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8 15: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水沸腾变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Na、Na+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它们核内的质子数也不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已知金属锂(Li)的活动性比铝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锂合金硬度大,密度小
B.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锂能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氢气
D.锂能与氢气反应,生成的Li2O中Li显+2价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铜与稀盐酸反应:Cu+2HClCuCl2+H2↑
C.常温下铝表面氧化膜的生成:Al+O2Al2O3
D.常温下铜锈蚀形成铜绿:2Cu+CO2+O2+H2OCu2(OH)2CO3
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生锈 B.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各成分金属
C.合金一定是由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控制条件可制成性能不同的合金
5.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太阳能发电 C.提倡绿色出行 D.燃放烟花爆竹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和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8.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Cu B.Al C.Zn D.Fe
9.钢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润扬大桥就用了16.3万吨钢铁。下列钢铁制品的防锈措施无效的是
A.菜刀上洒盐水 B.铁栅栏表面刷油漆
C.自行车链条涂油 D.保持铁锅表面干燥
10.现有含Ca、Mg、Al、Fe其中两种金属的混合物,为研究金属的组成情况取10g金属样品,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0.5g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Al
B.Ca、Fe
C.Al、Fe
D.Mg、Ca
11.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中制取氧气:
B.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D.证明锌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二、科学探究题
12.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铝制易拉罐,剪成条状并打磨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
【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 ,结合上述现象,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那么易拉罐 纯铝片中除铝外,还含有什么金属呢?
【查阅资料】①铝制易拉罐中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作出猜想】该易拉罐的金属组成除铝外,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小明取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 样品中含铝
(2)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 样品中含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小明得出该易拉罐是由铝和铁组成。
【反思评价】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步骤(1)中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某种金属的盐溶液后,如果无现象产生,则小明的结论正确。你认为加入的盐溶液中阳离子对应的金属理论上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三、计算题
13.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50g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5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0.04 0.02
(1)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写出计算过程)
(3)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大于_____g时,烧杯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四、填空与简答
14.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主要含有FeCl2和CuCl2)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试写出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
(3)滤液中溶质主要为 (写出化学式);已知过程II生成的最终产物为Fe(OH)3,则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请仔细观察下图:
(1)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在放入硫酸铜溶液进行反应前,应除去氧化物薄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片产生氧化物薄膜的原因 。
(2)请写出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前后烧杯中有什么离子是没有发生改变的,请写出该离子符号: 。
(4)铁与稀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若用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下述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16.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 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氧化的过程,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最常用的方法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的原因是 。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是CuSO4,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18世纪化学家卡文迪许做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写出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填名称)元素组成的。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 。
(2)图2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填字母序号)。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 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在水分子分解过程中,粒子运动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18.化学的研究和学习,需要构建合理的微观模型,并设置合适的化学符号为工具,用来研究和表述宏观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但是很多同学在刚刚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具体概括如下:
①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②未配平③遗漏反应条件④“↑”或“↓”使用不当请你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类型(填序号)。
序号 化学方程式 错误类型
(1) 镁条燃烧:
(2) 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NaOH==Na2SO4+Cu(OH)2↓
(3) 高炉冶炼赤铁矿:↑
(二)试选用“>”或“<”或“=”填空。
(4)合金的硬度:一般情况下,合金 其成分金属。
(5)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的体积 200mL。
(6)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2g。
(三)(7)在做与燃烧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而白磷的着火点是40℃。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这个说法有漏洞。请说明理由: 。
19.A、、、、、、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为固体单质,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写出G的化学式 ;C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
(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
20.工业炼铁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2%一4.3%,钢的含碳量为0.03%一2%,铁矿石约含80%的Fe2O3。
(1)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高炉气体主要成分是高浓度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3)炼铁过程中,固体原料从炉顶加入,而热空气从炉底往上通的目的是 。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 。
(5)写出一种预防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或方法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都属于铁的合金,选项正确;
B、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受热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形成的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选项正确;
C、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改变的只是最外层的电子数,核内的质子数不变,所以钠原子与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选项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正确,故选C。
2.D
【详解】A、由题意可知,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说明了铝锂合金硬度大、密度小,故A正确;
B、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的耐腐蚀性强,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锂(Li)的活动性比铝强,所以锂能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氢气,故C正确;
D、在Li2O中,由于氧显-2价,可推出Li显+1价,故D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错误;
B、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错误;
C、常温下铝表面氧化膜的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错误;
D、常温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作用锈蚀形成铜绿,化学方程式为:2Cu+CO2+O2+H2O═Cu2(OH)2CO3,故正确。
4.C
【详解】A、不锈钢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生锈,故选项正确;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故选项正确;
C、合金不一定是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控制条件可制成性能不同的合金,例如控制铁的合金中的含碳量,可以制得性能不同的生铁和钢,故选项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垃圾分类投放,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B、太阳能发电可提供清洁能源,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C、提倡绿色出行,利于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D、燃放烟花爆竹生成有毒气体污染大气,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故选D。
6.C
【详解】A、Na和 N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Na和 Na+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8,故A正确;
B、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使压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故B正确;
C、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是因为隔离了氧气和水,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两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7.D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
【详解】A、金是金黄色,铁粉是黑色,故A不符合题意;
B、汞是液态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比金属要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阻碍氧气与铝进一步接触发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合金的特点:硬度比金属大,抗腐蚀性好,熔点低。
8.A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A、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B、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选A。
【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A
【详解】A. 菜刀上洒盐水会加速锈蚀,不能防锈,符合题意;
B. 铁栅栏表面刷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锈,不符合题意;
C. 自行车链条涂油,可以隔绝氧气、水,可以防锈,不符合题意;
D. 保持铁锅表面干燥,因没有水,可以防锈,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C
【详解】A、设10g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x,10g铝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 10g镁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都大于0.5g,A不符合题意。
B、设10g钙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z,10g铁生成氢气质量为w,10g钙生成氢气质量0.5g,10g铁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5g,故钙和铁混合物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5g,B不符合题意。
C、10g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5g,10g铁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5g,故铝和铁混合物生成氢气质量可以等于0.5g,C符合题意。
D、10g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5g,10g钙生成氢气质量0.5g,故,故钙和镁混合物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5g,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
D、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大 氢氧化钠 Fe+2HCl═FeCl2+H2↑ 镁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时,也是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铁(合理即可)
【详解】[发现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大,结合上述现象可知,纯铝片表面有划痕,说明样品硬度比铝大,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
[实验设计]
(1)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是因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氢气;
(2)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反思评价]
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镁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时,也是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步骤(1)中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氯化亚铁溶液,如果无现象产生,说明粉末中不含有镁,氯化亚铁溶液对应的金属单质是铁。
13.(1)0.1
(2)设锌质量为x,
x=3.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3)125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2)见答案;
(3)由表中数据可知,前两次分别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50g时,生成氢气0.04g,说明锌过量;当第三次加入50g稀硫酸时,生成氢气0.02g,说明加入25g稀硫酸锌以完全反应,所以再继续加入稀硫酸后反应不再发生,烧杯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大于50g+50g+25g=125g时,烧杯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14. 回收铜 Fe+CuCl2=FeCl2+Cu 加盐酸反应后过滤 FeCl2 4Fe(OH)2+O2+2H2O=4Fe(OH)3
【详解】(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再通过过滤得到铜,所以铁的作用是回收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Cl2=FeCl2+Cu;
(2)固体中含有制取出来的铜和过量的铁,铁与酸反应,铜与酸不反应,所以加入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再通过过滤得到铜;
(3)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滤液中溶质主要为氯化亚铁,化学式是:FeCl2;反应物是Fe(OH)2与氧气和水,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氢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
15.
【分析】铝在空气中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打磨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污物;铝与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和铜;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详解】(1)铝在空气中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铝片和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存在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不变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反应前后始终存在于烧杯中,离子符号为。
(4)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溶液中有和,反应后溶液中为和:表示;表示。
16. 氧气 水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干净 是防止铁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化物降落,炸裂瓶底 Fe+CuSO4=Cu+FeSO4
【详解】铁在氧气、水共存的条件下更容易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干净;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在铁制品表面刷漆;在铁制品表面烤蓝;制成合金。铁在氧气中燃烧,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是防止铁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化物降落,炸裂瓶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所以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故答案为:氧气;水蒸气;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干净等;防止铁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化物降落,炸裂瓶底;Fe+CuSO4=Cu+FeSO4。
17.(1) 2H2+O22H2O 氢、氧 增大与可燃物的接触面积
(2)B
(3)①②③
【详解】(1)氢气在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将水喷成细雾状可以增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降低可燃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效果。
(2)A、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实验与结论相符;
B、向塑料瓶内注入水,拧紧瓶塞振荡后,瓶子变瘪,不一定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实验与结论不相符;
C、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发生锈蚀,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实验与结论相符。
故填:B;
(3)在水分子分解过程中,粒子运动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氧气,故填:①②③。
18. ① ② ②③④ > < =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多种由同一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混合物
【详解】(1)氧化镁的化学式错误,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 ==Cu(OH)2↓+Na2SO4
(3)高炉冶炼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二氧化碳后面不应该标气体符号。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了气体,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后不标气体符号,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4)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
(5)酒精与水等体积混合时,一部分酒精分子占据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占据了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
(6)硫粉与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1:1,所以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7)白磷与红磷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性质不同。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多种由同一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与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的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19.(1) CaCO3 Fe FeSO4
(2)
【分析】根据E是浅绿色溶液,所以E中含有亚铁离子,而E是C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所以C是硫酸亚铁,F是氢气,则C就是铁,固体单质A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所以A是木炭,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的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是二氧化碳,沉淀G是碳酸钙,A和氧气点燃生成的B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G是碳酸钙,C是铁,E是硫酸亚铁,化学式分别为CaCO3、Fe、FeSO4。
(2)由分析可知,B是一氧化碳,C是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B→C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
(2)除尘后做燃料
(3)原料和空气可以充分接触,提高原料利用率
(4)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降低碳的含量
(5)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
【详解】(1)高炉炼铁的原理是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可除尘后作燃料;
(3)炼铁过程中,固体原料从炉顶加入,而热空气从炉底往上通,这样原料和空气可以充分接触,提高原料利用率;
(4)炼钢炉中通入氧气可以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降低碳的含量,
(5)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如果使钢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就可以防止钢铁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