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 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 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4 15:36:53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 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七下·长春期中)下列国家中属于亚洲的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澳大利亚
2.(2019七下·忠县期中)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
(2023七下·通榆)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3.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4.亚洲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由此能判断出亚洲缺少(  )
A.北温带和北寒带 B.北温带和热带
C.热带 D.南温带和南寒带
5.亚洲的“左邻右舍”中与其山水相连的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2023七下·通榆月考)“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这首《亚洲雄风》展现了我们所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个雄伟壮阔的大洲。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6.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主要依据不包括(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东西距离最长 D.跨经度最广
7.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邻欧洲,西濒临太平洋 B.南望大洋洲,北濒临北冰洋
C.东邻北美洲,西濒临大西洋 D.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
8.亚洲地域辽阔,拥有许多“世界地理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B.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有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D.有世界上最低的洼地——死海
9.关于亚洲的自然环境概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沿北纬30°地势呈低—高—低变化
D.中纬度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
10.下列亚洲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2023七下·红河月考)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半岛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半岛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C.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D.丁半岛濒临印度洋
13.(2023七下·红河月考)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东西距离最长;④跨经度最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恒河平原
(2023七下·长丰期末)“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问题。
15.《亚洲雄风》这首歌中的亚洲最高山脉和最长河流是(  )
A.天山;黄河 B.喜马拉雅山;长江
C.青藏高原;伏尔加河 D.昆仑山;湄公河
16.“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亚洲众多的长河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其原因是亚洲的地势(  )
A.西部低、东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西部高、东部低
17.下列地点组合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 B.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18.(2023七下·历下期末)亚洲各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南亚 B.北亚
C.西亚 D.南亚
二、综合题
19.(2023七下·通榆)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和四幅“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域辽阔,按地理方位可划分为六大分区。其中赤道经过的是   亚,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亚。
(2)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很大,丁图所示的传统民居可以位于   亚,该地建筑多为竹木结构,高高架起,这反映了当地的   气候特征。
(3)甲与丁两地景观差异主要是由位置不同   而引起的;乙与丙两地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   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
(4)亚洲四个不同地区的四种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表现在(  )。
A.注意通风散热 B.注意防寒保暖
C.适应自然环境 D.适应当地地形影响
20.(2023·塘厦期中)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下左图示意中亚的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中亚农业生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亚地处五带中的   ,其海陆位置的特点是   。
(2)中亚河流多为   (外流/内流)河,锡尔河的主要水源来自   ,流量   。
(3)中亚主要的农业部门有   和种植业,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是   。据图推测当地过度的农业开发容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等。
21.(2023七下·南宁)全球新冠疫情日渐消散,2023年暑假英国伦敦的汤姆准备去中国上海找网友东东玩。读图“汤姆行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   (东或西)半球。
(2)英国伦敦的汤姆准备了行程路线图13所示,从A   洲出发→经过B大西洋→穿越①到达C   洋→②   海峡→经太平洋到达上海。
(3)汤姆到达上海后,发现上海天气炎热多雨可以推断上海的气候类型是   (甲或乙)。
(4)汤姆送给东东一张伦敦的明信片,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美国是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俄罗斯是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中国位于亚洲,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各国家所属的大洲,根据世界政区图牢记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
【解析】【分析】解: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因此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C.
【点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说明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3.A
4.D
5.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3.读图可以看出,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故答案为:A。
4.亚洲位于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缺少南温带和南寒带;
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与亚洲山水相连的大洲是欧洲,他们一起组成了亚欧大陆;
故答案为:C。
【答案】6.D
7.B
8.A
9.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6.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D。
7.A.亚洲西临欧洲,东临太平洋,A错误;
B.亚洲南临大洋洲,北临北冰洋,B正确;
C.亚洲东临北美洲,西部是欧洲,C错误;
D.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和非洲相望,D错误;
故答案为:B。
8.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故答案为:A。
9.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的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
故答案为:D。
10.【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解答】亚洲经济最发达国家是日本.
故选:B.
【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很大.
【答案】11.A
12.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马来群岛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西亚地区。
故答案为:A。
12.A、阿拉伯半岛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A错误;B、印度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B错误;C、中南半岛地势特点为北高南地,河流多自北向南流,C正确;D、由图可知,丁半岛濒临太平洋,D错误;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4.【答案】A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
【解析】【分析】亚洲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解答】亚洲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叶尼塞河和乌拉尔山脉之间.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100米.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15.B
16.B
17.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1)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2)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15.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号称“地球之巅”。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大洲之间多以海峡、运河或海域作为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8.【答案】B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北亚纬度高,气温低,降雪多。因此传统的交通方式为狗拉雪橇。故答案为:B。
【点评】各地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在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的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东南亚的高脚屋体现了这一特色;因纽特人的冰屋体现了寒冷的环境;黄土高原的窑洞体现了当地的土壤具有直立性的特征;内蒙古的蒙古包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19.【答案】(1)东南;北
(2)东南;湿热
(3)纬度;海陆
(4)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赤道经过的地区是东南亚,纬度最高的是北亚;
(2)丁地区的民居特点是高脚屋,这种建筑可以通风防潮,分布在炎热的东南亚地区,反映出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特征;
(3)甲地的特点为防寒的木屋和雪橇,和丁地的差异是因为纬度位置的不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乙地区主要位于内陆,丙地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两地景观差异是因为海陆因素,越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越少,气候越干旱;
(4)不同地区的民居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如高纬地区要注重保暖,低纬湿润地区要注重防潮通风等;
故答案为:(1)东南;北;(2)东南;湿热;(3)纬度;海陆;(4)C。
【点评】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20.【答案】(1)北温带;深居内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
(2)内流;高山冰雪融水;较小/小
(3)畜牧业;沿河分布;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中亚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其海陆位置特点是地处内陆、远离海洋。
(2)中亚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多为内流河。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主要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相对较小,但却是中亚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3)中亚主要的农业部门有畜牧业和种植业,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主要沿阿姆河和锡尔河分布。由于当地降水稀少,如果过度进行农业开发,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故答案为:(1)北温带;地处内陆、远离海洋;(2)内流;高山冰雪融水;较小(或小);(3)
畜牧业;沿河分布;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点评】(1)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
(2)中亚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巴尔喀什湖等。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3)20 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咸海水体大幅萎缩,大面积的干旱湖底直接成为裸地、盐土或被盐壳覆盖,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多发性、高污染的盐碱地,引发区域植被退化和土地盐渍化问题。同时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和气候干旱化导致植被退化、草地和农田沙化,加速形成新的沙漠带。
21.【答案】(1)东
(2)欧洲;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3)甲
(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见,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这些大洲主要都是位于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读图,A是欧洲,C是印度洋,②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3)上海天气炎热多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图甲最冷月高于0℃,符合雨热同期的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最冷月高于0℃,每个月降水均匀且较少,故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上海的气候类型是甲。
(4)读图,A是荷兰的风车,B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C是伦敦桥,D是法国埃菲尔铁塔,故汤姆送给东东一张伦敦的明信片,可能是下图中的C伦敦桥。故答案为:C。
【点评】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 第六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七下·长春期中)下列国家中属于亚洲的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澳大利亚
【答案】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美国是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俄罗斯是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中国位于亚洲,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各国家所属的大洲,根据世界政区图牢记即可。
2.(2019七下·忠县期中)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
【答案】C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
【解析】【分析】解: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因此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C.
【点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说明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
(2023七下·通榆)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3.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4.亚洲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由此能判断出亚洲缺少(  )
A.北温带和北寒带 B.北温带和热带
C.热带 D.南温带和南寒带
5.亚洲的“左邻右舍”中与其山水相连的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答案】3.A
4.D
5.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3.读图可以看出,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故答案为:A。
4.亚洲位于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缺少南温带和南寒带;
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与亚洲山水相连的大洲是欧洲,他们一起组成了亚欧大陆;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通榆月考)“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这首《亚洲雄风》展现了我们所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个雄伟壮阔的大洲。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6.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主要依据不包括(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东西距离最长 D.跨经度最广
7.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邻欧洲,西濒临太平洋 B.南望大洋洲,北濒临北冰洋
C.东邻北美洲,西濒临大西洋 D.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
8.亚洲地域辽阔,拥有许多“世界地理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B.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有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D.有世界上最低的洼地——死海
9.关于亚洲的自然环境概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沿北纬30°地势呈低—高—低变化
D.中纬度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6.D
7.B
8.A
9.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6.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D。
7.A.亚洲西临欧洲,东临太平洋,A错误;
B.亚洲南临大洋洲,北临北冰洋,B正确;
C.亚洲东临北美洲,西部是欧洲,C错误;
D.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和非洲相望,D错误;
故答案为:B。
8.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故答案为:A。
9.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的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
故答案为:D。
10.下列亚洲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解答】亚洲经济最发达国家是日本.
故选:B.
【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很大.
(2023七下·红河月考)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半岛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半岛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C.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D.丁半岛濒临印度洋
【答案】11.A
12.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马来群岛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西亚地区。
故答案为:A。
12.A、阿拉伯半岛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A错误;B、印度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B错误;C、中南半岛地势特点为北高南地,河流多自北向南流,C正确;D、由图可知,丁半岛濒临太平洋,D错误;故答案为:C。
13.(2023七下·红河月考)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东西距离最长;④跨经度最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4.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恒河平原
【答案】A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
【解析】【分析】亚洲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解答】亚洲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叶尼塞河和乌拉尔山脉之间.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100米.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023七下·长丰期末)“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问题。
15.《亚洲雄风》这首歌中的亚洲最高山脉和最长河流是(  )
A.天山;黄河 B.喜马拉雅山;长江
C.青藏高原;伏尔加河 D.昆仑山;湄公河
16.“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亚洲众多的长河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其原因是亚洲的地势(  )
A.西部低、东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西部高、东部低
17.下列地点组合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 B.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15.B
16.B
17.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1)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2)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15.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号称“地球之巅”。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大洲之间多以海峡、运河或海域作为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8.(2023七下·历下期末)亚洲各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南亚 B.北亚
C.西亚 D.南亚
【答案】B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北亚纬度高,气温低,降雪多。因此传统的交通方式为狗拉雪橇。故答案为:B。
【点评】各地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在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的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东南亚的高脚屋体现了这一特色;因纽特人的冰屋体现了寒冷的环境;黄土高原的窑洞体现了当地的土壤具有直立性的特征;内蒙古的蒙古包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二、综合题
19.(2023七下·通榆)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和四幅“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域辽阔,按地理方位可划分为六大分区。其中赤道经过的是   亚,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亚。
(2)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很大,丁图所示的传统民居可以位于   亚,该地建筑多为竹木结构,高高架起,这反映了当地的   气候特征。
(3)甲与丁两地景观差异主要是由位置不同   而引起的;乙与丙两地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   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
(4)亚洲四个不同地区的四种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表现在(  )。
A.注意通风散热 B.注意防寒保暖
C.适应自然环境 D.适应当地地形影响
【答案】(1)东南;北
(2)东南;湿热
(3)纬度;海陆
(4)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赤道经过的地区是东南亚,纬度最高的是北亚;
(2)丁地区的民居特点是高脚屋,这种建筑可以通风防潮,分布在炎热的东南亚地区,反映出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特征;
(3)甲地的特点为防寒的木屋和雪橇,和丁地的差异是因为纬度位置的不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乙地区主要位于内陆,丙地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两地景观差异是因为海陆因素,越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越少,气候越干旱;
(4)不同地区的民居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如高纬地区要注重保暖,低纬湿润地区要注重防潮通风等;
故答案为:(1)东南;北;(2)东南;湿热;(3)纬度;海陆;(4)C。
【点评】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20.(2023·塘厦期中)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下左图示意中亚的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中亚农业生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亚地处五带中的   ,其海陆位置的特点是   。
(2)中亚河流多为   (外流/内流)河,锡尔河的主要水源来自   ,流量   。
(3)中亚主要的农业部门有   和种植业,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是   。据图推测当地过度的农业开发容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等。
【答案】(1)北温带;深居内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
(2)内流;高山冰雪融水;较小/小
(3)畜牧业;沿河分布;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中亚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其海陆位置特点是地处内陆、远离海洋。
(2)中亚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多为内流河。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主要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相对较小,但却是中亚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3)中亚主要的农业部门有畜牧业和种植业,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主要沿阿姆河和锡尔河分布。由于当地降水稀少,如果过度进行农业开发,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故答案为:(1)北温带;地处内陆、远离海洋;(2)内流;高山冰雪融水;较小(或小);(3)
畜牧业;沿河分布;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点评】(1)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
(2)中亚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巴尔喀什湖等。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3)20 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咸海水体大幅萎缩,大面积的干旱湖底直接成为裸地、盐土或被盐壳覆盖,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多发性、高污染的盐碱地,引发区域植被退化和土地盐渍化问题。同时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和气候干旱化导致植被退化、草地和农田沙化,加速形成新的沙漠带。
21.(2023七下·南宁)全球新冠疫情日渐消散,2023年暑假英国伦敦的汤姆准备去中国上海找网友东东玩。读图“汤姆行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   (东或西)半球。
(2)英国伦敦的汤姆准备了行程路线图13所示,从A   洲出发→经过B大西洋→穿越①到达C   洋→②   海峡→经太平洋到达上海。
(3)汤姆到达上海后,发现上海天气炎热多雨可以推断上海的气候类型是   (甲或乙)。
(4)汤姆送给东东一张伦敦的明信片,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1)东
(2)欧洲;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3)甲
(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见,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这些大洲主要都是位于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读图,A是欧洲,C是印度洋,②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3)上海天气炎热多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图甲最冷月高于0℃,符合雨热同期的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最冷月高于0℃,每个月降水均匀且较少,故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上海的气候类型是甲。
(4)读图,A是荷兰的风车,B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C是伦敦桥,D是法国埃菲尔铁塔,故汤姆送给东东一张伦敦的明信片,可能是下图中的C伦敦桥。故答案为:C。
【点评】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