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老师给大家出示了一篇与航天有关的文章,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遨游苍穹的“太空之家”
杨宏
①很多同学好奇,距离地球400多公里,为遨游苍穹的宇航员提供工作、生活场所的中国空间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呢?
②这个名为“天宫”的家,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基本舱段组成。三舱均有独立的电源、控制、推进和测控系统。其中,天和核心舱负责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问天实验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具有能源管理、信息管理、控制系统和载人环境等关键功能备份;梦天实验舱主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批注一:“天宫”由哪三个基本舱段组成?)
③或许还有同学好奇,这个“家”中有哪些“高科技”呢?首先是高效统一的空间能源技术。太空之家首次采用了大面积柔性太阳翼作为整站发电装置,两个实验舱太阳翼单翼展开长度27米、面积超过110平方米,设置在组合体远端的舱体尾部,采用双自由度对日定向,可确保在“T”字构型组合体各种飞行姿态下,太阳翼均有良好的太阳照射条件,充分发挥其发电效能。空间站三舱能量由核心舱统一管理,通过并网系统实现跨舱动态调配,并可为不同电压体制的来访航天器提供供电支持。
(批注二:“首次”一词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④还有智能灵活的空间机械臂技术。天和核心舱配置1个7自由度的大机械臂,作业半径近10米;问天实验舱配置1个7自由度的小机械臂,作业半径5米。大、小机械臂既可独立工作,也可协同工作,还可以级联形成组合臂工作,自主完成载荷照料、辅助航天员转移和作业等多项任务。
⑤除此以外,太空之家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方面采用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实现资源再生利用。通过再生处理,94%以上的生活污水和空气冷凝水可再次供航天员日常使用和电解制氧,大幅减少了水资源和氧气的上行补给量。后续还将采用二氧化碳与氢气还原技术,以及生活垃圾处理与再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物资再生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批注三:你还知道“中国空间站”中有哪些“高科技”呢?)
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要点,补全导图。
2.(说明方法及作用)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内容理解)请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寻找方法解决。(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
解决:我通过 的方法,知道了
4.链接诗词下面诗词与中国航天人精神最贴切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 B.咬定青山不放松
C.凌寒独自开 D.独钓寒江雪
二、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千年梦圆在今朝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①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早晨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②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本文段写的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 )
(2)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 )
(3)杨利伟是我国首个成功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 )
6.文中句子①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7.文中句子②“感觉良好”是许多航天员都说过的一句话,航天员的这些话语,让你有怎样的体会?
8.你从查阅的课外资料中,了解到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
1.智能灵活的空间机械臂技术 物化再生生保技术 2. 列数字 准确直观地介绍了空间机械臂,使语句更准确,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3. 空间机械臂技术有哪些工作方式? 阅读文章内容 机械臂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协同工作,还可以级联形成组合臂工作。 4.B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还有智能灵活的空间机械臂技术。”可知“天宫”中的高科技有:智能灵活的空间机械臂技术;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除此以外,太空之家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方面采用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可知“天宫”中的高科技有:物化再生生保技术。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天和核心舱配置1个7自由度的大机械臂,作业半径近10米;问天实验舱配置1个7自由度的小机械臂,作业半径5米。”,抓住关键词“近10米”“5米”可知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准确具体的数字为我们介绍了“天宫”中的机械臂技术,让我们了解机械臂技术的作业范围,更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结合文章内容,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寻找方法解决。如:中国空间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呢?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个名为“天宫”的家,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基本舱段组成。
4.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A.粉骨碎身浑不怕,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B.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
C.凌寒独自开,不惧严寒的精神;
D.独钓寒江雪,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精神。
结合文章内容,航天员们不懈追求,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最贴切;
故选B。
5. × × √ 6. 比喻 这句话将火箭比作巨龙,写出火箭升空雄伟、壮观的场面。 7.“感觉良好”是指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背后,有千军万马的支持保障,有千锤百炼的艰苦训练,还有千遍万遍的预判推演,以及来自前辈们在航天实践中所积累和分享的宝贵经验,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8.2023年5月30日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解析】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②自然段句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可知本文段写的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项目成功实施。故此项说法错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句子“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可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选项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段第①自然段句子“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可知杨利伟是我国首个成功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选项说法正确。
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读句子,句子把“火箭”比作“一条巨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神舟五号”航天飞船飞上苍穹时的壮观、美丽的画面。
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段第①自然段句子“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可知“感觉良好”是升入太空的宇航员对地球上的工作人员的反馈,“感觉良好”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不断进步,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功,这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默默地付出与辛勤的努力。
8.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写出自己了解到的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如: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完成主网;量子卫星发射了量子通信;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