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专题训练
阅读
“告”字上画一头“牛”
①小时候酷爱猜谜。有人曾问我:“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个什么字?”我想,这一定是“牛”字后面跟个“口”字,而“牛”没有尾巴,整个字不就成了“告”字吗?果然被我猜中。
②《经典释文》中说:“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告”是以下达上,而“诰”是以上传下,两者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所谓“祷告”,是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禀告”是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控告”,是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这些用法,都和“告”的本义有关后来的实际使用中,“告”的这一特点逐渐淡化,“告”可以用来泛指表达、诉说,不太计较上下之别。而且,“告”的行为可以和“告”的内容直接组合,如告成、告贷、告负、告急、告竣、告老、告假……因为可以广而“告”之,“告”成了一个高产语素。
1.“一口咬掉牛尾巴”的谜底是: 。
2.把词语填进相对性的括号里。
祷告 禀告 控告
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
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
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
3.下列有关“告”和“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告”是以下达上,“诰”是以上传下。
B.“告”和“诰”都有告诉的意思。
C.“告”已无表达、诉说之意。
D.“告”和“诰”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丰富的记录。
材料一 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发现一些带有刻粮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最初的龙骨只是作为中药使用,在1899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京书更早的丈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丈,1899 年被学术,定为“甲骨文发现年”。甲骨文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有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二 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全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材料三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意象之美。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青,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汉宇有动感之美。淀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甲骨文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B.汉字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
C.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袁书早于楷书。
D.汉字的美体现在音、形,义等多方面。
5.如果有同学想深入了解甲骨文,可以推荐他去 (地点)。
6.(阅读要素)材料三从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美。
下面这句话体现的是汉字的 美。
“轻”字给人飘忽的感觉,“重”字一望而沉坠。
7.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调缪”。结合材料,写出你对这个栏目的看法。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民族符号。随着计算机键盘文字录入技术对传统汉字书写的冲击,以及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发展空间的挤压,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
材料一: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严重下降。学生作业中漏字、错别字、异体字等现象经常出现。在书写时,很多学生常常提笔忘字;在写出的汉字中,还存在笔画、笔顺错误的现象。平均每个小学生的错字率为4.29%。
材料二: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不规范的书写姿势主要集中在握笔姿势和书写体态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是大拇指包扣式、拇指内侧贴夹式、指尖捏笔式等错误姿势。二是很多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身体或是头部严重左倾,有的身体严重前倾,几乎趴在桌子上。据统计,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规范的比例超过九成。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率、脊柱弯曲率的大幅上升。
8.根据上面的文字拟一个标题:
9.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可以发现,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汉字书写不规范的姿势主要集中在 和 两个方面。
10.从材料中可知,造成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的主要原因是: 和 。学生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将会导致 。
11.为了改变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堪忧的状况,有人建议在中小学课堂中落实写字教育课,有人建议设立“汉字书写文化”……我的建议是: 。
课外阅读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 普遍),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 自大),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 花园那边没有动静, 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 ,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 ,一面摇扇子 , 一面看着我笑呢!
④ 今天下午 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 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 外婆看着我说 多大的姑娘啦 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⑤以后,( )外婆哪次上山,( )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 )摇扇子,( )等着我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hé huo)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温度)?
⑥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2.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上方的横线上。
13.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读音。
14.给第④小节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5.给第⑤小节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6.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泪眼盈盈:
(2)一去不返: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
18.用横线画出一处文中描写外婆神态的句子,从这个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19.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呢?
20.本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材料,做题。
【材料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材料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材料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21.“李”姓人口为什么大量增长?
22.第二自然段的资料是如何得到的?
23.选文内容属于研究报告中的 。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包括 、 、 三部分内容。
24.请写出你知道的单姓四个: 、 、 、 。
复姓两个: 、 。
阅读理解。
巧改对联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十分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他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正巧,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出心中恶气。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给“夫”字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第二天,老进士请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都交头接耳,偷偷发笑。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不由得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百姓们则拍手称快。
25.联系上下文,以下词语不能和其他三个归为一类的是( )
A.为富不仁 B.有财有势 C.欺男霸女 D.鱼肉乡里
26.文中哪句是对秀才“计上心来”中“计”的具体解释?请用“ ”画出来。
27.秀才巧改对联,那么,对联被改成了什么样?请写在下面。
28.事出总有因,对于老百姓拍称快这一举动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进士昏了过去,大家都着急地拍着手,喊着快救他。
B.老进士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丢了脸,大家高兴。
C.秀才巧改对联,诅咒了老进士父子,出了大家心中恶气。
D.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阅读理解。
谐音小故事
清代的纪晓岚与和珅同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饮酒。席间,和珅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是狗?”纪晓岚非常机敏,立即意识到和珅是在拐弯抹角地骂自己,就给予还击,他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是狗。”想讨好和珅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到:“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从容不迫地说:“还是有区别的,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吃屎。”搞得和珅与御史狼狈不堪。
29.找出短文中的谐音。
“ ”与“ ”谐音,“ ”与“ ”谐音,“ ”与“ ”谐音。
30.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
(2)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3)指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疲惫、窘迫的样子。( )
31.和珅和御史用谐音攻击纪晓岚,没想到纪晓岚也用谐音回击他们,这使我们想起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的一句话:“ ”。
32.从这个谐音小故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阅读益智园。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 )如峰,或( )如溪,或( )如海,或( )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有删改)
3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肃然起敬:
(2)赞叹不已:
34.把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亮 挺拔 凝滑 浩瀚 B.凝滑 浩瀚 清亮 挺拔
C.挺拔 凝滑 清亮 浩瀚 D.挺拔 清亮 浩瀚 凝滑
35.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36.“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这句中的“它们”指的是 。“它们”不是 ,而是 ,说明 。
37.短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汉字的特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告 2. 控告 禀告 祷告 3.C
4.A 5.河南安阳 6. 结构 意象 音律 动感 意象 7.这个栏目很有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流传几千年,发展至今。我们要重视汉字的书写,让它代代流传。
8.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 9. 汉字书写能力严重下降 握笔姿势 书写体态 10. 计算机键盘文字录入技术对传统汉字书写的冲击 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发展空间的挤压 中小学生近视率、脊柱弯曲率的大幅上升 11.多书写,规范姿势
12.外婆和鞋 13.普通 嚣张 huo 余温 14.“ , , 。 !” ,“ ! 。” 15.只要 就 一边 一边 16.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指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17.回忆外婆给我洗鞋并晒鞋的事。 18.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 ,一面摇扇子 , 一面看着我笑呢! 我体会到了外婆的温和、慈爱和对我的宠爱。 19.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因为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 20.怀念外婆
21.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2.查阅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23. 研究结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24. 赵 钱 孙 张
欧阳 上官
25.B 26.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给“夫”字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 27.上联: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下联: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28.A
29. 是狼 侍郎 上竖 尚书 遇屎 御史 30. 泰然自若 从容不迫 狼狈不堪 3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2.指责别人的话不在于有多难听,而在于是否能切中这个人的要害。
33.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文中指作者对“人”这个字十分恭敬。 连声赞赏不止。文中指作者对祖先创造文字这一举动十分赞赏。 34.D 35.为什么中华民族能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给使用他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36. 汉字 符号 精灵 汉字有灵性 37.汉字本身具有独特的风韵,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汉字是诗的摇篮。 抒发了作者对汉字的钟爱和赞美之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