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沪教版第六册5.16《孟子》二章课件(6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沪教版第六册5.16《孟子》二章课件(6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1 14:4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孟子》 两章名轲,
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 教育家孟子孟子故里(山东邹城 )第一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朗读 正音:s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请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外城围这城墙放弃泛指武器装备。护城河离开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名作动依靠,动词分封国防威慑,形作动能施行仁政极点通“叛”,背叛,叛乱归顺,服从无定指示代词,“……的条件”。无定指示代词,“……的君主”。归纳“之”的不同用法: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结构助词,的代词,它,指城动词,到代词,他,指施仁政者翻 译 句 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和母系亲戚极点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译  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一座只有)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父母兄弟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答  问 段 落 层 次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具体论证:
以对一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为论据,论证________________。
用虽有高城深池的地利条件却“委而去之”作论据,论证________________。
三、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总---分---总文章首先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然后论证地利不如人和都采用了    论证法对比、事实文章还有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文中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它们是: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应靠施仁政 (“王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施仁政 (“王道”)如何理解“人和” ?“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人和”是克敌制胜的最主要条件。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宋·朱熹民和为贵,贵于天地,
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
----清·焦循这一章是论述战争的吗?说一说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本章有两组排比句是: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否定句、并列排比否定句、层递排比此外还有四组骈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语言特点 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第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根据课本注释朗读和口译全文朗读 正音:quǎngéyuèáoxīfúzēng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朗读 正音:bì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按课文注释(加下划线者)口译 记住加红色词语使……受苦使……劳累使… …惊动使……坚强起,被任用田间、天地被选拔狱官集市责任,使命这使……贫困违背扰乱增加。曾,通“增”。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常常名作动,犯错误忧困通“横”,梗塞,不顺。有所作为显露,表现脸色了解在国内如果守法度的大臣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在国外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这因翻 译 句 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的才干。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译 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买回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吟咏叹息之气)在声音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请指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曾”通“增”
“衡”通“横”
“拂”通“弼”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三个短语都有省略,请补出其省略成分。(憔悴枯槁)征于色,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
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答  问 段 落 层 次 (第1段)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困境出 人才。
(第2段)用道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艰难困苦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并归纳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应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第一自然段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了什么道理!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然后才成就了大业。
都由卑微到显贵。
六个句子构成并列排比。
事实论据(举例论证)
困境出人才
对“是人”进行的磨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请你将原文按此归类。
  ①行为方面:
  ②生活方面:
  ③精神方面:
  ④身体方面: 行拂乱其所为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劳其筋骨造就人才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主观条件。请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拓展 迁移比较两章的异同 1、论证方法
两文都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
第一章:战争→治国 人和—道
第二章:个人成才→治国 困境
2、标题与论点的关系
标题都是八个字,都是对比。
第一章的标题是论点的深化:人和→道
第二章的标题是论点。比较两章的异同 3、论点提出方式
第一章开头提出论点,在进行解说。
第二章结尾提出论点,没有进行解说。
4、文章结构
第一章总分总,第二章分总(归纳推理)
5、语言特点
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对比、顶真、并列排比、层递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迁移用下列句中蓝色的词分别写几个成语或古诗文名句:
1.七里之郭
2.失道者寡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青山郭外斜,出郭相扶将,  水村山郭酒旗风 ……寡廉鲜耻,寡不敌众, 
少言寡语,称孤道寡……至理名言,可怜之至,辛苦之至……用其他例子说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毛泽东及老一代革命家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样的坚苦卓绝的考验。
李嘉诚之子——小超人李泽楷在美国留学时曾去餐馆送外卖,去高尔夫球场捡球,以自己养活自己。
 ……忧患可以使担当大任的人经得住苦难的考验,可以促进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但是,在美国阿拉斯加动物园中的鹿苑里发生了一件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事……狼捕食鹿,人们想让鹿不被狼捕杀而杀死狼。他们违背了" 优胜劣汰" 的原则。由 此,狼便越来越少,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是因为, 鹿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 鹿的体质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见,忧患的作用不仅对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 也是有极大好处的。如爱迪生,为人类做了巨大贡献,而他小时侯却家境贫寒,所以,他省吃俭用、 积攒零钱、购置仪器、配件,创出一千三百多项发明,才得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这 又凭着什么?还不是凭借他的智慧与刻苦钻研精神,而这精神从哪儿来?不屈不挠的精 神就是忧患的结果!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司马迁编写《史记》。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秦朝末年,农民陈胜首举义旗,对抗暴秦,后称王。富贵了的陈胜不仅忘记了少年时的承诺,而且变的贪图享乐,最终兵败被杀。
一个退休老干部,年轻时饱经风霜,现在 过上好日子后整天只想怎样养生,如何享受,最终堕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刘禅乐不思蜀,亡国。
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
归纳 复习解释词语天时:
地利:
人和:
郭:
城:
兵革:
米粟: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外城。
城墙。
武器装备。
粮食。第一章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章的论点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①亲戚畔之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于心衡于虑
④于则无法家拂士
“畔”,通“叛”,背叛。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不顺
“拂”通“弼”,辅佐。二、词类活用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④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⑥必先苦其心志⑦劳其筋骨名作动,包围
名作动,限制
形作动,巩固
形作动,威慑
形作使动,使……痛苦
形作使动,使……劳累二、词类活用①饿其体肤
②空乏其身
④所以动心忍性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饿”,形作使动,使……饥饿
“空乏”,形作使动,使……贫困
“入”,动作名,国内“出”,动作名,国外“过”,名作动,犯过失,犯错误“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动词使动用法,使……坚韧三、古今异义词①亲戚畔之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

③所以动心韧性,
曾益其所不能
④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古义:被任用,被起用。今义: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狱官。今义:士兵四、一词多义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足为外人道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城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池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作动,施行“仁政”
动词,说
名词,道路名词,内城
名词,城墙名词,护城河
名词,池塘国去国还乡
国恒亡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斯是陋室, 去委而去之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市 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代词,这
判断动词,“是”名词,国都
名词,国家动词,离开
动词,距离名词,集市
动词,买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拂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所以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动词,被任用
动词,表现,显露
动词,开花动词,依靠
介词,凭借
动词,认 为形容词,违背
通“弼”,辅佐用来
……的原因士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弼士然然而不胜者
吴广以为然
怡然称快
故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而知新名词,狱官
名词,贤士转折连词,然而
形容词,正确,对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所以
名词,原来
名词,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