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下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下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8 18: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二战后初期,为避免各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以邻为壑,激化矛盾加深危机,从而保障全球资本主义经济有序发展,美国政府主导成立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在传统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自然隔离状态构成了一道相对安全的自由的屏障。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各样的数据渠道,包括主动公开和被动探测到的,都使得传统上相对封闭和隐秘的组织运行过程暴露在社会面前。这说明大数据( )
A.促进了生产力质的飞跃 B.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信任
C.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竞争 D.隐藏着一定的社会风险
3.20世纪70年代初,巴西政府制定新政策,允许欧美等国直接在巴西投资设厂,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外国投资从60年代末的37.8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73年的125.7亿美元,这些投资被政府优先用于电力、能源、基础原料工业和新型工业上。此举表明巴西( )
A.仍没有获得独立 B.确保了工业增长 C.抓住了有利时机 D.融入了国际社会
4.1839年摄影技术面世后,画家开始追求绘画可以做到,但摄影无法做到的事情。19世纪60年代的印象派是绘画改变的初步尝试,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都是这一探索的表现。据此可知,摄影技术的出现( )
A.导致了现实主义绘画的衰落 B.挤压了绘画艺术生存空间
C.促进了近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D.推动了现代派艺术的发展
5.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6.1981-1987年间,撒切尔政府出售100多万套公共住宅,获资20多亿英镑;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国企员工减员60万,产值在国家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11.5%下降到了6.5%。截至1988年底,政府通过出售住房与国有企业的总收入超过200亿英镑。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国家的经济干预 B.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C.损害了市场的调节机制 D.增强了经济的发展动力
7.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把钢铁、纺织、汽车、煤炭等工业称之为“夕阳工业”主要是因为( )
A.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更新改造 B.此类企业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
C.随第三次技术革命,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D.此类企业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作用越来越明显
8.1997年5月,布莱尔领导的英国工党上台后,强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平衡,在传统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和保守党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A.试图摆脱“滞胀”的困境 B.主张缩小政府权力
C.要求取消福利国家制度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9.如表反映了20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据表可知,20世纪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反映出( )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西德等国,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20世纪60—80年代 日本、西德等国积极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家用电器和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将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亚洲“四小龙”等
20世纪90年代 欧美发达国家、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等大力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中国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
A.各个国家相继进行工业革命 B.发达国家操纵国际秩序
C.全球经济推动国际分工深化 D.西方国家吸引知识精英
10.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政府进行了多次货币贬值以鼓励出口,还进行了工业转型,却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社会紧张局势。然而,在8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与英国经济好转相关的举措是( )
A.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息率
B.政府加强经济管制,减少开放与竞争
C.扩大福利开支,减少公共品市场化
D.政府减少经济干预,鼓励自由市场经济
11.为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经济政策,下列政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重商主义—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B.重商主义—国家干预—自由放任
C.自由放任—重商主义—国家干预 D.自由放任—国家干预—重商主义
12.下图为1970年、199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份额。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
A.不同程度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C.科技革命推动制造业的内部调整 D.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提升
13.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该法案特别强调个人责任和工作参与,不再视领取福利为贫困家庭应享有的权利,而是将福利作为有条件的给付,若福利领取者拒绝遵守工作的要求,州政府可降低或终止福利给付。这表明美国政府( )
A.兼顾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 B.深受经济危机困扰
C.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 D.旨在完善福利制度
14.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逐渐关闭了陈旧低效和成本过大的国企,并通过提高利率、制造品的增值税、石油价格来迫使小型国企压低工资、裁减工人,以实现私有化转型。这表明,英国( )
A.持续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改革目标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弊端丛生 D.试图回归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
15.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对空运管理人员的罢工进行干预,解雇了11301名罢工参与者。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投票支持工会的人,至少有1/20遭到非法解雇;联邦最低工资的法定水平被冻结了7年多,实际最低工资水平10年下降了几乎1/3。这说明,美国政府( )
A.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 B.维护垄断集团的利益
C.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 D.缓和了基层社会矛盾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埃及将中指指尖到胳膊弯的距离定为一尺,即“肘尺”。罗马人将一尺定义为脚的长度。中古时期,欧洲的尺寸混乱,即使是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体系的度量衡。巨大的改革成本和民间使用惯性影响了度量衡的统一。法国大革命后,新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单位改革,长度单位米被科学家们定义为赤道到北极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为此,天文学家皮埃尔·梅尚和约瑟夫·德朗布尔从巴黎出发,分别到达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以测量这一段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当时法国处于革命浪潮中,两人常常要冒着被追捕的危险前进。1875年,在国际度量衡委员会上,17国政府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公认了这一米制定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长度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20世纪,人们开始用光波的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1983年,1米被定义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进的距离,沿用至今。
——摘编自李开周、孔羽《度量衡简史:世界的尺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米制单位演变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米制单位演变过程中面临的阻力及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受欧洲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德国诞生了近代医疗保险体制,1883年德国首相俾斯麦颁布实施了《疾病保险法》,针对疾病的保险,涉及医疗费用的支付和疾病造成收入损失的补偿,主要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负责筹资,以雇主和雇员缴纳为主,政府酌情补贴。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确定了以新经济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政策,根据其历史传统确立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重新启用医疗保险基金的自我管理模式,又把法定医疗保险体系的管理责任交还给被保险人及其雇主。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医疗保险的范畴和覆盖人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德国公民几乎全部被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但法定医保基金的花费也随之大幅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德国医保体制改革仍未走出俾斯麦模式的窠臼。
——摘编自何勤华等《法律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德国医疗保险体制发展的因素并概括德国医保体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
材料二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四
材料五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近代自然科学“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的两个例子。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所说伽利略的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一发现的意义。
(3)根据相关知识说明“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中图一二和图四五,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说明为什么这两大支柱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强对科技创新基础研发领域的直接投资。二战后到1977年前后,联邦投入占到美国总体研发投入的50%以上,其中国防研究和开发投资总额逐年增长,在1961年达到了70.7%的高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采取市场化手段,鼓励不同规模企业、大学等通过市场化模式参与科技创新,到1987年前后企业研发投入超过联邦投入。到90年代的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已经将国防领域的联邦研发投入比例压缩至1980年代中期的1/2至1/3,90年代的五年增长率为零或者减少。克林顿政府着力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科技创新作了全面战略部署,加大创新投入,强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实施金融财税优惠和瞄准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
——摘编自王开阳,徐峰《二战后主要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比较及我国发展对策》
材料二 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规划,简称《十二年规划》,其指导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在内容上,《十二年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规划》还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体制、现有人才的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做了一般性的规定。1960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在《十二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其指导思想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迅速壮大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60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在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
——摘编自曹希敬、袁志彬、《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要科技政策盘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科技发展模式的演变,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科技发展规划有何特点
(3)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综合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初期美国。据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各国需要恢复发展经济,当时伴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下滑,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难以维系,因此在美国的主导下,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背景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A项正确;国联是在一战后成立的,题干涉及时间是二战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联盟组织,与二战后经济发展不相关,排除C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是区域性合作组织,它不能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对生产力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大数据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不是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信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全球竞争,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初(巴西)。从材料看到巴西允许欧美等国在巴西投资设厂,此举抓住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对外转移产业的机会,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巴西早已获得独立,排除A项;B项“确保了”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材料“1839年摄影技术面世后,画家开始追求绘画可以做到,但摄影无法做到的事情”“9世纪60年代的印象派是绘画改变的初步尝试,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都是这一探索的表现”可知,摄影技术出现之后,推动了绘画向摄影不能做到的方向发展,如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的现代派绘画,综合材料信息可知,摄影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派艺术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摄影技术对现代派绘画的推动,没有涉及现实主义绘画衰落,排除A项;摄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绘画出现新流派,并非挤压绘画艺术生存空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没有涉及摄影技术对近代科技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图表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可知,第三产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所占比例最高,说明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经济的高速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各国缩减国家福利,排除B项;材料提及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不能反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属于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选项可知本题为意义类、影响类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根据材料可知,撒切尔政府出售公共住宅、国有企业,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强了经济的发展动力,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减少了国家干预,不是强化国家经济干预,排除A项;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减少了国家干预,增强了市场的调节机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60年代已经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高新技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钢铁、纺织、汽车、煤炭等工业被称之为“夕阳工业”,B项正确;钢铁、纺织、汽车、煤炭等工业称之为“夕阳工业”是因为这些行业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而不是因为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更新改造,排除A项;老企业焕发新活力则这些行业不会被称为“夕阳行业”,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此类企业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英国。根据材料“强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平衡”及所学可知,布莱尔执政时期,走“第三条道路”,这一时期英国政府主张缩小政府权力,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滞胀”,为了摆脱困境,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根据材料“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平衡”可知,英国政府并没有要求取消福利国家制度,排除C项;根据材料“在传统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和保守党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可知,英国政府并没有恢复自由放任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不断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传统产业转移至日本、西德等国。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传统产业转移至亚洲“四小龙”。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将传统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地区)。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传统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国际分工深化,C项正确;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而不是“各个国家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产业转移,由此不能得出“发达国家操纵国际秩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国家吸引知识精英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进行了多次货币贬值以鼓励出口,还进行了工业转型,却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社会紧张局势,说明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政府减少经济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在8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D项正确;“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息率”会增加政府的债务,不利于英国经济好转,排除A项;“政府加强经济管制,减少开放与竞争”体现了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它不利于英国经济好转,排除B项;“扩大福利开支,减少公共品市场化”会加剧英国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本题要求将上述政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重商主义出现时间是15-18世纪,自由放任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依次是重商主义-自由放任-国家干预,A项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据材料可知,与1970年相比较,199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份额都有大幅增加,据此可判断,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和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制造业实现调整与提升,客观上促进出口的份额增加,C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而非加强,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出口份额的变化,没有描述经贸交流,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比重,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美国)。从“若福利领取者拒绝遵守工作的要求,州政府可降低或终止福利给付”分析得出,美国是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呈现出上升趋势,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削减福利开支是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排除C项;完善福利制度并非克林顿改革福利制度的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据本题材料“迫使小型国企压低工资、裁减工人,以实现私有化转型”可知,英国采取了一些措施,迫使小型国企实现私有型转化,再根据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C项正确;这一时期英国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英国本身实行的就是市场经济,排除B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回到自由主义的经济立场上,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打击工会,解雇工会的领导人和支持者,大力打击工人运动,维持较低的工资标准。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削弱工人(群众)的力量和谈判能力,以维护垄断集团的利益,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政府对工人运动的打击,不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美国政府对工人运动的打击,不能缩小贫富差距C项;材料中的措施只会导致更激烈的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因素:旧制不够精确;标准不一,使用混乱;法国大革命的推动;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家的研究和努力;科技的发展;国际合作的加深。
(2)阻力:巨大的改革成本;民间使用惯性;政治环境的影响。
启示:人类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因素:据材料“ 古埃及将中指指尖到胳膊弯的距离定为一尺,……罗马人将一尺定义为脚的长度”得出旧制不够精确;据材料“中古时期,欧洲的尺寸混乱,即使是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体系的度量衡”得出标准不一,使用混乱;据材料“法国大革命后,新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单位改革”得出法国大革命的推动,政府高度重视;据材料“天文学家皮埃尔·梅尚和约瑟夫·德朗布尔从巴黎出发,分别到达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以测量这一段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得出科学家的研究和努力;据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长度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得出科技的发展;据材料“17国政府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得出国际合作的加深。
(2)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阻力:据材料“巨大的改革成本和民间使用惯性影响了度量衡的统一”得出巨大的改革成本,民间使用惯性;据材料“当时法国处于革命浪潮中,两人常常要冒着被追捕的危险前进”得出政治环境的影响。 启示:从米制单位演变的过程可以得出人类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从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以及推动科技发展的策略等角度分析,可得出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7.(1)因素:德意志的统一;欧洲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提出;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特点:政府主导;立法保障;筹资主体多元;立足国情;不断改革调整。
(2)
评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人的权利;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改革仍未走出俾斯麦模式的窠臼。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0世纪德国。因素:据材料时间信息“19世纪下半叶”可得出德意志的统一;据材料“受欧洲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得出欧洲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据材料“确定了以新经济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政策”得出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提出;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德国医疗保险体制建立发展的经济基础,医疗保险体制的建立根本上是出于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特点:据材料“联邦德国政府确……确立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得出政府主导;据材料“颁布实施了《疾病保险法》”得出立法保障;据材料“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负责筹资”得出筹资主体多元;据材料“重新启用医疗保险基金的自我管理模式,又把法定医疗保险体系的管理责任交还给被保险人及其雇主”得出立足国情,不断改革调整。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德国。评价:据材料“德国医疗保险的范畴和覆盖人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德国公民几乎全部被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并结合所学得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民众就医需求,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人的权利,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进而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据材料“法定医保基金的花费也随之大幅增加”得出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德国医保体制改革仍未走出俾斯麦模式的窠臼”得出改革仍未走出俾斯麦模式的窠臼;结合所学,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根本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18.(1)例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达尔文进化论。
(2)发现: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匀速匀加速定律,或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发现: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发电机研制成功。
(4)不同点:科技含量不同。(瓦特改良蒸汽机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发电机的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5)背景:19世纪,物理学的新发现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挑战(或经典物理学危机)。原因:爱因斯坦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普朗克的量子论发现了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例子,据材料一“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并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达尔文进化论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第一小问发现,根据材料二“ 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并结合所学可知,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匀速匀加速定律,或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伽利略的发现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三“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最关键的科学发现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最关键的科学发明是发电机研制成功。
(4)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不同点,根据材料四“瓦特及其改良的蒸汽机”“发电机及电灯”并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和发电机的科技含量不同,瓦特改良蒸汽机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发电机的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5)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物理学的新发现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挑战(或经典物理学危机)。第二小问原因,爱因斯坦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普朗克的量子论发现了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
19.(1)发展模式:由国家直接投资支持到采用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大学等通过市场化模式发展科技再到政府聚焦信息产业和科技创新。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经济发展策略的调整。
(2)特点:政府主导,制定发展规划;有发展重点;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发挥国家的主导力量,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美国。根据“ 1950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强对科技创新基础研发领域的直接投资。二战后到1977年前后,联邦投入占到美国总体研发投入的50%以上”、“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采取市场化手段,鼓励不同规模企业、大学等通过市场化模式参与科技创新”、“克林顿政府着力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科技创新作了全面战略部署,加大创新投入”等信息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科技发展模式是由国家直接投资支持到采用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大学等通过市场化模式发展科技再到政府聚焦信息产业和科技创新。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不同阶段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经济发展策略的调整有关。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特点根据“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规划,简称《十二年规划》,其指导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可知是政府主导,制定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发展重点;根据“ 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60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在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可知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美国和中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材料和所学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发挥国家的主导力量,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