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8-31 22: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安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生 物 试 题命题教师:毛增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审题教师:吴宝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请将答案写入答题卡。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题文】以下关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C【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则有AA、Aa、aa三种基因型,杂交类型有6种类型,分别是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类型比为1:1,B错误;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①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抗锈病小麦是纯合子;②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隐性=3:1,则抗锈病小麦为杂合子,C正确;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出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出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错误。【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结束】  21*cnjy*com
2.【题文】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A.黑马为显性纯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 B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C.黑马为隐性纯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D.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答案】D【解析】亲本黑马和红马的后代既有黑马又有红马,则两亲本不可能都为纯合子,A错误;亲本黑马若为杂合子,后代分离比为1:1,则亲本红马最可能为隐性纯合子,B错误、D正确;黑马为隐性纯合体,后代分离比为1:1,则红马为杂合子,C错误。【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结束】
3.【题文】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D是纯合物,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dd是纯合物,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Dd是杂合体,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D选项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完成受精作用,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结束】
4.【题文】在某种牛中,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为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为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版权所有:21教育】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
C.雌性,Aa D.雌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aa或Aa【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母牛的基因型一定是AA,所以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所以有此可知小牛的基因型A_。题中AA为红褐色(不论雌雄),aa为红牛(不论雌雄),Aa若为红牛则一定是雌性(题中可知),题意知设计的小牛为红色,所以为雌性,基因型为Aa,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结束】
5.【题文】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 1:2:1和3:1 B.3:1,4:1和3:1
C.1: 2:1,4:1和3:1 ( http: / / www.21cnjy.com ) D.3:1,3:1和4:1【答案】A【解析】假设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A和a、B和b,若分离比为9:7可知双显性(9A_B_)为一性状,非双显性(3A_bb、3aaB_、1aabb)为其它性状,则测交时AB配子占1/3,所以分离比为1:3;若分离比为9:6:1可知双显性(9A_B_)为一性状,单显性(3A_bb、3aaB_)为第二性状,双隐性(1aabb)为第三性状,测交时F1的配子比为AB:Ab:aB:ab=1:1:1:1,所以分离比为1:2:1;若分离比为15:1,则双隐性(1aabb)为一性状,非双隐性(9A_B_、3A_bb、3aaB_)为其它性状,测交时ab配子占1/3,所以分离比为3:1。依据以上分析,选A。【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束】
6.【题文】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 3:1 B.3种 1:2:1C.9种 9:3:3:1 D.9种 1:4:6:4:1【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可知,纯种黑人与纯种白人婚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与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后的基因型种类为9种,分别为AABB1/16、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根据题中显隐性关系,表现型相同的有AaBB(2/16)与AABb(2/16);AAbb(1/16)与aaBB(1/16)、AaBb(4/16);Aabb(2/16)与aaBb(2/16);还有AABB1/16和aabb1/16两种表现型,因此应该有5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4:6:4:1,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束】
7.【题文】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 ( http: / / www.21cnjy.com ):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相对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因此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时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所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最佳方法为测交,即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验证【结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题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病,杂合子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死,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死,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3 B.2/3 C.1/2 D.3/4【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在男女中患病几率相等,男孩中某种类型的概率和在所有后代中某种类型的概率相同。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则后代为1/4AA(30岁左右死亡,即活不到50岁)、1/2Aa(能活到50岁)、1/4aa(正常,即也能活到50岁甚至更长),所以生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应是1/2+1/4=3/4,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结束】www.21-cn-jy.com
9.【题文】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完成如下的杂交实验。以下对此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总结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果蝇红眼与白眼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亲代红眼与 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C. F2雄性红眼与雌性红眼出现的概率不等
D.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图中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红白眼的基因有W和w控制)。由图中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可知,果蝇红眼与白眼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亲代红眼是显性纯合子(XWXW),F1雌性个体为杂合子(XWXw),B错误;由分析可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WXw,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WY,F2雄性红眼与雌性红眼的比例是2:1,D错误。21·cn·jy·com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结束】
10.【题文】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7/32
C.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D.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C【解析】分析系谱图: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Ⅲ-4有乙病,且Ⅱ-4无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有甲病,Ⅲ-3有甲病,且Ⅱ-4无致病基因,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Ⅱ-1无甲病,Ⅲ一2的基因型为AaXBY,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Ⅲ-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1/2AaXBXb,因此Ⅲ-2与Ⅲ-3婚配,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2×1/4=7/8,因此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1/4×7/8=7/32,B正确;Ⅱ-2患有两种遗传病,且母亲没有甲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Y,Ⅱ-3有甲病且为乙病的携带者,母亲无甲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Xb,C错误;这两种病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结束】
11.【题文】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 ( http: / / www.21cnjy.com )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若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羽毛出现上述三种颜色,则理论上子代羽毛的黑色:灰色:白色=9:3:4B.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全为黑色C.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D.黑鸟的基因型有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A【解析】一只黑雄鸟(A_ZBZ_)与一只灰雌鸟(A_ZbW)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由后代白色为aa说明亲本第一对基因均为Aa杂合,亲本雌性基因型为AaZbW;由后代灰色基因型有ZbZb和ZbW说明亲代雄性两对基因都杂合,基因型为AaZBZb,第二对基因在产生后代中出现ZB_、Zb_的概率均为1/2,根据图表中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黑色A_ZBZ-或A_ZBW概率为3/4×1/2=3/8,灰色A_ZbZb或A_ZbW为3/4×1/2=3/8,白色aaZ-Z-或aaZ-W为1/4×1=1/4,即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灰:白=3:3:2,A错误;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AAZbZb)与杂合的黑雌鸟(Aa ZBW)交配,子代中雄鸟的基因型为A_ZBZb,所以子代中雄鸟的羽毛全为黑色,B正确;两只黑鸟交配(A_ZBZ-或A_ZBW),子代羽毛只有黑色((A_ZBZ-或A_ZBW))和白色(aaZ-Z-或aaZ-W),则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父本的基因型为AaZBZB,C正确;基因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表现为黑鸟,根据题意A/a有2种基因型(AA、Aa),ZB/Zb的基因型有ZBZB、ZBZb、ZBW3种,所以黑鸟的基因型为2×3=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即AAZbZb、AaZbZb、AAZbW、AaZbW,D正确。2-1-c-n-j-y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束】
12.【题文】人类秃发遗传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25%或50%【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中,丈夫秃发(b_),妻子正常(b+_),生育一秃发儿子(b_)和一正常女儿(b+_),由此不能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丈夫的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妻子的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因此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也不能确定,秃发儿子的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B错误;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则均为b+b,据此不能确定父母的基因型,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丈夫的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妻子的基因型可能为b+b或b+b+,若bb×b+b→后代中女儿是秃发的概率为50%;若bb×b+b+→后代中女儿是秃发的概率为0;若b+b×b+b→后代中女儿是秃发的概率为25%;若b+b×b+b+→后代中女儿是秃发的概率为0,D正确。【题型】单选题【备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结束】【出处:21教育名师】
13.【题文】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A.3:1 B.5:1 C.9:6 D.1:1【答案】B【解析】这些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1/3AA、2/3 Aa,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3AA、2/3(1/4AA、2/4Aa、1/4aa),合并后:3/6AA、2/6Aa、1/6aa,AA、Aa是高茎,占5/6,aa为矮茎,占1/6,所以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5:1,选B。【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结束】
14.【题文】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3:3:2:2,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A.1/4 B.1/16 ( http: / / www.21cnjy.com ) C.26/100 D.1/100【答案】C【解析】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为纯合子,所以AAbb为16/100,aaBB为16/100,AABB为1/100,aabb为1/100,所以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26/100,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结束】
15.【题文】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决定,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其中的单列鳞鱼互交,其后代有上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C【解析】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无鳞鱼一定是杂合子,根据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无鳞鱼只有一对基因杂合,另一对是纯合子,子代不再出现无鳞的性状,所以可以判断无鳞这种性状是单显性性状(aaBb);纯合野生型鳞的鱼不可能是隐性纯合子,如果是,那么子代还是会出现无鳞这种性状。所以野生型鳞也是单显性性状(AAbb),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束】21cnjy.com
16.【题文】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的是①精原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⑤ B.②④⑥ ( http: / / www.21cnjy.com )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答案】D【解析】①精原细胞中有XY;②卵原细胞中有XX;③初级精母细胞虽然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所以还是只有XY;④初级卵母细胞虽然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所以还是有XX;⑤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后,可能是XX或YY;⑥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后,是XX。依据以上分析,①②④⑤⑥肯定或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的情况【结束】
17.【题文】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答案】C【解析】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表明不含染色单体,且移向两极的各是5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缢裂后将形成配子,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结束】
18.【题文】 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图表示细胞中含有两对4条染色体。由于果蝇卵巢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并且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对(8条),所以在果蝇卵巢中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A、B、C;由于D图细胞中含有两对4条染色体,不属于果蝇细胞,所以不能观察到,选D。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结束】
19.【题文】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64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某一细胞形成生殖细胞处于四分体时,该细胞中含有双链DNA的个数是
A.64个 B.多于64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 C.32个 D.多于32个【答案】B【解析】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64条染色体,说明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共含有32条染色体,该动物某一细胞形成生殖细胞处于四分体时,由于DNA的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共64个DNA分子,但是以上分析不包括细胞质中的DNA,所以细胞中含有双链DNA的个数多于64个,选B。【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的分布【结束】
20.【题文】图甲、乙、丙、丁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对四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下表中对甲、乙、丙、丁提出的假设及相应的结论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D【解析】若甲图为玉米的体细胞,则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和核膜、核仁,无中心体,因为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所特有的,A错误;若乙图为二倍体植物花粉发育成的植株的体细胞,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精细胞,B错误;若丙图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①和②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错误;图丁中c组染色体数为4N,则为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D正确。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结束】
21.【题文】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①与④或者②与③,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结束】
22.【题文】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l、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A.1.4 B.1.3 ( http: / / www.21cnjy.com ) C.1.3或2.4 D.1.4或1.3【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图中1和2为同源染色体,3和4为同源染色体,根据题意,1和3进行了组合,则2和4组合,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子细胞,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组合分别为1、3;1、3;2、4;2、4。所以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两种可能:1、3或2、4,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结束】23.【题文】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 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 http: / / www.21cnjy.com ) C.1:3 D.0:4【答案】A【解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有四条染色体,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生成两个精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导致分裂的两个精子都是不正常的,而另一个次级精母正常分裂,生成两个正常的精子,所以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选A。【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结束】21*cnjy*com
24.【题文】 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A.Q、P B.2Q、2P C.Q/1.P/2 D.Q、2P【答案】B【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DNA已经经过一次复制和一次细胞分裂,而染色体的着丝点也分裂了,那么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Q,则体细胞中的DNA应该为P,染色体为Q。而形成精原细胞是进行有丝分裂的,那么有丝分裂后期DNA和染色体数都应为体细胞的2倍,即2Q、2P,选B。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结束】
25.【题文】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是细胞①的一半
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D.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②③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是体细胞,细胞②是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和细胞①相等,A错误;细胞③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正确;细胞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和a的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而成的,分别含有A和a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之前及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都含有同源染色体,结合以上分析,细胞①②③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结束】
26.【题文】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Ⅰ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DNA复制而加倍B.减Ⅱ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减半D.减Ⅱ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始终不变【答案】C【解析】减Ⅰ间期的主要特点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使DNA加倍,染色体上出现了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量并没有变化,A错误;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但是DNA分子数目不变,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的数量减半,C正确;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加倍,但是DNA分子数目不变,D错误。【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结束】
27.【题文】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中,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D【解析】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由于精巢(或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卵巢(或子房)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精巢(或花药)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结束】
28.【题文】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选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甲图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和E时期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细胞的一半【答案】C【解析】甲图中CD段表示由于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减半,上述过程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精巢中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也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增殖,B错误;乙图中A表示染色体复制完成,E表示受精作用完成后,两个时期细胞内都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乙图中的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D错误。【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结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9.【题文】下列各项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有
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过程 ④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产生精子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过程都只进行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配对。④体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无同源染色体配对。依据以上分析,①②③④正确,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结束】www-2-1-cnjy-com
30.【题文】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A
【解析】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精子含有完整的细胞核,但几乎不含细胞质,卵细胞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和大量的细胞质,所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卵细胞,少部分来自精子,A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B正确;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等于精子中染色体数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之和,父方和母方各占一半,即等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C、D正确。21教育网
【题型】单选题
【备注】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实质
【结束】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31.【题文】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按照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形排序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般有 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 。 (4)在上述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_。
(6)上述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_______图中。【答案】(1)①③⑧⑩④⑨(2)2 4(3)⑤⑥⑦(⑦也可不写)
(4)①③⑧(5)⑤⑥⑦⑨
(6)①【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⑦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⑨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⑩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的号码排列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2)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般有4个DNA分子。(3)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⑤。(4)图中①③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5)没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图中⑤⑥⑦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6)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图中①。【题型】综合题【备注】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结束】
32.【题文】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_________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_____________期发生分离。【来源:21cnj*y.co*m】
(2)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3中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5)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答案】(1)间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少答扣分)  (2)基因的自由组合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XX或YY(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5)6 【解析】(1)果蝇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这两个W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一条染色体上的复制基因随着丝点分裂而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 由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W位于性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3) 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着丝点分裂,所以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4) 正常生殖细胞只含一条性染色体,而图2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比正常生殖细胞多一条Y染色体,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中。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见答案)。(5) 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有:XX、XY、X、Y四种,而正常雄果蝇产生的精子有:X、Y两种,因此后代可能出现6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XX、XXY、XX、XY、XYY、YY。
【题型】综合题【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结束】
33.【题文】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 ( http: / / www.21cnjy.com )埃尔(Nilsson Ehle H.)对小麦和燕麦的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________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2)第Ⅰ、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
(3)第Ⅰ、Ⅱ、Ⅲ组F1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显性 三 (2)3 1 (3)1∶1 3∶1 7∶1【解析】(1) 亲本有红粒和白粒,而F1都是红粒,说明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根据F2的红粒:白粒=63:1,可推知该性状由3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2)设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别为Aa、Bb、Cc,则第Ⅰ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可能,自交后代都为3:1;第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可能,自交后代都为15:1;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为AaBbCc。(3)由于只有纯隐性个体才表现为白粒,所以如果用第Ⅰ、Ⅱ、Ⅲ组F1测交,则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1:1、3:1和7:1。【题型】综合题【备注】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束】
34.【题文】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科学家愿意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① ;
② 。
摩尔根等运用 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础是孟德尔的 定律。在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试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 ②相对性状明显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如成本低,容易培养,染色体 ( javascript:; )数目少,便于观察等) 假说演绎 分离 杂合子
(2)如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3)非裂翅(♀)×裂翅(♂)【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1)科学家愿意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①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②相对性状明显;③易饲养等。摩尔根等运用 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础是孟德尔的分离定律。F1中出现非裂翅,说明亲本中的裂翅是杂合子。(2)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图1中的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XaY,则后代裂翅(♀): 裂翅(♂): 非裂翅(♀):非裂翅(♂)=1:1:1:1,符合图1 结果。遗传图解见答案。(3) 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试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雌性应选择隐性性状个体、雄性选择显性性状个体做亲本,即非裂翅(♀)×裂翅(♂),子代性状如果雌性全为裂翅,雄性全是非裂翅,可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题型】综合题
【备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