11月,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中药里的青蒿其实是指植物黄花蒿。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其分子式为C15H22O5,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
【材料二】
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低毒、安全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类药物对各种疟疾有效,属于新型抗疟药。青蒿素类药物能快速杀灭疟原虫并能抑制其生长,科学研究表明,青蒿素选择性杀灭特定时期疟原虫的机理主要是其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影响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疟原虫营养、能量的供应,从而达到抗疟目的。在青蒿素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超过100万人死亡。青蒿素的广泛使用,使疟疾人数逐年下降,青蒿素也成为抗疟的标准药物。除此之外,青蒿素还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糖尿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材料三】
从植物青蒿里压出青蒿汁液,汁液里很可能存在“抗疟”的化学成分。屠呦呦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开始翻阅古籍,寻找药方,拜访老中医,她注意到,在《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以免破坏抗疟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选择用乙醚来泡青蒿提取有效成分。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提取物在老鼠实验中的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猴子实验很快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一种新药诞生了。2015年12月7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礼堂内,屠呦呦接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章,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土取得成就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她主持研制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是中国医药人送给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份礼物。
10.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
11.根据材料二,简述青蒿素抗疟的机理。
12.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72年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分离得到青蒿中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B.“青蒿素”被世卫组织曾称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C.“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因此它只对抗疟疾有效。
D.“青蒿素”其实就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抗疟中药的研究,我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团队是从1969年开始的,1972年开始集中研究中药青蒿。
B.《肘后备急方》中提供了以乙醚来泡制中药以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方法。
C.抗疟药物一经推广使用后,疟疾人数立马得到了控制,青蒿素也成为抗疟的标准药物。
D.屠呦呦主持研制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对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答案】10.青蒿素的研究历史;青蒿素提取的来源;青蒿素的发现人。 11.青蒿素能够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影响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疟原虫营养、能量的供应,从而达到抗疟目的。 12.C 13.D
【解析】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材料一中的前五句,从古书《五十二病方》及《神农本草经》《大观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典籍中记载的青蒿治病,到现代中医对青蒿展开重点研究,1972年正式命名“青蒿素”,介绍了从古到今青蒿素的研究历史;材料一中的第六句,则主要介绍了青蒿素的提取来源以及它的发现人是屠呦呦。关键词是“研究历史”“提取来源”“发现人”等,言之有理即可。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定位到材料二中的第2句,“青蒿素类药物能快速杀灭疟原虫并能抑制其生长,科学研究表明,青蒿素选择性杀灭特定时期疟原虫的机理主要是其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影响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疟原虫营养、能量的供应,从而达到抗疟目的”,可以知道:青蒿素能够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影响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疟原虫营养、能量的供应,从而达到抗疟目的,这就是青蒿素抗疟的机理。
12.考查辨析信息。
C.根据材料二中的“除此之外,青蒿素还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糖尿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可知,本项有误。故选C。
13.考查辨析信息。
D.根据材料三中的“她主持研制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是中国医药人送给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份礼物”可知,本项“意义重大”表述不恰当。故选D。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医文化
①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
②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歧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③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④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⑤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早就被翻译到国外,对世界医学、药学、植物学、物学、矿物学、化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治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来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八个经方,对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错,中药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医药抗击疫情效果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⑥中医学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4.阅读全文,围绕“中医文化”介绍的知识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 )
A.“中医”有很多称谓,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
B.中医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C.中医采用现代三大哲学理论解释生命的秘密。
D.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5.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16.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
【答案】14.C 15.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本草纲目》对世界多门学科产生巨大影响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6.“往往”是“常常”的意思。说明人体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病痛常常不药而愈,但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14.考查辨析信息。
C.根据第④段中的“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可知,本项“现代”有误。故选C。
15.考查说明方法。根据画线句中的“比如”可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本草纲目》对世界多门学科产生巨大影响的例子。联系前句“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知,此处举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6.考查说明文语言。“往往”是“常常”的意思。在句中表示的是,人体往往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但并不排除有的情况人们不是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有疫情时,医生即战士
①17年前,抗击非典,他挺身而出;庚子新春,迎战新冠,他逆向而行。“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
②他就是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
③临危受命,闻令而动。1月25日,在出征武汉的飞机上,张伯礼填词道:“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惕。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面对尚有很多未知的新冠肺炎,他心里却有一份底气,那是对中医药的信心。当晚,张伯礼就第一时间向中央指导组提出,必须严格隔离,他提议将确诊、疑似、发热、留观4类人群进行集中隔离,分类管理。“但严格隔离,只是成功了一半。不吃药也不行。”张伯礼提出“中药漫灌”治疗方法,普遍服用中药,拟定“宣肺败毒方”等方让4类人使用中医药。他的建议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④张伯礼开出方子后,试着给湖北九州通的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请他们帮助做袋装中药汤剂。对方回答:“没问题,全力配合。”张伯礼说:“现在没有钱,也不是做一天,也不是做千百袋。”对方说:“为了武汉人民,什么都不要讲了。”这让张伯礼感动不已。
⑤第一天3000袋,第三天就达8000袋,最多时一天4万袋。张伯礼难掩兴奋:“通过普遍服用中药,集中隔离的很多发热、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转,效果不错。”武汉开展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大排查。严格隔离的同时普遍服用中药,取得了良好效果。
⑥“一定要有中医药阵地。只要有阵地,就能有作为。”经中央指导组批准,张伯礼率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进驻江夏方舱医院。这是一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方舱医院从中药、针灸、贴敷到太极拳、八段锦一条龙综合治疗。
⑦2月14日,江夏方舱医院开舱。张伯礼穿着写有“老张加油”的防护服,熟悉环境,紧盯流程,问诊患者,对症拟方,指导临床,巡查病区……每天几个小时的行走,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
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把重症患者一个不落拉回生的安全线。张伯礼挺身而出,为多年饱受争议的中药注射剂正名:“对重症患者早期足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可力挽狂澜。”中药注射剂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大显身手。
⑨4月16日,张伯礼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临别之际,张伯礼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牺牲和贡献。”鉴于新冠肺炎的特点,早在江夏方舱医院还没有休舱时,张伯礼已经在思考出院患者的康复问题,面对部分患者出现的咳嗽、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以及肺纤维化及免疫功能损伤等问题,他孜孜不倦向中医药寻找答案。张伯礼联合武汉一线专家,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有效指导了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⑩花开迎凯旋。7月24日,张伯礼回到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武汉,举行了《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优势与特点》主题演讲,参加武汉市中医医院挂牌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签约授牌仪式,出了半天康复门诊,听了康复研究汇报。看到曾经的患者如今都能正常地生活,张伯礼高兴地说:“现在的武汉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喜欢这个武汉。”
疫情无国界,大医有爱心。疫情防控期间,张伯礼参加了几十场海外连线。“分享中国经验,我们从不保守。”他希望中医药能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9月1日,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张伯礼登上“云讲台”。他深情地说:“再过10年、20年,你们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你们就是国家的建设者,这个历史的重任就交到你们身上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
“疫情来了,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必须要冲上前去。治疗、救人是职责所在,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事。”张伯礼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深爱着中医药事业。
(记者 王君平)
(1)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张伯礼的形象。
(3)作者为何不用《张伯礼在武汉抗疫》而用《国有疫情时,医生即战士》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内容请为张伯礼写一段颁奖词。要求:不少于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答案】(1)①临危受命,提出中药治疗方案,并联系企业,制中药汤剂;②进驻方舱医院医治患者,过度劳累,胆囊炎发作,被迫接受手术;③指导了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④回武汉做演讲;⑤参加海外连线,分享 中国经验;⑥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登上:“云讲台“演讲。(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临危不惧,勇担重任;专业精深,刻苦钻研;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国爱民,富有人间大爱。
(3)《国有疫情时,医生即战士》这一标题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身份,“医生即战士”突出了疫情的严重,凸显了张伯礼的家国担当,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张伯礼在武汉抗疫》为题,只表明文本内容是记叙张伯礼在武汉抗疫的事迹。
(4)示例:您,临危受命,新春而动,心里装着病人;您,学识渊博,不断钻研,坚信中药抗疫;您,亲临病床,累倒自己,书写人间大爱;您,力挽狂澜,德术并彰,为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国医城墙;您。带着责任和担当,驱走了冬日的严寒,换来了春日的温暖!
【详解】(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③段“临危受命,闻令而动。1月25日,在出征武汉的飞机上,张伯礼填词道:‘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惕。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面对尚有很多未知的新冠肺炎,他心里却有一份底气,那是对中医药的信心”④段“张伯礼开出方子后,试着给湖北九州通的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请他们帮助做袋装中药汤剂。对方回答:‘没问题,全力配合。’”可概括为:临危受命,提出中药治疗方案,并联系企业,制中药汤剂;
根据⑦段“2月14日,江夏方舱医院开舱。张伯礼穿着写有‘老张加油’的防护服,熟悉环境,紧盯流程,问诊患者,对症拟方,指导临床,巡查病区……每天几个小时的行走,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可概括为:进驻方舱医院医治患者,过度劳累,胆囊炎发作,被迫接受手术;
根据⑨段“面对部分患者出现的咳嗽、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以及肺纤维化及免疫功能损伤等问题,他孜孜不倦向中医药寻找答案。张伯礼联合武汉一线专家,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有效指导了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可概括为:指导了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根据⑩段“张伯礼回到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武汉,举行了《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优势与特点》主题演讲”可概括为:回武汉做演讲;
根据 段“疫情防控期间,张伯礼参加了几十场海外连线。‘分享中国经验,我们从不保守。’他希望中医药能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可概括为:参加海外连线,分享中国经验;
根据 段“9月1日,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张伯礼登上‘云讲台’”可概括为: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登上:“云讲台”演讲。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由③段“临危受命,闻令而动”“面对尚有很多未知的新冠肺炎,他心里却有一份底气,那是对中医药的信心”可知,临危不惧,勇担重任;
由③段“张伯礼提出‘中药漫灌’治疗方法,普遍服用中药,拟定‘宣肺败毒方’等方让4类人使用中医药”可知,专业精深,刻苦钻研;
由⑦段“每天几个小时的行走,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可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由⑧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把重症患者一个不落拉回生的安全线。张伯礼挺身而出,为多年饱受争议的中药注射剂正名”可知,爱国爱民,富有人间大爱。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
标题“国有疫情时,医生即战士”可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疫情时”,人物身份是“医生”,“战士”突出了疫情的严重,同时“医生即战士”形象、贴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张伯礼在武汉抗疫”这一标题只是点明张伯礼在武汉抗疫的事迹,不能彰显张伯礼的家国担当精神。
(4)本题考查拟写颁奖词。写颁奖词,应高度概括人物事迹,突出人物精神,语言简洁精练,语句清新优关,感情真挚动人。要注意题干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要求和字数限制。
示例:您的妙手回春、无私奉献让我们铭记于心,您敢医敢言,从容冷静,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城墙,您承担了一切,心中还时刻想着人民。您是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与我们砥砺前行。您滚烫的心,驱走了冬日的严寒,换来了春日的温暖。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材料二: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纲要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其中,纲要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
中医学认为:人所患的各种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而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往往可以将很多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例如,临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与饮食、起居、情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疾,如箭矢,来得快,去得也快;而病,如江河泥沙之淤积,百十年后,方成巨患。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如釜底抽薪,杜绝病成。所以,养生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是前人总结的各种葆养生命的方法,长期坚持,可以将人的精气神调整到饱满的状态,令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心情平和,即使偶有小疾,也可自愈。
材料四:
2020年4月24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以岭药业收到厄瓜多尔卫生部核准 签发的“天然药物”注册批文,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厄瓜多尔天然药物标准注册。目前,除厄瓜多尔外,连花温瘟胶囊已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等地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等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中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材料五:
中药的伟大之处,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其平凡。西药是受过高级医疗教育者的专属,它们复杂的药性只有医生敢调遣。但在中国:有哪位老母亲没给受凉的孙子煮过生姜水呢?又有多少不识字的母亲,没用“烫海带腌白糖”治疗过孩子的咽痛?“性温、益气补血”的黑米,“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茶,从广义上说都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们充满着平凡的气息。中药不仅用来治病,更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除普遍性不同以外,西药与中药的另一种差异在于治疗角度。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中药却更注重人体内部的调理。比起西药的消灭病症,中药更倾向于增强免疫机能,使人体自行祛病、寒热平衡。
(摘自《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
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比喻论证。通过将“疾”与“病”分别比作“箭矢”与“江河泥沙之淤积”来展开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该段的论点,化抽象为具体,使论证更加鲜明生动、浅显易懂。
【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题目,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还有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
根据句中的“疾,如箭矢”“病,如江河泥沙之淤积”可知,这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疾”比作“箭矢”,将“病”比作“江河泥沙之淤积”;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人所患的各种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使所论述的问题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病的优势。
第一,改善症状方面,这个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还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中药治疗咳嗽,在早期、前期效果比较好,改善乏力比较明显,同时改善恶心、腹泻比较容易。第二,许多轻度病人,在经过中药治疗以后很容易痊愈。中度的病人向重症转化明显减少,吃药以后控制不向重症、危重症转化。第三,对于重症、危重症的病人,加入中药以后可以稳定血氧饱和度,让血氧饱和度平稳,改善呼吸困难,在这一方面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材料二】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具有独特优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成功案例。”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说。
然而,中国传统医学目前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特色与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人才匮乏、理论和技术创新不足等,特别是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专门法律,因此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解决中医药领域的现实问题,《中医药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强化政策支持,规定了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医师和诊所准入、中药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中医药法》的施行标志着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诞生,可以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材料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达到15.34%。在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据推算超过1.58亿。这一结果说明,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中医药在群众日常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都有自身特色。对于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的认识和诊治,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西医要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才能有效千预。疫苗、防制药物的研发,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都注重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这决定了中医应该、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2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医治病的优势表现在改善症状、治疗轻度病人、辅助治疗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人三方面。
B.屠呦呦获得的奖章是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C.中国传统医学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法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D.中医能够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23.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医药发展的有利现状。
24.【材料三】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5.如果你生病了会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22.B 23.①屠呦呦分离出青蒿素的成功案例为中医药发展树立了榜样;②国家制定《中医药法》,保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4.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中医与西医进行了比较,准确地说明了中医药在群众日常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中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的优势。 25.示例一:我会选择中医。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有自身特色。
示例二:我会选择西医。西医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会有效干预,见效快、药品服用方便。
【解析】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B.有误,由材料二第一段“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可知,句中“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表述时忽略了限定词“在中国本土”,故表述不准确。
故选B。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材料二中,由第一段“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成功案例”可知,屠呦呦分离出青蒿素的成功案例为中医药发展树立了榜样;由“《中医药法》的施行标志着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诞生,可以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可知,国家制定《中医药法》,保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材料三画线句“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达到15.34%。在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据推算超过1.58亿”中,“15.34%”“1.58亿”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两个具体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西医要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才能有效干预。疫苗、防制药物的研发,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都注重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机制进行比较,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中医药在群众日常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及中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25.本题考查材料拓展及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先明确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作答。如:我会视情况而定。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等来判断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
示例一:我会选中医,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它能通过扶正祛邪来让人获得健康,对人身体损伤小,不用开刀和做手术,中药讲究药食同源,以食入药,也能避免刺激性药品对身体的损伤。
示例二:我会选西医,西医结合医疗设备进行检查,能比较精准地查清病灶,对症下药,且西药相对方便,不用熬制,在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药剂注射,见效较快。
示例三:我会视情况而定。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等来判断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比较紧急或严重的情况选择西医,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选择中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热点筛选·十大传统文化考点解析
中医
(解析版)
【知识介绍】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8%A5%E7%A7%8B%E6%88%98%E5%9B%BD%E6%97%B6%E6%9C%9F / 8896721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F%A9%E5%8C%BB%E5%AD%A6 / 634787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8%B4%E9%98%B3%E4%BA%94%E8%A1%8C / 782340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C%9B%E9%97%BB%E9%97%AE%E5%88%87 / 127080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94%E8%84%8F%E5%85%AD%E8%85%91 / 382786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经络关节、气血津液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94%E8%A1%80%E6%B4%A5%E6%B6%B2 / 6753208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8%8D%AF / 295975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针灸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2%88%E7%81%B8 / 505004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推拿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E%A8%E6%8B%BF / 2933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按摩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C%89%E6%91%A9 / 37162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拔罐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8B%94%E7%BD%90 / 331024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气功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94%E5%8A%9F / 277547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食疗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A3%9F%E7%96%97 / 102671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96%E7%95%8C%E5%8D%AB%E7%94%9F%E7%BB%84%E7%BB%87 / 483426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8%AD%E5%8C%BB / _blank )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考点解读】
随着疫情的发展,科学界在对抗疫情中发现了中医的重要作用,中医也在抗疫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中医是人类发展的医学结晶,是我们治疗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相似观念”也是辩证的哲学观点。对中医的考察,大多以中医为本,察基础知识为体。
【热点题型】
例1:中医知识介绍,考察基础知识。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______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近百年来,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______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______;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让中医药根深叶茂,让岐黄之术生生不息,让中医药永远姓“中”,这是中国人______的责任和使命。
A.彰显 背离 正本清源 责无旁贷 B.蕴含 违背 固本培元 责无旁贷
C.蕴含 背离 正本清源 义不容辞 D.彰显 违背 固本培元 义不容辞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空:“彰显”的意思是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蕴含”意思是包含在内。结合句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中包含了中华文化,因此这里应填“蕴含”;
②空:“背离”的意思是离开,违背。“违背”的意思是违反,不遵守。结合句子“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可知,这里应填“背离”;
③空:“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固本培元”的意思是巩固基础。结合句子“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从源头上整顿和清理的重要性,因此这里应填“正本清源”;
④空:“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结合此空后面的内容“责任和使命”可知,“责无旁贷”已经包含了责任,因此不能填入此空,因此这里应填“义不容辞”;故选C。
【知识巩固】
1.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七⑴班正在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 医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2)请你仿照示例,从“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中任选一则, 进行赏评。
示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 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3.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贵财富,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
活动一:下面是中药的煎煮方法,请排出正确的顺序。
①将一付中药放入容器中浸泡,加水量以刚没过药材边缘两横指为宜,浸泡时间一般大于45分钟。
②将煎出的3份药液兑在一起,分成3份,早、晚各一份服用。
③再次向砂锅中倒入少许水,用文火慢煎30分钟,取出药液200ml。
④将容器中的中药和水一同倒入砂锅中,盖好盖子,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用文火(小火)慢煎30分钟,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材2﹣3次,取出药液200ml,约多半小碗。
⑤向砂锅中倒入少许水,用文火慢煎30分钟,取出药液200ml。
(1)排序:
活动二: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药名也常常出现在一些诗词作品中,请从下面辛弃疾《满庭芳 静夜思》的节选文字中找出2味中药药材。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2)中药名:
(3)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医药文化的赞美之情。
3.按要求完成任务。
疫情结束返校后,我校开展“在疫情中遇见”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在端午节开展“疫情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有同学讲到疫情期间社区把预防新冠的暖心中药发到千家万户。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许多对联巧妙地运用了中草药名传播中药知识。请选用下面所给的中草药名将下联补充完整,中草药名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______,插金簪,戴_____,比牡丹芍药胜____,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中草药名: ①胖大海 ②银花 ③红娘子 ④蜈蚣 ⑤五倍 ⑥虎杖
A.①④⑤ B.③⑥② C.③②⑤ D.①⑥②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最佳渠道。特别是在应对疾病、获取健康这一人类的共同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共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1月1日)
材料二: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管理者过于商业物质利益化,将医生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无论是在医疗水平、医生资源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大打折扣。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很有必要,以防“莆田系医院”事件再次发酵。
其次,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让人才(医师专家、馆长、技术人员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所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
最后,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虽然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那么直白单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摘编自搜狐网《浅谈中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材料三: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现代前沿医学强调系统科学、精准医疗、预防医学、组合药物,而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有文字记载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保健、复方治疗。他坦承,中医落后的是技术,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瓶颈。
张伯礼说:“我们启动中药现代化战略到现在20年了。20年前,我们就提出来中药走向国际。当时信心满满,没有想到举步维艰。但是,20年来一天也没有停止前进。国外对中药的兴趣越来浓,但是对中药的标准丝毫不降低。因为我们完全是两种文化。国外对中药的复方,多个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关注,他关注的是如果作为一个药,怎么控制它的品质和质量,怎么保证批次间的一致性。”
张伯礼指出,中西医观点碰撞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目前中成药在国际注册研究中取得进展,已有五种药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他说:“这些中药都是国内比较好的药,但到了国外,评价的方法比我们要苛刻,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来要求。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但是非常有益,推动了我们中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把中药复方的理念,把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带到了国外。国外同行也学习我们,美国药典委员会、美国FDA也说,他们对于植物药的评价很多借鉴了中国人的一些方法,例如指纹图谱技术、指纹图谱分析等等。”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台国际报道在线《中医名家罗浮山论道共商中医药发展前景》)
5.下列对中医现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但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商业化怪圈。
B.中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经验的“老中医”更受广“大患者欢迎,而年轻中医大夫们,则不大受人欢迎。
C.中医诊治疾病,运用的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医生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进行诊断,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
D.中医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跟随网络发展潮流,引进了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营造出“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6.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医目前的现状。
7.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中医药发展将有怎样的前景。
(二)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问题。
镇堂之宝
揭方晓
①归源村,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村口有家药堂,名叫“德济堂”,代代医术高超,又不欺穷谄富,不当外来户看。
②德济堂现在这位掌柜名叫陈须浮,尽得祖辈真传,三根手指轻轻一搭,拣几样自己炮制的中药,吩咐病人拿水一煎。
③这德济堂有些古怪,至少在陈须浮儿子陈小浮看来是。古怪之处就在神龛上面不供奉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天下公认的中医祖师爷,也不供奉陈家列祖列宗,黄铜钥匙一直挂在陈须浮腰上,无论寒暑、夜昼,他人根本甭想摸一下。
④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不过,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⑤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人称“建昌帮”,其源于东晋,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药技流传赣闽四十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
⑥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遣散众婢仆及学徒,金银细软啥都没带,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用祖上传下来的医术及中药炮制技艺,混口饭吃。
⑦豚刀及雷公创,陈小浮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豚刀亦称建刀,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刨又称药刨,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
⑧用刀,是最考验药工手艺的。有一回,陈须浮酒后兴起,塞进豚刀之口,左手操刀,刀前的箩筐里便铺了一层薄薄的药片。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
⑨陈小浮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从此沉下心来,寒来暑往间,各种技艺突飞猛进。
⑩老人,仿佛都有预知百年之事的能力。这不,一天晚饭后,告诉他说,自己腰上的这把黄铜钥匙,须得等自己百年之后才能打开,历代陈家人都是这规矩。
陈小浮觉得好好地说这话太不吉利,将父亲好一通埋怨。不料第二天早上,陈须浮竟然真的没有醒过来,无疾而终。含泪料理完父亲后事,陈小浮拿过父亲那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只一个鼓鼓囊囊的黄纸包,如寻常中药般。再打开那黄纸包,鼻子凑上去一闻,土腥味扑鼻。
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
多年以后,当陈小浮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唱着戏曲段子,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问那里装有什么时,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任宝贝孙子怎样撒娇,也缄口不语。
风,穿堂而过。陈小浮腰间那把黄铜钥匙碰到桌沿犄角,哗哗作响。
8.阅读小说,完成下表。
阅读策略 内容 思考
故事线索策略 (1)从“悬念→结局”的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语言形式不要求一致)①   →镇堂之宝的来历→②    运用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语境策略 (2)第④段: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揣摩加点词“吝啬”“慷慨”在语境中的意思。
关注重复策略 (3)第④段: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第 段: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 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下面方框中内容节选自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你认为本文能不能编入这个单元?请结合导语内容,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要阐述。
第四单元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其后在《神农本草经》《大观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1972年8至10月,开展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同年11月,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中药里的青蒿其实是指植物黄花蒿。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其分子式为C15H22O5,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
【材料二】
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低毒、安全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类药物对各种疟疾有效,属于新型抗疟药。青蒿素类药物能快速杀灭疟原虫并能抑制其生长,科学研究表明,青蒿素选择性杀灭特定时期疟原虫的机理主要是其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影响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疟原虫营养、能量的供应,从而达到抗疟目的。在青蒿素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超过100万人死亡。青蒿素的广泛使用,使疟疾人数逐年下降,青蒿素也成为抗疟的标准药物。除此之外,青蒿素还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糖尿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材料三】
从植物青蒿里压出青蒿汁液,汁液里很可能存在“抗疟”的化学成分。屠呦呦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开始翻阅古籍,寻找药方,拜访老中医,她注意到,在《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以免破坏抗疟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选择用乙醚来泡青蒿提取有效成分。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提取物在老鼠实验中的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猴子实验很快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一种新药诞生了。2015年12月7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礼堂内,屠呦呦接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章,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土取得成就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她主持研制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是中国医药人送给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份礼物。
10.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
11.根据材料二,简述青蒿素抗疟的机理。
12.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72年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分离得到青蒿中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B.“青蒿素”被世卫组织曾称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C.“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因此它只对抗疟疾有效。
D.“青蒿素”其实就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抗疟中药的研究,我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团队是从1969年开始的,1972年开始集中研究中药青蒿。
B.《肘后备急方》中提供了以乙醚来泡制中药以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方法。
C.抗疟药物一经推广使用后,疟疾人数立马得到了控制,青蒿素也成为抗疟的标准药物。
D.屠呦呦主持研制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对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医文化
①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
②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歧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③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④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⑤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早就被翻译到国外,对世界医学、药学、植物学、物学、矿物学、化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治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来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八个经方,对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错,中药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医药抗击疫情效果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⑥中医学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4.阅读全文,围绕“中医文化”介绍的知识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 )
A.“中医”有很多称谓,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
B.中医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C.中医采用现代三大哲学理论解释生命的秘密。
D.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5.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16.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有疫情时,医生即战士
①17年前,抗击非典,他挺身而出;庚子新春,迎战新冠,他逆向而行。“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
②他就是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
③临危受命,闻令而动。1月25日,在出征武汉的飞机上,张伯礼填词道:“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惕。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面对尚有很多未知的新冠肺炎,他心里却有一份底气,那是对中医药的信心。当晚,张伯礼就第一时间向中央指导组提出,必须严格隔离,他提议将确诊、疑似、发热、留观4类人群进行集中隔离,分类管理。“但严格隔离,只是成功了一半。不吃药也不行。”张伯礼提出“中药漫灌”治疗方法,普遍服用中药,拟定“宣肺败毒方”等方让4类人使用中医药。他的建议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④张伯礼开出方子后,试着给湖北九州通的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请他们帮助做袋装中药汤剂。对方回答:“没问题,全力配合。”张伯礼说:“现在没有钱,也不是做一天,也不是做千百袋。”对方说:“为了武汉人民,什么都不要讲了。”这让张伯礼感动不已。
⑤第一天3000袋,第三天就达8000袋,最多时一天4万袋。张伯礼难掩兴奋:“通过普遍服用中药,集中隔离的很多发热、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转,效果不错。”武汉开展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大排查。严格隔离的同时普遍服用中药,取得了良好效果。
⑥“一定要有中医药阵地。只要有阵地,就能有作为。”经中央指导组批准,张伯礼率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进驻江夏方舱医院。这是一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方舱医院从中药、针灸、贴敷到太极拳、八段锦一条龙综合治疗。
⑦2月14日,江夏方舱医院开舱。张伯礼穿着写有“老张加油”的防护服,熟悉环境,紧盯流程,问诊患者,对症拟方,指导临床,巡查病区……每天几个小时的行走,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
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把重症患者一个不落拉回生的安全线。张伯礼挺身而出,为多年饱受争议的中药注射剂正名:“对重症患者早期足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可力挽狂澜。”中药注射剂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大显身手。
⑨4月16日,张伯礼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临别之际,张伯礼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牺牲和贡献。”鉴于新冠肺炎的特点,早在江夏方舱医院还没有休舱时,张伯礼已经在思考出院患者的康复问题,面对部分患者出现的咳嗽、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以及肺纤维化及免疫功能损伤等问题,他孜孜不倦向中医药寻找答案。张伯礼联合武汉一线专家,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有效指导了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⑩花开迎凯旋。7月24日,张伯礼回到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武汉,举行了《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优势与特点》主题演讲,参加武汉市中医医院挂牌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签约授牌仪式,出了半天康复门诊,听了康复研究汇报。看到曾经的患者如今都能正常地生活,张伯礼高兴地说:“现在的武汉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喜欢这个武汉。”
疫情无国界,大医有爱心。疫情防控期间,张伯礼参加了几十场海外连线。“分享中国经验,我们从不保守。”他希望中医药能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9月1日,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张伯礼登上“云讲台”。他深情地说:“再过10年、20年,你们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你们就是国家的建设者,这个历史的重任就交到你们身上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
“疫情来了,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必须要冲上前去。治疗、救人是职责所在,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事。”张伯礼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深爱着中医药事业。
(记者 王君平)
(1)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张伯礼的形象。
(3)作者为何不用《张伯礼在武汉抗疫》而用《国有疫情时,医生即战士》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
结合文本内容请为张伯礼写一段颁奖词。要求:不少于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材料二: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纲要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其中,纲要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
中医学认为:人所患的各种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而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往往可以将很多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例如,临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与饮食、起居、情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疾,如箭矢,来得快,去得也快;而病,如江河泥沙之淤积,百十年后,方成巨患。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如釜底抽薪,杜绝病成。所以,养生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是前人总结的各种葆养生命的方法,长期坚持,可以将人的精气神调整到饱满的状态,令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心情平和,即使偶有小疾,也可自愈。
材料四:
2020年4月24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以岭药业收到厄瓜多尔卫生部核准 签发的“天然药物”注册批文,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厄瓜多尔天然药物标准注册。目前,除厄瓜多尔外,连花温瘟胶囊已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等地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等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中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材料五:
中药的伟大之处,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其平凡。西药是受过高级医疗教育者的专属,它们复杂的药性只有医生敢调遣。但在中国:有哪位老母亲没给受凉的孙子煮过生姜水呢?又有多少不识字的母亲,没用“烫海带腌白糖”治疗过孩子的咽痛?“性温、益气补血”的黑米,“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茶,从广义上说都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们充满着平凡的气息。中药不仅用来治病,更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除普遍性不同以外,西药与中药的另一种差异在于治疗角度。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中药却更注重人体内部的调理。比起西药的消灭病症,中药更倾向于增强免疫机能,使人体自行祛病、寒热平衡。
(摘自《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
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病的优势。
第一,改善症状方面,这个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还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中药治疗咳嗽,在早期、前期效果比较好,改善乏力比较明显,同时改善恶心、腹泻比较容易。第二,许多轻度病人,在经过中药治疗以后很容易痊愈。中度的病人向重症转化明显减少,吃药以后控制不向重症、危重症转化。第三,对于重症、危重症的病人,加入中药以后可以稳定血氧饱和度,让血氧饱和度平稳,改善呼吸困难,在这一方面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材料二】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具有独特优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成功案例。”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说。
然而,中国传统医学目前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特色与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人才匮乏、理论和技术创新不足等,特别是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专门法律,因此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解决中医药领域的现实问题,《中医药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强化政策支持,规定了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医师和诊所准入、中药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中医药法》的施行标志着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诞生,可以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材料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达到15.34%。在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据推算超过1.58亿。这一结果说明,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中医药在群众日常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都有自身特色。对于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的认识和诊治,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西医要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才能有效千预。疫苗、防制药物的研发,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都注重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这决定了中医应该、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2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医治病的优势表现在改善症状、治疗轻度病人、辅助治疗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人三方面。
B.屠呦呦获得的奖章是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C.中国传统医学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法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D.中医能够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23.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医药发展的有利现状。
24.【材料三】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5.如果你生病了会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