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09:4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虽 有 嘉 肴
第六单元
—《礼记》二则—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同学们,你们了解过“四书五经”吗?
是哪“四书”?哪“五经”呢?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
五经: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
3.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选课文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过程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论证过程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
论证过程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④论证的完整性(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论证过程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④论证的完整性(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论证过程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字词积累
嘉肴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yáo)
(qiǎng)
(yuè)
(xiào)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一词多义

其此之谓乎( )
不知其旨也( )
副词,表示推测
代词,它的

学学半( )
学学半( )
动词,向别人学习
“学”同“敩”,教导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
“……,……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应为“其谓之此乎!”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言句式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字义:“学”同“敩”,教导。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挑战自我
快速阅读课文,给课文划分节奏。
(5min)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看看自己做对了吗?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指美味的菜
最好的道理
即使
味美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思
所以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译: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表示推测语气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解析: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解析: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论证方法叫作“类比论证”。
2、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却从“嘉肴”开始写起?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启示: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取得多大的进步,都需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因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教学相长”也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文章欣赏
解析: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品味语言
先是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逻辑严密
巨鹿之战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品味语言
《虽有嘉肴》共五句话,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这类句式不仅从形式上看起来比较整齐,也有增强表意效果的功能。第一句以“嘉肴”与“至道”对举,是一组类比,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二者的相似性。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从两个角度入手,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双管齐下,更为合理、全面、严谨。
对偶严谨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1.熟读并背诵课文。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