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1. 运用资料,说明环境问题的概念、类型以及人类
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思维)
2. 结合案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 运用资料,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明确环境问题的
解决措施,增强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96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 L. Carson,1907—1964)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的桌面上,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环境保护事业。
《寂静的春天》向社会公众深刻地揭露人类滥用杀虫剂而导致灾难的具体事件,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1. 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2. 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活动】
1.环境问题: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类型——按性质分类: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2)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自然资源衰竭的严峻挑战。
1. 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活动】
2.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5-3,完成相关任务。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主要以森林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为主。
【活动】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发达国家: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且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3)图5-1中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可以放入图5-3中?还应增加哪些箭头?说出你标注的理由。
【笔记】
【笔记】
二、主要环境问题
(一)资源短缺: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 , 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1.产生的原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2.具体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3.影响: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1. 想一想,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不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灌溉、建筑用地、
滥垦草地、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公共建设等。
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活动】
【笔记】
2. 阅读下列资料,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从土地资源来看,1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0.029人/千米2,2015年则超过56人/千米,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为0.294公顷,2015年则减少到0.194公顷,在40年内下降了1/3。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凸显。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翻了两番。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只有1000多亿吨。尽管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可供开采年限较长,但燃烧煤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活动】
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
②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
③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
④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
【笔记】
(1)现状: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明显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使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2)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
(3)后果: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许多动物和植物灭绝。
(二)生态破坏
土地荒漠化
森林砍伐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破坏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排列着近 300 年来灭绝的动物名单,每一块墓碑代表一种灭绝的物种。
有关研究表明,自 1600 年以来,地球上有记录的动物灭绝 586种,植物灭绝 504 种。1900 —1950年,共有 60 种物种灭绝。而在自然状态下,估计每 100 年到 1 000年才会灭绝一种物种。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全球部分物种数目
【阅读】
渡渡鸟的灭绝
渡渡鸟像火鸡一样,体形较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1507 年,葡萄牙人发现了毛里求斯岛,1598 年该岛又被荷兰人所统治。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鸟当作一种游戏,并采集它们的蛋。同时,殖民者为了开垦农场,先用火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疯狂猎捕渡渡鸟,结果造成渡渡鸟数量迅速减少。1681 年,最后一只渡渡鸟也被残忍地杀害了。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特有的珍贵树木——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1981 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经测定其树龄正好是 300 年,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坦普尔发现,在渡渡鸟的遗骸中有几颗大颅榄
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果实。他
据此推断,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鸟吃下去之后,
将种子外边的硬壳消化掉,这样种子排出体外才能
够发芽。后来,科学家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
实,这种树木才得以“绝处逢生”。
【阅读】
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
1.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
【活动】
2.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的比重达63%。
3. 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①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
②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遭到破坏;
③影响药物来源等。
【笔记】
【笔记】
1.环境污染: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2.主要类型及其他: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三)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①常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②主要来源: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③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
进入蒸汽时代后,煤炭成为英国的主要燃料。1800 年英国煤炭消费量还只有 1 000 万吨,1900 年则上升到 18 900 万吨。19 世纪下半叶,一些重要工业城市上空尖埃越来越多,云雾天气明显增加,使得日照时数大大缩短。据统计,1881—1885 年,伦敦 12 月和 1月的日照时数,仅相当于牛津、剑桥等小镇的 1/6;即便在炎炎夏日,伦敦也会出现日照不足的状况。在整个 18 世纪,伦敦共发生 25 次毒雾事件,19 世纪前 40 年毒雾事件更不下 14 次。每次毒雾事件都造成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显著提高。
工业化之前,泰晤士河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不仅盛产各类水果,而且是众多禽鸟的天然栖息场所;河中众多肥美的水产,是豪门盛宴的必备佳肴。工业化彻底改变了泰晤士河的命运。随着河流两岸众多工厂及居民区的建立,工业、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河中,河水变得污浊不堪,并发出阵阵臭气,泰晤士河也被称为“臭河”。
【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PM2.5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
【活动】
1. 结合身边实例,说一说 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自然来源:土壤扬尘;
人为来源:各种燃料燃烧(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危害:直接进人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大。
2.在图 5-8 中找出 PM2.5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
北非、西亚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3.针对 PM2.5的来源和危害,分小组讨论,制订一份防治 PM2.5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笔记】
【笔记】
【笔记】
(2)水污染
①污染物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②危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3)土壤污染:
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来源: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日本镉污染引发的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非必需且有毒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一般含量很低。在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自 1955 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就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原来,日本富山县农民长期使用神通川上游铅锌冶炼厂的含镉废水灌溉农田,使土壤含镉量高达 7~8 毫克/ 克,居民食用的稻米含镉量达 1~2 毫克/克。当地人长期食用这种稻来,镉就在人体内逐渐蓄积,引起全身性神经痛、关节痛、肾损害和骨折,甚至导致死亡。
【阅读】
(4)海洋污染
①危害: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②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难以控制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目前,由于过度捕捞,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许多大海兽被捕尽杀绝。如大海牛,1741年刚刚被发现时估计有1500头,27年后就灭绝了鲸,全世界原有440万头,现在只剩下几十万头。许多重要的鲸种,如北极露脊鲸灰鲸、座头鲸等已濒临灭绝。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类将大量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有毒化学物质等排放到大海中,致使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约有1000万吨,多氯联苯25万吨铜25万吨,锌39万吨,铅30万吨,汞5000吨。这些污染物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活动】
(1)你认为,威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
(2)石油及其制品进入海洋,会对海洋环境、生物、水产品造成严重的破坏。想一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海洋石油污染?
①降低废水中的含油浓度;
②禁止船舶非法向海中排油;
③防止油船、海上输油管道和石油平台的溢油事故;
④消除或减轻已发生的油污染的后果;
⑤加强海洋油污染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视监测;
⑥利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清除海面和海岸油污染。
【笔记】
【笔记】
2. 读图5-10,完成相关任务。
(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污水灌溉、农药化肥重金属等。
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活动】
(1)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过程: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危害:当土壤中含有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植物、水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笔记】
【笔记】
【笔记】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练习
1. 此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2.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突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练习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3~4题。
3.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等营养物质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4. 赤潮爆发的水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练习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5~6题。
5. 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
6. 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
C.农作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