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8 19: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篇章
摆脱孤立 重返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为什么是重返联合国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呢?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行使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相关史事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
11月15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中国为何能够重返联合国?
【材料一】
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毛泽东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对世界控制力下降
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材料三】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
1971年
2.会议: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意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对世界控制力下降;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打破坚冰 中美中日建交
第二篇章
军事敌对
经济封锁
政治孤立
美国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增兵朝鲜半岛,扩大战争,美机在中国边境,侦察空袭。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和禁运,以致中国与外国贸易几乎断绝。
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合法性,不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交给中国。
1
2
3
①新中国成立时的中美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②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严重威胁。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③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优势,美国处于劣势。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阅读课本p86-87页,梳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队员科恩为赶比赛,意外搭上了中国队的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这本是一件运动员友好交往的小事,却打开了中美交往的新局面。
毛泽东听闻此事后,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得知消息后,电示美国队:“务必去北京。”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美国一批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取得历史性突破。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基辛格秘密访华
在拉瓦尔品第,我们消失了48小时,对外宣称的理由是我身体不适,但我们真正的目的地是北京。在华盛顿,只有总统和我的首席助手黑格知道我真正的使命。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访问结果双方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即将访华。这一消息,震惊世界。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回忆录写到: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972年尼克松抵达北京
结束的是中美敌对的时代;
开启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
1972年,中美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如何?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1.4
1971.7
1972
1979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周恩来
会见基辛格
周恩来
迎接尼克松
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代表团
中美关系
正常化
中美建交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中日建交
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1949年—1979年与我国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表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过程
①中国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日建交
1971年,基辛格访问中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原因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时期 全方位外交
第三篇章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外交成就: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外交成就:
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己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重要国际会议。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新时期外交
基础
成就
布局
中国己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重要国际会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课堂总结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新时期外交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2.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A.1971年基辛格访华
B.乒乓外交
C.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①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4.尼克松总统在回忆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在这里“另一个时代”指的是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5.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第24届联大 B.第25届联大
C.第26届联大 D.第27届联大
6.吴建民在《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中写道“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反映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由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亚非国家的支持
C.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D.中国外交家的努力
7.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