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7七下·长春期末)下列河流中,流入太平洋的一组是( )
A.鄂毕河、叶尼塞河 B.塔里木河、阿姆河
C.恒河、印度河 D.长江、黄河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在题目中选项的河流中,鄂毕河、叶尼塞河都注入北冰洋,A错;塔里木河、阿姆河都属于内流河,B错;恒河、印度河都注入印度洋,C错;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D对。故选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亚洲的主要河流,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
2.(2023七下·德惠)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海洋性气候比较明显的大洲是欧洲;
故答案为:B。
【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2023七下·松原月考)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的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
C.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亚洲河流都流入太平洋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由于亚洲的地势四周低,中部高,使亚洲的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分流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等,A错误,D错误;亚洲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B正确;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C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023七下·松原月考)图为“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4.引起A地到B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纬度位置
5.图示区域受季风影响显著的是( )
A.中部和西部 B.沿海和内陆 C.中部和南部 D.东部和南部
6.生活在C地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暖湿润
【答案】4.B
5.D
6.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4.读图可知,A位于沿海,B位于内陆远离海洋,获得的水汽较少,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B。
5.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受季风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以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知C位于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该地以畜牧业为主,所以当地人住帐篷,穿宽大的袍子遮阳防晒;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松原月考)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7.图示地区位于(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8.由图可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中部高,东西低
C.中部低,东西高 D.中部低,四周高
【答案】7.A
8.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7.根据地形可以看出,该地为亚洲,中部是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A。
8.读图可以看出,该地的地形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通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题。
9.“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表明亚洲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3/4
B.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C.亚洲河流众多,地形类型单一
D.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10.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主要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北向南流 D.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1.下列奔流不息的亚洲河流与其流入海洋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长江-太平洋 B.湄公河-印度洋
C.恒河-太平洋 D.鄂毕河-大西洋
【答案】9.D
10.D
11.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9.A.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误;
B.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B错误;
C.亚洲河流众多,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C错误;
D.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受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影响,亚洲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D。
11.A.长江注入太平洋,A正确;
B.湄公河注入太平洋,B错误;
C.恒河注入印度洋,C错误;
D.鄂毕河注入北冰洋,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七下·红河月考)读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D.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13.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
B.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
D.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14.图1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如图2所示,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离海远近不同
C.大气环流不同 D.地形不同
【答案】12.B
13.B
1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注入的海洋:(1)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2)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12.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因此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有“高原大陆”之称的大洲为非洲。
故答案为:B。
13.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因此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故答案为:B。
14.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阿拉伯半岛处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故答案为:C。
15.(2023七下·红河月考)亚洲地势起伏大,世界第一高峰和地势最低的洼地分别是( )
A.安第斯山脉,里海 B.喜马拉雅山脉,死海
C.珠穆朗玛峰,里海 D.珠穆朗玛峰,死海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米,最低的洼地是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地形:1、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3、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22米)和辽阔的平原。
16.(2023七下·红河月考)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A、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A正确;
B、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起伏较大。B正确;
C、亚洲东西距离长,东近海,西部远离海洋,景观差异较大。C正确;
D、亚洲河流多并不是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气候特点为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023九上·武威月考)读图所示的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四周高、中部低
18.最能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的事物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河 B.横断山脉和苏伊士运河
C.珠穆朗玛峰和死海 D.伊朗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17.B
18.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17.图中亚洲大陆的地势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东西方向的变化是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中部是青藏高原,东西两侧多海拔较低的高原和平原。
故答案为:B。
18.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两个地理事物都在亚洲,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9.(2023七下·德惠)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可知,亚洲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a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半岛,气候类型为 气候。
(3)亚洲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气候复杂多样。图2中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 气候。
(4)亚洲 气候显著,B、C、D三地的气候形成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B、C、D三地气候共同的特点是 ,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答案】(1)放射
(2)阿拉伯;热带沙漠
(3)北温;温带大陆性
(4)季风;海陆位置;雨热同期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大部分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
(2)a为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A为亚洲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有着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其中BCD分别是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共同的特点是雨热同期,但由于季风并不稳定,所以也经常出现水旱灾害;
故答案为:(1)放射;(2)阿拉伯;热带沙漠;(3)北温;温带大陆性;(4)季风;海陆位置;雨热同期;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
20.(2023七下·盘龙期末)读“亚洲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亚洲大部分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 水系注入周围的海域。
(2)A为亚非分界线 ,甲半岛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沿岸及其地区。
(3)乙、丙半岛的夏季风来自 洋,其风向为 ,受其影响乙、丙半岛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4)丙半岛的山河分布特点是 ,河流B为 ,因流经国家众多,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答案】(1)放射状
(2)苏伊士运河;波斯湾
(3)印度;西南;水稻
(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2)A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甲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3)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两地区都收到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方向是西南季风,所以两地的特点是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合种植水稻;
(4)丙为中南半岛,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是湄公河,在我国境内时被称为澜沧江;
故答案为:(1)放射状;(2)苏伊士运河;波斯湾;(3)印度;西南;水稻;(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1.(2023七下·凉山期末)以下是《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一课的教学片段,读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及亚洲地形结构图,将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1)【读图描述】根据上图,请你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 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南北跨度 (填大或小),是世界第一大洲;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临大洋,中西部深居 腹地。
(2)【读图分析】分析归纳亚洲自然特征,建立要素联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答案】(1)北;大;亚欧大陆
(2)(温带)大陆性;季风;高原;山地;高;低;放射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位置: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南北跨度很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海陆位置:亚洲北部是北冰洋,东部是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西部与欧洲相连;
(2)气候特征: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因为其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最显著,亚洲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最大的;地形地势特征: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特征:由于这样的地势特征,导致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发源于中部,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1)北;大;亚欧大陆;(2)(温带)大陆性;季风;高原;山地;高;低;放射。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7七下·长春期末)下列河流中,流入太平洋的一组是( )
A.鄂毕河、叶尼塞河 B.塔里木河、阿姆河
C.恒河、印度河 D.长江、黄河
2.(2023七下·德惠)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2023七下·松原月考)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的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
C.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亚洲河流都流入太平洋
(2023七下·松原月考)图为“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4.引起A地到B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纬度位置
5.图示区域受季风影响显著的是( )
A.中部和西部 B.沿海和内陆 C.中部和南部 D.东部和南部
6.生活在C地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暖湿润
(2023七下·松原月考)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7.图示地区位于(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8.由图可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中部高,东西低
C.中部低,东西高 D.中部低,四周高
(2023七下·通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题。
9.“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表明亚洲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3/4
B.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C.亚洲河流众多,地形类型单一
D.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10.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主要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北向南流 D.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1.下列奔流不息的亚洲河流与其流入海洋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长江-太平洋 B.湄公河-印度洋
C.恒河-太平洋 D.鄂毕河-大西洋
(2023七下·红河月考)读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D.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13.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
B.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
D.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14.图1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如图2所示,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离海远近不同
C.大气环流不同 D.地形不同
15.(2023七下·红河月考)亚洲地势起伏大,世界第一高峰和地势最低的洼地分别是( )
A.安第斯山脉,里海 B.喜马拉雅山脉,死海
C.珠穆朗玛峰,里海 D.珠穆朗玛峰,死海
16.(2023七下·红河月考)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2023九上·武威月考)读图所示的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四周高、中部低
18.最能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的事物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河 B.横断山脉和苏伊士运河
C.珠穆朗玛峰和死海 D.伊朗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综合题
19.(2023七下·德惠)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可知,亚洲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a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半岛,气候类型为 气候。
(3)亚洲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气候复杂多样。图2中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 气候。
(4)亚洲 气候显著,B、C、D三地的气候形成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B、C、D三地气候共同的特点是 ,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20.(2023七下·盘龙期末)读“亚洲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亚洲大部分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 水系注入周围的海域。
(2)A为亚非分界线 ,甲半岛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沿岸及其地区。
(3)乙、丙半岛的夏季风来自 洋,其风向为 ,受其影响乙、丙半岛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4)丙半岛的山河分布特点是 ,河流B为 ,因流经国家众多,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21.(2023七下·凉山期末)以下是《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一课的教学片段,读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及亚洲地形结构图,将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1)【读图描述】根据上图,请你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 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南北跨度 (填大或小),是世界第一大洲;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临大洋,中西部深居 腹地。
(2)【读图分析】分析归纳亚洲自然特征,建立要素联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在题目中选项的河流中,鄂毕河、叶尼塞河都注入北冰洋,A错;塔里木河、阿姆河都属于内流河,B错;恒河、印度河都注入印度洋,C错;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D对。故选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亚洲的主要河流,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
2.【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海洋性气候比较明显的大洲是欧洲;
故答案为:B。
【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由于亚洲的地势四周低,中部高,使亚洲的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分流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等,A错误,D错误;亚洲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B正确;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C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答案】4.B
5.D
6.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4.读图可知,A位于沿海,B位于内陆远离海洋,获得的水汽较少,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B。
5.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受季风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以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知C位于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该地以畜牧业为主,所以当地人住帐篷,穿宽大的袍子遮阳防晒;
故答案为:C。
【答案】7.A
8.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7.根据地形可以看出,该地为亚洲,中部是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A。
8.读图可以看出,该地的地形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D
11.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9.A.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误;
B.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B错误;
C.亚洲河流众多,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C错误;
D.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受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影响,亚洲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D。
11.A.长江注入太平洋,A正确;
B.湄公河注入太平洋,B错误;
C.恒河注入印度洋,C错误;
D.鄂毕河注入北冰洋,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B
1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注入的海洋:(1)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2)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12.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因此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有“高原大陆”之称的大洲为非洲。
故答案为:B。
13.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因此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故答案为:B。
14.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阿拉伯半岛处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米,最低的洼地是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地形:1、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3、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22米)和辽阔的平原。
16.【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A、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A正确;
B、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起伏较大。B正确;
C、亚洲东西距离长,东近海,西部远离海洋,景观差异较大。C正确;
D、亚洲河流多并不是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气候特点为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17.B
18.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17.图中亚洲大陆的地势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东西方向的变化是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中部是青藏高原,东西两侧多海拔较低的高原和平原。
故答案为:B。
18.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两个地理事物都在亚洲,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
故答案为:C。
19.【答案】(1)放射
(2)阿拉伯;热带沙漠
(3)北温;温带大陆性
(4)季风;海陆位置;雨热同期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大部分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
(2)a为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A为亚洲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有着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其中BCD分别是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共同的特点是雨热同期,但由于季风并不稳定,所以也经常出现水旱灾害;
故答案为:(1)放射;(2)阿拉伯;热带沙漠;(3)北温;温带大陆性;(4)季风;海陆位置;雨热同期;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
20.【答案】(1)放射状
(2)苏伊士运河;波斯湾
(3)印度;西南;水稻
(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2)A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甲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3)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两地区都收到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方向是西南季风,所以两地的特点是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合种植水稻;
(4)丙为中南半岛,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是湄公河,在我国境内时被称为澜沧江;
故答案为:(1)放射状;(2)苏伊士运河;波斯湾;(3)印度;西南;水稻;(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1.【答案】(1)北;大;亚欧大陆
(2)(温带)大陆性;季风;高原;山地;高;低;放射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位置: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南北跨度很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海陆位置:亚洲北部是北冰洋,东部是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西部与欧洲相连;
(2)气候特征: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因为其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最显著,亚洲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最大的;地形地势特征: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特征:由于这样的地势特征,导致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发源于中部,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1)北;大;亚欧大陆;(2)(温带)大陆性;季风;高原;山地;高;低;放射。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