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1.1走进神奇》讲解与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沪科版《1.1走进神奇》讲解与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30 22: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志鸿全优设计》2013新沪科版《1.1走进神奇》讲解与例题
1.知道一些有趣、奇妙的自然现象;了解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2.在观察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现象过程中知道科学的神奇。
3.通过领略自然界中的神奇现象,激发对大自然、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自然中的神奇现象
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
(1)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处在宇宙中的什么地方?
宇宙是由大量的天体组成的,一切天体都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员,太阳是银河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它运行,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太阳光里包含许多种色光,可以看到的是红、橙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先经过地球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层中的空气与水蒸气会把太阳光向四面八方分散。波长较短的蓝、靛、紫三种色光容易分散,在地球上的人(白天)看到这些散射光,天空就呈蔚蓝色。而红、橙、黄三种色光波长很长,不容易被散射,能通过较厚的大气层到达地面,所以人在黄昏时能看到红色(或橙黄色)的晚霞。
(3)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闪电传播速度是3×108 m/s,而雷声传播速度约340 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地球由外向内分三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类似于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黄。地壳是地球的外衣,也叫岩石圈;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3%;在距地面2 900 km以下为地球的核心——地核。地壳运动使岩层扭曲而形成断层,断层形成时,会引发地震。当地壳运动时岩浆受巨大的压强而喷出地面就形成火山爆发。
(5)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又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
船只利用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可以航行,流淌的江河水具有很大的机械能,可以用来发电,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6)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雪山的底部受压力很大,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有一部分冰雪化成了水,就好像给冰雪层涂了润滑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的过程也就是振动传播的过程,所以一声喷嚏的振动有可能引起脆弱的雪山发生雪崩。
(7)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龙卷风平地而起,直冲云霄,龙卷风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例1】2001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2版“中国新闻”栏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
大漠里的故事
新疆消息:近日在罗布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不得其解。
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厚的积雪,茫茫无涯。
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滩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没有了雪的影子。
解析:雪是固态的水,沙地上没有液态的水,说明雪没有融化,雪发生升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人眼不能看见水蒸气,这就是看不到雪的原因。
答案:升华
2.生活中的神奇现象
生活中的神奇,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却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
(1)为什么饮料罐上只有一个小孔时,里面的饮料不易倒出?
其实这里面涉及了大气压强的知识,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最底层,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压强知识在第八章讲到),只在饮料罐开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面充满了饮料,几乎没有空气进入,里面气体压强很小,大气压迫使饮料无法流出。开两个小孔时,空气很容易进入罐中对饮料产生压强,因此,饮料也就容易倒出了。
(2)铅笔放入水中,似乎被水“折”断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水中铅笔反射的光经过水面时发生了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铅笔就向上弯折了。
(3)拉链上下拉动,便可闭合或开启,这是为什么呢?
拉链又称拉锁,由两条柔性的可互相啮合的连接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的。它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常见的拉链形式有单头闭尾式、双头闭尾式、双头开尾式等。链牙有大小之分,齿形各有不同,拉头造型富于变化,既可作拉手,又可作装饰。拉头很保险,当拉链拉合后不会自动滑开,拉链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即两条拉链通过拉头的作用,使其能随意地拉合或拉开。
(4)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
圆珠笔是近数十年来风行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书写工具。它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书写润滑且适宜于用来复写等优点,因而,从学校的学生到写字楼的文职人员等各界人士都乐于使用。圆珠笔的书写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书写时与纸面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使圆珠在球座内滚动,带出笔芯内的油墨或墨水,以达到书写的目的。
(5)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
冲浪者弓着腰降低了人的重心,分开腿是为了增大支撑面,这样可以提高人体的稳定程度。
(6)撑竿跳高,激动人心。为什么运动员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作用,跨越高高的横杆?
撑竿的弹性较好,当撑竿弯曲时能产生较大的弹力,可以克服运动员的重力。撑竿跳高,是将撑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
【例2】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
解析:塑料绳向四周散开,说明塑料绳带了同种电荷,散开得越大,说明带的电荷量越多。
答案: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下地捋塑料扎绳,扎绳与手摩擦而使扎绳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的同种电荷量就越多,斥力就越大,故散开得越大。
3.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辨别
(1)自然现象存在于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2)生活现象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有明显的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3)区别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方法是看现象是否有人为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例3-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电闪雷鸣 B.“嫦娥”二号升空
C.雨后彩虹 D.大雁南飞
解析:A、C、D属于自然现象,B是人为制造的现象。
答案:B
【例3-2】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海啸
B.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舞台上云雾缭绕
D.电视机多彩的画面
解析:B、C、D属于生活现象,A属于自然现象。
答案:A
4.如何走向神奇
自然界中的神奇,非凡而震撼人心。
(1)哈雷彗星的出现——与星球(天体)运动周期有关。
(2)夕阳西下常有红色霞光——与光的散射有关。
(3)电闪雷鸣——与放电现象有关。
(4)火山爆发——与地壳运动有关。
(5)黄河咆哮——与能的转化有关。
(6)雪崩——与振动有关。
(7)龙卷风——与旋转气流有关。
生活中的神奇,平凡却充满智慧。
(1)一个小孔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与大气压强有关。
(2)被水“折”断的筷子——与光的折射有关。
(3)拉链的开启与闭合——凹凸齿错合原理。
(4)圆珠笔——与毛细作用有关。
(5)冲浪运动——与力的相互作用有关。
(6)撑竿跳高——与能量的转化有关。
【例4】观察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在你心中产生的谜,提出相应的问题,写出下面的横线上。
(1)如图A所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所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C所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苹果为什么会下落?(苹果在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变化吗?)
(2)水面上为什么会产生山的倒影?
(3)壶嘴喷出的“白汽”是什么?(在烧水时,为什么会听到“嗞嗞”的声音?)
点拨:题图所示的是自然界中或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根据自己产生的疑问从力、热、光、电、声等不同的角度回答,只要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