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八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八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3 10:15:19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八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2023八上·朝阳期中)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东北平原景观图,完成下题。
1.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有(  )
A.丘陵和盆地 B.山地和平原 C.盆地和平原 D.山地和高原
2.关于东北平原的描述恰当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3.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脉,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脉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023八上·林州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下题。
4.推断该平原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5.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6.(2024八上·龙江期末)适合东北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大豆、甜菜 B.甘蔗、水稻、花生
C.油菜、水稻、花生 D.水稻、甘蔗、棉花
7.(2024八上·龙江期末)东北平原的熟制是(  )
A.一年二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2023八下·丰城月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东北籍健儿屡获佳绩,赛场外刻着“东北制造”的智能比赛场馆“冰立方”、雪车等赋能冬奥,“冷冰雪”为东北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获奖健儿多是东北籍,主要得益于当地(  )
A.工业基础雄厚 B.冰雪资源丰富
C.农业条件优越 D.民族文化多元
9.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特点是(  )
A.以综合性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重工业为主
10.借北京冬奥之势,兴冰雪装备之器。东北将优势延伸至冰雪产业,旨在(  )
A.发展传统工业 B.提高生产技术
C.实现绿色转型 D.扩大进口贸易
11.(2023八下·四平月考)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其中的“山”不包括(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12.(2024八上·景县期末)如果在东北地区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林海设营觅野踪 B.山珍食材小吃店
C.木屋畅饮酥油茶 D.狗拉雪橇穿雪原
13.(2024八上·景县期末)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B.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C.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D.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14.(2024八上·景县期末)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山西省
B.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C.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
D.南临渤海和黄海
15.(2024八上·景县期末)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B.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C.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
D.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16.(2023八下·三台月考)“墙厚,窗小,尖顶”的传统名居风格特点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023八下·南明月考)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考察,在考察梨树县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图示意东北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崎岖,鱼米之乡 B.水田连片,油菜金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气候湿热,草场广布
18.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其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9.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生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D.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
20.黑土地自开垦以来,由于高强度的利用,黑土层逐渐退化,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开采森林资源
C.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D.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二、综合题
21.(2023八上·峄城月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下图为五常大米学习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东北地区地形格局为   ,   。
(2)东北地区气候   。据图分析东北地区降水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长白山脉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主要原因是   。
(3)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结合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分析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   。(两条)
(4)东北地区因丰富的   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开发,   、环境污染等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上,你会提出怎样的“金点子”
22.(2023八上·许昌月考)读东北地形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也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1)【白山黑水】
《金史·世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   ,沃野千里”来形容。
(2)东北三省的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春汛以   (积雪融水/雨水)补给为主;夏汛一般出现在   月。
(3)【沃野千里】
东北三省雨热同期的条件,造就了该地区发达的农业,至今该地区仍是中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区,粮食产量已经占据了全国的五分之一。
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黑土土壤肥沃,但受气温限制,农作物熟制为   。
(4)读东北三省人均耕地和作物单产图,比较分析东北三省粮食单产高,商品率高的原因。
(5)概述哈尔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23.(2023·陇县模拟)“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读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有人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分布特征,图中的A是   (山脉),B是   (山脉)。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其具有调节气候、   等生态环境效益。(答出一点)
(3)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请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条件。   。(各答出一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地形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主要类型为山地和平原。
故答案为:B。
2.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为青藏高原,A错误;
B、地表崎岖、峰岭众多为云贵高原,B错误;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为黄土高原,C错误;
D、东北平原地形平坦、一望无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结合所学知识和图可知,长白山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故答案为:A。
【答案】4.A
5.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气候湿冷,虽然降水量大部分在400-800mm之间,但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属于湿润区。
4.由图可知,该平原的特征是纬度高,气候冷湿,且冻土广布,沼泽众多,我国的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符合此特征,西北地区干旱,华北地区没有冻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故答案为:A。
5.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800mm之间,但是属于湿润区,主要是因素,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湿润地区。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是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适合种植玉米、大豆、甜菜、小麦等农作物。
故答案为:A。
【点评】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高粱、这些农作物都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耕种,这些农作物的生长力都特别的顽强,而且在东北地区气候和温度也是非常适宜他们的生长。
7.【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纬度较高,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这里农作物的熟制只有一年一熟。
【答案】8.B
9.D
10.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8.东北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
故答案为:B。
9.东三省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了我国发展较早的重工业基地;
故答案为:D。
10.东北目前的问题的重工业逐渐落寞,所以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产业转型,向冰雪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2.【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林地面积大,野生动植物众多,冬季降雪丰富,林海设营觅野踪、山珍食材小吃店、狗拉雪橇穿雪原都能体现当地特色,ABD错误。酥油茶是我国青藏地区的主要饮食,所以不能提现东北地区的特色,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当地人穿毛皮服装,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人口较少。
13.【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A正确;
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秦岭位于南北方分界线,B错误;
C、东北地区主要地形为东北平原,C错误;
D、东北平原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耕地多,资源充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部的西北侧是大兴安岭。
14.【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南临渤海和黄海,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B、C、D正确;东北地区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A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5.【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A错误;
B、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B错误;
C、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C正确;
D、棉花不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
16.【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自然环境影响着当地的建筑风格,东北地区气候严寒,降水较少,冬季有降雪,所以墙厚和窗小可以保温,尖顶可以方便积雪滑落;
故答案为:A。
【点评】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答案】17.C
18.D
19.B
20.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7.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指的是广袤肥沃的黑土地。
故答案为:C。
18.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故答案为:D。
1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故答案为:B。
20.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①加强立法与宣传,提高农民保护黑土地的意识与积极性;②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③改变耕作方式,开展轮作制;④开展侵蚀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D。
21.【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居中)
(2)冷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侧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气温低,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土壤肥沃
(4)矿产(煤、铁、石油);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污染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 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较为冷湿,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东南侧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
(3)由图可知,该地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4)东北地区因丰富的矿产(煤、铁、石油)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开发, 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 ,因此应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污染等;
【点评】东北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工业发展较为迟缓,应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污染等。
22.【答案】(1)山环水绕
(2)积雪融水;7~8
(3)一年一熟
(4)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高;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地广人稀,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5)政策支持;高等院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等。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三省的山河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答案为: 山环水绕
(2)东北三省,初春时节,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夏季降水较多,夏汛一般出现在7-8月。
故答案为:积雪融水;7~8
(3)东北平原的农作物受气温限制,生长周期长,一年成熟一次,
故答案为: 一年一熟
(4)东北三省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高;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地广人稀,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故答案为: 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高;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地广人稀,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5)哈尔滨高等院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同时有国家政策支持,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故答案为:政策支持;高等院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等。
【点评】东北三省是黑(黑龙江)、吉(吉林)、辽(辽宁)三省的统称,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3.【答案】(1)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可再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
(3)气候方面: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积雪时间长;地形方面:山地适宜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的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其中A为小兴安岭,B为长白山脉,北部是黑龙江;
(2)森林在人类历史中再生的速度比较快,属于可再生资源,森林的好处多多,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生态效益,对森林应该以保护大于开发,开发要有限制;
(3)甲地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度低时间长,降雪多,有积雪,同时该地为山地地形,适合开展滑雪和山地旅游 等项目;
故答案为:(1)小兴安岭;长白山脉;(2)可再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3)气候方面: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积雪时间长;地形方面:山地适宜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八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2023八上·朝阳期中)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东北平原景观图,完成下题。
1.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有(  )
A.丘陵和盆地 B.山地和平原 C.盆地和平原 D.山地和高原
2.关于东北平原的描述恰当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3.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脉,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脉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地形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主要类型为山地和平原。
故答案为:B。
2.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为青藏高原,A错误;
B、地表崎岖、峰岭众多为云贵高原,B错误;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为黄土高原,C错误;
D、东北平原地形平坦、一望无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结合所学知识和图可知,长白山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故答案为:A。
(2023八上·林州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下题。
4.推断该平原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5.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答案】4.A
5.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气候湿冷,虽然降水量大部分在400-800mm之间,但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属于湿润区。
4.由图可知,该平原的特征是纬度高,气候冷湿,且冻土广布,沼泽众多,我国的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符合此特征,西北地区干旱,华北地区没有冻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故答案为:A。
5.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800mm之间,但是属于湿润区,主要是因素,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湿润地区。
故答案为:C。
6.(2024八上·龙江期末)适合东北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玉米、大豆、甜菜 B.甘蔗、水稻、花生
C.油菜、水稻、花生 D.水稻、甘蔗、棉花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是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适合种植玉米、大豆、甜菜、小麦等农作物。
故答案为:A。
【点评】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高粱、这些农作物都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耕种,这些农作物的生长力都特别的顽强,而且在东北地区气候和温度也是非常适宜他们的生长。
7.(2024八上·龙江期末)东北平原的熟制是(  )
A.一年二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纬度较高,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这里农作物的熟制只有一年一熟。
(2023八下·丰城月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东北籍健儿屡获佳绩,赛场外刻着“东北制造”的智能比赛场馆“冰立方”、雪车等赋能冬奥,“冷冰雪”为东北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获奖健儿多是东北籍,主要得益于当地(  )
A.工业基础雄厚 B.冰雪资源丰富
C.农业条件优越 D.民族文化多元
9.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特点是(  )
A.以综合性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重工业为主
10.借北京冬奥之势,兴冰雪装备之器。东北将优势延伸至冰雪产业,旨在(  )
A.发展传统工业 B.提高生产技术
C.实现绿色转型 D.扩大进口贸易
【答案】8.B
9.D
10.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8.东北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
故答案为:B。
9.东三省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了我国发展较早的重工业基地;
故答案为:D。
10.东北目前的问题的重工业逐渐落寞,所以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产业转型,向冰雪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故答案为:C。
11.(2023八下·四平月考)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其中的“山”不包括(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2.(2024八上·景县期末)如果在东北地区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林海设营觅野踪 B.山珍食材小吃店
C.木屋畅饮酥油茶 D.狗拉雪橇穿雪原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林地面积大,野生动植物众多,冬季降雪丰富,林海设营觅野踪、山珍食材小吃店、狗拉雪橇穿雪原都能体现当地特色,ABD错误。酥油茶是我国青藏地区的主要饮食,所以不能提现东北地区的特色,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当地人穿毛皮服装,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人口较少。
13.(2024八上·景县期末)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B.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C.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D.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A正确;
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秦岭位于南北方分界线,B错误;
C、东北地区主要地形为东北平原,C错误;
D、东北平原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耕地多,资源充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部的西北侧是大兴安岭。
14.(2024八上·景县期末)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山西省
B.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C.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
D.南临渤海和黄海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南临渤海和黄海,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B、C、D正确;东北地区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A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5.(2024八上·景县期末)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B.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C.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
D.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A错误;
B、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B错误;
C、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C正确;
D、棉花不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
16.(2023八下·三台月考)“墙厚,窗小,尖顶”的传统名居风格特点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自然环境影响着当地的建筑风格,东北地区气候严寒,降水较少,冬季有降雪,所以墙厚和窗小可以保温,尖顶可以方便积雪滑落;
故答案为:A。
【点评】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2023八下·南明月考)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考察,在考察梨树县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图示意东北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崎岖,鱼米之乡 B.水田连片,油菜金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气候湿热,草场广布
18.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其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9.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生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D.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
20.黑土地自开垦以来,由于高强度的利用,黑土层逐渐退化,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开采森林资源
C.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D.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答案】17.C
18.D
19.B
20.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7.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指的是广袤肥沃的黑土地。
故答案为:C。
18.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故答案为:D。
1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故答案为:B。
20.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①加强立法与宣传,提高农民保护黑土地的意识与积极性;②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③改变耕作方式,开展轮作制;④开展侵蚀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21.(2023八上·峄城月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下图为五常大米学习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东北地区地形格局为   ,   。
(2)东北地区气候   。据图分析东北地区降水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长白山脉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主要原因是   。
(3)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结合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分析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   。(两条)
(4)东北地区因丰富的   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开发,   、环境污染等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上,你会提出怎样的“金点子”
【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居中)
(2)冷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侧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气温低,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土壤肥沃
(4)矿产(煤、铁、石油);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污染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 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较为冷湿,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由于东南侧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
(3)由图可知,该地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4)东北地区因丰富的矿产(煤、铁、石油)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开发, 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 ,因此应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污染等;
【点评】东北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工业发展较为迟缓,应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污染等。
22.(2023八上·许昌月考)读东北地形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也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1)【白山黑水】
《金史·世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   ,沃野千里”来形容。
(2)东北三省的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春汛以   (积雪融水/雨水)补给为主;夏汛一般出现在   月。
(3)【沃野千里】
东北三省雨热同期的条件,造就了该地区发达的农业,至今该地区仍是中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区,粮食产量已经占据了全国的五分之一。
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黑土土壤肥沃,但受气温限制,农作物熟制为   。
(4)读东北三省人均耕地和作物单产图,比较分析东北三省粮食单产高,商品率高的原因。
(5)概述哈尔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山环水绕
(2)积雪融水;7~8
(3)一年一熟
(4)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高;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地广人稀,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5)政策支持;高等院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等。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三省的山河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答案为: 山环水绕
(2)东北三省,初春时节,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夏季降水较多,夏汛一般出现在7-8月。
故答案为:积雪融水;7~8
(3)东北平原的农作物受气温限制,生长周期长,一年成熟一次,
故答案为: 一年一熟
(4)东北三省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高;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地广人稀,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故答案为: 地势平坦开阔,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高;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地广人稀,农产品消耗少,商品率高。
(5)哈尔滨高等院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同时有国家政策支持,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故答案为:政策支持;高等院校数量多,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等。
【点评】东北三省是黑(黑龙江)、吉(吉林)、辽(辽宁)三省的统称,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3.(2023·陇县模拟)“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读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有人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分布特征,图中的A是   (山脉),B是   (山脉)。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其具有调节气候、   等生态环境效益。(答出一点)
(3)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请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条件。   。(各答出一点)
【答案】(1)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可再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
(3)气候方面: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积雪时间长;地形方面:山地适宜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的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其中A为小兴安岭,B为长白山脉,北部是黑龙江;
(2)森林在人类历史中再生的速度比较快,属于可再生资源,森林的好处多多,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生态效益,对森林应该以保护大于开发,开发要有限制;
(3)甲地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度低时间长,降雪多,有积雪,同时该地为山地地形,适合开展滑雪和山地旅游 等项目;
故答案为:(1)小兴安岭;长白山脉;(2)可再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3)气候方面: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积雪时间长;地形方面:山地适宜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