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老王》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10:34: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2张PPT)
她是一个慈祥、善良而又
有很高文学造诣的老人。
杨绛(1911—2016),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
长篇小说《洗澡》、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译作《堂吉诃德》、《小癞子》等
介绍作者
《我们仨》
我们仨:钱钟书、杨绛、女儿钱瑗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卢翎说:“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杨绛
(散文)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本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一家的善良,学会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3、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本内容。
学习字词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惊慌害怕。
荒凉偏僻。
塌陷破败。
明令取消或禁止。
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呆滞笨拙。
惭愧。
词语解释
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读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请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
老王基本情况调查表
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老王收入低,居住条件差,老王的生活“苦”。
人物赏析
他需要钱,但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愿意尽义务,非常讲感情,讲仁义,有良心,关心人,老实厚道,善良纯朴,知恩必报。
人物赏析
杨绛:
生于1911年,她出生名门望族,
是清华学者 一代才女,
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
可悲的是:
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
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
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
他们夫妇:
是建国初期中国最有学问的
高级知识分子
文革: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给中华民族
带来深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那是中国一个荒唐的年代。当时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 经受了漫长的苦痛折磨。
资料拓展
同为不幸者的杨绛一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
如何帮助老王的?
1、照顾生意,坐他的车;
2、送鱼肝油,治好夜盲症;
3、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报酬;
4、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活;
5、老王送香油鸡蛋,不白收,也给他钱。
有爱心
同情心
尊重别人

问题探究
4、作者为什么"愧怍"?
22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对“愧怍”理解:1.老王临终前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完全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没有和老王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抱歉——不安——愧怍
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2.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让老王一直觉得欠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鸡蛋香油,自己不是感激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让老王临终送礼表感激的愿望落空。作者为自己的自命不凡,不解人意而愧怍。
作者为什么对老王心怀"愧怍"?
8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9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
因为这部分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表示敬意、谢意、情谊的一幕,更是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作者通过对老王肖像、神态及自己的心理,详细描写老王骇人的病容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为后文自责因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10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1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12他只说:"我不吃。"
13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14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15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问题探究
2、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红色字)?
"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对老王的尊重,"不过……既然……就",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3、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问题探究
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16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7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
18"早埋了。"
19"呀,他什么时候 "
20"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21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作者害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能地被老王骇人的病容吓到了;二是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所以,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隐身衣》)经历过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这样一位令作者夫妇难忘的布衣之交。作者记述了关于老王的哪些回忆?
一、(1--4)
二、(5--7)
三、(8--22)
重点回忆
片段回忆
介绍老王
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2.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文章是如何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问题探究
1.逻辑顺序+时间顺序
精读细读 揣摩语言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简练、风趣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夸张,强调老王形态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含蓄,心中有悲酸、感动
课后题四
1.顺理成章的情况下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2.“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
“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
“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
“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卢翎说:“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在我们的社会,文学创作毋需鼓吹嚣张,毋需喧张残忍,毋需吹捧权势,而要同情弱者,关注底层,表达人性的善良与关爱。
——杨绛
艰难求学路,我们真幸运
搭 棚
上网课
同样的期待
我想上学……
《大眼睛的小姑娘》
  曹会龙,八岁,贵州省峨嘎村小学学生
他最宝贵的:“一个布书包”
原因他没有回答,只是微笑。会龙没有布书包——为了拍照他向同学借来一个。他自己的书包是一个四百克洗衣粉塑料包装袋。
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 她每次背16块,重80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
自食其力……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呢?
一边照顾孩子
一边工作的擦鞋工
三轮车上的生活
向往?茫然?……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
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
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或许这个也
需要我们思
考些什么。
苏明娟,女,汉族。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毕业于安徽大学。1991年,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中国人记住了那双大眼睛。在1991年5月拍下了《我要读书》。14岁时成为最小的人民大会堂里的与会代表。会后,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2007年6月23日,成为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2010年9月这位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已成银行白领,2017年12月15日苏明娟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现任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团委副书记。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团十八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
赠言
写一个片段:记述周围的爱心故事,注意用上外貌,动作,语言等人物描写方法人物,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起来。
要求:细节描写
老王的“不幸”与作者一家的善良

在外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在内唯一的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没有依靠,孤苦伶仃。老王收入低,有残疾,没有亲人,居住条件差,老王的生活“苦”。这样贫苦的老王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尊重,还要忍受别人的嘲笑侮辱,老王精神上“苦”。
生计艰难
孤苦无依
生理缺陷
栖所寒酸
受人排挤
同情、理解、
尊重、帮助
不嫌弃老王眼疾,坐老王的车送鱼
肝油和老王聊天
物质、生理、精神
人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