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17: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认读词语“滚滚滔滔、生涯、尊敬、淤塞、忙忙碌碌、应验、遵循、逐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说一说池子与河流你更赞同谁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不同生活态度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寓言,体会池子与河流不同观点
教学难点:明白故事寓意,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
回顾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古代寓言《守株待兔》,当代寓言《陶罐和铁罐》,伊索寓言《鹿角和鹿腿》,展现寓言故事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认读词语
2、交流:这则寓言的形式与以往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明确这则寓言是以诗歌的形式来讲的。)(出示课件:寓言诗)
3、回顾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 共同回顾:先读懂故事的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然后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又是怎么读懂故事的内容的呢?主要通过抓关键词句,反复朗读等方法来读懂故事的内容的。
三、读寓言诗,找关键词
文中1——8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现在默读这一部分,把表明池子和河流观点的词语圈画出来。学生把找到的关键词写到黑板上。
四、分享交流,情境朗读,明确观点
1、解析池子的生活态度和观点
(1)精读诗歌第5节
抓关键词“安闲”、“不用操心”、“用不着想”。主要把“安闲”所在的句子读好,通过设置情境进行反复朗读体会池子懒惰,贪图安逸。
(2)精读诗歌第6节
抓关键词“清闲”“无忧无虑”了解池子就是过着这样无忧无虑的清闲生活。创设情境,反复朗读,通过对比体会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也无法感染或改变池子,进一步体会池子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2、解析河流的生活态度和观点
精读诗歌第8节:紧抓词语“伟大”,它的“伟大”体现在哪里?学生通过在诗歌中找答案来体会河流的伟大。它遵循着“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结合诗歌第2节)“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进而体会河流过着忙碌的生活,体会它的不断进取、为人们做贡献。
3、分角色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池子与河流的不同。
五、辩论
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谁?为什么?
六、看结局,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1、河流的结局是—— 池子的结局是——
2、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不同的结局,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像河流这样不断进取,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能“长流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身边有没有像池子或者像河流这样的人?
七、拓展阅读
阅读学习单上的寓言故事《蜻蜓和蚂蚁》,(内容见附件)说一说你读懂了怎样的故事,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
九、板书设计
8* 池子与河流
安于现状 不断进取
附件:拓展阅读《蜻蜓和蚂蚁》
附件:
《蜻蜓和蚂蚁》
爱跳爱蹦的蜻蜓姑娘,
整个夏天都在纵情歌唱,
一眨眼冬天来临,
原野失去了生气,
良辰美景无踪迹;
那时节,每片树叶下面,
都能安身和饱餐。
如今,往事成逝水,
饥饿、穷困伴随着寒冬齐降临。
蜻蜓已不再歌唱,
饿着肚皮
怎有那心思转调运腔!
它郁郁寡欢,
爬到蚂蚁跟前:
“好心的兄弟,请把我收留,
分享你的 饭食和暖炕;
让我恢复元气,
迎接春暖花开的时光!”
蚂蚁回答说:
“好姐姐,这可就怪了,
夏天你可曾工作?”
“哎,亲爱的,
那时节有的是柔嫩的芳草,
我们成天纵情歌舞,嬉笑玩闹,神魂颠倒,工作的事儿谁还顾
得了!”
“所以你就……”
“我就忘乎所以,唱啊,唱啊,
整个夏天一直在唱歌。”
“你整个夏天都在唱歌?
这可倒好,
那就再去展示你的歌喉舞技!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教材分析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很明显本单元以寓言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故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第一学段教材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三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
(一) 课文部分: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3.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4.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5.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7课时
(二)口语交际部分(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1.积极参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三)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语文园地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课时安排:2课时
(五)快乐读书吧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盲、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二单元总体课时数:13课时。
三、单元整体规划:
本单元各部分之间关联性较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快乐读书吧”不仅推荐了中外经典的寓言故事,还提示了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因此可将“快乐读书吧”的学习提前,不仅将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还可提示学生把阅读寓言的方法用于课内的阅读实践。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学习可以与《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进行整合;“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可以与《鹿角和鹿腿》的课后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进行整合,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四、阅读教学方法
怎么帮助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课后题中有提示:在《陶罐和铁罐》中,课后题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鹿角和鹿腿》中,课后题第一题要求学生“读出鹿的心情变化”,第二题“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些课后题给了我们启发那就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读懂故事的内容,了解主人公不同想法和做法以及故事的结局。
怎么帮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呢?第7课《鹿角和鹿腿》课后第三题“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一说你的理由。”第8课预习提示中“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根据以上的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思辨进行寓意的理解,更重要的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五、阅读训练要素
我们可以将这一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细化为以下几点:
1、了解多种多样的寓言故事形式,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初步认识寓言的文学形态,积淀寓言文化。
2.阅读简短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以及句子的停顿划分,了解故事内容,说出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3.通过阅读,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读懂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
4.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故事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表达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中已经指出,要学生“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到第二单元进一步要求为“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相较于第一单元观察某种事物,本单元把“看到”的内容扩张为整个画面,对应的“写清楚”要求也有所不同。
首先说,怎么“看”,这里的看即指“观察”。观察时有序,是表达有趣的基础。观察图片可以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先整体入手,观察图片是什么季节或时间、什么天气、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再观察局部,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从地面到天空。交代清楚四要素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后要把每个人物的动作观察仔细。
学会了怎么“看”,要想把一幅图“写清楚”,除了按照上面所说的观察顺序来写,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有亮点。一是丰富情节有想象;画面是静止的,是场景的”一瞬间”。写话时学生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二是手法多样,即灵活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交换习作,互相讲评。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赏他人的文章,发现对方优点,也要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一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细化为以下几点:
1根据提示,有顺序的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主要内容信息。
2在看懂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看到的(哪些人干什么)想到的(人们可能说的话、人们的心情),清楚地写下来。愿意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赏同学的文章,发现同学的优点,且能够运用所学过的修改符号,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在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紧握单元双线,可以平衡好“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天平。通过单元板块重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寓言的能力。最后通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的合力作用,实现寓言学习能力到思维的转化。