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8 20:1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原因和作用。
2.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3.清朝的人口增长及影响。
1636--1840年
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自学指导一(3分钟)
自学课本P96-P100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完成下列问题:
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2.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长及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P96页【划线】
为什么在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十分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
材料一: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雍正帝
材料二:帝王…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
——乾隆帝
材料三:清政府……把垦荒成绩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内容。… …若开垦不实及垦而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二十五史新编·清史》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P97页【划线】
农业发展的表现:
耕地面积
水利兴修
粮食种植
经济作物
不断 ,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对 、 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 、
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有了较大的发展, 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黄河
淮河
品种
玉米
甘薯
扩大
“湖广熟,天下足”
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P97页【划线】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材料一: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材料二: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材料三: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
材料四: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人数多
规模大
分工明确
雇佣关系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P98页【划线】
商业发展的表现:
(1)清朝形成了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
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中国第一家票号
景德镇
汉口镇
佛山镇
朱仙镇
三、人口的增长
思考:根据图示数据结合课本,清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发展趋势?
1.清初人口数量增长(上升)
原因:清初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三、人口的增长
材料一: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数量
清朝前期人均田地数量
材料三: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人口增长带来了什么问题?
②人地矛盾突出;
①环境破坏;
③衍生社会问题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