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16:4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由组织小组,商量怎么开展活动,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记录这些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2.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写一篇习作,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也可以写节日里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小组合作,用一定的形式展示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4.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提出问题,做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教学难点
学习写清楚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三、教学时间
5课时
活动一
一、教学内容
《9 古诗三首》的“活动提示”。落实语文要素: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
二、活动目标
自由组建小组,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商量怎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分工合作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课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记录这些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第九课《古诗三首》中,我们了解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一些习俗,我国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吧,可以是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习俗等。
学生汇报。
小结: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这些都属于中华优秀文化,让我们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初步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名称、习俗和传说,已有认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本环节的设计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组建学习小组,确定研究对象及研究方式
这段时间,我们要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去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1.先请大家自由组成小组,每小组4——5人,并选出一个组长。
2.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去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
3.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
重点交流:
(1)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①看日历,了解节日名称和过节时间;
②询问长辈,了解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
③查阅资料(去图书馆、书店,上互联网等),了解节日习俗。
……
(2)了解记录的方式。
①表格式。
②图文结合式。
③粘贴资料式。
……
5.确定小组分工。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多渠道收集资料和多种记录的方式梳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三)宣布活动开始
现在,我们基本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资料,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大家收集资料的时候要注意礼貌、注意安全、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定。遇到什么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咱们共同解决,4天以后,课堂上来交流。
【设计意图】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活动二
一、活动内容
《10 纸的发明》一课的“活动提示”。落实语文要素: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活动目标
小组内交流: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那些传统节日?整理收集到的的资料,并商量如何展示活动成果,还可以补充那些资料。课外做展示的准备。
三、课内活动时间
一课时
四、课内活动过程
(一)小组交流前期收集到的资料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小组内交流一下。
要求:
(1)发言要条理清晰,态度自然大方;
(2)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3)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诚恳地提出改进。
2.小组为单位在班级汇报,说说小组的一些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3.班级交流好的经验。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的交流活动以口语交际的方式进行,在实践中实现听说能力的发展。
(二)确定展示方式,明确分工任务
咱们在本次综合性学习将要结束时,要举行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大家边收集资料,边整理,为本组的成果展示做准备。
1.观察第39页和第44页的“泡泡”,了解不同的展示方式;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成果展示的方式(讲传说故事、制作手抄报、朗诵有关古诗词、说说相关食物的制作方法等)以及每个人承担的任务。
3.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哪些资料。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要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活动过程应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鼓励每位学生都在实践活动中扩大视野,提高学习语文水平的效率,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活动三之习作
一、活动内容
《综合性学习》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落实语文要素: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写一篇习作,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也可以写节
日里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三、活动时间
一课时
四、活动过程
(一)读童谣导入
师生读二年级下识字单元第二课《传统节日》,说说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设计意图】童谣导入,营造节日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二)选择节日,审题指导
1.这段时间,我们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节日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原因。
学生交流。
小结:大家感兴趣的节日各不相同,这次习作我们就来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里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读了习作要求后,你觉得本次习作可以写哪些内容,不可以写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
小结:刚才大家交流的喜欢这个传统节日的原因中,有同学说到了传统节日的传说、传统节日的古诗词等,在这次习作中可以一带而过,甚至可以不写。
【设计意图】结合近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学习审题。
(三)师生交流,指导写作
1.你计划写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出示情景:
一个同学求助:
春节里,我们的习俗比较多,有拜年、吃团圆饭、看春晚、放鞭炮等,该怎么安排?
学生交流。
小结:有多种习俗的节日,我们可以按照你过节的先后顺序来写。
(2)出示情景:
一个同学求助:端午节里,我只同奶奶和妈妈包粽子,该怎么安排?
学生交流。
小结:如果你要介绍的是节日里的一个活动,可以按照做这件事的先后顺序来写。
3.同桌交流自己过节的过程或节日里印象深刻的事情。
4.班级交流,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景指导选材,克服写作惯性认识,由说到写,用口语交流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训练。外显构思,展开对话,指导写作。
(四)写一写
在刚才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对传统节日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每个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大家的生活中扎根,就是因为它们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现在拿起笔来,把自己家的过节过程写下来吧。如果想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可以。
【设计意图】着眼整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活动四
一、活动内容
分享习作,修改习作。为成果展示做准备。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小组交流个人习作
1.在小组内朗读所写的有关过节的习作。
2.组内依据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
个人习作展示互评表:
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过节的过程 能写清楚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
印象深刻的事 能联系节日来写清楚印象深刻的事情。
5.结合小组意见,简单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小组合作修改。
(二)为成果展示做准备
1.在小组内确定展示习作的成员。
2.研究、确定展示片段和形式。
3.组内练习。
【设计意图】着眼整体,为成果展示做准备。
活动五
一、活动内容
展示活动成果。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一个阶段,各小组都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活动主题,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分享,那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学习所获吧。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明确成果分享形式。
(二)各小组逐一展示。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三)看了各小组的汇报展示,你们有什么感受?对照评价标准,说一说。
小组展示评价表
第( )小组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参与度 小组成员人人参与活动,互相合作。
自信度 小组成员展示时态度大方,充满自信。
形式 形式多样,有创意。
质量 内容丰富,介绍清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真诚地给予赞赏。注意保护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点关注学生的习惯态度、合作分享的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活动总结。
1.学生交流自己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
2.教师总结:
(1)表扬在活动中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
(2)指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总结成功与不足,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坚持自主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