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天问一号发射时,文昌的地方时是( )
A.23日12时1分 B.23日12时15分
C.23日13时21分 D.23日13时05分
2.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文昌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C.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赤道 D.文昌正午太阳高度角持续减小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五莲山位于日照市五莲县东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关公试剑石”(左图)是此处一著名景点,相传关公在此磨好宝剑,一剑劈下,巨石应声而开。右图示意岩石图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所示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导致“关公试剑石”从中部裂开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河漫滩是河谷底部河床两侧的平坦低地,汛期时常被洪水淹没,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下图示意延川黄河某处的河流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岩石类型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7.图中剖面附近黄河段的弯曲状况为( )
A. B.
C. D.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读图所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②热带季风气候
C.③温带季风气候 D.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纬10°附近
C.③气候与④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D.④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气压带或风带,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0.下列气压带或风带中,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的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11.⑤终年控制的地区容易形成(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13.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4.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图左为麦金利山位置示意图,图右为该山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图左中东西部两支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分别为( )
A.增温减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增湿 D.降温增湿
16.麦金利山南北坡植被分布上限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海拔 ②光照 ③土壤 ④水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图1是某节气的太阳光照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1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图2),并标注地球自转方向,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
(2)图1表示的是 前后(日期)的光照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弧AB是 (晨、昏)线;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北京时间为 。
(3)图1中的E点的地方时为 。
(4)图中的B、D、N、M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
18.(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读某月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力大小和风向。
(2)判断上海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3)图中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
19.(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毫米,降水量1000mm以上生长较差。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人们称它为“生命之树”。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是全球第四大岛,生物种类非常丰富,从物种的种类数量角度,马达加斯加已经能够被列入全球前10的国家。
(1)概括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降水量的特点,并说出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猴面包树在马达加斯加岛主要分布地区。
(3)马达加斯加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C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更替
【解析】【点评】地方时计算的步骤:1.找两地的经度差。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1.根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在文昌发射,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文昌经度是110°E,与120°E相差10°,时间相差40分钟,即应减去40分钟,可以得出文昌时间是7月23日12时1分,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C位于近日点附近,是冬至,A位于远日点附近,是夏至;根据公转方向可知,D是春分,B是秋分。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可推出5月15日位于D春分(3月21日前后)和A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所以位于③处,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根据材料可知,天问一号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期间会遇到秋分日和春分日,这两日太阳直射点经过赤道;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C
5.A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环境和条件又随地质作用的发生而变化。 因此,在地质历史中,总有某些岩石在形成,而另一些岩石在消亡。 如火成岩通过风化、剥蚀而破坏,破坏产物经过搬运、堆积而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受到高温又可以熔融转变为火成岩。 火成岩和沉积岩都可以遭受变质作用而转变成变质岩;变质岩又可再转变成沉积岩或熔融而转变成火成岩。 因此, 三大类岩石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4.根据右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喷出岩浆岩、岩浆、侵入岩浆岩、变质岩。读左图以及材料可知,左图所示岩石属于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浆岩,即左图所示岩石属于右图中的丙,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根据材料可知,“关公试剑石"为花岗岩,主要因为热胀冷缩作用,首先在岩石内部产生裂隙,然后逐步扩大,使得岩石从中部裂开,这种地质作用属于风化作用,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6.C
7.B
【知识点】河流地貌;矿物与岩石
【解析】【点评】不同岩石特点:①侵入型岩浆岩:由于冷凝速度较慢,矿物晶体颗粒较大;②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晶体颗粒较小,有气孔或流纹构造;③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④变质岩:岩石结构致密,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
6.读图可知,图中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层,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读图可知,黄河河流剖面为东西向剖面,该河段东岸坡度缓,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明显,河岸凸向河流。西岸为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河岸凹向河流,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8.C
9.D
【知识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形成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8.A.根据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①是地中海气候,A错误;
B.②全年高温,各月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
C.③最低温低于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
D.④最低温高于0℃,低于15℃,夏季气温接近30℃,降水较多,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
故答案为:C。
9.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①是地中海气候,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0.C
11.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易形成降水。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风力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就是多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区,就是少雨地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区,就是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是干旱地区。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
10.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带,低压区多雨;③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区少雨;⑥位于60N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低压区多雨。因此①⑥能带来降水,③一般不能带来降水。②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④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之间,是东北信风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易形成降水;⑤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汽容易凝结,多带来降水,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1.⑤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该地球西风终年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2.D
13.C
14.A
【知识点】洋流成因及其分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点评】克罗地亚沿亚得里亚海的海岸其特点是曲折、破碎,沿海有一系列长条形的岛屿、半岛和海湾。为典型的纵向沉降型海岸,地理学上以“达尔马提亚"来称呼所有这一类型的海岸。沿海石灰岩构成的山脊,露出海面,成为狭长的半岛和岛屿;软岩形成的纵谷,被海水淹没,成为狭长的海峡和海湾。海岸、岛屿、海峡、海湾走向大致平行。这种类型的沉降海岸,在地貌学上以当地古代部落的名称,命名为达尔马提亚海岸。
12.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明显,其南部受副高控制时间更长,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更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更长,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所以南部盐度较高,由于丙地在四地中纬度最低,受副高控制时间最长,所以其盐度最高;甲地其纬度最高,受副高控制时间短,且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因此甲地盐度最低。乙地和丁地虽处于同纬度地区,降水与蒸发较为接近,但由于乙地有河流注入,使其盐分较丁地相对更低,故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丁乙甲,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亚得里亚海位于北纬40度以北,风向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受西南风影响,亚得里亚海东海岸自南向北进入海湾,沿海湾环形运动,在亚得里亚海西海岸由北向南出海湾,故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应为暖流性质,又由于丙处位于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且该海域有明显的喇叭口形状,受狭管效应影响,该处流速更快,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4.读图可知,M地为山地海岸中海水淹没与海岸平行的山脊及谷地而形成的海岸,海岸线的总方向与地质构造线大致平行,港湾、岛屿多呈长条状,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该地多为沉降式海岸,该地附近的岛屿是原有陆地受海水淹没而形成的岛屿,应为大陆岛,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5.A
16.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麦金利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两种条件矛盾时一般是看主导因素降水,即迎风坡)
15.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左图中东西部两只支洋流分别为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两者对沿岸的影响分别是增温、减湿,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麦金利山南北坡海拔差异不大,①错误;该山地纬度较高,南坡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南坡森林分布上限较北坡高,②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该山的土壤条件,③错误;受暖流和西风的影响,南坡水分条件较好,雪线较低,苔原带分布上限较北坡低,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1)
(2)6月22;(23°26′N,90°W);昏;慢;2:00
(3)18:00
(4)D>M>N>B
【知识点】昼夜更替;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图1是侧视图,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图2是极地俯视图,顺时针方向西经度数减小,可推断出是南极点俯视图。绘制时注意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南北半球昼夜状况相反,南极圈是极夜现象。90°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点。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图略。
(2)读图可知,图1北极圈是极昼现象,表示的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0°W是正午12点,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弧AB是昏线。此时地球的位置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北京时间为2点。
(3)图1中的E点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因此地方时为18点。
(4)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的B、D、N、M四点的纬度可推断出,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D>M>N>B。
【点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8.【答案】(1)乙地吹偏西风;丙地吹偏东风;乙地风力小,丙地风力大。
(2)特征: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理由: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3)不能形成锋面。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读图可知,乙地吹偏西风,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丙地吹偏东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2)读图可知,上海此时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上海的天气特征是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
(3)图中虚线处位于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锋面只能和气旋结合,图示为反气旋,虚线处不能形成锋面。
【点评】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锋面只能和气旋结合。
19.【答案】(1)降水量大,由东向西递减且变化大。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2)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猴面包树喜热,耐旱,西南部降水较少;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比较干旱,适合猴面包树生长。
(3)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降水丰富,气候湿热,动植物生长快;岛屿南北跨纬较大,面积大,以山地为主,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
【知识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处于迎风坡,且有暖流流经,降水量大,由东向西递减且变化大。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2) 根据材料可知,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毫米,马达加斯加西南部降水较少,因此其主要分布在西南部。
(3) 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降水丰富,气候湿热,动植物生长快;岛屿南北跨纬较大,面积大,以山地为主,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
【点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也称伊里安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千米。
1 / 1福建省莆田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天问一号发射时,文昌的地方时是( )
A.23日12时1分 B.23日12时15分
C.23日13时21分 D.23日13时05分
2.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文昌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C.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赤道 D.文昌正午太阳高度角持续减小
【答案】1.A
2.C
3.C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更替
【解析】【点评】地方时计算的步骤:1.找两地的经度差。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1.根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在文昌发射,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文昌经度是110°E,与120°E相差10°,时间相差40分钟,即应减去40分钟,可以得出文昌时间是7月23日12时1分,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C位于近日点附近,是冬至,A位于远日点附近,是夏至;根据公转方向可知,D是春分,B是秋分。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可推出5月15日位于D春分(3月21日前后)和A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所以位于③处,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根据材料可知,天问一号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期间会遇到秋分日和春分日,这两日太阳直射点经过赤道;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五莲山位于日照市五莲县东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关公试剑石”(左图)是此处一著名景点,相传关公在此磨好宝剑,一剑劈下,巨石应声而开。右图示意岩石图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所示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导致“关公试剑石”从中部裂开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答案】4.C
5.A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环境和条件又随地质作用的发生而变化。 因此,在地质历史中,总有某些岩石在形成,而另一些岩石在消亡。 如火成岩通过风化、剥蚀而破坏,破坏产物经过搬运、堆积而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受到高温又可以熔融转变为火成岩。 火成岩和沉积岩都可以遭受变质作用而转变成变质岩;变质岩又可再转变成沉积岩或熔融而转变成火成岩。 因此, 三大类岩石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4.根据右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喷出岩浆岩、岩浆、侵入岩浆岩、变质岩。读左图以及材料可知,左图所示岩石属于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浆岩,即左图所示岩石属于右图中的丙,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根据材料可知,“关公试剑石"为花岗岩,主要因为热胀冷缩作用,首先在岩石内部产生裂隙,然后逐步扩大,使得岩石从中部裂开,这种地质作用属于风化作用,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河漫滩是河谷底部河床两侧的平坦低地,汛期时常被洪水淹没,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下图示意延川黄河某处的河流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岩石类型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7.图中剖面附近黄河段的弯曲状况为( )
A. B.
C. D.
【答案】6.C
7.B
【知识点】河流地貌;矿物与岩石
【解析】【点评】不同岩石特点:①侵入型岩浆岩:由于冷凝速度较慢,矿物晶体颗粒较大;②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晶体颗粒较小,有气孔或流纹构造;③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④变质岩:岩石结构致密,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
6.读图可知,图中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层,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读图可知,黄河河流剖面为东西向剖面,该河段东岸坡度缓,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明显,河岸凸向河流。西岸为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河岸凹向河流,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读图所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②热带季风气候
C.③温带季风气候 D.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纬10°附近
C.③气候与④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D.④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答案】8.C
9.D
【知识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形成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8.A.根据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①是地中海气候,A错误;
B.②全年高温,各月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
C.③最低温低于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
D.④最低温高于0℃,低于15℃,夏季气温接近30℃,降水较多,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
故答案为:C。
9.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①是地中海气候,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气压带或风带,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0.下列气压带或风带中,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的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11.⑤终年控制的地区容易形成(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10.C
11.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易形成降水。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风力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就是多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区,就是少雨地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区,就是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是干旱地区。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
10.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带,低压区多雨;③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区少雨;⑥位于60N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低压区多雨。因此①⑥能带来降水,③一般不能带来降水。②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④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之间,是东北信风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易形成降水;⑤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汽容易凝结,多带来降水,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1.⑤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该地球西风终年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13.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4.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答案】12.D
13.C
14.A
【知识点】洋流成因及其分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点评】克罗地亚沿亚得里亚海的海岸其特点是曲折、破碎,沿海有一系列长条形的岛屿、半岛和海湾。为典型的纵向沉降型海岸,地理学上以“达尔马提亚"来称呼所有这一类型的海岸。沿海石灰岩构成的山脊,露出海面,成为狭长的半岛和岛屿;软岩形成的纵谷,被海水淹没,成为狭长的海峡和海湾。海岸、岛屿、海峡、海湾走向大致平行。这种类型的沉降海岸,在地貌学上以当地古代部落的名称,命名为达尔马提亚海岸。
12.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明显,其南部受副高控制时间更长,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更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更长,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所以南部盐度较高,由于丙地在四地中纬度最低,受副高控制时间最长,所以其盐度最高;甲地其纬度最高,受副高控制时间短,且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因此甲地盐度最低。乙地和丁地虽处于同纬度地区,降水与蒸发较为接近,但由于乙地有河流注入,使其盐分较丁地相对更低,故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丁乙甲,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亚得里亚海位于北纬40度以北,风向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受西南风影响,亚得里亚海东海岸自南向北进入海湾,沿海湾环形运动,在亚得里亚海西海岸由北向南出海湾,故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应为暖流性质,又由于丙处位于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且该海域有明显的喇叭口形状,受狭管效应影响,该处流速更快,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4.读图可知,M地为山地海岸中海水淹没与海岸平行的山脊及谷地而形成的海岸,海岸线的总方向与地质构造线大致平行,港湾、岛屿多呈长条状,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该地多为沉降式海岸,该地附近的岛屿是原有陆地受海水淹没而形成的岛屿,应为大陆岛,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图左为麦金利山位置示意图,图右为该山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图左中东西部两支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分别为( )
A.增温减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增湿 D.降温增湿
16.麦金利山南北坡植被分布上限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海拔 ②光照 ③土壤 ④水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5.A
16.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麦金利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两种条件矛盾时一般是看主导因素降水,即迎风坡)
15.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左图中东西部两只支洋流分别为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两者对沿岸的影响分别是增温、减湿,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麦金利山南北坡海拔差异不大,①错误;该山地纬度较高,南坡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南坡森林分布上限较北坡高,②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该山的土壤条件,③错误;受暖流和西风的影响,南坡水分条件较好,雪线较低,苔原带分布上限较北坡低,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17.(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图1是某节气的太阳光照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1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图2),并标注地球自转方向,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
(2)图1表示的是 前后(日期)的光照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弧AB是 (晨、昏)线;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北京时间为 。
(3)图1中的E点的地方时为 。
(4)图中的B、D、N、M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
【答案】(1)
(2)6月22;(23°26′N,90°W);昏;慢;2:00
(3)18:00
(4)D>M>N>B
【知识点】昼夜更替;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图1是侧视图,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图2是极地俯视图,顺时针方向西经度数减小,可推断出是南极点俯视图。绘制时注意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南北半球昼夜状况相反,南极圈是极夜现象。90°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点。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图略。
(2)读图可知,图1北极圈是极昼现象,表示的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0°W是正午12点,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弧AB是昏线。此时地球的位置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北京时间为2点。
(3)图1中的E点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因此地方时为18点。
(4)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的B、D、N、M四点的纬度可推断出,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D>M>N>B。
【点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8.(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读某月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力大小和风向。
(2)判断上海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3)图中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1)乙地吹偏西风;丙地吹偏东风;乙地风力小,丙地风力大。
(2)特征: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理由: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3)不能形成锋面。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读图可知,乙地吹偏西风,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丙地吹偏东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2)读图可知,上海此时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上海的天气特征是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
(3)图中虚线处位于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锋面只能和气旋结合,图示为反气旋,虚线处不能形成锋面。
【点评】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锋面只能和气旋结合。
19.(2024高二上·莆田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毫米,降水量1000mm以上生长较差。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人们称它为“生命之树”。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是全球第四大岛,生物种类非常丰富,从物种的种类数量角度,马达加斯加已经能够被列入全球前10的国家。
(1)概括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降水量的特点,并说出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猴面包树在马达加斯加岛主要分布地区。
(3)马达加斯加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1)降水量大,由东向西递减且变化大。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2)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猴面包树喜热,耐旱,西南部降水较少;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比较干旱,适合猴面包树生长。
(3)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降水丰富,气候湿热,动植物生长快;岛屿南北跨纬较大,面积大,以山地为主,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
【知识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处于迎风坡,且有暖流流经,降水量大,由东向西递减且变化大。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2) 根据材料可知,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毫米,马达加斯加西南部降水较少,因此其主要分布在西南部。
(3) 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降水丰富,气候湿热,动植物生长快;岛屿南北跨纬较大,面积大,以山地为主,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
【点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也称伊里安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千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