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回忆古诗,在横线上补写诗句。
2.“四时田园杂兴”中“兴”的读音是( ),“杂兴”的意思是( )(填序号)
A.xìnɡ B.xīnɡ C.混杂着兴奋 D.随兴而写的诗
3.读“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B.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C.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D.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读这首古诗的前两句,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在下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5.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写在下面。
6.按提示,填写诗文。
罗隐写的“采得百花成蜜后, ”让我们认识到劳动者默默工作的无私与伟大;杨万里写的“ ,飞入菜花无处寻”和辛弃疾写的“最喜小儿无赖, ”,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乡村孩子的天真与浪漫;艾青写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重叠在一起, ”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植物成长的蓬勃与活力;冰心写的“月明的园中, , ”让我们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爱和眷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诗歌,让我们学会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正如华兹华斯所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稚子: 。
(2)钲: 。
(3)磬: 。
(4)玻璃: 。
8.给加点的字注音。
9.题目中“弄”字的意思是( )
A.做 B.玩耍 C.炫耀 D.设法取得
10.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形象?
1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互文
1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3.稚子弄冰的过程是:( )—( )—( )—( )—( )
14.诗中“ ”“ ”“ ”等动词突出了孩子弄冰时的可爱和天真。
15.“忽作玻璃碎地声”,我仿佛听见了 ;仿佛看见了孩子们 的表情。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7.《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8.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池塘、 、 、 、 。
19.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0.“草满池塘水满陂”中两个“满”字写出了 的景象,“山衔落日浸寒漪”中,“ ”和“ ”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挂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21.读“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展开想象,并描述你想象到的画面。
。
2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后两句是从视觉、听觉角度写的。
B.作者描写了一个随意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子的牧童,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C.描绘了乡村秋季傍晚恬静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D.对“池塘”“草”的描写属于静态描写,对“牧童”的描写是动态描写。从“横牛背”“信口吹”可以看出牧童的调皮天真、悠闲自在。
课外阅读。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⑤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23.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4.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5.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 的心情。
26.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27.“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调查结束后,聪聪偶然读到了下面这篇文章,他觉得可以将“雨”这一事物列入他的调查报告中,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雨
林翠珍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客居他乡,阴雨绵绵之时手捧书卷聊以消遣,一首《渔歌子》让我梦回故乡,思绪万千。
②故乡的雨,是明亮、浓绿的。晶莹剔透的雨丝从天空中飘洒下来,太阳虽然躲了起来,但光线还是那么明朗。喝足了水的草木,枝叶的水分达到饱和,绿得愈加旺盛而耀眼。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
③我喜欢站在屋檐下看雨,数着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滴,一滴,两滴,三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我拿瓶子罐子接屋檐流下的雨水,容器里的水慢慢都满了。万千雨珠落在地上,又汇成了一条奔跑的“小河”。外婆双手忙活着,嘴里还轻哼:“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我听了,跑进屋里,听外婆唱了几首,又跑去看雨了。
④你瞧,淅浙沥沥的雨,如轻声细语,沙沙簌簌,好像在唱一首绮丽又悠长的歌谣。斜风细雨,又如同一支画笔,把晴日勾画出的乡村之景,缓缓地晕染开来,远处的山丘、树林,好像是浓墨的线条沾了水似的,变得朦胧隐约,显出一派古朴而包容的气象。
⑤雨慢慢变小了,虽还在继续落,农民已身披雨衣走向田野。院门前的小路上,方才的脚印刚被雨水淋去,又一行新的脚印印在泥泞中。如果还带着半月似的牛脚印,便是冒雨牧牛的人。如果看到一串带着横纹的鞋印,我便知道舅母从这儿经过,去看她的菜园了。我趁外婆不注意,撑一把小伞,沿着鞋印跟去。草木清新的气息,伴着飞舞的水花沫子,随风扑向我的脸庞。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和草丛里虫子啾啾的声响,一如我此时所获的兴奋和快乐。到了菜园,果然看见舅母戴着斗笠在侍弄瓜菜。她用长草叶轻轻固定还没攀稳的丝瓜苗,拿铁锹铲起被雨水冲下的田垄,间或拔去长得过密的青菜……我就在边上玩,转动雨伞,看雨珠飞溅下来。
⑥等外婆找到我责备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说:“外婆,我帮舅母干活哩。”外婆被我逗笑了,说:“你这个小不点,要是真能帮忙就好了。”外婆说这话,一转眼已是二十年了。我早已长大,离开了故乡。
⑦岁月悠悠,一路走来,跋涉风雨,虽然经常看雨听雨,但儿时那种任性与欢乐,此生难再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雨难解愁思万千。我想念外婆,想念村庄,想念故乡的雨。
(文章有删减)
28.(内容概括)作者围绕“雨”写了哪两件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9.(句子赏析)聪聪认为“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这句话非常精彩,请你帮他从以下角度赏析。
(1)修辞手法角度(任选一种修辞):
(2)感官描写角度:
30.(主旨情感)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1.读文章学写作
挑战题 本文借“雨”抒情,请你选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某一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150字左右)[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甜甜在时空胶囊里发现的第三件旧物,是一枝用黏土制作而成的梅花。同时她还找来了一篇有关梅花的文章。
梅花结果
简平
①我家盆栽的梅花今年二月开得特别旺盛,那时还是数九寒天,但红梅花开得如火如荼(tú),窗台也像是被点亮了,冬季的黯淡一扫而去。
②梅花开了整整一个月,一朵谢了一朵又吐,此起彼伏,甚为壮观。等到全部花瓣成泥,我也真的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我想,一年的红梅花事也就这样结束了,再待来年。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五月下旬,忽然发现,梅花结出了一枚硕大的果子。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阵风捎来的别的枝条,但细细察看,就是从梅花本身的枝干里长出来的。绿色的叶子覆盖着,那是一枚青果子。
③先前,在梅花绚烂地盛放过后,我就不再注意它,而把眼光转移到其他依着时序开放的花儿上了,诸如杜鹃,诸如绣球。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盆栽的梅花还会结果子,可梅花并不理会我们,开过后没有停歇下来,继续着它的生命历程,只是我们出于无知,出于疏忽,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只知道它会开花,不知道它还会结果。这次要不是那枚果子在阳光下如此清亮,我一定会错过的。梅花的果子是椭圆形的,挂在枝叶下,即使有风,也不摇摆晃动,我用手去摸,坚挺得很,显然尚未成熟,所以是青涩的。过了两周,果子开始转色,由绿变黄,黄里带红,在初夏的阳光照射下,甚至有点透明了。我以为熟了的果子应是软软的,可它照样还是硬硬实实的。
④说实话,我至今还难以将盛开的红梅花与这青果子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是这样,忘记了活着的植物也是有它的三百六十五天的,它的生命不单单只是开花,它天天在成长,天天在变化,天天在酝酿,天天在呈现,可我们却总是那么功利、那么狭隘地只注重于它生命里的某一段时刻。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便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有“成功”的那段时光才最为耀眼,其余皆不值一提。
⑤这次见到梅花结果,于我而言是上了一堂课的——这不,红艳艳的梅花不只在怒放时是美丽的,它先百花而开,在凋谢后的日子里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生命的光华,比如在夏天结出鲜亮的小青果,这同样是美丽的。这不正是我们所欣赏的梅花的风骨吗?不随波逐流,按照自己的性情,兀自成长,开花结果。我们也应该这样,在漫长的人生中,争取每个阶段都活得各尽所能,各有自在。
⑥前些天,我遇到一位植物学家,便向他请教,他说梅花有观赏梅和果用梅,观赏梅虽说也会结果,但确实不多见。如此看来,我家盆栽的梅花结出一个果子来实属鲜见,对我而言,这倒是有着鼓舞性的惊喜的。
(文章有删减)
32.(内容理解)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鲜花开放是有时序的,一般梅花盛放是在冬天,花瓣凋谢就说明春天快来了。
B.梅花果子是椭圆形的,一开始是绿色的,后来变为黄里带红,果实也变得软软的。
C.因为作者家里的观赏梅能够结果确实是不多见的,所以他对此感到很惊喜。
D.本文通过写花谢后不再受到关注的红梅突然结果,由此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33.(句子赏析)请你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阵风捎来的别的枝条,但细细察看,就是从梅花本身的枝干里长出来的。
“捎来”的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34.(主旨情感)本篇文章和《梅花魂》分别借“梅花”这一事物表达了怎样相同和不同的情感,请你补全下表。[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目 相同情感 不同情感
《梅花魂》 (1) (2)
《梅花结果》 (3)
35.挑战题(迁移运用)聪聪总是觉得自己的考试分数不够高,考得不够好,请写下你的推荐语,将这篇文章推荐给聪聪,来缓解他的学习压力。(150字左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2. A D 3.D 4.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黄澄澄的杏子也个大饱满。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5.诗人描述了乡村安宁幽静的生活,他的心情是悠闲、愉悦的。 6. 为谁辛苦为谁甜 儿童急走追黄蝶 溪头卧剥莲蓬 挤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7. 幼小的孩子 古代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种打击乐器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8.zhēng qìng 9.B 10.这首诗塑造了可爱、顽皮的儿童形象。 11.B 12.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13. 脱晓冰 穿彩丝 当银钲 敲晓冰 破晓冰 14. 脱 穿 碎 15. 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 天真、快乐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调皮可爱的喜爱之情。 17.稚子是一个调皮、可爱的人。
18. 草 水 山 落日 19. 宋 雷震 20. 水草丰美 衔 浸 21.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倒映在水中,水面上闪着粼粼的波光。 22.C
23.“ , ” , “ , , ?” 24.一个夏季的下午,六岁的“我”和小伙伴去采石场附近玩,在和小伙伴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记得大哭,最后卡廷先生带“我”走出困境。 25.惊慌失措 26.卡廷希望我能走出困境。 27.开始称呼他为“乡巴佬”,后来称呼他为卡廷先生。因为卡廷不但带我走出困境,还照顾到了我的自尊。
28.雨天屋檐下看雨观景;“我”以帮忙为由在菜园玩耍。 29.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躲”字赋予雨珠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枝叶间的样子。 视听结合,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对雨珠“躲”在树上、从树上落到地上的情景展开描写,使画面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身临其境,更加真实。 30.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对雨和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对外婆的思念之情。 31.老柿子树是爷爷种下的。柿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像一片绿云一样把院落遮掩在其间。我和邻家的孩子经常在树底下做游戏,有时我趴在树上,感觉树皮和爷爷的皱纹一样深,那树似乎和爷爷的手一样温暖。柿子成熟的季节是我最开心时候,整个季节都沉浸在柿子的香甜中,吃到柿子,我就尝到了故乡的味道。
32.B 33. 顺便带来 拟人 作者误以为刚结出的梅果是风吹过来别的植物的枝条上的 34. 都表达了对梅花风骨的赞扬和肯定。 表现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35.聪聪,我想向你推荐《梅花结果》这篇文章,它写了一盆梅花在经历了盛放和凋零后,它的主人以为它今年的花期已经结束只能等来年花开时,它竟然十分罕见地结出了果子,这告诉我们不要只狭隘地注重“开花”这一时刻。其实在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你不要因为这次考试失利就觉得沮丧难过,只要继续努力,每一天你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