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功与功率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1.1功与功率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8 14: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人教版 必修二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
第一节 《功与功率》
力和运动的角度
能量的角度
牛顿运动定律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1.概念
一、功
不做功的例子
(2)做功的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如何理解这句话
L
F
F
F
α
F
α
W1= F1L= FLcosα
W2 = 0
W = W1 + W2
W = FLcosα
F2
F1
2.公式
W=F L
(条件: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W=F L cosα
力F对物体做的功
力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
力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
(2)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成一夹角时,
功的定义式为:
(3)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如图表示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了一段位移l,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形下力F对物体做的功。设这三种情形下力F和位移l的大小都是一样的:F=10N,l=2m。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
α=180-θ=30
α=180-θ=150
α=θ=30
F
l
l
l
三者做功效果相同吗?
α COSα W 物理意义
α=π/2
0 ≤ α<π/2
π/2<α≤π
COSα= 0
COSα>0
COSα<0
W = 0
W > 0
W<0
力F对物体不做功
力F对物体做正功
力F对物体做负功
结合表格思考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W = F l cosα
二、正功和负功:
v
FN
G
F阻
F
α
正功说明此力为动力
负功说明此力为阻力
二、正功与负功
我们学习了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求解方法。
F
F阻
FN
370
G
v0
而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那么如何求解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呢?
W = F l cosα
α指什么?
三.功的计算
W总=W1+W2+W3+
1、功是标量
W总=F合 Lcos α
2、力是矢量
3、恒力做功
【例题】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
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5m,物体与
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100N,cos 37°= 0.8。求
(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3)物体所受的合力
(4)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4、对W = F l cosα中的 l 的理解
(1)物体可视为质点, l 为质点的位移
(2)物体不可视为质点, l 为?
物体不动,施力端动,W=0
物体的位移与施力端位移不同, W = F l 物
施力端不动,物体动,W=0
F
A
B
A 和B 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
静摩擦力对A 做功为?
静摩擦力对B做功为?
一对静摩擦力作功之和必定为零
负功W=-FfL
正功W =FfL
5、关于摩擦力的“坑”——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能做功吗?
v0
v0
m
M
LM
Lm
M
v0
m
滑动摩擦力f 对m 做负功 W1=-FfLm
滑动摩擦力f对M做正功 W2=FfLM
滑动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对桌不做功
滑动摩擦力即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5、关于摩擦力的“坑”——滑动摩擦力
S
N
S
N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毫无规律可言
6、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力呢?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为?
7、变力做功
(1)分段法
(2)微元法
(3)图像法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W=1J/s
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1000W。
1、定义:力所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3、物理意义:反映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比值定义法
4、功率是标量
四.功率
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用恒力F推动书本,让书本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力F对书本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1)当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2)当v为瞬时速度时,P为瞬时功率
当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
当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有一定夹角时?
P=Fvcosα
(α是F与V的夹角)
五、平均功率、瞬时功率
(v是平均速度)
(v是瞬时速度)
(比较常用)
1、平均功率:描述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2、瞬时功率:表示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
当 t 表示一段时间时
当 t 表示极短一段时间时
(比较常用)
汽车准备上坡时,司机往往会增大油门,减慢速度(降低挡位),这是为什么?
思考:
(1)当机械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所以可以通过减小速度来增大牵引力;
(2)当汽车速度一定时,可通过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来增大牵引力。
P=Fvcos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