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外交 课件+素材(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外交 课件+素材(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8 19:41:45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一、初登舞台——独立自主
二、崭露头角——和平共处
三、大放异彩——万隆会议
不平等的、不独立的、不自主的、弱国无外交
一、初登舞台——独立自主
(一)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要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谋求民族独立新兴独立国家
外交成就
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崭露头角——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课本82页,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1953
周恩来
印度
印度
缅甸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基本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大放异彩——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阅读课本P83,自学完成万隆会议基本概况。
1955年
时间
印度尼西亚-万隆
地点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参与国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特点
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目的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遇到了哪些挫折?为此,我国提出什么应对之策?
挫折: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应对之策: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异存”。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的问题相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异指的是: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了周边国家的联系;
促成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等;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周总理外交故事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的外界评价
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
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周恩来病逝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在周恩来26年的外交生涯中,到他逝世前,总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还包括美国和日本。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
课堂小结
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个方针——
一位伟人——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周恩来
建国之初(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一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P81
知识点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P81-82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推广 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三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互助/万隆会议 P83
时间 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地点 印度尼西亚万隆
方针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意义 ① 促进国际亚非国家的交往 ;② 中国在国际舞台赢得尊重。
知识点四 周恩来和日内瓦会议 P84 知识拓展
时间 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会)
地点 日内瓦
内容 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意义 ① 缓和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
② 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是
①互相尊重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⑥ D. ②③④⑤⑥
2.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3年中印双边谈判时  B.1954年周恩来访印度、缅甸时
C.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   D.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3.61年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改变了会议航向,这里的“同”指的是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5.印尼总统苏加诺在万隆会议后说:“如果中国的龙同菲律宾的水牛、缅甸的孔雀、泰国的白象、埃及的人面狮身、印度尼西亚的野牛合作的话,那么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必将全部消灭。”可以感受到万隆会议有什么精神
A.不称霸 B.团结、合作、维护和平 C.反恐怖主义 D.并肩作战
6.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 万隆会议 ② 日内瓦会议 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8.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周恩来说:“中国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 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战略合作的外交政策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2)“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哪一事件后得以根本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3)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特点:不独立、不自主、不平等的屈辱外交
事件:新中国成立;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说明:国家主权独立、国家强大是提高国际地位的根本保证
(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 )3、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 )4、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

外 交 天 团
耿爽
汪文斌
赵立坚
王毅
华春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