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课时练(含答案)2024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课时练(含答案)2024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8 12: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①____________。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②____________的争论;而在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浑盖之争”。
盖天说突破了人们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预报二十四节气。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而且它是赋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而浑天说与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浑天说也有自己的软肋,它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也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学者王充就曾③____________地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的“软肋”和文中加点的“软肋”,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人就是这样,你强在哪里,你的软肋可能就在哪里。
B.季胁者,胁之下小肋骨也,俗名谓之软肋。
C.每个人都有软肋,关键是如何强大自我。
D.盔甲能保护心,软肋可让我们认识到如何达到完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6月16日过后的十余天内,每天日出前,金星、天王星、火星、木星、海王星、土星将与露出真容的水星,自东向西依次排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七星连珠”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不是天文学的专有名词,它一般是指七颗行星近距离排成一排。天文科普专家介绍,此次“七星同现”还不能算是严格的“七星连珠”。因为此次七颗行星的分布范围在100度上下,且距离尚远,所以很难称为“连珠”。
七星同现天空时,观测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相对容易,肉眼即可看到。水星虽然也亮,但升出地面时,由于天空已开始发亮,星光隐退,需借助望远镜才能一睹真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借助辨识精度高的观测设备。然而就在25日,迎来一次寻找天王星的良机。这天2时以后,天王星将陪伴月亮从东方偏北的天空升起,且逐渐靠近。到6时,两者距离最近,仅有约一个月亮的距离。此时借助望远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早上进入柜台,张秉贵的眼、耳、口、手、脚、脑这六部“机器”就同时开动。
B.“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格,也是长期以来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
C.“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D.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托勒密体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球分若干层,最近的是月球,向外是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再外是恒星天,恒星天外还有一层天,是“九重天”。张衡提出的日月五星的排列顺序和托勒密《至大论》中的顺序一致,关于“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的观点也与托勒密的一致,但是张衡的关于宇宙无穷的思想,要比古希腊的层层叠套的水晶球体系先进得多。
纵观张衡的天文学成就,他的浑天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天文学思想是比较进步的,有的可以和托勒密的思想相媲美,有的甚至超过了托勒密。从这一点来看,张衡的《灵宪》及其《浑天仪图注》所阐述的天文学思想,的确代表了当时世界天文学的最高水平。张衡著作中的天文学内容吸收了古代文化的精髓,杂糅各家学说综合而成,是东汉时期天文学的代表性成果。但是浑天说理论在后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没有和传统数理天文学理论建立起联系,没有被进一步“数学化”。
托勒密的《至大论》提出了地心说的宇宙论,托勒密利用了大量古代测量数据和当时比较先进的数学、天文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数量化。关于上述张衡的许多天文学思想,托勒密都建立了各自的数理模型,具有现代意义下的天文学含义。
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学在他的思想基础上得到发展。例如,九道术理论是历代探讨月球运动所必然面对的课题,在张衡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它主要用于解决月球的近点月周期问题,解释月行迟疾现象,并设计新的算法,以便根据月亮中心差来计算定朔;到了唐代以后,九道术的内容有所变化,是探讨月亮相对于黄道的位置变化的依据,同时也是唐代黄白道差算法模型的基础;直到1280年后,被《授时历》的白赤道坐标变换法取代。
中国古代的浑天模型与现代球面天文学中的天球模型存在着一些本质的区别。首先,浑天说中的天球被认为是真实的,而不是假想的;天球半径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大的,只不过各家的取值有所差别而已。其次,浑天说中的地也不是假想的与地球相切的平面,而被看作是真实的大地;并且,在浑天说宇宙观之下产生的浑天模型中,只有一点被认为位于天球的中心,这一点就是所谓的“地中”阳城。
古希腊在托勒密为代表的地心说宇宙体系之上产生的天球模型和一系列概念,对现代球面天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显的差异。即现代天球模型是在人类对于地球和宇宙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代表了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而托勒密的天球模型是基于地心说之上的若干理性思考和假设的产物,例如托勒密在他的观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认为,天球远比地球大,这一点虽然和现代天文学的假设一致,但是托勒密由此认识到的宇宙和天球不能逾越当时的概念,他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和手段有限;但是他的这一理性原则对他的宇宙观和后来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无论中国还是希腊,都没有认识到天球的中心应随观测地点的变化而定。(摘编自《张衡与托勒密天文学之比较》)
材料二: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歇,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浑盖之争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天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这是扬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整体来说,他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摘编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提出的日月五星的排列顺序及“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的观点,与托勒密的排列顺序和观点不谋而合。
B.张衡提出的九道术理论探讨了月球运动,被后人用于解决有关月球运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月行迟疾现象等。
C.在汉武帝后的一千多年里,天文学界关于浑天说和盖天说究竟哪个合理的争论一直存在,而浑天说逐渐成为主流。
D.扬雄用实验证明太阳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从而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及浑天说,但二者论述的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B.张衡著作中的天文学思想,代表了当时世界上天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C.中国古代浑天模型和古希腊的天球模型都与现代天球模型具有明显差异。
D.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是扬雄对盖天说进行有理有据批驳的结果。
8.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3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托勒密在月球视差理论下,利用测得的日月视半径,计算太阳和月球的距离,从而计算日月视差。
B.托勒密对前辈们发现行星运动的周期、速度与轨道大小的关系等,建立了数量化、系统化的理论模型。
C.托勒密准确描述了在黄道上和黄道附近运动的日月五星的位置,给出了1 022颗恒星的位置。
D.托勒密认为天空中有两种不同的运动,一种是所有天体自东向西的运动,一种是与此相反的恒星球运动。
9.学校准备举办中国古代天文科技展览,需要制作一个介绍“浑天说”的展牌。请结合材料,写出内容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张衡和托勒密在天文学研究中都取得了非凡成就,他们的做法给你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课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示例)①扣人心弦(万众瞩目) ②旷日持久(针锋相对/各执一词) ③一针见血(斩钉截铁/鞭辟入里)
2.(示例)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但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3.B [软肋:本义为胁下的小肋骨,比喻短处、弱点。A、C、D三项和文中的“软肋”都是比喻义“短处”的意思。B项为本义。]
4.B [B项和文中引号均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示特定称谓。C、D两项均表示引用。]
5.(示例)①出现“七星连珠”现象 ②天王星的观测则更难
③可以轻松地找到天王星
6.B [“张衡提出的九道术理论”错。由材料一第4段“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学在他的思想基础上得到发展。例如,九道术理论是历代探讨月球运动所必然面对的课题,在张衡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它主要用于解决月球的近点月周期问题,解释月行迟疾现象……”可知,选项说“九道术理论是张衡提出的”于文无据。]
7.D [“是扬雄对盖天说进行有理有据批驳的结果”错,“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与扬雄批驳盖天说没有因果关系。]
8.D [材料一第3段是论述托勒密对地心说理论进行数量化。A、B、C三项均符合数量化。D项只说了托勒密的天体运动观,与数量化无关。]
9.西汉落下闳认为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被后人称为浑天说;东汉张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该学说在当时世界天文学界处于领先水平,对天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0.①善于继承和创新。如张衡继承并吸收古代文化的精髓,借鉴各家学说,形成自己的天文学说;托勒密利用大量古代测量数据,发展了自己的理论。②具备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如托勒密利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数学,发展了地心说宇宙观,构建了数理模型。
古诗词诵读
1.(示例)①星罗棋布 ②不绝如缕 ③流连忘返
2.小镇古老而又年轻,正在发生嬗变,由一个历经沧桑的津渡,变为一个活力蓬勃的现代城镇。
3.①省去列举的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使文字更加简洁;②前后形成呼应,形式整齐,更有韵律。
4.(示例)①论词作 ②竟在流放中度过 ③如果没有他
5.第一段:苏东坡是艺术领域的全才。第二段:苏东坡人生坎坷却乐观旷达。第三段:苏东坡精神丰富、永恒。
6.(示例)雨下的时间太长了,道路与野地的积水流入田中,使田中的水涨满了,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天晴了,原本在窝里待着的布谷鸟正声声呼唤着被雨淋湿的同伴快快回家。
7.(1)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2)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3)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8.D [D项说法有误。“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的意思是,君子为了建立自己的名望而生存,而小人一辈子只能听命于别人,为别人效力。]
9.(示例)“冰闭寒方壮”描写冰封万里、寒意正浓,准确地抓住了冬天景物寒冷肃杀阴郁的特征,又是诗人才华无处施展、内心苦闷压抑的写照。“风动鸟倾翼”描写猛烈的寒风中鸟儿奋力展翅,准确地抓住了鸟在寒风中飞翔的瞬间姿态,又是诗人不甘于现实的压制,竭力抗争的写照。诗中的景物既是自然景物的如实再现,又表达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情志。
10.B [“受宠若惊”错。]
11.①《客至》的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②《宾至》的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清高的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