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我会选(下列题中,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2023六上·潜江期末)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可乐是碳酸饮料的一种,里面会有比较多的溶解的二氧化碳。没有打开时因为瓶内压力较高所以气泡很少,打开后因为压力突然下降原来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析出产生气泡。
2.(2023六上·潜江期末)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 )。
A.水杉是一种活着的化石
B.水杉树的寿命跟化石一样长
C.现代水杉与数千万年前的水杉相比,变化不大
【答案】C
【知识点】珍稀植物;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 银杏早在二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的祖先就开始出现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水杉是经历了第四纪冰川浩劫的珍贵孑遗植物,故称它们为活化石,因此将水杉、银杏等称为“活化石植物”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非常古老。
3.(2023六上·潜江期末)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可以杂交出( )小麦。
A.高产倒伏 B.低产抗倒伏 C.高产抗倒伏
【答案】C
【知识点】变异;基因工程;遗传
【解析】【分析】 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目的是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
4.(2023六上·潜江期末)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
【解析】【分析】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是宇宙最大,银河系较大,太阳系最小。
5.(2023六上·潜江期末)在产品的测试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改进方案,这属于设计新产品程序中的( )环节。
A.前期研究 B.测试评估 C.优化方案
【答案】C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设计新产品的步骤和程序:确定需求→前期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优化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一交流结果。在产品的测试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改进方案,这属于设计新产品程序中的优化方案环节。
二、我会辨(下列题中,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2023六上·潜江期末)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是可遗传的变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用眼不当导致近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7.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锈
【解析】【解答】铁生锈的原因是和水、空气接触。
【分析】本题考查铁生锈的因素。
8.(2023六上·丹江口期末)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太空没有氧气。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像个巨大的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题干错误。
9.(2023六上·潜江期末)三叶虫化石属于动物化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科学家在5亿多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如奥帕宾虫、三叶虫。三叶虫化石属于海洋动物化石。
10.(2023六上·潜江期末)无土栽培从各个方面考虑都比有土栽培要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法又称营养栽培法,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无土栽培是目前主要的种植方式之一。无土栽培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营养的配制与管理要有专门的知识才能掌握,并不是无土栽培从各个方面考虑都比有土栽培要好。
三、我会做
11.(2023六上·潜江期末)小科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
(1)如图a,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出现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
(2)如图b,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有 生成。
(3)如图c,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变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燃烧时 新物质产生。(选填“有”或“没有”)
【答案】(1)水珠;水
(2)浑浊;二氧化碳
(3)黑;炭黑
(4)有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燃烧的本质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剧烈反应,氧气是助燃气体,氧气能使可燃性物质燃烧。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图a中,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图b中,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3)再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c),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发现它的底部变黑,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碳。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12.(2023六上·潜江期末)小科在课堂上做了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
(1)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
(2)把铁丝弯成“S”形是为了使混凝土中钢筋的分布面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实验发现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硬块,其中放入铁丝的能承受更多重物,这表明放入铁丝能增大 。
【答案】(1)有无钢筋
(2)增大
(3)抗压强度
【知识点】承重能力;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现象:当重物达到一定重量时,没有放留S形铁丝的硬块先折断,而放入 S形铁丝的硬块则完好。实验结论:有S形铁丝的硬块承重能力强,钢筋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承重能力强作用;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铁丝在混凝土中间盘绕,相互勾连,使松散的石子、沙、水泥等抱成了坚实的一团。
(1)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有无钢筋。
(2)把铁丝弯成“S”形是为了使混凝土中钢筋的分布面积增大。
(3)实验发现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硬块,其中放入铁丝的能承受更多重物,这表明放入铁丝能增大抗压强度。
四、我会答
13.(2023六上·潜江期末)科学家们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对恐龙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科学家们收集到的两种恐龙头骨化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恐龙a和恐龙b的头骨有哪些明显不同?
(2)请你推测:恐龙a和恐龙b分别属于哪种食性的动物?为什么?
【答案】(1)恐龙 a:头骨扁平,牙齿锋利尖锐 恐龙 b:头骨圆润,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2)恐龙a是肉食性动物,恐龙b是草食性动物。因为恐龙a牙齿锋利尖锐,恐龙b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类别、演化,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恐龙①的头骨扁平、牙齿锋利尖锐;恐龙②的头骨圆润一些,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2)恐龙①是肉食性恐龙,恐龙②是草食性恐龙。因为恐龙①的牙齿锋利尖锐;恐龙②的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1 / 1湖北省潜江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我会选(下列题中,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2023六上·潜江期末)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2.(2023六上·潜江期末)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 )。
A.水杉是一种活着的化石
B.水杉树的寿命跟化石一样长
C.现代水杉与数千万年前的水杉相比,变化不大
3.(2023六上·潜江期末)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可以杂交出( )小麦。
A.高产倒伏 B.低产抗倒伏 C.高产抗倒伏
4.(2023六上·潜江期末)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5.(2023六上·潜江期末)在产品的测试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改进方案,这属于设计新产品程序中的( )环节。
A.前期研究 B.测试评估 C.优化方案
二、我会辨(下列题中,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2023六上·潜江期末)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是可遗传的变异。( )
7.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
8.(2023六上·丹江口期末)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太空没有氧气。
9.(2023六上·潜江期末)三叶虫化石属于动物化石。( )
10.(2023六上·潜江期末)无土栽培从各个方面考虑都比有土栽培要好。( )
三、我会做
11.(2023六上·潜江期末)小科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
(1)如图a,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出现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
(2)如图b,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有 生成。
(3)如图c,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变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燃烧时 新物质产生。(选填“有”或“没有”)
12.(2023六上·潜江期末)小科在课堂上做了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
(1)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
(2)把铁丝弯成“S”形是为了使混凝土中钢筋的分布面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实验发现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硬块,其中放入铁丝的能承受更多重物,这表明放入铁丝能增大 。
四、我会答
13.(2023六上·潜江期末)科学家们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对恐龙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科学家们收集到的两种恐龙头骨化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恐龙a和恐龙b的头骨有哪些明显不同?
(2)请你推测:恐龙a和恐龙b分别属于哪种食性的动物?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可乐是碳酸饮料的一种,里面会有比较多的溶解的二氧化碳。没有打开时因为瓶内压力较高所以气泡很少,打开后因为压力突然下降原来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析出产生气泡。
2.【答案】C
【知识点】珍稀植物;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 银杏早在二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的祖先就开始出现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水杉是经历了第四纪冰川浩劫的珍贵孑遗植物,故称它们为活化石,因此将水杉、银杏等称为“活化石植物”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非常古老。
3.【答案】C
【知识点】变异;基因工程;遗传
【解析】【分析】 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目的是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
4.【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
【解析】【分析】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是宇宙最大,银河系较大,太阳系最小。
5.【答案】C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设计新产品的步骤和程序:确定需求→前期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优化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一交流结果。在产品的测试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改进方案,这属于设计新产品程序中的优化方案环节。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用眼不当导致近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锈
【解析】【解答】铁生锈的原因是和水、空气接触。
【分析】本题考查铁生锈的因素。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地球像个巨大的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题干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科学家在5亿多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如奥帕宾虫、三叶虫。三叶虫化石属于海洋动物化石。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法又称营养栽培法,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无土栽培是目前主要的种植方式之一。无土栽培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营养的配制与管理要有专门的知识才能掌握,并不是无土栽培从各个方面考虑都比有土栽培要好。
11.【答案】(1)水珠;水
(2)浑浊;二氧化碳
(3)黑;炭黑
(4)有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燃烧的本质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剧烈反应,氧气是助燃气体,氧气能使可燃性物质燃烧。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图a中,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图b中,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3)再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c),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发现它的底部变黑,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碳。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12.【答案】(1)有无钢筋
(2)增大
(3)抗压强度
【知识点】承重能力;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现象:当重物达到一定重量时,没有放留S形铁丝的硬块先折断,而放入 S形铁丝的硬块则完好。实验结论:有S形铁丝的硬块承重能力强,钢筋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承重能力强作用;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铁丝在混凝土中间盘绕,相互勾连,使松散的石子、沙、水泥等抱成了坚实的一团。
(1)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有无钢筋。
(2)把铁丝弯成“S”形是为了使混凝土中钢筋的分布面积增大。
(3)实验发现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硬块,其中放入铁丝的能承受更多重物,这表明放入铁丝能增大抗压强度。
13.【答案】(1)恐龙 a:头骨扁平,牙齿锋利尖锐 恐龙 b:头骨圆润,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2)恐龙a是肉食性动物,恐龙b是草食性动物。因为恐龙a牙齿锋利尖锐,恐龙b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类别、演化,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恐龙①的头骨扁平、牙齿锋利尖锐;恐龙②的头骨圆润一些,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2)恐龙①是肉食性恐龙,恐龙②是草食性恐龙。因为恐龙①的牙齿锋利尖锐;恐龙②的牙齿不锋利,是扁平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