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武汉四调物理复习——声现象
练习题1:(2023武汉市四月调考)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如图所示是小演员演奏古筝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古筝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
B.演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C.演奏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D.弹奏古筝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属于噪声
练习题2:(2022青山区中考模拟)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B.图乙中,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音叉振动的频率就越高
C.图丙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D.图丁中,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练习题3:(2022武昌区中考模拟)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中,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丙图中,蜜蜂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46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最右边的瓶子音调最低
练习题4: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B.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推理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图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这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振幅不同
D.丁图竹管的哨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站在不同远近的人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是因为声源的振幅不同
练习题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带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亮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逐渐抽出真空罩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C.图丙∶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D.图丁∶B型超声波诊断仪的应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练习题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练习题7: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练习题8: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发出的悦耳声音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它发出的声音总能让人心情愉悦
C.敲击大钟比敲击小钟的响度大
D.敲击小钟比敲击大钟的音调高
练习题9:(2023中考模拟)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练习题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其方位和强调
练习题1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拨动琴弦发出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图丙中,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图丁中,武汉市二环线的“隔音蛟龙”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练习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充满科技感的磁悬浮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乙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丙图,大象的发声频率小于20Hz,人耳可以听见这种频率的声
D.丁图,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练习题13:(2023第三寄宿中学4月)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用硬纸片把音箱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小“人”随音乐起舞是由于“舞台”在振动
B.图乙中,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时发声。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C.图丙中,大象的发声频率是14----24Hz,有时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进行交流
D.图丁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能有效地保护人的听力
练习题1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练习题1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蝙蝠通过超声波捕食昆虫,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B. 敲击水瓶琴可以使水瓶琴发出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调的声音 C.该音叉实验是用来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 穿过武汉市内的“隔音蛟龙”,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练习题16: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粗”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中,保持吹气力度不变,向下拉活塞,哨子发出的音调越低
C.图丙中,汽车上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探测车后障碍物
D.图丁中,穿过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能有效地阻断噪声传播
练习题17:关于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发声的扬声器,可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手按在小提琴一根弦上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钢尺伸出桌边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出声音音色就不同
练习题18: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2023~2024学年武汉四调物理复习——声现象答案
练习题1:(2023武汉市四月调考)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如图所示是小演员演奏古筝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古筝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
B.演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C.演奏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D.弹奏古筝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属于噪声
练习题2:(2022青山区中考模拟)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B.图乙中,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音叉振动的频率就越高
C.图丙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D.图丁中,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练习题3:(2022武昌区中考模拟)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中,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丙图中,蜜蜂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46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最右边的瓶子音调最低
练习题4: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图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B.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推理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图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这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振幅不同
D.丁图竹管的哨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站在不同远近的人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是因为声源的振幅不同
练习题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图甲∶带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亮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逐渐抽出真空罩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C.图丙∶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D.图丁∶B型超声波诊断仪的应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练习题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练习题7: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C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练习题8: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发出的悦耳声音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它发出的声音总能让人心情愉悦
C.敲击大钟比敲击小钟的响度大
D.敲击小钟比敲击大钟的音调高
练习题9:(2023中考模拟)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练习题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其方位和强调
练习题1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图甲中,拨动琴弦发出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图丙中,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图丁中,武汉市二环线的“隔音蛟龙”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练习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图,充满科技感的磁悬浮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乙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丙图,大象的发声频率小于20Hz,人耳可以听见这种频率的声
D.丁图,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练习题13:(2023第三寄宿中学4月)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图甲中,用硬纸片把音箱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小“人”随音乐起舞是由于“舞台”在振动
B.图乙中,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时发声。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C.图丙中,大象的发声频率是14----24Hz,有时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进行交流
D.图丁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能有效地保护人的听力
练习题1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甲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练习题15: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蝙蝠通过超声波捕食昆虫,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B. 敲击水瓶琴可以使水瓶琴发出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调的声音 C.该音叉实验是用来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D. 穿过武汉市内的“隔音蛟龙”,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练习题16: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图甲中,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粗”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中,保持吹气力度不变,向下拉活塞,哨子发出的音调越低
C.图丙中,汽车上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探测车后障碍物
D.图丁中,穿过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能有效地阻断噪声传播
练习题17:关于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B )
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发声的扬声器,可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手按在小提琴一根弦上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钢尺伸出桌边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出声音音色就不同
练习题18: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