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网络资源分享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2网络基础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网络资源分享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2网络基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中图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03-08 11: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3 章 网络安全与网络资源
3.2 网络资源分享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地图出版社选择性必修2 网络基础 第 3 章 网络安全与网络资源  3.2 网络资源分享 。
网络正在改变着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带来了各种便捷的获取和使用资源的手段,方便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过,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奇迹的同时,也给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挑战。网络空间已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疆域”,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融合交织。
教学目标
1.能识别网络资源的类型。
2.能利用适当的工具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生成和分享网络资源。
3.提高分享资源时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识别网络资源的类型。
教学难点:能利用适当的工具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生成和分享网络资源。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体验探索
回顾网络分享
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信息所具有的共享性特征。网络是目前人们所发明的最便捷的信息分享途径(图 3.2.1)(参见教材P88)。
回忆你用网络分享过哪些资源,常用的分享手段都有哪些。
网络资源简介
在日常使用中,网络资源主要指网络信息资源,也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很多人把网络资源分为图、文、声、像等类型。比如,使用搜索引擎时,很多时候就在搜索某种特定类型的资源(图 3.2.2)(参见教材P89);但更多的时候,人们获取的是由多种媒体组成的综合型信息资源(图 3.2.3)(参见教材P89)。
也可以按网络协议,将网络资源分为万维网资源、FTP 网络资源、telnet 网资源等。其中,万维网基于 HTTP协议,目前使用最为广泛;FTP 网基于 FTP 协议,主要用于文件传输,可用来共享各种文件;telnet 网基于 telnet 协议,可借助网络中的计算机完成计算任务。
还可以按来源,把网络资源分成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公众信息资源等(图 3.2.4)(参见教材P89);按主题,分为关于旅游的资源、关于学习的资源、关于体育运动的资源等。
除了信息资源外,IP 地址数量、域名数量、国际出口带宽等可以视为网络基础资源。网络基础资源是信息社会的“大动脉”,是关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性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网络基础资源建设进步显著。表 3.2.1 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资源的建设情况。
网络资源分享实例
通过网络分享资源的方式有很多,如把信息发布到微博或朋友圈中,用邮件传送图文资料等。实际使用时,应当根据资源和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式。
分享文件
情境 1 :
王红所在小组的几位同学想分享他们手机、计算机中的照片、视频等,他们列出了几种方案:
·通过移动硬盘复制文件;
·通过局域网内的共享文件夹共享文件;
·发到 QQ 群或微信群中;
·发到云盘中,然后创建加密分享链接。
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合适?为什么
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分享文件的方式,如专门用于传送文件的 FTP 服务、电子邮件附件、局域网共享文件夹等。近年来,网络云盘服务逐渐流行。通过云盘,不仅个人的各种信息终端可以方便地分享各种文件,而且还可以与其他人的各种设备分享。
项目实施
利用云盘分享文件
1. 小组同学选定一个网络云盘服务,并分别完成账号注册等必要操作。
2. 在自己的不同设备间实现文件分享,并描述自己的操作步骤(图 3.2.5)(参见教材P90)。
3. 尝试与小组成员之间分享一个比较大的视频文件。注意,要创建加密的分享链接。
4. 把视频文件改名后再次上传,看看能否实现秒传,并讨论一下,秒传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基于二维码的分享
情境 2 :
王红想在学校活动中和同学们分享她制作的关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宣传片,并已经利用云盘服务设好了共享链接。她发现,向好友发布这个消息比较容易,可以利用 QQ 等工具把网址传给对方,但如何才能让不熟悉的同学,特别是使用智能手机的同学,方便地打开链接呢?
把指定网址打印或展示出来,让使用手机的人照着网址输入访问,虽然可行,但显然很不方便。一个更方便的办法是,利用二维码来实现网址的分享。
信息设备扫描二维码后,可以把它转换成二进制数据,从而获取其中的信息。目前,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基于二维码的应用(图 3.2.6)(参见教材P91)。
生成二维码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专门的软件,可以借助生成二维码的网站,还可以采用编程的方式。
分享计算资源
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分享文件,分享存储空间,分享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还可以分享计算机的计算资源,也就是利用网络,使用别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完成计算任务。
下面将要介绍如何用 Python 中的 dispy 库来组建和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
项目实施
组建分布式计算系统
1. 每一位同学查看自己所用计算机的 IP 地址,并记录下来。
2. 进入安装 Python 的目录,然后执行“python Scripts\dispynode -c 1 -i[IP 地址 ] --clean ”命令,窗口显示类似图 3.2.7(参见教材P92)。
运行命令后,所用的计算机就会提供一个处理核心充当运算资源。大家都这样做,就可以组成含有多个运算资源的分布式计算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一个计算节点。接下来,学习如何使用这个计算网络进行计算。
在上面的运算过程中,默认把系统中的所有计算节点都用来计算质数,从而形成了一个寻找质数的计算网络。
实际运算时,寻找质数的过程被分成了 10 段,并被自动分配到计算网络的空闲节点上。
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这个分布式计算系统的不同计算节点,会在不同段落中寻找质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复杂计算所需的时间。
实际使用时,可以把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组织起来,用来完成不同的计算任务。
思考活动
总结分布式计算的特点
通过前面的项目活动,你觉得分布式计算有哪些特点?通过分享计算资源,能完成什么类型的任务?
在现实操作中,研究人员利用分享计算资源的原理,创建了很多用于科学研究的分布式计算项目。简单地说,分布式计算就是把大的计算任务分割成小的任务单元,并通过网络分发给各节点进行计算,各节点完成计算后,再通过网络把各自的计算结果反馈给服务器。
BOINC(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伯克利开放式网络计算平台)是目前主流的分布式计算平台之一。下面以这个平台为例,介绍当前正在利用分享计算资源进行的科学研究。
如果利用软件,把网络中不同设备的存储空间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分布式存储系统,这是一种分享存储资源的方式。
项目实施
参与分布式科学研究项目
1. 启动软件 BOINC Manager。
2. 增加一个项目,如计算质数的项目 PrimeGrid,然后根据软件的提示,进行登录或账号注册等操作。操作后,软件就会自动把所用的计算机变成计算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并自动为项目提供必要的运算资源(图 3.2.8)(参见教材P96)。
3. 再浏览几个计算平台中的项目,如寻找外星人的项目 SETI@home、模拟宇宙运行的项目 Universe@Home、研究蛋白质的项目 Protein Folding 等,并适当加入一两个感兴趣的项目。
不难发现,一个真实可用的分布式系统,要做的工作比前面的项目活动实验复杂得多,通常还要包括项目选择、用户身份认证等操作。
思考活动
网络分享二三事
1. 以“分布式计算的安全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从普通参与者和项目组织者的角度,了解采用分布式计算这种方式时,各自可能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又该分别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 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共享上网是一种网络资源分享过程,这个时候大家分享的是带宽。
(2)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是一种网络资源分享服务,分享的是 IP 地址资源。
3. 你还知道哪些分享网络资源的服务?它们分享了什么资源?
项目实施
网络资源分享总结报告
完成项目报告,检查自己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报告人:______ 时间:______
主题:认识网络分享。
1. 总结网络资源的分类方式和具体的类型。
按 ______分类,包括:______
按 ______分类,包括:______
按 ______分类,包括:______
2. 总结分享文件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 局域网共享,优缺点:______
□______ ,优缺点:______
□ ______,优缺点:______
□ ______,优缺点:______
□ ______,优缺点:______
3. 总结二维码的作用,以及二维码分享的应用场景。
4. 总结数字摘要、加密等安全技术在网络资源分享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评价
1.总结本章的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
2. 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填写下表。
学习内容 掌握程度
网络资源的类型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网络分享的方式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利用适当的工具生成和分享网络资源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常用网络安全协议的作用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设置及使用简易防火墙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加密技术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数字摘要技术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使用适当的工具对数据和终端进行加密 □不了解 □了解 □理解
3. 回答以下问题,完成活动反思。
(1)“网络的美妙之处在于你能连接任何人;网络的可怕之处在于任何人都能与你连接。”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有人说“人们通过网络分享资源的活动越频繁,其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就越大,所以要尽可能避免网络分享行为。”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课后作业
1. 王红的爸爸想跟大家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但又担心这些研究成果会被人篡改,误导他人。对此,你有什么办法吗?
2. 赵明只想和朋友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他应该采用哪种方式分享资源?为什么?
□ 微博 □ 微信朋友圈 □ QQ 群 □ 博客 其他:
3. 下面的说法,你认为哪个对?为什么?
(1)二维码中可能隐藏病毒或木马程序,所以不能随意扫描。
(2) 二维码中可能隐藏病毒或木马程序的超链接,诱导人在不经意间下载安装,所以不能轻易扫描。
4. 云存储服务可以帮助大家方便地存储和分享资源,同时也很容易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请根据你的使用体会,谈一谈这个说法是否有道理。
板书设计
第 3 章 网络安全与网络资源
3.2 网络资源分享
1.网络资源简介
2.网络资源分享实例
总结评价
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 选择性必修 2 网络基础
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衬课程教材研究所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地图出版社教材出版分社
总 主 编 :祝智庭 樊 磊
副总主编 :高淑印 郭 芳 李 锋
本册主编:慈黎利 熊雪亭
编写人员:梁南燕 武 迪 王集伟 佟松龄 王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