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三门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六上·仙居期末)小科的爷爷想买个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看报纸,应该选择以下( )厚度的镜片。
A. B. C. D.
2.(2022六上·仙居期末)许多动物和植物都会比较精确地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我们发现三门的树木年轮比较稀疏的面指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3.(2022六上·仙居期末)冬日的太阳照射在身上,暖洋洋的。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换是( )。
A.太阳能→机械能 B.机械能→热能
C.热能→化学能 D.太阳能→热能
4.(2022六上·仙居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细胞数量比低倍物镜下( ),且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亮度要变( )。
A.多,暗 B.多,亮 C.少,暗 D.少,亮
5.(2022六上·仙居期末)废旧电池真的没有电了吗 我们可以用( )制成电流检测器来检测它是否还有电。
A.线圈电池 B.线圈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磁铁 D.磁铁和线圈
6.(2022六上·仙居期末)植物叶表皮下的( )是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A.细胞核 B.气孔 C.叶绿体 D.细胞膜
7.(2022六上·仙居期末)图中的( )是肉眼观察到的蝴蝶翅膀。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8.(2022六上·仙居期末)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消灭所有微生物,你可以用下列( )证据来反驳他。
A.微生物的生殖能力非常强
B.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有机垃圾
C.大多数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D.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一种微生物
9.(2022六上·仙居期末)图是不同时间同一个地方阳光照进窗户的图片,其中( )在期末考试(1月10日)时拍摄。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10.(2022六上·仙居期末)圭表制作完成后,为确保不同季节影子长度变化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下列做法最科学的是( )。
A.每天同一太阳高度测量 B.每天不同时间测量
C.把圭表放在同一地方测量 D.每天同一温度测量
11.(2022六上·仙居期末)下列工具使用时,不能让我们省力的是( )。
A.用解剖剪做手术 B.用老虎折断铁丝
C.用指甲钳剪指甲 D.用火钳夹垃圾
12.(2022六上·仙居期末)智能手机普遍具有指纹解锁功能,这是利用了( )的特点。
A.手指解锁比较方便 B.每个人手指温度不同
C.每个人手指指纹不同 D.每个人手指大小不同
13.(2022六上·仙居期末)下列活字印刷排版中,能印刷出“台州”两字的是( )。
A. B. C. D.
14.(2022六上·仙居期末)利用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下列小磁针偏转角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15.(2022六上·仙居期末)2019年12月新冠疫情在我国武汉爆发,科学家们使用( )清晰地看到病毒的样子。
A.手持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放大镜
16.(2022六上·仙居期末)如图是某电饭的铭牌。该电饭煲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 )
A.0.03度 B.0.3度 C.1.8度 D.18度
17.(2022六上·仙居期末)下列现象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
A.大雁迁徙 B.北极狐换毛
C.刺猬冬眠 D.猫头鹰夜里捕食
18.(2022六上·仙居期末)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底板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则( )
A.a处是支点 B.b处是支点 C.c处是支点 D.无法确定
19.(2022六上·仙居期末)三门核电站是继秦山核电站之后,获准在浙江省境内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关于核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属于清洁能源
B.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D.核能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20.(2022六上·仙居期末)如图,杠杆上分别放着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此时杠杆正好保持平衡,如果两个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杠杆( )。
A.向白球一侧倾斜 B.保持平衡
C.向黑球一侧倾斜 D.无法判断
二、实验探究题。(第21、22小题各8分第23、24小题各14分,第25小题16分,共60分)
21.(2022六上·仙居期末)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接下来,6名航天员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1)神舟十五号载着航天员飞到了北极上空,观察了地球的自转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北极上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航天员飞到了中国的领土上方,此时的中国从黑夜慢慢进入光明。航天员看到图中标注的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最晚迎来黎明的是 。
(3)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的日子里,三门迎来了冬天。
①今天(1月10日)地球转到了图中哪个位置 A.a和b之间B.b和c之间C.c和d之间D.d和a之间
②此时(1月10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填“近”或“远”)。
22.(2022六上·仙居期末)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等。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不同假设。
(1)请写出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 。
(2)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3)在探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时,小科需要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你认为,小科应该怎样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 请写出一条建议。
(4)我们制作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应该是( )
A. B. C. D.
23.(2022六上·仙居期末)珠游溪是三门县第一大溪流,也是三门的“母亲河”。小科采集了珠游溪水样,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首先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珠游溪的水;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但放入一些野草。三个烧杯同时放在同一个窗台上。
(1)两个星期后,用滴管分别从3个烧杯中取出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你认为可能观察不到微生物的是 号烧杯里的水。
(2)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后,兴奋地将显微镜推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结果没看到物像。小科采取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最有效的一项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调节旋钮 C.重新对光
(3)小科将水样经过两周的培养,把培养液分成了等量的甲、乙两杯,每间隔10分钟取等量的培养液观察一次,观察记录如下表:
微生物数量/只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甲(25℃) 27 33 39 45 52 56
乙(10℃) 25 22 20 16 11 6
这一次,小科想要研究的是微生物的生长与( )的关系。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4)根据对甲、乙两杯培养液的观察比较,小科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微生物一定繁殖得越快。”这个结论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5)小科取来显微镜,观察时应用 (填“左”或“右”)眼注视目镜。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 。
(6)小科在水样中观察到了草履虫,下列图片中属于草履虫的是( )
A. B. C.
24.(2022六上·仙居期末)小科爸爸从网上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小科和爸爸根据下面说明书一起在家里进行组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拆箱 2.安装车头并用内六角扳手拧紧 3.安装辅助轮并用工具拧紧 4.对照脚踏标识左右对应安装脚踏,并用扳手拧紧 5.用扳手检查坐垫是否旋紧,可按照身高调节高度
(1)小科用图的剪刀剪开车身上的绳子,把绳放在剪刀的( )最省力。
A.尖部 B.中间 C.根部 D.随便放
(2)如图,小科从工具包中找到两种螺丝钉在安装时拧( )种螺丝钉更省力。
A.① B.② C.无法判断
(3)小科用扳手检查坐垫是否旋紧,用扳手时应用了( )这种简单机械。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D.滑轮
(4)小科和爸爸安装自行车时,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哪种
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请写出其中一条):
(5)自行车组装完成后,小科迫不及待地在小区里骑行。骑行中他遇到了一个上坡,感觉骑得非常吃力,小科想起老师说斜面能够省力,感到很怀疑,决定用实验进一步验证。小科进行实验得到了下表:
斜面的状况 直接提起 甲斜面 乙斜面
所用拉力(N) 5.0N 3.5N 2.1N
4.9N 3.5N 2.3N
4.7N 2.2N
请你根据下图,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6)小科通过实验了解到:斜面是能够省力的,当斜面坡度越 ,越 。
(7)根据实验结果,小科想到了用“S”形骑车上坡,请你说说他的理由: 。
25.(2022六上·仙居期末)学校将开展一场科技节活动,好多同学都创作了自己的小发明。小科自制了一座小型飞机滑翔机,如图1。他准备的实验材料有支架、开关、电池盒与电池、扇叶、小电动机、导线、
(1)闭合开关,我们会观察到 ,这时的能量转换情况是 能转换为 能。
(2)小科取下小电动机,如图2,这样用手快速拉拽绳子的目的是带动转子转动,此时这个装置与一个小灯泡连接起来,快速拉动绳子后,小灯泡亮了,这个过程是将 能转换为 能,此时这个装置被称为 。
(3)小科进一步拆开小电动机,发现电动机里面其实是由电磁铁组成的,因为电动机的转子由 和 构成。
运用电磁铁的知识解决如下问题(见下图):
(4)小科拿一个指南针靠近①号电磁铁A端,指南针N极被排斥,则可推测①号电磁铁A端是 极,②号电磁铁B端的磁极是 极。
(5)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选择 (填序号)进行对比,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
(6)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可以判断电磁铁的 。
(7)如果实验材料相同,以上5个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有关(凸度),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
2.【答案】B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一般树木背阴的一面容易长出青苔,而树木的年轮在南面会更疏散一些。树墩的年轮,朝南的一半较疏,而朝北的一半较密。北半球太阳都朝南,所以年轮较宽的一面是南,南半球相反。故选B。
3.【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冬日的太阳照射在身上,暖洋洋的。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由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且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亮度要变暗。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我们可以用线圈和指南针制成电流检测器来检测废旧电池是否还有电。故选B。
6.【答案】B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物体在放大镜下能够看到更多的细节,但是视野也相应的变小很多,三幅图中,视野最大的是③。所以③是肉眼看到的蝴蝶翅膀。
8.【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力强,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长繁殖速度极快。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很大,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利: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等食品。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生产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④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有机垃圾。弊:①流感病毒使人患感冒,大多数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②真菌使水果霉烂;③细菌引起的痢疾;④新冠病毒引起新冠肺炎等。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冬季影子最长,夏季影子最短,图中窗户影子最长的是③,期末考试时间是在冬季,所以③是期末考试时候拍摄的。
10.【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是用来判定季节的。圭表分为“圭"和“表”两部分,圭是有刻度的平面,置于南北方向;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垂直立于圭的南端,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圭表制作完成后,为确保不同季节影子长度变化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把圭表放在同一地方测量。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火钳夹取物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
12.【答案】C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指纹,也叫手印,即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指纹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智能手机普遍具有指纹解锁功能,这是利用了每个人手指指纹不同的特点。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中,文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左右相反。题干中四种活字印刷排版中,能印刷出“台州”两字的是B,B与台州是左右相反。
14.【答案】D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指南针静止时指针会指向南北,将磁铁、通电导线或通电线圈靠近它时,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根据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导线周围会产生磁性,所以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距离越近,磁性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变大。
1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引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和常见的细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组成此类生物的最小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病毒的体积很小,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选C。
16.【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根据电器铭牌可知,这个电饭煲的功率是600W,也就是0.6千瓦,度的单位是千瓦·时,0.6×0.5=0.3,所以该电饭煲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0.3度。
17.【答案】D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猫头鹰夜里捕食是由昼夜交替形成的,大雁迁徙、北极狐换毛、刺猬冬眠由四季变化引起的。故选D。
18.【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一般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比如:扳手、开瓶器、羊角锤、订书机、撬棍等。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比如:镊子、筷子、钓鱼竿等。等臂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比如:天平、跷跷板等。下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它可以自行卸载货物,车厢部分可以看成是杠杆,C点是支点,放置物体的A点是阻力点,所以C符合题意。
19.【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核能源又称原子能,是某些物质在发生原子核反应时释放的能量。按目前的世界能源消费水平,地球上核能可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清洁环保,属于清洁能源。核能属于清洁能源。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和再次生产出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成电能。几乎所有的国家,包括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国家都不能保证核电站的绝对安全,时刻预防核泄漏事故的发生。BCD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20.【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说秤砣离提绳越远,称的重量越大,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解答即可。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重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向黑球一侧倾斜。
21.【答案】(1)
(2)上海;成都
(3)D;近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地球时刻不停的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题干三个城市迎来黎明的首先是上海,然后是长沙、成都。理由是地球是自西向东转,所以上海相对于长沙、成都在东边,东边先迎来黎明。
(3)读图可得,a是春分日即3月21日,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
1月10日接近冬至日,地球转到了D这个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地球处于近日点。
22.【答案】(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A
(3)使地轴与地面夹角为66.5°,北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4)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1)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不同假设。其中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地球运动。图中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模型①。
(3)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北极点朝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探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时,如果需要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应该使地轴与地面夹角为66.5°,北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
23.【答案】(1)①
(2)C
(3)B
(4)不合理。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微生物会死亡。
(5)左;d
(6)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纯净水是没有任何杂质的,不可能产生微生物;而池塘里的水中本来就有微生物,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但放入一些野草,就会吸引一些微生物。
(2)观察到微生物后移动显微镜,会使得显微镜的反光镜移动,不能够看到物体,要想重新看到微生物,需要重新对光。
(3)通过表格数据可知,两组实验的温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此次实验研究的是微生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4)微生物的繁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并不是说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造成微生物死亡。
(5)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观察字母“P”的装片,应用左眼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d”。
(6)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24.【答案】(1)C
(2)A
(3)C
(4)文字;信息确切可靠
(5)3.6N
(6)小;省力
(7)“S”形减少了斜面坡度,坡度越小越省力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斜面;剪刀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省力原理可知,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省力,最省力的是用根部去剪东西。
(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螺纹是简单机械中变形的斜面,螺纹密的,相当于斜面长而低的,拧螺丝钉越省力。①、②两个螺丝钉,要将它们拧进机器中,螺丝钉的螺纹密的省力。
(3)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心,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扳手拧螺丝运用了轮轴原理。
(4)安装自行车时,我们要根据说明书来安装,说明书是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的有点是信息确切可靠。
(5)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斜面甲和斜面乙都能够省力,斜面甲中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6N。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7)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距离的机械省力。骑车上坡时,走S型路,相当于使用了斜面,多走了距离,可以省力。
25.【答案】(1)扇叶转动;电;动
(2)动;电;发电机
(3)铁芯;线圈
(4)N;S
(5)①③;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绕线方式
(6)磁性强弱
(7)⑤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电磁铁的磁性;电动机;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1)家庭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能量,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闭合开关,我们会观察到扇叶转动,这时的能量转换情况是电能转换为动能。
(2)快速拉动绳子,此时产生的能量是动能,小灯泡发亮,是由于动能转化为了电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我们叫发电机。
(3)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电动机最主要的两个部件是定子和转子。拆开实际的电动机后发现,它的内部主要由装有电磁铁的定子和嵌有线圈的转子组成。拆开模型电动机后发现,它的内部主要由磁体和线圈组成。
(4)一个指南针靠近①号电磁铁A端,指南针N极被排斥,则可根据同极相斥推测①号电磁铁A端是N极,②号电磁铁B端的磁极是S极。
(5)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选择电池数量不一样的电磁铁,也就是①和③,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绕线方式。
(6)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7)如果实验材料相同,以上5个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⑤,因为⑤的电流最大,线圈匝数最多。
1 / 1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三门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六上·仙居期末)小科的爷爷想买个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看报纸,应该选择以下( )厚度的镜片。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有关(凸度),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
2.(2022六上·仙居期末)许多动物和植物都会比较精确地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我们发现三门的树木年轮比较稀疏的面指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一般树木背阴的一面容易长出青苔,而树木的年轮在南面会更疏散一些。树墩的年轮,朝南的一半较疏,而朝北的一半较密。北半球太阳都朝南,所以年轮较宽的一面是南,南半球相反。故选B。
3.(2022六上·仙居期末)冬日的太阳照射在身上,暖洋洋的。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换是( )。
A.太阳能→机械能 B.机械能→热能
C.热能→化学能 D.太阳能→热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冬日的太阳照射在身上,暖洋洋的。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由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D。
4.(2022六上·仙居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细胞数量比低倍物镜下( ),且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亮度要变( )。
A.多,暗 B.多,亮 C.少,暗 D.少,亮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且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亮度要变暗。故选C。
5.(2022六上·仙居期末)废旧电池真的没有电了吗 我们可以用( )制成电流检测器来检测它是否还有电。
A.线圈电池 B.线圈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磁铁 D.磁铁和线圈
【答案】B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我们可以用线圈和指南针制成电流检测器来检测废旧电池是否还有电。故选B。
6.(2022六上·仙居期末)植物叶表皮下的( )是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A.细胞核 B.气孔 C.叶绿体 D.细胞膜
【答案】B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故选B。
7.(2022六上·仙居期末)图中的( )是肉眼观察到的蝴蝶翅膀。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物体在放大镜下能够看到更多的细节,但是视野也相应的变小很多,三幅图中,视野最大的是③。所以③是肉眼看到的蝴蝶翅膀。
8.(2022六上·仙居期末)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消灭所有微生物,你可以用下列( )证据来反驳他。
A.微生物的生殖能力非常强
B.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有机垃圾
C.大多数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D.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一种微生物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力强,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长繁殖速度极快。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很大,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利: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等食品。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生产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④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有机垃圾。弊:①流感病毒使人患感冒,大多数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②真菌使水果霉烂;③细菌引起的痢疾;④新冠病毒引起新冠肺炎等。故选B。
9.(2022六上·仙居期末)图是不同时间同一个地方阳光照进窗户的图片,其中( )在期末考试(1月10日)时拍摄。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冬季影子最长,夏季影子最短,图中窗户影子最长的是③,期末考试时间是在冬季,所以③是期末考试时候拍摄的。
10.(2022六上·仙居期末)圭表制作完成后,为确保不同季节影子长度变化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下列做法最科学的是( )。
A.每天同一太阳高度测量 B.每天不同时间测量
C.把圭表放在同一地方测量 D.每天同一温度测量
【答案】C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是用来判定季节的。圭表分为“圭"和“表”两部分,圭是有刻度的平面,置于南北方向;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垂直立于圭的南端,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圭表制作完成后,为确保不同季节影子长度变化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把圭表放在同一地方测量。故选C。
11.(2022六上·仙居期末)下列工具使用时,不能让我们省力的是( )。
A.用解剖剪做手术 B.用老虎折断铁丝
C.用指甲钳剪指甲 D.用火钳夹垃圾
【答案】D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火钳夹取物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
12.(2022六上·仙居期末)智能手机普遍具有指纹解锁功能,这是利用了( )的特点。
A.手指解锁比较方便 B.每个人手指温度不同
C.每个人手指指纹不同 D.每个人手指大小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指纹,也叫手印,即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指纹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智能手机普遍具有指纹解锁功能,这是利用了每个人手指指纹不同的特点。故选C。
13.(2022六上·仙居期末)下列活字印刷排版中,能印刷出“台州”两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中,文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左右相反。题干中四种活字印刷排版中,能印刷出“台州”两字的是B,B与台州是左右相反。
14.(2022六上·仙居期末)利用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下列小磁针偏转角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D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指南针静止时指针会指向南北,将磁铁、通电导线或通电线圈靠近它时,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根据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导线周围会产生磁性,所以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距离越近,磁性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变大。
15.(2022六上·仙居期末)2019年12月新冠疫情在我国武汉爆发,科学家们使用( )清晰地看到病毒的样子。
A.手持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放大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引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和常见的细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组成此类生物的最小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病毒的体积很小,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选C。
16.(2022六上·仙居期末)如图是某电饭的铭牌。该电饭煲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 )
A.0.03度 B.0.3度 C.1.8度 D.18度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根据电器铭牌可知,这个电饭煲的功率是600W,也就是0.6千瓦,度的单位是千瓦·时,0.6×0.5=0.3,所以该电饭煲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0.3度。
17.(2022六上·仙居期末)下列现象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
A.大雁迁徙 B.北极狐换毛
C.刺猬冬眠 D.猫头鹰夜里捕食
【答案】D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猫头鹰夜里捕食是由昼夜交替形成的,大雁迁徙、北极狐换毛、刺猬冬眠由四季变化引起的。故选D。
18.(2022六上·仙居期末)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底板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则( )
A.a处是支点 B.b处是支点 C.c处是支点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一般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比如:扳手、开瓶器、羊角锤、订书机、撬棍等。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比如:镊子、筷子、钓鱼竿等。等臂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比如:天平、跷跷板等。下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它可以自行卸载货物,车厢部分可以看成是杠杆,C点是支点,放置物体的A点是阻力点,所以C符合题意。
19.(2022六上·仙居期末)三门核电站是继秦山核电站之后,获准在浙江省境内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关于核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属于清洁能源
B.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D.核能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核能源又称原子能,是某些物质在发生原子核反应时释放的能量。按目前的世界能源消费水平,地球上核能可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清洁环保,属于清洁能源。核能属于清洁能源。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和再次生产出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成电能。几乎所有的国家,包括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国家都不能保证核电站的绝对安全,时刻预防核泄漏事故的发生。BCD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20.(2022六上·仙居期末)如图,杠杆上分别放着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此时杠杆正好保持平衡,如果两个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杠杆( )。
A.向白球一侧倾斜 B.保持平衡
C.向黑球一侧倾斜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说秤砣离提绳越远,称的重量越大,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解答即可。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重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向黑球一侧倾斜。
二、实验探究题。(第21、22小题各8分第23、24小题各14分,第25小题16分,共60分)
21.(2022六上·仙居期末)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接下来,6名航天员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1)神舟十五号载着航天员飞到了北极上空,观察了地球的自转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北极上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航天员飞到了中国的领土上方,此时的中国从黑夜慢慢进入光明。航天员看到图中标注的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最晚迎来黎明的是 。
(3)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的日子里,三门迎来了冬天。
①今天(1月10日)地球转到了图中哪个位置 A.a和b之间B.b和c之间C.c和d之间D.d和a之间
②此时(1月10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填“近”或“远”)。
【答案】(1)
(2)上海;成都
(3)D;近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地球时刻不停的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题干三个城市迎来黎明的首先是上海,然后是长沙、成都。理由是地球是自西向东转,所以上海相对于长沙、成都在东边,东边先迎来黎明。
(3)读图可得,a是春分日即3月21日,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
1月10日接近冬至日,地球转到了D这个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地球处于近日点。
22.(2022六上·仙居期末)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等。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不同假设。
(1)请写出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 。
(2)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3)在探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时,小科需要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你认为,小科应该怎样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 请写出一条建议。
(4)我们制作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A
(3)使地轴与地面夹角为66.5°,北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4)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1)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不同假设。其中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地球运动。图中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模型①。
(3)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北极点朝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探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时,如果需要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应该使地轴与地面夹角为66.5°,北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
23.(2022六上·仙居期末)珠游溪是三门县第一大溪流,也是三门的“母亲河”。小科采集了珠游溪水样,准备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首先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珠游溪的水;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但放入一些野草。三个烧杯同时放在同一个窗台上。
(1)两个星期后,用滴管分别从3个烧杯中取出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你认为可能观察不到微生物的是 号烧杯里的水。
(2)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后,兴奋地将显微镜推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结果没看到物像。小科采取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最有效的一项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调节旋钮 C.重新对光
(3)小科将水样经过两周的培养,把培养液分成了等量的甲、乙两杯,每间隔10分钟取等量的培养液观察一次,观察记录如下表:
微生物数量/只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甲(25℃) 27 33 39 45 52 56
乙(10℃) 25 22 20 16 11 6
这一次,小科想要研究的是微生物的生长与( )的关系。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4)根据对甲、乙两杯培养液的观察比较,小科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微生物一定繁殖得越快。”这个结论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5)小科取来显微镜,观察时应用 (填“左”或“右”)眼注视目镜。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 。
(6)小科在水样中观察到了草履虫,下列图片中属于草履虫的是( )
A. B. C.
【答案】(1)①
(2)C
(3)B
(4)不合理。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微生物会死亡。
(5)左;d
(6)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纯净水是没有任何杂质的,不可能产生微生物;而池塘里的水中本来就有微生物,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但放入一些野草,就会吸引一些微生物。
(2)观察到微生物后移动显微镜,会使得显微镜的反光镜移动,不能够看到物体,要想重新看到微生物,需要重新对光。
(3)通过表格数据可知,两组实验的温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此次实验研究的是微生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4)微生物的繁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并不是说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造成微生物死亡。
(5)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观察字母“P”的装片,应用左眼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d”。
(6)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24.(2022六上·仙居期末)小科爸爸从网上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小科和爸爸根据下面说明书一起在家里进行组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拆箱 2.安装车头并用内六角扳手拧紧 3.安装辅助轮并用工具拧紧 4.对照脚踏标识左右对应安装脚踏,并用扳手拧紧 5.用扳手检查坐垫是否旋紧,可按照身高调节高度
(1)小科用图的剪刀剪开车身上的绳子,把绳放在剪刀的( )最省力。
A.尖部 B.中间 C.根部 D.随便放
(2)如图,小科从工具包中找到两种螺丝钉在安装时拧( )种螺丝钉更省力。
A.① B.② C.无法判断
(3)小科用扳手检查坐垫是否旋紧,用扳手时应用了( )这种简单机械。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D.滑轮
(4)小科和爸爸安装自行车时,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哪种
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请写出其中一条):
(5)自行车组装完成后,小科迫不及待地在小区里骑行。骑行中他遇到了一个上坡,感觉骑得非常吃力,小科想起老师说斜面能够省力,感到很怀疑,决定用实验进一步验证。小科进行实验得到了下表:
斜面的状况 直接提起 甲斜面 乙斜面
所用拉力(N) 5.0N 3.5N 2.1N
4.9N 3.5N 2.3N
4.7N 2.2N
请你根据下图,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6)小科通过实验了解到:斜面是能够省力的,当斜面坡度越 ,越 。
(7)根据实验结果,小科想到了用“S”形骑车上坡,请你说说他的理由: 。
【答案】(1)C
(2)A
(3)C
(4)文字;信息确切可靠
(5)3.6N
(6)小;省力
(7)“S”形减少了斜面坡度,坡度越小越省力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斜面;剪刀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省力原理可知,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省力,最省力的是用根部去剪东西。
(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螺纹是简单机械中变形的斜面,螺纹密的,相当于斜面长而低的,拧螺丝钉越省力。①、②两个螺丝钉,要将它们拧进机器中,螺丝钉的螺纹密的省力。
(3)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心,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扳手拧螺丝运用了轮轴原理。
(4)安装自行车时,我们要根据说明书来安装,说明书是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的有点是信息确切可靠。
(5)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斜面甲和斜面乙都能够省力,斜面甲中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6N。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7)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距离的机械省力。骑车上坡时,走S型路,相当于使用了斜面,多走了距离,可以省力。
25.(2022六上·仙居期末)学校将开展一场科技节活动,好多同学都创作了自己的小发明。小科自制了一座小型飞机滑翔机,如图1。他准备的实验材料有支架、开关、电池盒与电池、扇叶、小电动机、导线、
(1)闭合开关,我们会观察到 ,这时的能量转换情况是 能转换为 能。
(2)小科取下小电动机,如图2,这样用手快速拉拽绳子的目的是带动转子转动,此时这个装置与一个小灯泡连接起来,快速拉动绳子后,小灯泡亮了,这个过程是将 能转换为 能,此时这个装置被称为 。
(3)小科进一步拆开小电动机,发现电动机里面其实是由电磁铁组成的,因为电动机的转子由 和 构成。
运用电磁铁的知识解决如下问题(见下图):
(4)小科拿一个指南针靠近①号电磁铁A端,指南针N极被排斥,则可推测①号电磁铁A端是 极,②号电磁铁B端的磁极是 极。
(5)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选择 (填序号)进行对比,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
(6)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可以判断电磁铁的 。
(7)如果实验材料相同,以上5个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 。
【答案】(1)扇叶转动;电;动
(2)动;电;发电机
(3)铁芯;线圈
(4)N;S
(5)①③;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绕线方式
(6)磁性强弱
(7)⑤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电磁铁的磁性;电动机;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1)家庭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能量,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闭合开关,我们会观察到扇叶转动,这时的能量转换情况是电能转换为动能。
(2)快速拉动绳子,此时产生的能量是动能,小灯泡发亮,是由于动能转化为了电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我们叫发电机。
(3)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电动机最主要的两个部件是定子和转子。拆开实际的电动机后发现,它的内部主要由装有电磁铁的定子和嵌有线圈的转子组成。拆开模型电动机后发现,它的内部主要由磁体和线圈组成。
(4)一个指南针靠近①号电磁铁A端,指南针N极被排斥,则可根据同极相斥推测①号电磁铁A端是N极,②号电磁铁B端的磁极是S极。
(5)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选择电池数量不一样的电磁铁,也就是①和③,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绕线方式。
(6)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7)如果实验材料相同,以上5个电磁铁中,磁性最强的是⑤,因为⑤的电流最大,线圈匝数最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