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鸿鹄(hú) 攘除(rǎnɡ) 猥自枉屈(wèi)
B.衣冠(ɡuān) 间进(jiàn) 陟罚臧否(zhì)
C.窥镜(kuī) 狗窦(dòu) 夙夜忧叹(sù)
D.恢弘(hónɡ) 锦衾(qīn) 以彰其咎(jiù)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
C.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
D.以告先帝之灵(祭告)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何处望神州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足见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
B.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C.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订。
C.《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D.《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门北同亭有怀》)
(2)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8.综合性学习。
(1)同学们在济南拍摄了下面一组“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从中选择一张,仿照示例,为其配上一句优美的话,体现出物件的特征。
示例:缠蜜——缠缠绵绵,缠出儿时的欢乐。
(2)对联作为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瑰宝,从用途来看,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行业联、谐趣联等。猜猜下列行业联分别适合张贴在哪种店铺的门口。
①欲知古今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
②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③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人名)。
10.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B.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
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说
1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苟全性命于乱世
B.谓其妻曰 专其利三世矣
C.上书谏寡人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D.齐国之美丽者也 客之美我者
14.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
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
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
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
15.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
(三)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
17、两军阵前“公将鼓之”,鲁庄公① 的举止凸显曹刿的从容不迫;乱世之中“三顾草庐”,刘备三次到草庐② 的谦恭引发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18、从文中或铿锵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语中,可以读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① ,体现了曹刿对国事的忧虑;“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意思是② ,体现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念。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
19、主动请战曹刿,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捐躯报国的文天祥,他们都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过零丁洋》中哪一联诗既是文天祥的自述心志,同时也道出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请写出该联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句:
理解:
20、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你从曹刿或诸葛亮身上学到了什么优秀品格?请结合选文作答。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②,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③,故终无难矣。
(选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注释】①大小,多少: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②不为大: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③犹难之:总是看重困难。
21、 查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轻诺必寡信”中“信”的含义是图中第③ 个义项。
22、面对生活中的难事、大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结合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②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2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24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抚( )
(2)反( )
(3)愠( )
25 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26 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作文
27.“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
A 2.B 3.A 4.D 5. B 6. C
7. (1)生子当如孙仲谋 (2)山河破碎风飘絮 (3)奉命于危难之间 (4)峰峦如聚 (5)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8.(1)示例:明湖画舫——摇摇荡荡,摇出泉城的雅韵。
趵突泉花灯——流光溢彩,展现节日的祥和。
面人——惟妙惟肖,成就指尖的艺术。(任选其一即可)
①书店;②理发店;③药店。
9、岑参
10、题目的理解:从字面意思看点出了送别的背景是下雪天,点出了事件是送别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边塞诗;深层意思是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1、B
12.D
13.A
14.C
15.(1)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2)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6.(1)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2)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3)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
17、 ①击鼓进军 ②拜访
18、①当权者目光短浅 ②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9、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文天祥舍生取义,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他们英勇行为的背后是光照史册的爱国忠心。
20、示例一:面对强敌压境,曹刿深知“肉食者鄙”的现状,战前主动进见,战中从容应敌,他身上这种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值得我学习。
示例二:我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知恩图报的优秀品格。诸葛亮被先帝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于危难之间接受任命,一生对先帝忠心耿耿,这种知感恩、重情义的品格令我敬慕。
21、③(或“3”)
22、示例:面对生活中的难事,我们必须从易事做起;面对生活中的大事,我们必须从小处着手。
23、 B
24 (1)安抚,抚慰 (2)同“返”,返回 (3)生气,发怒
25 (1)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 (2)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它。
①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②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③做事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④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