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第七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朝阳期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日本企业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优势是( )
A.资金、劳动力 B.技术、劳动力
C.资金、资源 D.资金、技术
【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依靠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日本加速海外投资, 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但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主要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2023七下·德惠)能源紧张已成为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而在这方面,日本有很多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读日本进口原料所占比重和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表。完成下面下小题。
进口原料 铁矿石 棉花 石油 铜矿石 天然气 煤炭
占比(%) 100 100 99.7 99.8 96.4 95.2
出口产品 摩托车 船舶 录像机 轿车 车床 照相机
占比(%) 78.1 72.6 77.3 43.1 57.2 87
2.由上表可知,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原因之一是( )
A.人口稀少 B.资源匮乏 C.技术先进 D.经济发达
3.由上表可知,日本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
A.工业制成品 B.农矿产品 C.原料燃料 D.海洋水产品
4.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些说法可信( )
①赏樱花 ②游富士山,泡温泉 ③享受美味生鱼片 ④热带雨林探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2.B
3.A
4.B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读图可以看出,日本的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资源十分匮乏;
故答案为:B。
3.读图可以看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故答案为:A。
4.日本位于温带,有着樱花,富士山的景色,传统食物是海鲜类,缺少热带雨林景观;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B。
5.(2023七下·德惠)日本传统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是( )
A.防御台风 B.防潮避暑 C.防御地震 D.节约环保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现象频发,所以采用轻质材料建造房屋,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
故答案为:C。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6.(2023七下·德惠)下列不属于日本经济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国外市场广阔 D.自然资源丰富
【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的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市场广阔,但国内资源匮乏,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
7.(2023七下·德惠)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
A.汉族 B.大和民族 C.高山族 D.朝鲜族
【答案】B
【知识点】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有着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8.(2023七下·松原月考)在我国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日本产品有( )
A.手工艺品 B.石油、天然气
C.农副产品 D.照相机、汽车
【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属于经济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缺乏,进口的主要是燃料和原料,利用发达的科技,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主要出口产品是工业制成品,如汽车、照相机、家用电器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9.(2023七下·松原月考)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土东西狭长 B.海岸线平直
C.多火山、地震 D.海陆兼备的国家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A、日本国土南北狭长,A错误;
B、日本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B错误;
C、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正确;
D、日本是岛国,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023七下·通榆)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的超过百万吨核污水稀释后排放入海。读“日本图”,完成下题。
10.福岛核电站污水若排入海洋将直接污染( )
A.日本海 B.北冰洋 C.太平洋 D.黄海
1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B.北海道岛是日本四大岛中纬度位置最高的
C.福岛核电站位于本州岛
D.领土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答案】10.C
11.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0.日本福岛濒临太平洋海域,污水会直接污染太平洋;
故答案为:C。
11.A.日本和我国隔海相望,A不符合题意;
B.读图可知北海道岛是日本纬度最高的岛屿,B不符合题意;
C.读图可知,核电站位于本州岛,C不符合题意;
D.日本位于北温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通榆)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题。
1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有( )
A.矿产资源丰富 B.远离地震带
C.港口优良,利于船舶停靠 D.水能丰富,能满足生产需要
13.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但也面临许多问题。下列不属于日本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A.土地紧张 B.劳动力短缺
C.产品类型单一 D.环境污染
【答案】12.C
13.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2.A.日本全国的矿产资源都比较匮乏,A错误;
B.日本整体都位于地震带上,B错误;
C.沿海地区有优良港口,有利于船舶停靠,发展工业,C正确;
D.沿海地区的水能不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日本的国土面积十分狭小,所以土地非常紧张,且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同时国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日本经济发展,工业类型多种多样,属于发达国家;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通榆)“和食”即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以海藻类植物及鱼虾为主要原料。如今,因生活节奏加快,欧美快餐已部分替代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完成下题。
14.“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 )
A.深居内陆 B.濒临海洋
C.南北狭长 D.多火山、地震
15.“和食”与“洋”快餐并存,体现了日本的文化特征是( )
A.构成复杂多样 B.传统文化被取代
C.东西方文化兼容 D.典型的西方文化
【答案】14.B
15.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4.和食的特点是以海鲜为原料,体现出了日本濒临海洋的特点,以渔业为主;
故答案为:B。
15.日本的文化特点是东西方文化兼容,既有本国的传统大和民族文化,又有西方的“洋”文化;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通榆月考)读亚洲国家图,完成下题。
16.日本人喜欢泡温泉。日本多温泉的原因是( )
A.多山地 B.多火山地震 C.岛国 D.河流落差大
17.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泰国比日本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比日本多 B.热量比日本高
C.温差比日本高 D.光照比日本好
18.近年来,日本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越南,获得的好处有( )
①节省原料运输成本②节约劳动力成本
③节省产品运输费用④靠近东南亚市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6.B
17.B
18.D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6.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较多,所以温泉很多;
故答案为:B。
17.泰国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日本位于温带,热量条件没有泰国好;
故答案为:B。
18.①.越南原料丰富,可以节约运输成本,①正确;
②.越南的劳动力价格低,②正确;
③.日本的工业制成品大多也都出口,因此可以节省产品的运输费用,③正确;
④.越南位于东南亚,可以靠近东南亚的市场,④正确;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2021七下·中山期末) 2011年,“3·11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由于核反应堆持续发热,需不断引海水进行降温,产生了大量核废水。2021年4月,日本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的核废水。读“3·11日本地震”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9.“3·11日本地震”的震源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0.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及其核废水排入海洋的最大危害是( )
A.排放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B.污染淡水资源,导致淡水短缺
C.海鲜迅速死亡,重创日本渔业 D.破坏海洋生态,引发生物变异
【答案】19.C
20.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使得日本多火山、地震和温泉。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移动,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当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交界处的岩层出现变形断裂,从而产生地震。
(2)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②金属和酸、碱等;③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19.“3·11日本地震”的震源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因两大板块相互挤压,这也是导致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故答案为:C。
20.福岛核电站将核废水排入海洋,最大的危害是核废水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会导致大量海洋生物变异甚至灭绝,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21.(2023七下·德惠)读下图“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东临A 洋,西临B 海。
(2)日本四大岛的名称:① 岛;② 岛;③ 岛;④ 岛。
(3)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1)太平;日本
(2)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3)太平洋;亚欧(可换)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日本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
(2)读图可知,①为北海道岛,②为本州岛,③为四国岛,④为九州岛;
(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地震和火山现象频发;
故答案为:(1)太平;日本;(2)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3)太平洋;亚欧(可换)。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
22.(2023七下·通榆)2023年2月9日,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樱岛的火山再次喷发,烟柱高达2400米。读“日本示意图”和“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 洲东部, 洋西北部。
(2)日本由四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岛是 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其地处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列出一点即可)
(4)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工业制成品大量 (填“进口”或“出口”),其经济以外向型为主,主要工业区集中分布在 洋及濑户内海沿岸。
【答案】(1)亚;太平
(2)本州
(3)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或进行防震演习,提高防震意识(答案合理即可)
(4)出口;太平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岛国;
(2)日本由众多岛屿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3)日本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为了应对地震,日本大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料建造房屋,从小就进行防震演习,增强居民防震意识;
(4)日本本国资源非常匮乏,所以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故答案为:(1)亚;太平;(2)本州;(3)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或进行防震演习,提高防震意识(答案合理即可);(4)出口;太平。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3.(2023七下·南宁期中)2023年2月2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通过了位于本州岛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审查书草案,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这场“核”水意,始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性核泄漏。读日本工业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中国、 、朝鲜、 。
(3)日本多火山、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4)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对日本来说,其好处主要是( )。
①保护自己国家生态环境 ②吸收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方便利用他国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港口多,交通便利
(2)韩国;俄罗斯
(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的挤压区)
(4)B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日本国内资源匮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沿海有许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有中国、韩国、朝鲜和俄罗斯;
(3)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所以导致地震现象频发;
(4)①.日本的国土狭窄,将污染大的工厂转移到国外可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②.日本是将污染大,劳动力和资源需求高的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丰富的国家,不是为了吸收技术;③.日本发展进口-加工-出口的工业,将工厂外迁可以降低途中运输的成本;④.日本为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外迁可以方便利用外国的劳动力;
故答案为:(1)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港口多,交通便利;(2)韩国;俄罗斯;(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的挤压区);(4)B。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第七章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朝阳期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日本企业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优势是( )
A.资金、劳动力 B.技术、劳动力
C.资金、资源 D.资金、技术
(2023七下·德惠)能源紧张已成为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而在这方面,日本有很多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读日本进口原料所占比重和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表。完成下面下小题。
进口原料 铁矿石 棉花 石油 铜矿石 天然气 煤炭
占比(%) 100 100 99.7 99.8 96.4 95.2
出口产品 摩托车 船舶 录像机 轿车 车床 照相机
占比(%) 78.1 72.6 77.3 43.1 57.2 87
2.由上表可知,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原因之一是( )
A.人口稀少 B.资源匮乏 C.技术先进 D.经济发达
3.由上表可知,日本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
A.工业制成品 B.农矿产品 C.原料燃料 D.海洋水产品
4.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些说法可信( )
①赏樱花 ②游富士山,泡温泉 ③享受美味生鱼片 ④热带雨林探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3七下·德惠)日本传统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是( )
A.防御台风 B.防潮避暑 C.防御地震 D.节约环保
6.(2023七下·德惠)下列不属于日本经济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国外市场广阔 D.自然资源丰富
7.(2023七下·德惠)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
A.汉族 B.大和民族 C.高山族 D.朝鲜族
8.(2023七下·松原月考)在我国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日本产品有( )
A.手工艺品 B.石油、天然气
C.农副产品 D.照相机、汽车
9.(2023七下·松原月考)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土东西狭长 B.海岸线平直
C.多火山、地震 D.海陆兼备的国家
(2023七下·通榆)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的超过百万吨核污水稀释后排放入海。读“日本图”,完成下题。
10.福岛核电站污水若排入海洋将直接污染( )
A.日本海 B.北冰洋 C.太平洋 D.黄海
1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B.北海道岛是日本四大岛中纬度位置最高的
C.福岛核电站位于本州岛
D.领土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2023七下·通榆)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题。
1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有( )
A.矿产资源丰富 B.远离地震带
C.港口优良,利于船舶停靠 D.水能丰富,能满足生产需要
13.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但也面临许多问题。下列不属于日本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A.土地紧张 B.劳动力短缺
C.产品类型单一 D.环境污染
(2023七下·通榆)“和食”即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以海藻类植物及鱼虾为主要原料。如今,因生活节奏加快,欧美快餐已部分替代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完成下题。
14.“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 )
A.深居内陆 B.濒临海洋
C.南北狭长 D.多火山、地震
15.“和食”与“洋”快餐并存,体现了日本的文化特征是( )
A.构成复杂多样 B.传统文化被取代
C.东西方文化兼容 D.典型的西方文化
(2023七下·通榆月考)读亚洲国家图,完成下题。
16.日本人喜欢泡温泉。日本多温泉的原因是( )
A.多山地 B.多火山地震 C.岛国 D.河流落差大
17.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泰国比日本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比日本多 B.热量比日本高
C.温差比日本高 D.光照比日本好
18.近年来,日本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越南,获得的好处有( )
①节省原料运输成本②节约劳动力成本
③节省产品运输费用④靠近东南亚市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21七下·中山期末) 2011年,“3·11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由于核反应堆持续发热,需不断引海水进行降温,产生了大量核废水。2021年4月,日本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的核废水。读“3·11日本地震”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9.“3·11日本地震”的震源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0.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及其核废水排入海洋的最大危害是( )
A.排放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B.污染淡水资源,导致淡水短缺
C.海鲜迅速死亡,重创日本渔业 D.破坏海洋生态,引发生物变异
二、综合题
21.(2023七下·德惠)读下图“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东临A 洋,西临B 海。
(2)日本四大岛的名称:① 岛;② 岛;③ 岛;④ 岛。
(3)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2.(2023七下·通榆)2023年2月9日,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樱岛的火山再次喷发,烟柱高达2400米。读“日本示意图”和“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 洲东部, 洋西北部。
(2)日本由四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岛是 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其地处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列出一点即可)
(4)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工业制成品大量 (填“进口”或“出口”),其经济以外向型为主,主要工业区集中分布在 洋及濑户内海沿岸。
23.(2023七下·南宁期中)2023年2月2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通过了位于本州岛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审查书草案,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这场“核”水意,始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性核泄漏。读日本工业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中国、 、朝鲜、 。
(3)日本多火山、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4)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对日本来说,其好处主要是( )。
①保护自己国家生态环境 ②吸收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方便利用他国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依靠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日本加速海外投资, 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但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主要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答案】2.B
3.A
4.B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读图可以看出,日本的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资源十分匮乏;
故答案为:B。
3.读图可以看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故答案为:A。
4.日本位于温带,有着樱花,富士山的景色,传统食物是海鲜类,缺少热带雨林景观;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现象频发,所以采用轻质材料建造房屋,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
故答案为:C。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6.【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的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市场广阔,但国内资源匮乏,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
7.【答案】B
【知识点】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有着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8.【答案】D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日本属于经济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缺乏,进口的主要是燃料和原料,利用发达的科技,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主要出口产品是工业制成品,如汽车、照相机、家用电器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9.【答案】C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A、日本国土南北狭长,A错误;
B、日本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B错误;
C、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正确;
D、日本是岛国,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答案】10.C
11.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0.日本福岛濒临太平洋海域,污水会直接污染太平洋;
故答案为:C。
11.A.日本和我国隔海相望,A不符合题意;
B.读图可知北海道岛是日本纬度最高的岛屿,B不符合题意;
C.读图可知,核电站位于本州岛,C不符合题意;
D.日本位于北温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2.C
13.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2.A.日本全国的矿产资源都比较匮乏,A错误;
B.日本整体都位于地震带上,B错误;
C.沿海地区有优良港口,有利于船舶停靠,发展工业,C正确;
D.沿海地区的水能不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日本的国土面积十分狭小,所以土地非常紧张,且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同时国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日本经济发展,工业类型多种多样,属于发达国家;
故答案为:C。
【答案】14.B
15.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4.和食的特点是以海鲜为原料,体现出了日本濒临海洋的特点,以渔业为主;
故答案为:B。
15.日本的文化特点是东西方文化兼容,既有本国的传统大和民族文化,又有西方的“洋”文化;
故答案为:C。
【答案】16.B
17.B
18.D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6.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较多,所以温泉很多;
故答案为:B。
17.泰国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日本位于温带,热量条件没有泰国好;
故答案为:B。
18.①.越南原料丰富,可以节约运输成本,①正确;
②.越南的劳动力价格低,②正确;
③.日本的工业制成品大多也都出口,因此可以节省产品的运输费用,③正确;
④.越南位于东南亚,可以靠近东南亚的市场,④正确;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答案】19.C
20.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使得日本多火山、地震和温泉。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移动,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 当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交界处的岩层出现变形断裂,从而产生地震。
(2)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②金属和酸、碱等;③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19.“3·11日本地震”的震源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因两大板块相互挤压,这也是导致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故答案为:C。
20.福岛核电站将核废水排入海洋,最大的危害是核废水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会导致大量海洋生物变异甚至灭绝,故答案为:D。
21.【答案】(1)太平;日本
(2)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3)太平洋;亚欧(可换)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日本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
(2)读图可知,①为北海道岛,②为本州岛,③为四国岛,④为九州岛;
(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地震和火山现象频发;
故答案为:(1)太平;日本;(2)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3)太平洋;亚欧(可换)。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
22.【答案】(1)亚;太平
(2)本州
(3)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或进行防震演习,提高防震意识(答案合理即可)
(4)出口;太平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岛国;
(2)日本由众多岛屿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3)日本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为了应对地震,日本大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料建造房屋,从小就进行防震演习,增强居民防震意识;
(4)日本本国资源非常匮乏,所以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故答案为:(1)亚;太平;(2)本州;(3)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或进行防震演习,提高防震意识(答案合理即可);(4)出口;太平。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3.【答案】(1)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港口多,交通便利
(2)韩国;俄罗斯
(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的挤压区)
(4)B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分析】(1)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日本国内资源匮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沿海有许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有中国、韩国、朝鲜和俄罗斯;
(3)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所以导致地震现象频发;
(4)①.日本的国土狭窄,将污染大的工厂转移到国外可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②.日本是将污染大,劳动力和资源需求高的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丰富的国家,不是为了吸收技术;③.日本发展进口-加工-出口的工业,将工厂外迁可以降低途中运输的成本;④.日本为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外迁可以方便利用外国的劳动力;
故答案为:(1)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港口多,交通便利;(2)韩国;俄罗斯;(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板块的挤压区);(4)B。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