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专题训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威尼斯的小艇》作者是 国的 。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威尼斯小艇有哪些特点?读第一自然段,用关键词概括。
① ② ③
4.第三自然段加点部分的意思可用四字词语 表示。
5.下面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B.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C.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课内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处好。
6.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 ) 窄—( ) 倒退—( ) 操纵自如—( )
7.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操作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 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
8.由画“﹏﹏”的句子你能想到成语( )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9.对选段中的加点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船夫驾驶小艇得心应手。 B.表现了威尼斯小艇行动灵活。
C.表现了乘小艇的人感觉不舒服。 D.表现了河道中来往船只很多。
10.选段中画“——”句子写的是乘客的感受,这是为了表现( )
A.周围的建筑物美 B.乘客没看到景物
C.河道总是很拥挤 D.船夫驾驶技术好
11.选段围绕“ ”这个中心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12.选段是从下面( )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的。(多选)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急转弯。 D.再拥挤也能挤过去。
13.选段侧重的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14.学习这段的景物描写方法,写“微风吹过湖面”的情景。
。
课内文段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①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②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5.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
16.选段主要写了从 到 荷兰牧场的景色,表现了荷兰牧场夜晚静谧、沉寂的特点。
17.选段主要用了 描写和 描写,其申第①处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第②处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动态 静态)
18.“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19.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严肃沉默”一词形象地刻画了奶牛 、 的神情,突出了傍晚时荷兰牧场的 、 。
20.画“——”的句子采用了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的描写方法,渲染了牧场 、 的氛围,下面与之表现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B.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蛺蝶飞。
21.下列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体现出荷兰牧场的静态之美。
B.“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表现了荷兰的生活过于平静而显得单调,令人沉默。
C.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灯塔微弱的光,更让人感受到荷兰的宁静。
D.“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属于动态描写。“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属于静态描写。
课内选文阅读。
①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②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节选《牧场之国》)
22.填空题。
选段描写了牧场小主人 、猪、 、 等动物悠闲自由的生活,体现小动物多的词语有 、群、 、 。
23.用“ ”划出段②动态描写句子。
24.单项选择题。
(1)对段①和段②的写作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段①采用“总分”,段②采用“分总”的写作方法。
B.段①采用“分总”,段②采用“总分”的写作方法。
C.段①和段②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2)把动物当成人写,突显了牧场上的情趣。而句( )不是把动物当成人写。
A.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B.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C.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
25.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着写一写动物们在牧场上的样子或生活情形,要体现“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阅读
①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②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26.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思绪: 绝妙: 。
27.语段中①的哪一句与语段②的内容前后照应?请用“﹏﹏﹏”在语段①中画出来。
28.语段①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手法,将 和 作比较,突出了 。
29.从语段②画横线的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
3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金字塔夕照》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表达出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
B.《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金字塔。
C.胡夫金字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D.《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
课内文段阅读。
①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②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③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31.选段②中画线句子抓住景物的 ,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32.选段②是从人的哪种感官角度来描写金字塔的?体现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
33.选段③中“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
34.选段②属于 ,直接描写了夕照下的金字塔;选段③属于 ,主要运用 、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金字塔 的特点。
35.读下列句子,结合文段内容,大胆猜一猜:古埃及人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①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②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③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我猜测: 。
阅读
湘西吊脚楼(节选)
聂鑫森
我曾数次叩访美丽的湘西,山奇水异,令人徘徊不忍归去。而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更添得山水几分韵致。在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于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
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活泼,可临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坝边。稍稍开凿修砌,选上好木料支撑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脚楼来,旁边饰以几丛茂林修竹,省时又省工,温馨而有意境。这种楼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花窗也往往用意极深,镂有“双凤朝阳”“喜鹊恋梅”等图案,古朴而秀雅。
吊脚楼的妙处,一是防潮避湿,通风干爽;二是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三是依山傍水或靠着田坝而建的吊脚楼,悬柱之间往往留有一定的空地,可喂养家畜。正如沈从文先生说的:“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
古老的黑瓦木结构吊脚楼,堂屋很敞亮,温暖而亲切。我曾有幸叩访,热情的湘西人泡茶筛酒,端出种种野味,令人宾至如归。
36.根据短文填空,再连起来读一读,感受湘西吊脚楼的奇特韵致。
(1)美丽的湘西山______水______,其间点缀着__________、建筑风格独特的吊脚楼。
(2)吊脚楼的大体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吊”着悬柱,并嵌有花窗,花窗上的图案________而_______。
(3)吊脚楼的堂屋很敞亮,______而________,楼旁饰以几丛茂林修竹,__________而有__________。
37.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分别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38.短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A.举例子( ) B.列数字( )
C.引用 ( ) D.作诠释( )
39.为什么长江流域地区的人们修建吊脚楼作为自己的居所?
阅读乐园。
乡村的夜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深深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不远处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哄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他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40.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一点灰尘也不沾染。形容环境非常清洁。( )
(2)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
4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画上“√”。
(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
(2)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
(3)按不同方向转移的顺序观察。( )
(4)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 )
4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这句话写出了
43.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动态描写。
44.本文通过描写乡村傍晚景色,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美 马克吐温 2.不管 总 总 而且 3. 又窄又深 两头翘起 轻快灵活 4.目不暇接 5.C
6. 宽松 宽 前进 手忙脚乱 7.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8.A 9.C 10.D 11.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总—分 12.ABCD 13.B 14.微风吹过湖面,平静的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岸边的树叶随着微风缓缓飘落在湖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
15. 严肃沉默 默默无语 16. 傍晚 夜间 17. 动态 静态 静态 动态 18.C 19. 拟人 默默无声 端正庄重 宁静 安详 20. 以动衬静 静谧 沉寂 B 21.B
22. 马 鸡 羊 成群 成千上万 成群结队 23.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24. A C 25.在牧场的动物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跟随自己的内心生活,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生活成自己向往的生活。
26. 思想的头绪;思路 极美妙;极巧妙。 27.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28. 对比 金字塔 金子 金字塔的珍贵 29.金字塔的建筑技术高超,叫人难以置信。 30.C
31. 色彩 排比 金字塔的色彩美 32.这一自然段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金字塔的,体现了金字塔色调耀眼的特点。 33. 作比较 列数字 34. 散文 说明文 列数字 作比较 气势雄伟 35.古埃及人很可能是利用船只,将石材从尼罗河上游运到下游建造金字塔的地方的。
36.(1)奇 异 古香古色
(2)飞檐翘角 三面环廊 古朴 秀雅
(3)温暖 亲切 温馨 意境 37.第二自然段写了湘西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和大体样子。
第三自然段写了吊脚楼的妙处。 38.C.√ D.√ 39.因为长江流域地区多水多雨,空气湿度大,吊脚楼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40. 一尘不染 车水马龙 41. × √ × × 42. 环境 乡村雨后的美丽景象 43.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 44.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