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8 18:00:58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1.(2022四上·龙泉期末)拉二胡发出的声音属于(  )。
A.自然界的声音
B.动物的叫声
C.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拉二胡发出的声音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故选C。
2.(2022四上·龙泉期末)吹奏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在振动产生的。
A.竖笛 B.声带 C.竖笛中的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产生的。故选C。
3.(2022四上·龙泉期末)声音是向(  )传播的。
A.一个方向 B.四面八方 C.两个方向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故选B。
4.(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纸杯和棉线制成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棉线 B.纸杯 C.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从话筒传到听筒主要是通过棉线。故选A。
5.(2022四上·龙泉期末)冬天温度低时,钢琴的琴弦受冷收缩,会绷得紧一些,此时声音偏(  )。
A.高 B.强 C.低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冬天温度低时,钢琴的琴弦受冷收缩,会绷得紧一些,此时声音偏高。故选A。
6.(2022四上·龙泉期末)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  )琴弦发出的声音最低。
A.1号 B.2号 C.4号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细的琴弦振动速度快,发出的声音高,粗的琴弦振动速度慢,发出的声音低。1号琴弦最粗,发出的声音最低。故选A。
7.(2022四上·龙泉期末)抛向空中的篮球,它的重力方向是(  )的。
A.向上 B.向下 C.与地面平行
【答案】B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抛向空中的篮球,它的重力方向是向下的。故选B。
8.(2022四上·龙泉期末)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不是同一类的是(  )。
A.鸡蛋和鱼 B.菠菜和香蕉 C.牛肉和西瓜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鸡蛋和鱼都属于动物类食物;菠菜和香蕉都属于植物类食物;牛肉属于动物类食物,西瓜属于植物类食物,不属于同一类。故选C。
9.(2022四上·龙泉期末)下列选项中,有弹力的是(  )。
A.放在桌面的弹簧 B.拉开的弓 C.没有使用的橡皮筋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放在桌面的弹簧和没有使用的橡皮筋没有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没有弹力;拉开的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有弹力。故选B。
10.(2022四上·龙泉期末)下列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轮胎表面有花纹 B.往锁孔里滴润滑油 C.运动员手上擦镁粉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轮胎表面有花纹、运动员手上擦镁粉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往锁孔里滴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故选B。
11.(2022四上·龙泉期末)小科测了三次肺活量,结果如表,他的肺活量应记为(  )毫升。
肺活量(毫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400 2600 2800
A.2400 B.2600 C.2800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测量肺活量时我们应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故选C。
12.(2022四上·龙泉期末)小科早上吃了蛋炒饭,喝了牛奶,应孩记录为(  )食物。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食物来获得养分,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小科早上吃了蛋炒饭,喝了牛奶,应孩记录为蛋、米饭、牛奶三种食物。故选C。
13.(2022四上·龙泉期末)下列活动中,呼吸次数增加最多的是(  )
A.快跑1分钟 B.慢走1分钟 C.快走1分钟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运动过后我们心脏会跳动加快,输血量增大,血流加快,以便给运动器官补充足够能量,以维持运动器官所需的能量,人体能量是以糖的形式储存的,糖分解需要氧气,分解后变成能量、二氧化碳、水,因此肺活量就会增大以满足人体所需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故选A。
14.(2022四上·龙泉期末)我们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
A.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B.气管→鼻子或口腔→肺
C.肺→气管→鼻子或口腔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故选A。
15.(2022四上·龙泉期末)同一个接触面,用三种方式都恰好能使同一纸盒开始运动,需要垫圈数量最多的是(  )。
A.纸盒下放“滚木” B.纸盒下装“轮子” C.普通纸盒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搬运物体时,下面放滚木,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能够省力。所以同一个接触面,用三种方式都恰好能使同一纸盒开始运动,需要垫圈数量最多的是普通纸盒。故选C。
16.(2022四上·龙泉期末)弹拨钢尺实验。
(1)图中研究的问题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  )有关。
A.声音强弱 B.声音高低 C.弹拨力度
(2)该实验需注意(  )。
A.用不同力度拨动钢尺
B.用相同力度拨动钢尺
C.拨动不同材质的尺子
(3)实验重复3次,是为了   。
(4)尺子伸出桌面20~21厘米时,尺子振动的频率最   ,发出的声音最   。
(5)如图,为防止尺子敲打桌面时发出敲击声音,手要将尺子(  )。
A.远离桌沿用力按住 B.紧贴桌沿用力按住 C.轻贴桌沿轻轻按住
(6)下列词汇中,和“高”“低”一样可以描述声音的科学词汇是(  )。
A.悦耳、刺耳 B.开心、生气 C.香甜、酸辣
【答案】(1)B
(2)B
(3)避免实验偶然性
(4)低;低
(5)B
(6)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从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所以图中研究的问题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有关。故选B。
(2)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所以需要注意用相同力度拨动钢尺。故选B。
(3)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误差,我么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4)通过数据可以知道:尺子伸出桌面20~21厘米时,尺子振动的频率最低,发出的声音最低。
(5)如图,为防止尺子敲打桌面时发出敲击声音,手要将尺子紧贴桌沿用力按住。避免出现其他声音,影响实验结果。故选B。
(6)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故选A。
17.(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鼓和泡沫球研究声音。
(1)在鼓面上放泡沫球,轻轻敲击鼓面,泡沫球会(  )。
A.跳动 B.不动 C.滚动
(2)泡沫球的作用是(  )。
A.检测声音的高低 B.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C.为了美观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B.泡沫球弹的幅度相同
C.泡沫球弹的幅度不同
(4)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   ;敲击力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   。(填“强”或“弱”)
【答案】(1)A
(2)B
(3)C
(4)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鼓面上放泡沫球轻轻敲击鼓面,鼓面振动,泡沫球也会跳动。
(2)鼓面的振动速度快,我们用肉眼不易观察到,在鼓面上放泡沫球,泡沫球会跳动,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因此,泡沫球的主要作用是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3)声音的高低主要受鼓面振动快慢决定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大小不同,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会使鼓面上的泡沫球弹的幅度大小也不相同,故选C。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敲击力度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18.(2022四上·龙泉期末)鼓膜研究实验。
(1)图中,模拟鼓膜的物体是(  )。
A.气球皮 B.纸杯 C.橡皮筋
(2)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鼓膜”的振动,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
A.把“鼓膜”蒙紧一点
B.在“鼓膜”上放纸屑
C.在“鼓膜”上扎一个孔
(3)音叉离“鼓膜”距离不变时,用力敲击音叉,纸屑跳动的幅度   (填“大”或“小”)。
(4)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离“鼓膜”近时,“鼓膜”振动   (填“明显”或“不明显”)。
(5)下图为耳朵结构图,能收集声音的是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把听觉信号传到大脑的是   。
(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朵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 B.看电视调低音量 C.经常掏耳朵
【答案】(1)A
(2)C
(3)大
(4)明显
(5)耳廓;鼓膜;听觉神经
(6)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鼓膜,题目图中模拟鼓膜的气球皮。故选A。
(2)“鼓膜”越紧振动越明显,在“鼓膜”上放上纸屑,纸屑会随着气球皮振动而跳动,也会使现象更明显,在“鼓膜”上扎一个孔不能更清楚地观察到“鼓膜”的振动。故选C。
(3)音叉离“鼓膜”距离不变时,用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纸屑跳动的幅度大。
(4)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离“鼓膜”近时,“鼓膜”振动明显。
(5)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可以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可以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可以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
(6)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耳朵。长时间戴耳机、经常掏耳朵不利于保护耳朵,看电视调低音量有利于保护耳朵。故选B。
19.(2022四上·龙泉期末)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如图1,   号牙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   号牙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
(2)模拟胃工作的是   ,模拟食道工作的是   。(填“图2”或“图3”')
(3)把食物从口腔运输到胃的器官是   。
(4)吸收营养最主要的器官是(  )。
A.小肠 B.大肠 C.胃
(5)舌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咬碎食物版 B.传送和搅拌食物 C.润滑食物
(6)容易引起龋齿的是(  )。
A.早晚刷牙 B.睡前吃甜食 C.饭后漱口
【答案】(1)①;③
(2)图3;图2
(3)食道
(4)A
(5)B
(6)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有三种类型,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①号牙齿是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③号牙齿是犬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
(2)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模拟胃工作的是图3。食道是食物的通道,模拟食道工作的是图2。
(3)把食物从口腔运输到胃的器官是食道。
(4)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
(5)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故选B。
(6)蛀牙即龋齿。蛀牙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利于预防龋齿,睡前吃甜食容易引起龋齿。故选B。
20.(2022四上·龙泉期末)食物中的营养。
(1)在馒头中滴   ,馒头变蓝了,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
(2)食物燃烧后,有一股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食物中含有   。
(3)下列食物在白纸上用力挤压,会留下油渍是(  )。
A.土豆 B.核桃 C.黄瓜
(4)下列属于健康饮食与惯的是(  )。
A.粗细粮搭配
B.饭后马上去打球
C.午餐吃少,晚餐吃饱
(5)下列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米饭、红烧肉、排骨、河虾
B.米饭、红烧鸡腿、青菜、土豆
C.米饭、青菜、香菇、萝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吃多了易发胖,含脂肪的食物不能吃
B.快迟到了,不吃早饭
C.小学生要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答案】(1)碘酒;淀粉
(2)蛋白质
(3)B
(4)A
(5)B
(6)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1)淀粉和碘酒相遇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所以在馒头中滴碘酒,馒头变蓝了,是因为馒头中含有淀粉。
(2)蛋白质燃烧后产生水蒸气蒸发了,还有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散发毛发烧焦味。食物燃烧后,有一股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3)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核桃富含脂肪。故选B。
(4)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故选A。
(5)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分析选项可知,米饭、红烧鸡腿、青菜、土豆,体现了粗细搭配,故选B。
(6)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小学生要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脂肪也有营养,不能不吃;不吃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选C。
21.(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垫圈驱动小车。
垫圈个数 2 3 4 5
小车行驶的时间(秒) 静止不动 28 17 ____
(1)如图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拉力小车就能运动
B.拉力必须大于小车重力,小车才能运动
C.需要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
(2)观察上面表格,当细绳上挂5个垫圈时,小车行驶的时间可能(  )17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上题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4)当细绳上只挂一个垫圈时,小车的状态可能是(  )。
A.缓慢倒退 B.静止不动 C.缓慢前进
(5)小科用弹簧测力计测5个垫圈的重力(如图),示数是   牛。
(6)一盒钩码重5.3牛,   (填“能”或“不能”)用这个测力计测这盒钩码的重力。
(7)小科用橡皮筋做测力计,正确的刻度间隔   (填“是”或“不是”)均匀的。
【答案】(1)C
(2)B
(3)垫圈个数
(4)B
(5)1.6
(6)不能
(7)是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是由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作动力来运动的,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少,重力就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需要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故选C。
(2)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少,重力就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当细绳上挂4个垫圈时,小车行驶的时间为17秒,增加垫圈,小车运动加快,小车行驶的时间可能小于17秒。故选B。
(3)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改变的条件是垫圈个数。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细绳上挂两个垫圈时,小车静止不动,当细绳上只挂一个垫圈时,小车的状态可能是静止不动。故选B。
(5)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为5N,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对应的刻度是读数是1.6N。
(6)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为5N,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一盒钩码重5.3牛,超出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不能用这个测力计测这盒钩码的重力。
(7)小科用橡皮筋做测力计,正确的刻度间隔是均匀的。
22.(2022四上·龙泉期末)小车撞击实验。
(1)小科在A、B、C三个位置(如图)分别释放同一辆小车撞击木块,在   位置释放小车,速度最快。
(2)让木地移动得更远,下列方法无效的是(  )。
A.换更轻的小车
B.从斜面更高位置释放小车
C.增大斜面坡度
(3)小科指拆掉了车轮,在同一位置释放无轮小车,发现运动速度变   了。
了。此时,它具有的动能变   了。
(4)下列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飞行的子弹 B.燃烧的蜡烛 C.运动的小车
(5)测量摩擦力大小时,应(  )读数。
A.快速拉动,停止后
B.缓慢拉动,匀速运动时
C.缓慢拉动,停止后
(6)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受到   作用的结果。
【答案】(1)C
(2)A
(3)慢;小
(4)B
(5)B
(6)摩擦力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在C位置释放小车,斜面坡度最高,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2)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可以产生撞击力,速度越快,产生的撞击力越大。从斜面更高位置释放小车、增大斜面坡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增快,具有的能量越大。换更轻的小车不能让木块移动得更远。故选A。
(3)小科拆掉了车轮,在同一位置释放无轮小车,由于摩擦力变大,小车运动速度变慢了,此时,它具有的动能变小了。
(4)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飞行的子弹、运动的小车都具有动能;燃烧的蜡烛具有光能和热能。故选B。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所以测量摩擦力大小时,应缓慢拉动,匀速运动时读数。故选B。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23.(2022四上·龙泉期末)制作小乐器。
(1)如图1,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  )。
A.高→低 B.低→高 C.强→弱
(2)敲击时,主要是试管和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  )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A.按压 B.弹拨 C.拉伸
(4)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是(  )。
A.轻轻弹拨橡皮筋A B.用力弹拨橡皮筋B C.用力弹拨橡皮筋A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   。
(6)吹奏图3这个乐器时,主要是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
B.一边设计一边制作
C.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答案】(1)A
(2)水
(3)B
(4)C
(5)长短
(6)空气
(7)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如图1所示,用小木棍去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水少的试管较轻,振动速度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水多的试管较重,振动速度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因此,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从高到低。故选A。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试管底部时,主要是试管和水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弹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按压或拉伸橡皮筋,橡皮筋都不能振动,不会发出声音。故选B
(4)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音量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因此,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就是用力弹拨橡皮筋A。用力弹拨橡皮筋B,不会影响到橡皮筋A的声音强弱。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排箫是依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吸管越长,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长短。
(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吹奏图3这个排箫乐器时,主要是吸管内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展示交流、改进作品。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属于“加工制作”阶段,制作要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不能一边设计一边制作。最后的环节是: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24.(2022四上·龙泉期末)呼吸与健康。
(1)由图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   ,含量不变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氨气
(2)人体呼吸器官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人体呼吸健康的是(  )。
A.雾霾天去户外玩耍 B.佩戴口罩出行 C.经常锻炼身体
(4)下图中,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
(5)乙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动作,这时胸腔   (填“收缩”或“扩张”)。
(6)小科锻炼—段时间后,发现恢复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比原来(  )。
A.一样长 B.短一些 C.长一些
(7)下列能明显增大肺活量的是(  )。
A.多睡觉 B.多吃水果、蔬菜 C.每天跳绳200个
【答案】(1)A;B;C
(2)肺;氧气;二氧化碳
(3)A
(4)气管;肺
(5)吸气;扩张
(6)B
(7)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们吸进的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占78%,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氧气,含量增加的是二氧化碳,含量不变的是氮气。
(2)人体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其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A、雾霾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雾霾天去户外玩耍不利于人体呼吸健康,故A正确;
B、佩戴口罩出行会保护人的呼吸系统,故B错误;
C、经常锻炼身体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利于保护人体呼吸系统,故C错误;故选A。
(4)从图2可知,图中结构①模拟的是气管,结构②模拟的是肺。
(5)呼吸模型乙模拟的是人体吸气动作,膈肌下降模拟“肺”的气球鼓起,这时胸腔扩张。
(6)小科锻炼一段时间后,他的肺活量会增大,呼吸功能增强,可以发现恢复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比原来会短一些。
(7)A、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是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多睡觉不会对增加肺活量起到作用,故A错误;
B、多吃水果、蔬菜会增加营养,不会对增加肺活量起到明显作用,故B错误;
C、每天跳绳200个,坚持锻炼,持续一段时间后有利于提高肺活量,故C正确。故选C。
25.(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橡皮筋从车轴上滑落后,小车的状态是(  )。
A.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
B.立即停止
C.向相反方向运动
(2)能让小车行驶更远的方法是(  )。
A.用更长的橡皮筋
B.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C.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
(3)随着缠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圈数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4)小科选择了三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橡皮筋,在车轴上都绕10圈,发现(  )厘米的橡皮筋会让小车行驶得近一些。
A.7 B.9 C.11
(5)将上题中小车的橡皮筋缠绕圈数再增加20倍,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小车行驶得更远 B.橡皮筋可能断裂 C.小车行驶速度变慢
(6)小车打滑的现象可以通过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
【答案】(1)A
(2)C
(3)A
(4)C
(5)B
(6)增大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1)橡皮筋从车轴上滑落后,小车的状态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故选A。
(2)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能让小车行驶更远的方法是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故选C。
(3)随着缠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圈数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逐渐增加,小车行驶的速度越快,故选A。
(4)小科选择了三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橡皮筋在车轴上都绕10圈,发现11厘米的橡皮筋会让小车行驶得近一些,因为橡皮筋越长,缠绕相同圈数时产生的弹力越小,行驶的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近,故选C。
(5)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将上题中小车的橡皮筋缠绕圈数再增加20倍,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橡皮筋可能断裂,故选B。
(6)小车打滑说明小车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解决。
26.(2022四上·龙泉期末)设计制作一辆小车。
(1)小科要制作一辆气球小车,这属于设计制作一般流程中的(  )。
A.明确问题 B.制订方案 C.实施方案
(2)让气球小车动起来的力来自(  )。
A.弹力 B.反冲力 C.摩擦力
(3)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你会选择   (填“细”或“粗”)的喷嘴。
(4)设计小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设计前仔细观察小车模型
B.设计图上只画出小车的大致外形
C.等组长设计好,把图纸抄到作业本上
(5)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
A.确定制作步骤 B.选择材料 C.加工材料
(6)下列选项中,(  )不是评价小车的主要标准。
A.小车的设计 B.小车的功能 C.小车的大小
(7)小科在测试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能沿直线行驶,其原因可能是(  )。
A.气球太大 B.车轴不正 C.气嘴孔太小
(8)气球充足气后放开,会乱飞,这是因为(  )。
A.气球皮的弹性太大
B.气球太轻
C.气球喷气方向不断变化
(9)我们小组制作的小车存在的问题有   ,改进的方法是   。
【答案】(1)A
(2)B
(3)细
(4)A
(5)A
(6)C
(7)B
(8)C
(9)略;略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工程设计制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操作,确保工程任务高质量完成。工程制作流程一般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因此,小科要制作一辆气球小车,这属于设计制作一般流程中的明确问题。故选A。
(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让气球小车动起来的力来自图中气球向前喷出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故选B.
(3)为了让图中气球小车获得更大的动力,应该选择粗的喷嘴。喷出气体量大、速度快,产生的反冲力大。
(4)A、在设计制作小车时,仔细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故A正确;
B、设计图上不能只画出小车的大致外形,要有具体详细的形态结构和尺寸,便于为后期加工制作提供依据,故B错误;
C、设计制作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各尽其能,不能只是等组长设计好,把图纸抄到作业本上,故C错误;故选A。
(5)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选择材料,然后才是加工材料、确定组装步骤等。故选A。
(6)A、小车的设计是否全面、详细,是否科学合理都是评价小车的的重要指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车的功能是不是齐全完善,是否达到要求标准也是评价小车的指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车的大小不属于评价小车的指标,故C符合题意。故选C。
(7)A、气球的大小只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和持续时间,而不会影响小车行进方向,故A错误;
B、车轴不正可能是造成小车不能沿直线行驶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
C、气嘴孔太小会造成小车动力不足,但是不会影响小车是否沿直线行驶,故C错误;故选B。
(8)A、气球皮的弹性太大喷出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大,小车的动力强,但不是造成气球乱飞的原因,故A错误;
B、气球太轻会导致气球飞行速度更快,但不会造成气球乱飞,故B错误;
C、气球充足气后放开,会乱飞,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气球喷气方向不断变化,故C正确;故选C。
(9)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我们小组制作的小车存在的问题是小车不能沿直线行驶;改进的方法是调整车轴。
1 / 1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1.(2022四上·龙泉期末)拉二胡发出的声音属于(  )。
A.自然界的声音
B.动物的叫声
C.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2022四上·龙泉期末)吹奏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在振动产生的。
A.竖笛 B.声带 C.竖笛中的空气
3.(2022四上·龙泉期末)声音是向(  )传播的。
A.一个方向 B.四面八方 C.两个方向
4.(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纸杯和棉线制成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棉线 B.纸杯 C.空气
5.(2022四上·龙泉期末)冬天温度低时,钢琴的琴弦受冷收缩,会绷得紧一些,此时声音偏(  )。
A.高 B.强 C.低
6.(2022四上·龙泉期末)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  )琴弦发出的声音最低。
A.1号 B.2号 C.4号
7.(2022四上·龙泉期末)抛向空中的篮球,它的重力方向是(  )的。
A.向上 B.向下 C.与地面平行
8.(2022四上·龙泉期末)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不是同一类的是(  )。
A.鸡蛋和鱼 B.菠菜和香蕉 C.牛肉和西瓜
9.(2022四上·龙泉期末)下列选项中,有弹力的是(  )。
A.放在桌面的弹簧 B.拉开的弓 C.没有使用的橡皮筋
10.(2022四上·龙泉期末)下列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轮胎表面有花纹 B.往锁孔里滴润滑油 C.运动员手上擦镁粉
11.(2022四上·龙泉期末)小科测了三次肺活量,结果如表,他的肺活量应记为(  )毫升。
肺活量(毫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400 2600 2800
A.2400 B.2600 C.2800
12.(2022四上·龙泉期末)小科早上吃了蛋炒饭,喝了牛奶,应孩记录为(  )食物。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13.(2022四上·龙泉期末)下列活动中,呼吸次数增加最多的是(  )
A.快跑1分钟 B.慢走1分钟 C.快走1分钟
14.(2022四上·龙泉期末)我们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
A.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B.气管→鼻子或口腔→肺
C.肺→气管→鼻子或口腔
15.(2022四上·龙泉期末)同一个接触面,用三种方式都恰好能使同一纸盒开始运动,需要垫圈数量最多的是(  )。
A.纸盒下放“滚木” B.纸盒下装“轮子” C.普通纸盒
16.(2022四上·龙泉期末)弹拨钢尺实验。
(1)图中研究的问题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  )有关。
A.声音强弱 B.声音高低 C.弹拨力度
(2)该实验需注意(  )。
A.用不同力度拨动钢尺
B.用相同力度拨动钢尺
C.拨动不同材质的尺子
(3)实验重复3次,是为了   。
(4)尺子伸出桌面20~21厘米时,尺子振动的频率最   ,发出的声音最   。
(5)如图,为防止尺子敲打桌面时发出敲击声音,手要将尺子(  )。
A.远离桌沿用力按住 B.紧贴桌沿用力按住 C.轻贴桌沿轻轻按住
(6)下列词汇中,和“高”“低”一样可以描述声音的科学词汇是(  )。
A.悦耳、刺耳 B.开心、生气 C.香甜、酸辣
17.(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鼓和泡沫球研究声音。
(1)在鼓面上放泡沫球,轻轻敲击鼓面,泡沫球会(  )。
A.跳动 B.不动 C.滚动
(2)泡沫球的作用是(  )。
A.检测声音的高低 B.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C.为了美观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B.泡沫球弹的幅度相同
C.泡沫球弹的幅度不同
(4)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   ;敲击力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   。(填“强”或“弱”)
18.(2022四上·龙泉期末)鼓膜研究实验。
(1)图中,模拟鼓膜的物体是(  )。
A.气球皮 B.纸杯 C.橡皮筋
(2)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鼓膜”的振动,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
A.把“鼓膜”蒙紧一点
B.在“鼓膜”上放纸屑
C.在“鼓膜”上扎一个孔
(3)音叉离“鼓膜”距离不变时,用力敲击音叉,纸屑跳动的幅度   (填“大”或“小”)。
(4)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离“鼓膜”近时,“鼓膜”振动   (填“明显”或“不明显”)。
(5)下图为耳朵结构图,能收集声音的是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把听觉信号传到大脑的是   。
(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朵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 B.看电视调低音量 C.经常掏耳朵
19.(2022四上·龙泉期末)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如图1,   号牙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   号牙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
(2)模拟胃工作的是   ,模拟食道工作的是   。(填“图2”或“图3”')
(3)把食物从口腔运输到胃的器官是   。
(4)吸收营养最主要的器官是(  )。
A.小肠 B.大肠 C.胃
(5)舌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咬碎食物版 B.传送和搅拌食物 C.润滑食物
(6)容易引起龋齿的是(  )。
A.早晚刷牙 B.睡前吃甜食 C.饭后漱口
20.(2022四上·龙泉期末)食物中的营养。
(1)在馒头中滴   ,馒头变蓝了,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
(2)食物燃烧后,有一股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食物中含有   。
(3)下列食物在白纸上用力挤压,会留下油渍是(  )。
A.土豆 B.核桃 C.黄瓜
(4)下列属于健康饮食与惯的是(  )。
A.粗细粮搭配
B.饭后马上去打球
C.午餐吃少,晚餐吃饱
(5)下列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米饭、红烧肉、排骨、河虾
B.米饭、红烧鸡腿、青菜、土豆
C.米饭、青菜、香菇、萝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吃多了易发胖,含脂肪的食物不能吃
B.快迟到了,不吃早饭
C.小学生要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
21.(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垫圈驱动小车。
垫圈个数 2 3 4 5
小车行驶的时间(秒) 静止不动 28 17 ____
(1)如图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拉力小车就能运动
B.拉力必须大于小车重力,小车才能运动
C.需要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
(2)观察上面表格,当细绳上挂5个垫圈时,小车行驶的时间可能(  )17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上题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4)当细绳上只挂一个垫圈时,小车的状态可能是(  )。
A.缓慢倒退 B.静止不动 C.缓慢前进
(5)小科用弹簧测力计测5个垫圈的重力(如图),示数是   牛。
(6)一盒钩码重5.3牛,   (填“能”或“不能”)用这个测力计测这盒钩码的重力。
(7)小科用橡皮筋做测力计,正确的刻度间隔   (填“是”或“不是”)均匀的。
22.(2022四上·龙泉期末)小车撞击实验。
(1)小科在A、B、C三个位置(如图)分别释放同一辆小车撞击木块,在   位置释放小车,速度最快。
(2)让木地移动得更远,下列方法无效的是(  )。
A.换更轻的小车
B.从斜面更高位置释放小车
C.增大斜面坡度
(3)小科指拆掉了车轮,在同一位置释放无轮小车,发现运动速度变   了。
了。此时,它具有的动能变   了。
(4)下列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飞行的子弹 B.燃烧的蜡烛 C.运动的小车
(5)测量摩擦力大小时,应(  )读数。
A.快速拉动,停止后
B.缓慢拉动,匀速运动时
C.缓慢拉动,停止后
(6)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受到   作用的结果。
23.(2022四上·龙泉期末)制作小乐器。
(1)如图1,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  )。
A.高→低 B.低→高 C.强→弱
(2)敲击时,主要是试管和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  )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A.按压 B.弹拨 C.拉伸
(4)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是(  )。
A.轻轻弹拨橡皮筋A B.用力弹拨橡皮筋B C.用力弹拨橡皮筋A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   。
(6)吹奏图3这个乐器时,主要是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
B.一边设计一边制作
C.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24.(2022四上·龙泉期末)呼吸与健康。
(1)由图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   ,含量不变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氨气
(2)人体呼吸器官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人体呼吸健康的是(  )。
A.雾霾天去户外玩耍 B.佩戴口罩出行 C.经常锻炼身体
(4)下图中,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
(5)乙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动作,这时胸腔   (填“收缩”或“扩张”)。
(6)小科锻炼—段时间后,发现恢复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比原来(  )。
A.一样长 B.短一些 C.长一些
(7)下列能明显增大肺活量的是(  )。
A.多睡觉 B.多吃水果、蔬菜 C.每天跳绳200个
25.(2022四上·龙泉期末)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橡皮筋从车轴上滑落后,小车的状态是(  )。
A.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
B.立即停止
C.向相反方向运动
(2)能让小车行驶更远的方法是(  )。
A.用更长的橡皮筋
B.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C.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
(3)随着缠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圈数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4)小科选择了三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橡皮筋,在车轴上都绕10圈,发现(  )厘米的橡皮筋会让小车行驶得近一些。
A.7 B.9 C.11
(5)将上题中小车的橡皮筋缠绕圈数再增加20倍,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小车行驶得更远 B.橡皮筋可能断裂 C.小车行驶速度变慢
(6)小车打滑的现象可以通过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
26.(2022四上·龙泉期末)设计制作一辆小车。
(1)小科要制作一辆气球小车,这属于设计制作一般流程中的(  )。
A.明确问题 B.制订方案 C.实施方案
(2)让气球小车动起来的力来自(  )。
A.弹力 B.反冲力 C.摩擦力
(3)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你会选择   (填“细”或“粗”)的喷嘴。
(4)设计小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设计前仔细观察小车模型
B.设计图上只画出小车的大致外形
C.等组长设计好,把图纸抄到作业本上
(5)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
A.确定制作步骤 B.选择材料 C.加工材料
(6)下列选项中,(  )不是评价小车的主要标准。
A.小车的设计 B.小车的功能 C.小车的大小
(7)小科在测试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能沿直线行驶,其原因可能是(  )。
A.气球太大 B.车轴不正 C.气嘴孔太小
(8)气球充足气后放开,会乱飞,这是因为(  )。
A.气球皮的弹性太大
B.气球太轻
C.气球喷气方向不断变化
(9)我们小组制作的小车存在的问题有   ,改进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拉二胡发出的声音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产生的。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从话筒传到听筒主要是通过棉线。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冬天温度低时,钢琴的琴弦受冷收缩,会绷得紧一些,此时声音偏高。故选A。
6.【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细的琴弦振动速度快,发出的声音高,粗的琴弦振动速度慢,发出的声音低。1号琴弦最粗,发出的声音最低。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抛向空中的篮球,它的重力方向是向下的。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鸡蛋和鱼都属于动物类食物;菠菜和香蕉都属于植物类食物;牛肉属于动物类食物,西瓜属于植物类食物,不属于同一类。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放在桌面的弹簧和没有使用的橡皮筋没有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没有弹力;拉开的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有弹力。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轮胎表面有花纹、运动员手上擦镁粉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往锁孔里滴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测量肺活量时我们应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食物来获得养分,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小科早上吃了蛋炒饭,喝了牛奶,应孩记录为蛋、米饭、牛奶三种食物。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运动过后我们心脏会跳动加快,输血量增大,血流加快,以便给运动器官补充足够能量,以维持运动器官所需的能量,人体能量是以糖的形式储存的,糖分解需要氧气,分解后变成能量、二氧化碳、水,因此肺活量就会增大以满足人体所需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故选A。
14.【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故选A。
15.【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搬运物体时,下面放滚木,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能够省力。所以同一个接触面,用三种方式都恰好能使同一纸盒开始运动,需要垫圈数量最多的是普通纸盒。故选C。
16.【答案】(1)B
(2)B
(3)避免实验偶然性
(4)低;低
(5)B
(6)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从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所以图中研究的问题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有关。故选B。
(2)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所以需要注意用相同力度拨动钢尺。故选B。
(3)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误差,我么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4)通过数据可以知道:尺子伸出桌面20~21厘米时,尺子振动的频率最低,发出的声音最低。
(5)如图,为防止尺子敲打桌面时发出敲击声音,手要将尺子紧贴桌沿用力按住。避免出现其他声音,影响实验结果。故选B。
(6)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故选A。
17.【答案】(1)A
(2)B
(3)C
(4)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鼓面上放泡沫球轻轻敲击鼓面,鼓面振动,泡沫球也会跳动。
(2)鼓面的振动速度快,我们用肉眼不易观察到,在鼓面上放泡沫球,泡沫球会跳动,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因此,泡沫球的主要作用是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3)声音的高低主要受鼓面振动快慢决定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大小不同,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会使鼓面上的泡沫球弹的幅度大小也不相同,故选C。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敲击力度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18.【答案】(1)A
(2)C
(3)大
(4)明显
(5)耳廓;鼓膜;听觉神经
(6)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鼓膜,题目图中模拟鼓膜的气球皮。故选A。
(2)“鼓膜”越紧振动越明显,在“鼓膜”上放上纸屑,纸屑会随着气球皮振动而跳动,也会使现象更明显,在“鼓膜”上扎一个孔不能更清楚地观察到“鼓膜”的振动。故选C。
(3)音叉离“鼓膜”距离不变时,用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纸屑跳动的幅度大。
(4)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离“鼓膜”近时,“鼓膜”振动明显。
(5)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可以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可以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可以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
(6)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耳朵。长时间戴耳机、经常掏耳朵不利于保护耳朵,看电视调低音量有利于保护耳朵。故选B。
19.【答案】(1)①;③
(2)图3;图2
(3)食道
(4)A
(5)B
(6)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有三种类型,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①号牙齿是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③号牙齿是犬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
(2)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模拟胃工作的是图3。食道是食物的通道,模拟食道工作的是图2。
(3)把食物从口腔运输到胃的器官是食道。
(4)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
(5)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故选B。
(6)蛀牙即龋齿。蛀牙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利于预防龋齿,睡前吃甜食容易引起龋齿。故选B。
20.【答案】(1)碘酒;淀粉
(2)蛋白质
(3)B
(4)A
(5)B
(6)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1)淀粉和碘酒相遇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所以在馒头中滴碘酒,馒头变蓝了,是因为馒头中含有淀粉。
(2)蛋白质燃烧后产生水蒸气蒸发了,还有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散发毛发烧焦味。食物燃烧后,有一股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3)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核桃富含脂肪。故选B。
(4)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故选A。
(5)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分析选项可知,米饭、红烧鸡腿、青菜、土豆,体现了粗细搭配,故选B。
(6)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小学生要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脂肪也有营养,不能不吃;不吃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选C。
21.【答案】(1)C
(2)B
(3)垫圈个数
(4)B
(5)1.6
(6)不能
(7)是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是由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作动力来运动的,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少,重力就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需要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故选C。
(2)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少,重力就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当细绳上挂4个垫圈时,小车行驶的时间为17秒,增加垫圈,小车运动加快,小车行驶的时间可能小于17秒。故选B。
(3)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改变的条件是垫圈个数。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细绳上挂两个垫圈时,小车静止不动,当细绳上只挂一个垫圈时,小车的状态可能是静止不动。故选B。
(5)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为5N,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对应的刻度是读数是1.6N。
(6)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为5N,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一盒钩码重5.3牛,超出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不能用这个测力计测这盒钩码的重力。
(7)小科用橡皮筋做测力计,正确的刻度间隔是均匀的。
22.【答案】(1)C
(2)A
(3)慢;小
(4)B
(5)B
(6)摩擦力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在C位置释放小车,斜面坡度最高,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2)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可以产生撞击力,速度越快,产生的撞击力越大。从斜面更高位置释放小车、增大斜面坡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增快,具有的能量越大。换更轻的小车不能让木块移动得更远。故选A。
(3)小科拆掉了车轮,在同一位置释放无轮小车,由于摩擦力变大,小车运动速度变慢了,此时,它具有的动能变小了。
(4)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飞行的子弹、运动的小车都具有动能;燃烧的蜡烛具有光能和热能。故选B。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所以测量摩擦力大小时,应缓慢拉动,匀速运动时读数。故选B。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23.【答案】(1)A
(2)水
(3)B
(4)C
(5)长短
(6)空气
(7)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如图1所示,用小木棍去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水少的试管较轻,振动速度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水多的试管较重,振动速度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因此,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从高到低。故选A。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试管底部时,主要是试管和水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弹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按压或拉伸橡皮筋,橡皮筋都不能振动,不会发出声音。故选B
(4)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音量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因此,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就是用力弹拨橡皮筋A。用力弹拨橡皮筋B,不会影响到橡皮筋A的声音强弱。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排箫是依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吸管越长,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长短。
(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吹奏图3这个排箫乐器时,主要是吸管内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展示交流、改进作品。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属于“加工制作”阶段,制作要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不能一边设计一边制作。最后的环节是: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24.【答案】(1)A;B;C
(2)肺;氧气;二氧化碳
(3)A
(4)气管;肺
(5)吸气;扩张
(6)B
(7)C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们吸进的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占78%,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氧气,含量增加的是二氧化碳,含量不变的是氮气。
(2)人体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其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A、雾霾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雾霾天去户外玩耍不利于人体呼吸健康,故A正确;
B、佩戴口罩出行会保护人的呼吸系统,故B错误;
C、经常锻炼身体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利于保护人体呼吸系统,故C错误;故选A。
(4)从图2可知,图中结构①模拟的是气管,结构②模拟的是肺。
(5)呼吸模型乙模拟的是人体吸气动作,膈肌下降模拟“肺”的气球鼓起,这时胸腔扩张。
(6)小科锻炼一段时间后,他的肺活量会增大,呼吸功能增强,可以发现恢复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比原来会短一些。
(7)A、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是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多睡觉不会对增加肺活量起到作用,故A错误;
B、多吃水果、蔬菜会增加营养,不会对增加肺活量起到明显作用,故B错误;
C、每天跳绳200个,坚持锻炼,持续一段时间后有利于提高肺活量,故C正确。故选C。
25.【答案】(1)A
(2)C
(3)A
(4)C
(5)B
(6)增大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1)橡皮筋从车轴上滑落后,小车的状态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故选A。
(2)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能让小车行驶更远的方法是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故选C。
(3)随着缠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圈数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逐渐增加,小车行驶的速度越快,故选A。
(4)小科选择了三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橡皮筋在车轴上都绕10圈,发现11厘米的橡皮筋会让小车行驶得近一些,因为橡皮筋越长,缠绕相同圈数时产生的弹力越小,行驶的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近,故选C。
(5)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将上题中小车的橡皮筋缠绕圈数再增加20倍,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橡皮筋可能断裂,故选B。
(6)小车打滑说明小车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解决。
26.【答案】(1)A
(2)B
(3)细
(4)A
(5)A
(6)C
(7)B
(8)C
(9)略;略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工程设计制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操作,确保工程任务高质量完成。工程制作流程一般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因此,小科要制作一辆气球小车,这属于设计制作一般流程中的明确问题。故选A。
(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让气球小车动起来的力来自图中气球向前喷出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故选B.
(3)为了让图中气球小车获得更大的动力,应该选择粗的喷嘴。喷出气体量大、速度快,产生的反冲力大。
(4)A、在设计制作小车时,仔细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故A正确;
B、设计图上不能只画出小车的大致外形,要有具体详细的形态结构和尺寸,便于为后期加工制作提供依据,故B错误;
C、设计制作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各尽其能,不能只是等组长设计好,把图纸抄到作业本上,故C错误;故选A。
(5)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选择材料,然后才是加工材料、确定组装步骤等。故选A。
(6)A、小车的设计是否全面、详细,是否科学合理都是评价小车的的重要指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车的功能是不是齐全完善,是否达到要求标准也是评价小车的指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车的大小不属于评价小车的指标,故C符合题意。故选C。
(7)A、气球的大小只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和持续时间,而不会影响小车行进方向,故A错误;
B、车轴不正可能是造成小车不能沿直线行驶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
C、气嘴孔太小会造成小车动力不足,但是不会影响小车是否沿直线行驶,故C错误;故选B。
(8)A、气球皮的弹性太大喷出气体时产生的反冲力大,小车的动力强,但不是造成气球乱飞的原因,故A错误;
B、气球太轻会导致气球飞行速度更快,但不会造成气球乱飞,故B错误;
C、气球充足气后放开,会乱飞,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气球喷气方向不断变化,故C正确;故选C。
(9)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我们小组制作的小车存在的问题是小车不能沿直线行驶;改进的方法是调整车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