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13: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专题训练
古诗阅读。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元日》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节日是 ,即农历 。
3.诗中写了 、 、 、 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 的节日气氛。
4.“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阅读乐园。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6.写出下列带点字的意思。
(1)欲断魂( ) (2)遥指( )
7.比一比,再组词。
纷( ) 断( )
芬( ) 继( )
8.诗句“ , ”写出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9.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节日,不同节日有不同的习俗,相关内容连线。
元宵节 农历八月十五 清明节 赏月
端午节 农历正月十五 重阳节 扫墓
中秋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登高
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古诗补充完整
1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描写的节日是 ,诗中提到的这个节日的习俗有 、 。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思念家乡亲人之情的一句是:
12.最后一句诗中的“少一人”指的是少了( )(填序号)。
A.诗人的兄弟 B.诗人的朋友 C.诗人自己
13.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片段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正 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轻便_________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 创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 传播)下来了。
14.用“_______”选择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15.请在选文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6.请找出选文中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动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切成段→ →捣→ →
17.下列关于蔡伦造纸的方法能够流传下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料容易得到 B.价格便宜 C.轻便好用 D.生产方法很复杂
18.下列关于纸的发明,理解错误的是( )
A.在蔡伦造纸以前,人们还不会造纸。
B.造纸术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造福了全世界。
C.选段按“总——分”结构把事情说清楚。
D.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
阅读与理解。
《赵州桥》(节选)
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②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19.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1)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是(画龙点睛 承上启下),由此可见,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坚固 美观)这一特点来写的,这样写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一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 所闻 所感),让我联想到这样一个成语(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20.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回首遥望( ) A.第一 B.头 C.首领
(2)双龙戏珠( ) 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弄 C.戏剧
21.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龙的不同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赞扬了劳动人民的 和 。
你和奇奇在教室读书角还发现了一篇和《清明上河图》有关的文章,请你阅读文章,领略画卷中的汴河风光。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①《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②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
③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跳板在卸货。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
④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篙竿撑住桥洞顶端。
⑤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文有删改)
22.(近义词辨析)请你在文章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疏——( ) 忙碌——( ) 努力——( )
23.(信息提取)这篇文章按照 、画面渐进、 的顺序介绍了《清明上河图》。
24.(内容概括)文章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展开描写的?请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并说一说围绕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象。(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内容理解)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下面两个角度说说《清明上河图》为什么“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内容上:
历史价值上:
课外阅读
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他每次放牛回家,到池塘边洗手,都会看到虾在水里游啊游,游得很有趣,于是就把虾画了下来。以后,他就把画虾作为特别的爱好。
齐白石五十七岁那年,一天,他从木柜里取出一幅虾的画,看着看着,不禁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按照古代画家画虾的方法画的呀,像死的一样……”他越看越不满意,就叫家里
人买来几只活的长臂虾,把它们养在大水碗里。
他每天对虾进行观察、写生。有时用笔杆碰一碰虾,只见虾“腾”地跳了起来,他立刻把这个姿态画下来。就这样看了画,画了看,天长日久,他所画的虾像活的一样,身体有透明感, 虾须似乎一碰就会动起来。
26.联系上下文, 解释下列词语。
自言自语: 写生:
27.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虾画得像活的一样?
28.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9.中国有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说出几个画家的名字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吗?试试看哦,你是最棒的!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植物不失眠
乔 娟
傍晚,合欢树把叶子成双成对地折起,一点点合拢,慢慢进入了梦乡。植物也要睡觉,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觉。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的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轻舞,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阳光和水,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和温度,正是这两个基本因素影响着植物的睡眠。
植物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植物的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美国科学家瑞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没有睡眠的叶子的温...135...度总比有睡眠的叶子的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的环境中,有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没有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要睡觉,白天竟然也要进行午睡。它们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关闭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它们一准儿还像平常那样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30.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昂首怒放:
神采奕奕:
31.短文第3自然段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引出下文 B.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
32.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用“ ”画出来。
33.认真读第4自然段,完成填空。
植物在夜间睡觉时,叶子温度较 ,生长速度较 ,具有更 的生存竞争能力;午睡时,叶子的光合作用明显 ,这样就可以 水分散失, 它们的抗旱能力。
34.影响植物的睡眠的因素是什么?植物的睡眠的作用又是什么?
开心阅读。
两个孩子眼中的图画
从前,有两个七岁的小男孩,一个叫麦克,一个叫乔治。他们俩是好朋友。
麦克的家里很穷,父母都是工人,而且他还有五个兄妹。乔治没有兄弟姐妹,爸爸是个心理医生。
一天,乔治让麦克上他家去玩。
乔治的爸爸下班回来后,看见他们正在看一本图画书。便指着一幅画让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讲给他听。
那幅画里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旁。
麦克看了看说:“小兔子因为没有吃饱,而家里又没有吃的东西了,所以它哭了,而兔妈妈看到它这样也很难过。”
( )不是你说的那样( )乔治接着说( )小兔子才不是没有东西吃呢( )那是因为它不想吃( )而兔妈妈非让它吃不可( )
乔治的爸爸笑着对他们说:“别争了,你们说的都对!”
35.文段中“( )”处合适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
A.“!”:“,,。” B.“!”,“,,。”
36.那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请你找到相关句子,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7.画中的小兔子为什么哭?兔妈妈为什么板着面孔?对此,麦克和乔治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1)麦克的理解是:因为小兔子 ,而家里 ,所以它哭了。因为兔妈妈的心里 ,所以板着面孔。
(2)乔治的理解是:因为小兔子 ,而兔妈妈 ,所以它哭了。因为兔妈妈的心里 ,所以板着面孔。
38.对文中第六、七自然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麦克和乔治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B.因为麦克家里很穷,常常因为没有吃饱而哭,所以他认为小兔子哭也是没有吃饱。
C.因为乔治家里比较富裕,吃饭时总爱挑食,常常受到妈妈的批评,所以他认为小兔子哭也是被妈妈批评了。
39.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A.尽管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都要具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B.生活的环境不同,就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事情,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春风送暖 新桃换旧符 2. 宋 王安石 春节 正月初一 3. 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 喜气洋洋 4.莺歌燕舞春无限 风调雨顺岁有余
5. 唐 杜牧 6. 快要 遥远 7. 纷纷 断句 芬芳 继续 8.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9.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1. 唐 王维 重阳节 登高 插戴茱萸 每逢佳节倍思亲 12.C 13.重阳节这天,使人感慨万千,遥想远方的亲人一定都身佩茱萸登上了高处,唯独少了自己。
14.改进 制造 传承 15.既 又/不但 而且 16. 浸 捞 晒 17.D 18.A
19.(1)承上启下 美观
(2)所感 栩栩如生 20. B A 21. 排比 姿态 智慧 才干
22. 萧疏 繁忙 奋力 23. 画卷开端 画卷再展 24.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
围绕这句话写了农夫耕作,商贩赶着驴群,行旅匆匆进发的景象。 25. 《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 《清明上河图》记录了我国古代城市生活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6. 自己和自己说话。 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 27.因为他每天对虾进行观察、写生,这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28.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勤学苦练才能有所成。 29.郑板桥,代表作《修竹新篁图》;齐白石,代表作《墨虾》;徐悲鸿,代表作《奔马图》;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王冕,代表作《墨梅图》;唐伯虎,代表作《仿唐人仕女图》。
30. 形容花开得旺盛的样子。 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这里指植物富有生机。 31.A 32.植物的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33. 高 快 强 降低 减少 增强 34.影响植物的睡眠的因素是阳光和温度。植物的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35.B 36.那幅画里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旁。 37. 没有吃饱 又没有吃的东西了 很难过 不想吃 非让它吃不可 很生气 38.A 39.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