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广东省)名著阅读 第6部《昆虫记》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广东省)名著阅读 第6部《昆虫记》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8 23: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中考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名著阅读
教材名著梳理
专题五
《昆虫记》
>
<
第6部
知识 · 储备有法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作者简介
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
作品背景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的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书中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昆虫记》每一卷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昆虫记》一书共详细介绍了32种昆虫的特点。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内容概要
《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特点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瓢虫——花园中的“淑女” 七星瓢虫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 蜣螂把自己的卵包裹在精心准备的最适宜的食物里,使得幼儿刚出生时就能大吃起来,不至于挨饿,从蜣螂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呵护子女的母性。蜣螂和斑纹蜂都能团结,能与同伴和平相处。
萤——星光灿烂萤火虫 捕猎:萤火虫是食肉动物,通常以蜗牛为食。萤火虫捕食蜗牛时,先将蜗牛“麻醉”,使之失去知觉,然后将蜗牛肉变成液体,方便吸食。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蝉——为自己歌唱,“夏日音乐家”“音乐大师” ①蝉是伟大的建筑师。蝉的幼虫要在地下待四年左右。四年里,他们不断在地下钻洞,用自己分泌的液体与泥土混合成泥浆,涂在自己的洞壁上,让洞壁变得更加坚固平滑。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地下四年,阳光下歌唱不到五星期。
②在炎热的夏天,蝉爬出地面,爬上枝头,在树上吸食树汁。可是蚂蚁等其他昆虫会来掠夺它的劳动成果。最后,蝉只能无奈地飞走。
③蝉喜欢在细树枝上产卵,产卵总数三四百个,渐渐孵化成幼虫。幼虫成熟后出洞,寻找空中支点,从壳中蜕变,之后渐渐改变体色。面对敌人掠食蝉卵,蝉只是顺着本能生存,并不会改变本能拯救家族。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蝉——为自己歌唱,“夏日音乐家”“音乐大师” ④蝉喜欢歌唱,但它不是靠嘴发声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锁一样的乐器,胸部还有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宽厚仁慈:面对强盗蚁,甘愿与其分享甘露。
享受生命:在短暂的生命里尽情鸣唱。
聪明,精打细算:打洞时遇到尿液不足会节省使用,打出不规则、后路堵塞但内壁牢固的洞。
能工巧匠:挖出牢固畅通的洞穴。
诗中的蝉儿,是一个善良而温柔的“美人”,她聪明而又勤劳,“钻井”解渴,美美地享受劳动成果“蜜汁琼浆”。从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自有解渴的妙计”的这些劳动者给予了极高的赞颂和对不劳而获的“强盗”“浪子”的谴责。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螳螂——美丽的 “杀手” 它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柔软的脖颈儿从前胸伸出,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来制服敌人。螳螂致命的工具便是那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砍刀。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个不折不扣的杀手。法布尔认为“螳螂真的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交配后母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它凶残但机警,生活能力强,但在它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蚱蜢——“小鬼”恩布沙 “两种稀奇的蚱蜢”是指恩布沙和白面孔螽斯。中国常见的蚱蜢为中华蚱蜢,雌虫较雄虫大,身体呈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世界上共有5 000多种蚱蜢,其中的许多种不仅能跳,而且能飞。
蚂蚁——神奇的记忆力,“最强大脑” 法布尔称之为“恶虫”——大肆掠夺蝉从树枝中挖掘出的汁液;蚕食蝉的尸体;屠杀“我”放生在花园里的小蟋蟀。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劳动模范” 它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聪明: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
勤劳:钻在下面一待就是两个小时。
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
善于管理家务: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 本能让它们遭受美丽的嘲笑,却没有赋予它们动脑筋的能力。幼蜂无论是睡觉还是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生长的,即倒挂着。
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结婚狂”,“最美佳丽” 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毛皮领带,翅膀上满是灰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多面的小光学眼睛,从不进食,一生只为结婚。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 孵化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吃针叶、排队、织帐篷。松毛虫身上有柔软的绒毛,它们富有“母爱”精神,会用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给卵做一件温暖的外套,保护自己的孩子。
杨柳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 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狼蛛——与木匠蜂作战 狼蛛捕食动作敏捷:苍蝇虽然常常歇在两寸高的草上,可是只要狼蛛猛然一跃,就能把它捉住。对猎物蛮横凶狠:看到一只可作猎物的昆虫从旁边经过,它就会像箭一般地跳出来,狠狠地用它的毒牙咬猎物的头部。饥饿时极其贪婪:时候一到,它就立刻蹿上去捉住猎物,将其杀死,或是当场吃掉,或者拖回去以后吃。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绿蝈蝈——到树上去捕食 绿色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身材优美,喜欢吃蝉,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法布尔称呼它为“夜晚的艺术家”“歌手”
“笼里的囚犯”。勇敢,胆量过人:敢于攻击比自己强的庞然大物。自私自利:霸占食物不与同伴分食。活泼好动:夜间活动上蹿下跳,闹腾得欢。
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 它的尾巴,实际上就是它的肚腹。
弑亲者:朗格多克蝎的家规,雌性蝎会把雄性蝎给吃掉。第二天,这家大院门前只剩下雄朗格多克蝎的尸骨了。它们中的雌性会产下卵,之后立即把卵壳撕开,小蝎子就这样出世了。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石蚕——小鞘与潜水艇 小鞘具:借助空气柱的原理使石蚕在水里自由地升降。
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豌豆象,为鞘翅目,豆象科。长椭圆形,黑色,触角基部4节,前、中足胫节、对节为褐色或浅褐色;头具刻点,背淡褐色毛;前胸背板较宽,刻点密,被有黑色与灰白色毛。危害豌豆、扁豆等。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切叶蜂(樵叶蜂、焦叶蜂) 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用嘴巴作剪刀,靠眼睛和身体的转动,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麻雀 即使被毒蜘蛛咬伤了,还会愉快地进食,如果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蟹蛛 “不吃不喝,固执而勇敢地守护着卵囊”“只有当孩子们出生之后,它才会放心”,它坚守一位母亲的职责,为此消瘦直至死亡,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小小的昆虫也和人类一样,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圣甲虫(金龟子)——自然界的清道夫 只要有动物粪便的地方,就会有它们勤劳的身影;它们每天清除的粪便有数百万吨以上,是大自然天生的垃圾清除者。前足化为挖掘足,用以在地下挖掘隧道来储存自己收集的粪便。到了繁殖季节,去寻找食物,将其做成梨状,埋入地下作为幼虫成长至成虫的口粮。
排泄物——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小甲虫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1)《昆虫记》蕴含着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法布尔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成为第一位深入田野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在荒石园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对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填补了当时昆虫学的许多空白。他尤其善于观察昆虫的活动特点,最终赢得“动物心理学的先驱”的称号。
主题思想
(2)《昆虫记》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法布尔的观察研究是严谨的,他的著作是严密自成系统的,但绝不是呆板冷酷的。他曾声称,自己对昆虫解剖学没有太大兴趣,平生酷爱的是“情感昆虫学”。他尊重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以人类的情感去关爱这些虫类。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才使《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有了灵魂。
(1)《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3)内容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没有任何增添,也没有什么忽略。
艺术特色
(4)《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真题 · 训练有道
(2023·连云港)《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课,老师以“跟法布尔学观察”为主题选取下面文段,请完成问题。
地上铺满了苔藓,我刚踩上柔软的地毯,就看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乍一看还以为是四处下蛋的母鸡把鸡蛋丢弃在了这里。这是我采到的第一个蘑菇,也是我第一次把蘑菇放在手里颠来倒去地察看,好奇心激起了我的观察欲望,我仔细地审查蘑菇的构造。
很快,我又发现了其他的蘑菇,它们大小形状不一,颜色也不同。眼前的景象,让我这个新手大开眼界。它们中有铃铛形的,也有灯罩形的,还有长得像平底杯的,有的长得像纺锤。我见过一些蘑菇还可以瞬间变成蓝色,也看到一些腐烂的蘑菇上面爬满了幼虫。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梨形蘑菇,看上去干干的,顶端开了一个烟囱状的圆孔,当我用指尖弹它的肚子时,烟囱里会冒出轻烟。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蘑菇,我采了一些装在口袋里,无聊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让它冒烟。
可是,我的家人却不接受我采摘的另一种鲜艳的蘑菇。他们把它叫作“布道雷尔”,这种蘑菇臭名昭彰,吃了会中毒。妈妈没有多说,只是将它排除在菜单之外。我不明白,为什么外表如此讨人喜欢的“布道雷尔”,会有这样的手段。
那时的我对与蘑菇有关的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时光就好像一条欢乐的溪流,穿行于柳树之间,流淌在无声无息的坡面上。时光转瞬即逝,所以要好好利用它。
(节选自《昆虫记·采蘑菇的小男孩》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有删改)
(1)法布尔描写蘑菇非常生动形象有趣味,请举例分析。
答案 (示例一)用“铃铛”“灯罩”“平底杯”“纺锤”等常见的生活物品来形容大小形状不一的蘑菇。
(示例二)采一些梨形蘑菇,无聊的时候拿出来让它冒烟,充满童趣。
(2)法布尔对蘑菇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的观察与探索过程,给予你哪些启示?
答案 ①他对自然保持好奇心。
②仔细观察、试验。
③有毅力,不断思考、探究。
④耐心、细心的科研精神。
⑤珍惜感悟的时光。
(3)探究文本之后,同学们准备绘制“法布尔观察记之蘑菇系列漫画”,请你完成漫画脚本。
图画内容 配文 设计意图
① 哪只母鸡丢的鸡蛋?噢,是蘑菇! 观察细致,充满想象力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梨形蘑菇,用指尖弹蘑菇的肚子,冒出轻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揣摩蘑菇的心理给图配文) 突出观察蘑菇的趣味性
在厨房里,妈妈摆着手拒绝小男孩送上的颜色鲜艳的蘑菇。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揣摩小男孩的心理给图配文) ④
地上铺满苔藓,一个小男孩托着一个像鸡蛋模样的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仔细察看。
这个小家伙把我弄疼了。
这么好看的蘑菇为什么不能吃呢?
富有生活情趣,
活泼,诙谐
(4)蘑菇系列漫画完成后,班级展出了这些漫画作品,展板上引用了罗斯丹的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结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法布尔对昆虫的生命过程充满尊重和敬畏,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充满爱心地观察,昆虫在他的笔下生动美丽、聪明勇敢,探究生命,看到它们的美;用诗人的语言、散文的形式,描绘那些鲜活的生命,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