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目录
03
看图说史
05
随堂练习
06
对标中考
01
目标概览
04
重点突破
02
知识梳理
目标概览
课程标准 2022版 2011版
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素养目标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比较俄国两次改革的异同,分析两次改革的积极作用与历史局限
2.家国情怀:理解社会改革对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改革创新精神,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知识梳理
中央集权
新式常备军
手工工场
近代化
资本主义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人身自由
赎买
转折点
看图说史
1. ____________
(1672—1725)
2.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彼得一世
3.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重点突破
对比项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不同点 时间 18世纪初 1861年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强化农奴制)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
影响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相同点 (1)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2)实质:都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3)影响:都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洋务运动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B
2. (2022广东)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
A. 积极向西方学习 B. 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 决心废除农奴制 D. 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A
3. (2021广东)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 )
A. 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 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 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 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A
4. 彼得一世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工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工场的劳动力;凡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将处以死刑。这些规定的主要作用是( )
A. 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 促进了俄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 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D.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5. 【历史解释】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材料表明俄国( )
A.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B
6. 【唯物史观】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和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与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种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改革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美国的独立战争
C.文艺复兴运动 D.俄国农奴制改革
D
7. 有学者提出,俄国之所以废除农奴制,并不是由于道德上的原因,而是因为农奴制无法与市场社会并存。该学者旨在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源于对外战争失败 B.意在突破经济发展障碍
C.存在封建制度残余 D.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
【解析】根据题干“俄国之所以废除农奴制……是因为农奴制无法与市场社会并存”可知,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C、D选项反映的是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并非题干主旨,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8. 一位俄国地主写道:“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15个月后,我看到农民同他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交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农奴获得与地主等额的份地
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农奴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
D.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
9. 俄国1861年改革后,每个成年男性农民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而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的平均价格高达63卢布。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是对农奴的残酷掠夺
D
10. 题10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深层原因是( )
C
时间 企业数量/家 工人数量/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287 42 000 51 937
A.国内市场的扩大 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题10表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近代工业获得极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农奴制改革变革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产生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后,普通民众的生活仍然非常贫困,并没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排除A选项;俄国并没有确立民主共和制度,排除B选项;科技进步的推动只是表层因素,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11. 俄罗斯学者索洛维约夫在评价农奴制改革时说:“如果改革大业不是在专制皇权的主导下开始的,那么反对派的实力将会强大得多,并会将改革完全倾覆。”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是( )
A.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 D.资本主义的发展
A
12. 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妇女参加村社大会日益普遍。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提高了妇女地位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开拓了商品市场 D.改变了社会性质
A
二、非选择题
13. 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八章好霸争强的俄罗斯
一、由莫斯科公国到莫斯科王国
二、“西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西方正满载着航海大发现的丰厚收益步入经济和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时,俄罗斯虽有着巨人的身躯,却少了大国的荣光。于是,他向西方寻师问道,组织庞大使团周游欧洲列国,此后推行改革,把俄罗斯从一个“跛足巨人”变成了“双手俱全的君主”。
题13图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部分章节目录
材料二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目录空白处填入一位合适的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俄国的“西化”措施。(6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彼得一世。(2分)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6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农业出现,农业获得极大发展;农民开始成为工业劳动力。(4分,任答两点即可)1861年农奴制改革。(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因素。(2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杰出人物推动俄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俄国历史的发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
对标中考
评判观点类
材料:
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尽管农奴制被废除,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日渐恶化。根据历史学家计算,这一时期,有超过1/4的俄罗斯人无法靠种地自给自足,必须要打零工维持生计。列宾所接触到的纤夫,有神父、士兵、农民、水手等,他们因为失去经济来源,不得不转做纤夫糊口。
设问:有学者认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5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引出问题,分值为5分。从设问上来看,属于评判观点类题型。此类题型在作答时,首先要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明确回答同意或者反对,占1分;接着要根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意或反对的理由,通过剩下的分值为4分,判断阐述理由部分应当至少包括2点,每点2分。
温馨提示:更多解题技巧请参考《综合题题型归纳及解题宝典》第七大项。
【示例一】
判断:同意。(1分)
理由: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在法律上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想要获得土地必须出钱赎买,而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许多赤贫的农奴根本无法承担,在经济上仍处于对贵族地主的依附地位,生活依然十分窘迫。(2分)改革后,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分)
【示例二】
判断:不同意。(1分)
理由: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解放的农奴想要获得土地,必须支付高额的赎金,这使农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没有得到很大改善。(2分)但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高额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改革也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目录
03
看图说史
05
随堂练习
06
对标中考
01
目标概览
04
重点突破
02
知识梳理
目标概览
课程标准 2022版 2011版
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素养目标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影响
2.家国情怀: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树立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观念
知识梳理
锁国政策
美国海军舰队
中下级武士
倒幕运动
1868
明治天皇
废藩置县
征兵制
殖产兴业
近代经济
文明开化
西方
资本主义
对外侵略扩张
看图说史
1. 明治维新前日本
___________示意图
2. 明治天皇(1852—1912)
社会等级
3. 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课堂
明治维新
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重点突破
对比项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背景 社会矛盾尖锐 幕府统治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
性质 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学习对象 唐朝时期的中国 西方(欧美)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C
2. 日本志士久坂玄瑞评价倒幕运动时这样说道:“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材料中的“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A.幕府将军 B.中下级武士
C.朝廷公卿 D.西南的强藩
B
3.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刚进行了克里木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正忙于争夺欧洲霸权,美国正忙于内战,俄国正忙于农奴制改革,都无暇顾及日本的事务和变革。材料旨在说明日本( )
A. 内部危机四伏 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改革时机极佳 D. 忙于进行侵略扩张
C
4. 【教材母题】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这表明日本将要( )
A.学习唐朝进行大化改新
B.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D.在美国扶植下进行社会改革
C
5. 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日本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据此可知,日本( )
A.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B.面临尖锐社会矛盾
C.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D.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C
6. 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B
7. (2021广东)题7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日本( )
C
颁布时间 法规名称 内容
1872年 《学制》 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1884年 《町村会法》 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
1890年 《集会及政治结社法》 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
1898年 《民法》 妻子嫁入夫家,法律视为“无能力者”
题7表
A. 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B. 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C. 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D.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8. 明治时代,日本出版的《笔算题丛》《化学书》《万国史略》《万国地志略》等众多教科书取代了来自中国的“汉书”,同时向学生灌输历代天皇的古训,围绕战争忠勇进行教育。这说明当时日本( )
A.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迅猛
B.新时代糅合了旧制度残余
C.教育成为培养军人的工具
D.完全抹去中国的历史影响
B
【解析】根据题干,明治时代,日本出版了《笔算题丛》《化学书》《万国史略》《万国地志略》等有关近代科学和历史、地理相关著作可知,日本开始走向近代化;根据题干“同时向学生灌输历代天皇的古训,围绕战争忠勇进行教育”可知,明治维新仍然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题意不符合,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9. 【历史解释】斯塔夫里阿斯诺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的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桎梏的国家。”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
A.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使日本成为亚洲头号强国
D.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D
10. 明治维新带给世界两重震撼:第一重,明治维新创造了东亚史上的发展奇迹,使日本成为西方体系的东亚强国;第二重,日本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了战争模式,它发动战争并不是被动、消极的应对措施,而是主动的制度选择。据此可知,明治维新( )
A.推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B.促使日本走上战争道路
C.深受西方文化制度影响
D.产生正面负面双重影响
D
二、非选择题
11.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美]R.R.帕尔默、[美]科尔顿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设立文卫省,主持科学文化教育近代化的改革事宜。1872年,颁发《学制》,普遍开设西式小学,极端重视儿童的智育发展。自19世纪90年代起,在中小学普通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添设农业、商业、工业等科目,创办实业补习学校。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小学教育基础牢固后,继续充实初等教育,重点转为改进中等和高等教育。尽管明治政府财政拮据,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却是最多的。在坚持自主建设方针的同时,不断选派大批留学生赴欧美就学,并聘用外籍教师协助兴办近代教育。
——摘编自万峰《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材料三 明治政府为了发展日本当时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丝的生产,在群马县富冈设立了“官营模范工厂富冈制丝厂”,从法国进口机器、聘请技术员,从全国各地招募400余名女工,于1872年开业。这个工厂在经营上没能盈利,1893年卖给了民间。但是设立这个工厂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把法国先进的机械制丝技术学到手,普及到日本,以便发展日本资本主义制丝工业。这一目的充分达到了。
——[日]井上清、李薇《中国的洋务运
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重视儿童教育;加强技术教育;循序渐进;自主建设与外派引进相结合;等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3)材料三主要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2分)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分)
对标中考
材料: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外务卿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木户孝允(参议)、大久保利通(大藏卿)、伊藤博文(工部大辅)等为全权副使,组成48人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另有留学生59人同行。使节团先后访问了美、英等12国,最初主要目的是向各国政府表明日本政府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愿望,但遭到各国的蛮横拒绝。
特点、特征类
于是,使节团认真考察了各国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情况,眼界大开,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改革日本的政治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教育;并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效法西方。1873年使团成员回国后,重新改组了明治政府,更牢牢掌握政府实权。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15世纪以来
世界九强兴衰史(下卷)》
设问: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岩仓使团出访欧美的特点。(6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设问要求“归纳日本岩仓使团出访欧美的特点”,分值为6分,至少回答3点,然后可以适当再补充1~2点,可以从使团规模、持续时间、到访范围、历史影响等角度思考。
温馨提示:更多解题技巧请参考《综合题题型归纳及解题宝典》第二大项。
规格高;规模大;考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产生影响大;等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目录
05
看图说史
07
随堂练习
08
对标中考
03
目标概览
06
重点突破
02
单元时间轴
01
单元概览
04
知识梳理
单元概览
19世纪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一方面,西方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先后爆发;另一方面,俄国、美国、日本通过改革或革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向纵深发展,资产阶级的统治进一步加强。
单元时间轴
目标概览
课程标准 2022版 2011版
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利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发展进程和涉及范围
素养目标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和基本过程,知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重要影响
3.家国情怀: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艰巨性和正义性,体会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知识梳理
西班牙
葡萄牙
玻利瓦尔
圣马丁
解放者
英国
1857
章西女王
民族意识
亚洲
看图说史
1. ___________
(1783—1830)
2. ___________
(约1835—1858)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3. 英国______________
在伦敦的总部大楼
东印度公司
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
(1)独立运动本身的正义性。
(2)拉美人民长期的团结协作,英勇奋战。
(3)玻利瓦尔、圣马丁等领袖人物,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4)抓住了有利的时机(西班牙、葡萄牙等宗主国在欧洲战争/拿破仑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受到削弱)。
重点突破
2.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1)起义部队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不够严密,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强大的抵抗力量。
(2)许多领导起义的封建王公,立场不坚定,被英国拉拢分化。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资本主义的英国实力远在印度之上。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运动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A
2. 【家国情怀】“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同盟。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是( )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章西女王
B
3. 有学者在论述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时指出:“对殖民地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这两场革命都( )
A.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传播了民主与平等理念
D.冲击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
C
4. 玻利瓦尔在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中,不但宣布取消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规定的赋税和劳役,还先后颁布了允诺分配土地给士兵以及废除奴隶制的法令。这些措施( )
A.调动了广大民众参战的积极性
B.消除了拉丁美洲的阶级矛盾
C.建立了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政权
D.促使新生国家经济得到发展
A
5. 随着面向国外市场的生产的增长,新形式的殖民统治模式开始形成,到1824年,拉丁美洲共有100家英国的商业公司在运营,有3 000名英国人在这里工作,出入拉丁美洲的水路运输主要由英国的船只负责。由此可见,拉丁美洲国家( )
A. 真正获得了民族的独立
B. 独立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C. 与英国成为坚实的盟友
D. 已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
B
6. 【时空观念】为了稳定印度局势,1858年11月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布公告,宣布尊重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印度王公的权利。促使英国女王改变态度的直接原因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兴起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7.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材料体现的是( )
A.印度沦为英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的产地
B.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C.第一次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的农业和制造业
D.殖民扩张客观上促进了印度向工业社会迈进
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侵略,极大冲击了印度传统的手工业。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改变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促进印度向工业社会转型,D选项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英国殖民扩张活动对印度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作用,A、B、C选项均不能体现社会转型的情况,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8. “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人们歌颂章西女王是因为她( )
A.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胜利
C.领导拉丁美洲反抗西班牙殖民者
D.领导埃及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A
9. 培伦在《印度通史》中说:“从军事意义上说,印度失败了;但是从政治意义上说,印度通过维护精神自由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自由最终导致印度的政治独立。”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B.提高了印度人民文化水平
C.促进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D.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C
10. 【历史解释】“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发生于19世纪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
A.抗击的都是英国殖民者 B.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C.都以封建王公为领导人 D.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
D
二、非选择题
11. 19世纪,伴随着西方殖民侵略活动的加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早期的殖民掠夺,还是后期的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争霸,无不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西欧国家的实力,加速了列强殖民扩张的步伐,激起了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强烈反抗。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反殖民斗争,给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
材料二 1858年,英国国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权,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在英国内阁中设立了印度事务大臣,主管印度事务,并对议会负责;印度事务大臣下设咨询机构——印度参事会,由英国及在印度任职的军政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副王,由英王委任,并代表英王管理印度。英国女王还颁发诏书表示,“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不干涉臣民中任何人的宗教信仰或崇拜”。
材料三
玻利瓦尔说:“只有团结,才能驱逐西班牙人,建立一个自由政府。”
圣马丁说,“我并不寻求荣誉”“我的剑绝不为争权夺利而出鞘”。 英国殖民者指出:“如果波悌亚和棉德土王不是我们的朋友,如果锡克人不参加我们的队伍,如果旁遮普不保持平静,我们围攻德里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题11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的斗争对象分别是谁?(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和掠夺。(2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西班牙、葡萄牙;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斗争对象是英国。(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民族大起义产生的影响。(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英国殖民者改变了对印度的统治策略。(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取得胜利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拉丁美洲人民团结协作,英勇奋战,所以取得了胜利;印度民族大起义由于各方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抵抗英国殖民者,所以失败了。(4分,一点2分)
对标中考
背景、原因、目的类
材料:
时间 事件
1600年 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
1607—1733年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52—1674年 英国发动数次对荷兰的战争,希望夺得海上贸易主导权
1756—1763年 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1757—1765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526万英镑的财富
英国早期的殖民活动(部分)
设问: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不得摘抄原文,3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原因。(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题思路:
(1)设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分值为3分,可初步判断答案应有至少3点,再阅读材料进行概括,用画关键词的方法找答案。
(2)设问“分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原因”可转化为“殖民扩张有哪些严重危害”,分值为4分,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殖民扩张的危害,主要从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这个角度考虑。
温馨提示:更多解题技巧请参考《综合题题型归纳及解题宝典》第一大项。
(1)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建立殖民地;发动殖民争霸战争;直接掠夺殖民地财富;等等。(3分,任答三点即可)
(2)殖民扩张具有侵略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4分)(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目录
03
看图说史
05
随堂练习
06
对标中考
01
目标概览
04
重点突破
02
知识梳理
目标概览
课程标准 2022版 2011版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素养目标 1.史料实证:通过了解美国独立后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素养目标 2.历史解释:了解《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两部法律文献对美国内战战局转变产生的重要影响;知道美国内战的实质及其重要影响
3.家国情怀:了解林肯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美国内战中的主要活动,学习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知识梳理
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种植园经济
奴隶制
1861
1865
林肯
南北战争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南方
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统一
奴隶制
看图说史
1. ________
(1809—1865)
2. 拍卖黑人奴隶的广告
林肯
3.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__________________
林肯纪念堂
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美国独立战争虽然打碎了殖民枷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美国独立战争并不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当时所建立的政权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
(2)美国独立后,北方发展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而南方发展的是种植园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之间存在矛盾,阻碍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重点突破
(3)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获胜而告终,奴隶制被废除,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制度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因此,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2022成都)19世纪60年代初,棉纺织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美国也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棉花种植却与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了危机,导致了美国( )
A.独立战争的爆发 B.西进运动的开展
C.南北战争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
2. 题2图所示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不可调和。据此可知,双方矛盾的焦点是( )
A.奴隶制存废问题
B.国内市场问题
C.领土扩张的问题
D.生产原料问题
A
3. 1863年元旦,美国南方黑人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方,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B.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
C.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D.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4. 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随后,他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宣言( )
A.使得美国从此再也没有种族歧视
B.极大地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标志着林肯政府取得内战的胜利
D.使得北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5. 1862年,林肯政府清洗了军官中的亲奴隶制分子,提拔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军事人才;1864年,林肯政府又对军事领导阶层进行改组,任命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格兰特为陆军总司令,实行政府统一指挥作战。由此可见,美国内战中北方获胜的原因是( )
A.林肯擅长军事指挥 B.黑人奴隶获得解放
C.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D.北方经济实力强大
C
6. 林肯政府实行战时通货膨胀政策,使资本家能够获取比平时更多的利润,因而有条件扩大投资和改进技术;战争还导致政府订货激增,其中武器装备、军服等军需物品要求有相同的样式和规格,再加上战时劳动力相对缺乏,只有机器生产才能满足这个要求。由此可见,美国内战( )
A.源于北方工业化的发展 B.加剧了南北双方的矛盾
C.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D.加速了美国工业化进程
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美国内战期间,由于林肯政府实行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以及战时政府订货的激增,美国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美国内战的根源在于南北双方经济发展类型的不同,排除A选项;南北双方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排除B选项;美国内战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7. 题7图所示漫画创作于1865年,画中右侧手拿木棒的人物是林肯,其对白的大意为“联邦将被修复”。该漫画表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致力于( )
A.废除奴隶制度
B.扩张美国领土
C.消除南北矛盾
D.维护国家统一
D
8. 【历史解释】有学者认为,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美国内战( )
A.使美国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C.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解放了广大黑人奴隶并消除了种族隔阂
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可知,题干旨在说明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选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美国内战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排除A选项;美国内战爆发前,北方地区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选项;美国内战并没有消除种族隔阂,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9. 19世纪中期,美国南方奴隶主声称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美国内战后,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被彻底清除,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这说明美国内战( )
A.推动了民族解放 B.改变了美国政治体制
C.强化了国家观念 D.扩大了人民参政权限
C
10.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相同点是( )
A.都战胜了殖民统治者 B.都增强了联邦政府的威信
C.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二、综合题
11.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北部建立了纺织、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奴隶在监工皮鞭的鞭笞下艰辛地劳动……
材料二 1862年9月22日,合众国总统发出宣言,其内容如下: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当他们或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时,不作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 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原料、关税、市场、经济发展类型等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2分)
(2)材料二所示文件是谁颁布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件颁布后产生的影响。(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林肯。(2分)极大地调动了黑人奴隶参战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使北方军队获得内战胜利。(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内战对美国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使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奠定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或: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
对标中考
提取信息说明类
材料: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摘编自[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这一观点。(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由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这一观点”可知,本题属于提取信息说明类题型,因为本题已给出了观点,不需要再自行归纳提取,结合所学知识,要说明这一观点,主要说明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即可。分值为4分,至少需要答出两点。
温馨提示:更多解题技巧请参考《综合题题型归纳及解题宝典》第八大项。
说明: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原料和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